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01课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时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一、语言文字运用
1.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

祖籍晋江泉州。

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

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

1980年,调福建文联。

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

著有诗集《______》(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______》,散文集《______》。

【答案】双桅船始祖鸟心烟
【解析】考查文学常识内容的识记。

文学常识的识记可以按人物、国籍、时代、作品、称谓等来记就可以,也就是所说的“名、时、地、评、作”几个方面来识记。

外国作家要注意国别。

舒婷:中国当代女诗人,出生于福建龙海市石码镇。

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舒婷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人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干瘪.(______)驳.船(______)蜗.行(______)胚.芽(______)迷惘.(______)隧.洞(______)绯.红(______)
【答案】biě bó wō pēi wǎng suì fēi
【解析】此题是对字音的考查。

注意易错字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书写拼音,不要把拼音写成英语字母。

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这些容易混淆读错。

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等,在学习和识记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分类整理。

本题注意“胚”“惘”“绯”几个字的读音。

3.选词填空。

疲惫疲倦
(1)连续不断的考试,令同学们身心(________)。

(2)总理为人民,日夜工作,不知(________)。

悲哀悲痛
(3)破坏自己的家园(地球),是人类的(________)。

(4)人们心情非常(________)。

挣脱挣扎
(5)被压迫人们(________)枷锁求得解放。

(6)贫困人在死亡线上(________)。

深思沉思
(7)我们做事前要(________)熟虑。

(8)他(________)了片刻,立刻做出答案。

【答案】(1)疲惫(2)疲倦(3)悲哀(4)悲痛(5)挣脱(6)挣扎(7)深思(8)沉思
【解析】考查词语的辨析与选用。

第一组,“疲惫”是指极度疲劳。

“疲倦”形容十分劳累,困倦。

根据语境,“连续不断的考试”重点在于“惫”,选“疲惫”;“日夜工作”重点在“困倦”,故选“疲倦”。

第二组,“悲哀”是指伤心、难过。

“悲痛”是指悲伤哀痛。

根据语境,看到家园破坏后应该感到的是“悲哀”;人的心情描述用“悲痛”。

第三组,“枷锁”应该用“挣脱”;写人在困境中应该用“挣扎”。

第四组,“深思”是深刻地思考或思念,所以做事要用“深思”;“沉思”是指认真、深入地思考。

依据词语的搭配,“片刻”用“深思”。

据此理解选择作答。

4.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B.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C.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D.我亲爱的/祖国
【答案】A
【解析】A项,正确划分应为“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B.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C.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D.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答案】D
【解析】ABC都运用的都是比喻修辞手法,D项没有。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节选取了一些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等,表现了祖国的贫困与落后。

B.第二节中“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一句,紧承上句中“痛苦的希望”,表现了千百年来人们盼望着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能“落到地面”,变成现实。

C.第三节中以“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比喻思想解放的艰难,以“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比喻希望就在现在。

D.第四节中“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两句,既是写自己,又是写这一代充满希望的青年。

【答案】C
【解析】C项,“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比喻为了实现前方的理想即将开展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7.某中学以“厉害了,我的国”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为了更好地感受时代魅力,领略大国风采,校团委决定于5月25日下午3点组织九年级全体同学到大礼堂观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

请你代校团委拟一则通知。

(2)看了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后,某同学写了一篇观后感。

下面是其观后感中的一段文字,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甲】影片从圆梦工程、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生态、共享小康……等几个方面,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所取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尖端科研领域的“振华30”“蓝鲸2号”“天宫二号”等大国重器显露真容,看完后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乙】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中国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的科学家、劳动模范,是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助推了中国腾飞,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①[甲]处画线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应将“______”删掉;句子成分残缺,应在句尾加上“_____”。

②[乙]处画线句中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将“______”与“______”调换位置。

(3)个人与国家紧密相连。

请你结合此次活动感想,写一句座右铭,激励自己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

(要求:不得借用名人名言)
【答案】(1)示例:
通知
九年级全体同学:
兹定于5月25日下午3点在大礼堂播放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请同学们准时前来观看。

校团委
2019年5月20日(2)①……的成就②助推了中国腾飞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示例:追个人小梦,筑祖国大梦。

【解析】(1)考查应用文通知的拟写。

通知的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

①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

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

有的在“通知”前面写上发通知的单位名称,还有的写上通知的主要内容。

②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

在第二行顶格写。

(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

)③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

正文因内容而异。

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

布置工作的通知,要写清所通知事件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要求和作法。

④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

据此拟写即可。

(2)甲句“……等”标点重复,去掉其中一个。

缺少与“取得”相搭配的词语,句末加上“的成就”。

乙句“助推了中国腾飞”与“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语序颠倒。

(3)座右铭在自己座位右边刻的字一般是警示自己的警句格言。

结合此次活动,从家国角度拟写即可。

如,追个人小梦,筑祖国大梦。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课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
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1.“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的象征意义是()
A.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
B.敦煌艺术的文化遗存
C.历史的祖国艰难地负重缓行
D.祖祖辈辈的美好希望一再失落
【答案】D
【解析】第二诗节“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写出了祖祖辈辈的美好希望一再失落。

D项最正确。

2.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节选取了一些富于象征意味的意象,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等表现祖国的贫困与落后。

B.第二节重写实,写出了人们中国人民贫穷的境遇。

C.第三节中以“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喻思想解放的艰难,以“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喻希望就在现在。

D.第四节中“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两句,写“我”要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我”要与祖国融为一体。

【答案】B
【解析】B项,“重写实”表述不正确。

3.对诗中“我”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作中的“我”不仅仅指诗人自己,也指中国文人群体。

B.华夏儿女
C.是“小我”与“大我”的融合。

D.新时期,中国的化身。

【答案】D
【解析】“我”是一个“个体和群体意象”二不是“中国的化身”,D项不合理。

三、课外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双桅船
舒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另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1.仔细阅读诗歌,体会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

①“船”象征:②“岸”象征:
③“风暴”象征:④“灯”象征:
作者借助这些象征性形象,是为了鼓励人们________。

【答案】①人的一种不断追求的精神品质②人的生活境界和不断升华的审美理想③人生中的困难、挫折和挑战④一种希冀,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困难前面不畏缩,应怀着希望继续前进!
【解析】从全诗来看,①“船”象征:人的一种不断追求的精神品质②“岸”象征:人的生活境界和不断升华的审美理想③“风暴”象征:人生中的困难、挫折和挑战④“灯”象征:一种希冀,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作者目的是:困难前面不畏缩,应怀着希望继续前进!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

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2.双桅船在一个纬度告别,又相约在“另一个纬度相遇”,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目标,一片又一片“心爱的岸”,“不怕天涯海角”,甘愿“再分东西”,这是怎样的一种人生写照呢?
【答案】这是一种不断充实、不断进取、不断追求,生命不止,前进不止,有价值、有作为的人生写照。

【解析】双桅船在一个纬度告别,又相约在“另一个纬度相遇”,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目标,一片又一片“心爱的岸”,“不怕天涯海角”,甘愿“再分东西”,这是不断充实、不断进取、不断追求,生命不止,前进不止,有价值、有作为的人生写照。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我想约你行走在彩虹里
那是青藏铁路正在穿越世界屋脊.
那是西气东输通向天际的呼吸
那是杭州湾跨海大桥xián接太平洋的蔚蓝色跑道
那是三峡大坝云蒸霞蔚的雄起
那是南水北调挥洒出的一行浪漫诗句
我想约你去新农村做客
那里的土地正翻种着时代的新绿
如歌的田野传唱着三农新曲
连续增产增收的丰收锣鼓啊
让城里打工的兄妹都想重新扶起钯犁
去犁平城乡间千年的差距
去快乐地拓展小康人家花团锦.簇的新天地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屋脊.(____________)xián(___________)接花团锦.簇(___________)
【答案】(jǐ)(衔)(jǐn)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

“脊”不要误读做二声。

“衔”不要写成“街”。

“锦”不要取半边字的读音。

2.选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答案】钯犁耙犁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

“钯”与“耙”可通过部首来辨析。

3.“云蒸霞蔚”中“蔚”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A.草木茂盛
B.(云气)弥漫
C.有文采
D.盛大
【答案】B
【解析】云蒸霞蔚:蒸:上升;蔚:聚集。

像云霞升腾聚集起来。

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故选B。

4.选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比喻排比
【解析】“我想约你行走在彩虹里,那是青藏铁路正在穿越世界屋脊”运用的是比喻,三个“那是……”构成排比。

(三)阅读舒婷的《在那颗星子下》,完成下题。

①母校的门口是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两旁凤凰木夹荫。

夏天,海风捋下许多花瓣,让人不忍一步步踩下。

我的中学时代就是笼在这一片红殷殷的花雨梦中。

②我哭过、恼过,在学校的合唱队领唱过,在恶作剧之后笑得喘不过气来。

等我进入中年回想这种种,却有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铃,轻轻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响。

③高中时,我们有那么多学科,只要把功课表上所有的课程加起来就够吓人的,有十一门课。

当然,包括体育和周会。

仅那个绷开线的大书包,就把我们勒得跟登山运动员那样善于负重。

我私下又加了近十门课:看电影、读小说、钓鱼、上树……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把读书当玩了,还是把玩当作读书。

④学校规定,除了周末晚上,学生们不许看电影。

老师们要以身作则,所以我每当大摇大摆屡屡犯规,都没有被当场逮住。

⑤英语学期考试前夕,是星期天晚上,我串了另外三个女同学去看当时极轰动的《五朵金花》。

我们咂着冰棍儿东张西望,一望望见了我们的英语老师和她的男朋友。

他们在找座位。

我努力想推测她看见了我们没有,因为她的脸那么红,红得那么好看,她身后的那位男老师(毫无根据地,我认定他也教英语)比我们的班主任辜老师长得还神气。

⑥电影还没散场,我身边的三个座位一个接一个空了。

我的三个“同谋犯”或者由于考试的威胁,或者受到良心的谴责,把决心坚持到底的我撂在一片惴惴然的黑暗之中。

⑦在出口处,我和林老师悄悄对望了一眼。

我撮起嘴唇,学吹一支电影里的小曲(其实我根本不会吹口哨,多少年苦练终是无用)。

在那一瞬间,我觉得她一定觉得歉疚。

为了寻找一条理由,她挽起他的手,走入人流中。

⑧第二天我一觉醒来,天已大亮。

老外婆舍不得开电灯。

守着一盏捻小了的油灯打瞌睡,却不忍叫醒我起来早读。

我跌足大呼,只好一路长跑,幸好离上课时间还有十分钟。

⑨翻开书,眼前像骑自行车在最拥挤的中山路,脑子立即做出判断,那儿人多,那儿有空档可以穿行,自然而然有了选择。

我先复习状语、定语、谓语这些最枯燥的难点,然后是背单词。

上课铃响了,
b-e-a-u-t-i-f-u-l,beautiful,美丽的。

“起立!”“坐下。

”赶快,再背一个。

老师讲话都没听见,全班至少有一半人嘴里像我一样咕噜咕噜。

⑩考卷发下来,我发疯似地赶着写,趁刚才从书上复印到脑子的字母还新鲜,把它们像活泼的鸭群全撵到纸上去。

这期间,林老师在我身旁走动的次数比往常多,停留的时间似乎格外长。

以致我和她,说不准谁先扛不住,就那样背过气去。

⑪成绩发下来,你猜多少分?!真的,附加两题,每题10分,我全做出来了。

虽然beautiful这个单
词还是错了,被狠狠扣了七分,从此我也把这个叛逃的单词狠狠地揪住了。

⑫那一天,别提走路时我的膝盖抬得有多高。

⑬慢!
⑭过几天是考后评卷,我那林老师先把我夸一通,然后要我到黑板示范,只答一题,我便像根木桩戳在讲台边不动了。

她微笑着,惊讶地,仿佛真不明白似的,在五十双眼睛前面,把我刚刚得了全班第一名的考卷,重新逐条考过。

你猜,重打的分数是多少?47分。

⑮放学后,林老师来教室门口等我,递给我成绩单,英语一栏上,仍然是叫人不敢正视的“优”。

⑯她先说:“你的强记能力,连我也自叹不如。

以前,我在这一方面也是很受我的老师称赞的。

”沉默了一会儿,只听见一群相思鸟在教室外的老榕树上幸灾乐祸。

她又说:“要是你总是这么糟蹋它,有一天,它也会疲累的。

那时,你的脑子里还剩了些什么?”
⑰还是那条林荫道,老师纤细的手沉甸甸地搁在我瘦小的肩上。

她送我到公园那个拐弯处,我不禁回头深深望了她一眼。

星子正从她的身后川流成为夜空,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一颗最亮的星星,永远闪烁在我记忆的银河中。

哦,我的林老师。

1.本文记述了作者读书时的一件小事,情节设计很巧妙,一波三折。

请你写出三个意外之处。

【答案】看电影时巧遇林老师;考前抱佛脚(突击复习)意外得高分;重考只有47分;成绩单上仍然是一个叫人不敢直视的“优”。

【解析】学生感知文本内容时注意情节的变化,找出引人入胜的意外之处,这样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吸引读者。

学生正确指出,合理表述即可。

2.结尾段画线句,“纤细”与“沉甸甸”看似矛盾实则含有深意,结合句义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纤细”写出林老师手的分量轻;“沉甸甸”则是我的心理体验,我在林老师的教导下,心里充满愧疚,心情沉重;这句话写出了林老师的教诲深深触动了我,促我成长。

【解析】赏析词语表达作用的一种考查形式,学生先说出词语的含义和效果,再进行分析表达效果,具体解答方法是:
(1)词的意思或内容。

(2)结合语境谈表达效果。

“纤细”写出林老师手的分量轻;“沉甸甸”则是我的心理体验,我在林老师的教导下,心里充满愧疚,心情沉重;这句话写出了林老师的教诲深深触动了我,促我成长。

3.第①段景物描写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分别写出来。

【答案】内容上:寓情于景,把对美好中学生活的深切怀念之情寄托在一片梦境般的景色描写之中。

结构上:引起下文,与末段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解析】某一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中考中记叙文经常出现分析文章某一段在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

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承上启下、照应前文等作用。

此处内容上:寓情于景,把对美好中学生活的深切怀念之情寄托在一片梦境般的景色描写之中。

结构上:引起下文,与末段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4.舒婷女士《在那颗星子下》中的林老师和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老师在对待学生方面有何相同之处?舒婷女士对林老师和鲁迅先生对寿老师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分别概括出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答案】相同之处:关爱学生,善待学生,对学生既严格又亲切。

不同之处:舒婷女士对林老师肃然起敬,充满了对老师的赞美、钦敬与感激之情。

鲁迅先生对寿老师的回忆更多的是表现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旧式教育的否定。

【解析】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

学生理解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阐述自己感受,概括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并能陈述理由。

这里表述合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