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丽江市高一地理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丽江市高一地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9题;共60分)
1. (2分) (2017高三下·黄浦模拟) 臭氧是大气中的微量气体之一。

臭氧层是地球的防护层,这是因为臭氧层()
A . 可能造成全球气温下降
B . 使光化学烟雾污染天气增多
C . 分解人类排放的废气
D . 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
2. (4分) (2013高一上·安溪月考) 地球是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据此回答下题.
(1)
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并不是因为()
A . 日地距离适中
B . 地球自转周期适宜,昼夜温差较小
C . 各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D . 日照条件稳定,不断供应地球能量
(2)
能够证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行星的是()
A . 地球上形成了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大气条件和液态水
B . 地球恰好位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
C . 只有地球处在一个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利于生命形成、发展
D .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卫星绕转的大行星
3. (2分)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GPS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④我国北方出现极昼现象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4. (4分) (2015高一上·襄阳期中) 中新网1月15日电据外媒报道,国际标准时间1月13日凌晨4时24分,太阳爆发2015年首个中级耀斑,其强度为m
5.6中级,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百万个百万吨级氢弹同时爆炸.回答下题.
(1)
此次耀斑爆发时北京时间是()
A . 1月13日14时24分
B . 1月12日12时24分
C . 1月12日20时24分
D . 1月13日12时24分
(2)
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组合是()
①维持地表温度,为地球提供能量
②影响空间实验室的安全及地空联系
③某些地震的发生可能与其有关
④放飞的鸽子不能返回
⑤太阳黑子增多会造成降水增多
⑥使潮汐现象加剧.
A . ①②⑥
B . ①⑤⑥
C . ②③④
D . ④⑤⑥
5. (2分)岩石圈是指()
A . 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
B . 地壳和上地幔
C .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D . 地壳
6. (4分) (2017高一下·湖北期中) 2016年11月13日新西兰发生8.0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

此次强烈地震引发了海啸,但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回答下列各题。

(1)
震源位于地球的哪个部分()
A . 地壳
B . 软流层
C . 下地幔
D . 地核
(2)
此次地震对以下哪个圈层影响最小()
A . 生物圈
B . 水圈
C . 大气圈
D . 岩石圈
7. (4分) (2017高二下·南京会考) 图5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图6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及三大类岩石,箭头表示地质作用”。

读图,完成下列题。

(1)
图5中M处岩石类型及N处岩石形成过程分别对应于图6中的()
A . a ①
B . b ③
C . C ④
D . d ②
(2)
有关图5中地形及地质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处山岭从成因上看属于火山
B . 乙处地质构造适合寻找地下水
C . 丙处岩石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D . 丁处地质构造适合修建水库
8. (4分) (2013高一上·桓台月考) 图1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下题.
(1)
如图1方框中数字1代表的地壳物质是()
A . 岩浆岩
B . 沉积岩
C . 变质岩
D . 岩浆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图2中的乙处岩石的形成的地质作用与图1中②相匹配
B . 图2中的丙处岩石的形成的地质作用与图1中①相匹配
C . 该地的地质构造一定属于背斜
D . 图2中丁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9. (4分) (2013高一上·南昌月考)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题.
(1)
图中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
A . 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
B . 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
C . 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
D . 沉积岩、变质岩
(2)
图中②表示的是()
A . 外力作用
B . 变质作用
C . 上升、冷却凝固作用
D . 高温熔化作用
10. (2分)该图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图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码代号按顺序依次是()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④②①
C . ④③②①
D . ②③④①
11. (2分) (2019高一下·三明开学考)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图实验,据此可知,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A . 温室效应
B . 热力环流
C . 海陆热力差异
D . 风的形成
12. (4分)(2019·攀枝花模拟) 气温日变化的大小与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状况有关。

下图示意不同地形的气温日变化。

据此完成下题。

(1)能正确反映气温变化的是()
A . 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大
B . 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
C . 山谷气温日变化最大
D . 山谷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
(2)一天中最低温均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A . 山谷多夜雨,降温快
B . 夜间吹谷风,山谷散热快
C . 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
D . 夜间吹山风,冷空气下沉积聚山谷
13. (2分) (2017高一上·桂林期中) 下图四个箭头能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14. (4分) (2017高一上·广安期中) 下图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

完成下列各题。

(1)从气流状况角度看,丁地天气系统属于()
A . 高气压
B . 低气压
C . 反气旋
D . 气旋
(2)此时甲、乙、丙、丁四地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 . 甲地大风降温
B . 乙地风大浪高
C . 丙地西风强劲
D . 丁地狂风暴雨
15. (2分)下列天气中与反气旋无关的是()
A . 长江中下游的伏旱
B . 台风
C . 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D . 冬季的寒潮
16. (6分) (2013高一上·菏泽月考) 读图,回答下题.
(1)
如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 . A
B . B
C . C
D . D
(2)
从数量上看,A>B的原因是()
A . A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B . B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C . 大气对A具有削弱作用
D . B大部分被地面吸收
(3)
夜晚阴天比晴天气温高,是因为()
A . A辐射减弱
B . B辐射增强
C . C辐射增强
D . D辐射增强
17. (2分) (2015高一上·遵义期中) 由于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夏季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及其切断的气压带名称是()
A . 亚洲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
B . 印度低压、副极地低气压带
C . 亚洲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
D . 亚洲高压、副热带高气压带
18. (4分) (2017高二下·淄川期中) 下图是东北亚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所示地点可能存在锋线的是()
A . 甲、乙、丙
B . 丁、戊、庚
C . 甲、丙、庚
D . 甲、丁、戊
(2)
有关图中此时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甲处为冷锋,将向东南方向移动
B . 丙处为暖锋,将向东北方向移动
C . 若甲处雨雪,则庚处为副热带高压脊
D . 朝鲜半岛南端气压在1 015~1 020百帕之间
19. (2分)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是下列哪种天气系统影响的结果()
A . 冷锋
B . 暖锋
C . 气旋
D . 反气旋
二、综合题 (共3题;共28分)
20. (9分) (2018高一下·陆川开学考) 下图是某地地层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C处在地质构造上是________,在地形上是________,(山地还是谷地)形成原因是________。

(2)图中A处在地质构造上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

(3)从安全考虑,在图中A、B、C三处中,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如水库坝址等)的是________处。

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________处。

(4)任意采伐B处的森林会导致附近河流的泥沙含量________,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滑坡等地质灾害,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

21. (10分) (2017高二下·济南期中) 图Ⅰ为某群岛的局部区域示意图,图Ⅱ为该局部某岛屿的放大图,
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图Ⅰ中145°E东侧的岛屿被俄罗斯人称为“烟雾列岛”,简要分析原因。

(2)
图Ⅱ虚线框内的地形特征对降水有明显的影响,试分析具体影响。

22. (9分) (2015高一上·荆门期末) 读12月16日14:00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为________(天气系统),该天气系统水平方向气流作________(“顺”或“逆”)时针运动,水平方向气流________(辐合或辐散),垂直方向上中心区气流作________(上升或下沉)运动,受该天气系统控制,该地多________天气.
(2)乙附近虚线处为锋面系统,则可判断乙附近为________(“冷锋”或“暖锋”),此刻,A、B两地可能发生降水的是________地.
(3)此时,郑州和西安两城市比较,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9题;共60分)
1-1、
2-1、
2-2、
3-1、
4-1、
4-2、
5-1、
6-1、
6-2、
7-1、
7-2、
8-1、
8-2、
9-1、
9-2、
10-1、
11-1、
12-1、
12-2、
13-1、
14-1、
14-2、
15-1、
16-1、
16-2、
16-3、
17-1、
18-1、
18-2、
19-1、
二、综合题 (共3题;共28分) 20-1、
20-2、
20-3、
20-4、
21-1、
21-2、
22-1、
22-2、
2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