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经济生活》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建设(共47张PPT) - 副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过50%
①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 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9000多万 ③经济年均增速超过7% 以上成就的传导路径是
A. ①→②→③
C. ③→②→①
B. ③→②→④
D. ④→①→③

(2018年高考江苏卷政治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 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中 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
具体措施 ①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 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 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 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 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 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现代化。 ②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 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 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 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十九大工作报告》
感 谢 您 的 聆 听
清流一中 | 裴俏俏 | 2018年9月14日
4
Part one
新发展理念
四. 新发展理念:
1.基本内涵:
我国经济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
、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①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②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发展动力
发展不平衡 人与自然和谐 发展内外联动 社会公平正义
①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②加强社会建设,平均分配社会资源
③消除收入差距,实现同时共同富裕


④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调研8)中共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从 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阶段,从2020年到 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在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 主义现代化;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 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目标的实现将使
1. 基本内涵 2. 内容 3. 措施
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1
Part one
历史性的变革
探究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 哪些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哪些成就?
探究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 取得了哪些成就?
一. 历史性的变革
1
我国经济建设 取得重大成就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 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 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我们一定要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人民的幸福线。
二.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四. 新发展理念:
2. 原因、 措施
新发展理念 4. 坚持开放发展
具体措施
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 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 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 济体系。 5.坚持共享发展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 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生 之利、多谋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 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 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5
Part one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五.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 地位: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2. 含义: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现 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 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 一个有机整体。
五.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 同志们!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 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 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十九大工作报告》

(2018年高考天津卷政治9)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面对极 其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 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 就:
四. 新发展理念:
2. 原因、措施
理念 2.坚持协调发展
具体措施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 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 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 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 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 强发展的整体性。
四. 新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给同学们的寄语: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 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 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 青年一代的。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 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 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经济生活》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建设
第十课
党的十九大
会议 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于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开幕,会期为10月18日至10月24日。
党的十九大
党的十九大会议主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 原 因
①消费水平根本上是由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②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④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 经济基础相适应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支撑。 ⑤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胜利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内容精解
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 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第十课
一 二 三 四 五
历史性的变革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是什么
开启新征程: “两个一百年”“两个阶段” 新发展理念: 1. 基本内涵 2. 措施 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
人民生活水平 不断改善
3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显著
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 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 领者。 增速; 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 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 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 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 思想新战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 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 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十九大工作报告》
2. 原因、措施
理念 为什么 3.坚持 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 绿色发 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 展 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 未来的长远大计。②坚 持绿色发展理念,有利 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 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 健康发展。③有利于提 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 质量、实现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国家:①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 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②实施科教兴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③加强宏观调控,加大财政、税收、 信贷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依法 保护知识产权。④完善分配制度, 鼓励技术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企业:①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② 完善分配政策,建立鼓励创新的体 制机制;③提高经营者素质;④引 进国外先进技术。 劳动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 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自身职业技能。
“两个阶段”
① 2020—2035 ,基本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
②2050年 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②2035—2050,把我国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 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 开启新征程:“两个一百年”“两个阶段”
两个一百年
到建党一百年时,rt one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探究二:议一议,人民对美好生活有哪些需要?
人民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
二.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1. 内 涵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 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 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 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问题。
问题。
③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④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⑤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问题。
问题。 问题。
四. 新发展理念:
理念
2. 原因、措施
具体措施
为什么
1、 坚持 创新 发展
①地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 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 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②坚 持创新发展理念,有利于促进经 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高质量 发展,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 健康发展。③有利于降低资源能 源消耗,增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能力。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⑤ 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 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①不平衡:表现在区域 差距、城乡差距、收入
差距等。
②不充分:表现在发展 的质量和效益不够高, 供给的水平不够高。
二.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 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 国际地位没有变。

A. 艰苦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C. 不懈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 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调研7)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措施有 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的是

二.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3. 措 施
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
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3
Part one
开启新征程
三. 开启新征程:“两个一百年”“两个阶段” “两个一百年”
①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党一百年 新中国成立一百年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二.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1.内涵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①人民需要的内涵大大扩展: 社会主要矛盾 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 需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 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 的要求日益增长。
②人民需要的层次大大提升: 人民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 美好生活需求是多样化、个 性化、多变化、多层次的。
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
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 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 开启新征程:“两个一百年”“两个阶段”
两个阶段
在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 纪中叶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 ,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 , 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 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
3. 内容: 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①产业体系,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②市场体系, 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③收入分配体系, 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④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⑤绿色发展体系, 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⑥全面开放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⑦经济体制。
①我国建成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②我国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民总体上达到小康 ③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提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④我国全体人民基本实现共同富裕,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请你畅想: 在新时代,如何把自己的个人梦与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 充分实现人生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