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6.3重力教案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重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会用G=mg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重力的方向与应用。

4.知道重心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了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培养一定的实验能力,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通过了解重垂线及重心的应用,培养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生活·物理·社会”中对人类征服自然的科技成就的展示,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教育,激发学生较高的求知欲和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力的方向,重力的大小及物体的重心。

【教学难点】
重力和重心概念的建立。

课前准备
钩码三只、弹簧测力计一只、橡皮泥和线;具有有关重力教学的教学视频、图片、动画素材;具备有关重力方向的演示器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教师提问:1.放开手中的粉笔,为什么会自由下落?
2.把杯中的水倒出来,水为什么从高处流向低处?
3.包围地球的大气为什么不会逃逸?
4.月球为什么会绕着地球转动?
通过观察,让学生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通过讨论得出:物体都是由高处落到低处,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它们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重力的产生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讲个故事,在20世纪,有个爱思考、爱提问的小男孩。

一天,他站在一棵苹果树下,突然,成熟的苹果纷纷从树上落下来,有一个苹果刚好落在小男孩的头上,于是,小男孩想到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那个小男孩是谁吗?
生:牛顿。

师:那么他想到的是什么问题呢?
生: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师:我们班有没有哪位同学能解答牛顿的疑问啊?
生:是因为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

师: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所以一切物体在地面附近都受到重力。

在座的每位同学,这里的桌子、仪器等受不受重力作用?生:受。

师:那么天上的飞机和小鸟,它们受不受重力作用?
生:受。

师: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作用。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面附近的物体。

例如:粉笔所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粉笔;水所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水。

重力在物理学中用字母G表示。

生活中,物体重力的大小,称为物重。

探究点二:重力的方向
重力是一种力,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重力也有三要素。

师:砸到牛顿的苹果为什么落下,从什么方向落下的?
生:重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自由落向地面时的方向,这个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与水平面垂直。

活动:演示实验:让同学注意观察两条铅垂线的方向。

一是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的铅垂线;二是放在斜面上物体的铅垂线。

教师分析:在地球表面的每个地方,竖直是个特定的方向,跟当地的水平面相垂直,近似指向地心。

举例分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重力的方向可用来检查房屋的墙壁是否竖直。

我们常看到建筑工人用一根铅垂线检查墙壁就是应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这个道理。

测绘人员用的水平仪下悬着铅垂线,也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来测定仪器是否水平。

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检查家中的电冰箱放置得是否水平。

探究点三:重力的大小
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
活动:学生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质量分别为100克、200克和300克的物体的重力,将测量结果填在课本的表格内。

分析实验记录,得出结论:
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物体的质量不同,但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质量的比值是一定的;由此说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2.g的值
实验数据中重力和质量的比值大约是10N/kg。

精确的测量结果表明,重力和质量二者的比值是9.8N/kg,这个值用g表示,g=9.8N/kg。

粗略计算,g可取10N/kg。

3.G=mg
如果用G表示物体受到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的质量的比值。

那么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可以用公式G=mg表示。

使用这个公式时,质量m用千克作单位,重力G用牛顿作单位,g=9.8N/kg。

教师归纳总结:从G=mg知道,重力跟质量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是实质不同的两个物理量。

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粗细均匀的同种材料组成的棒,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质量分布均匀的圆球的重心在球心;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形薄板的重心在它的对角线的交点。

增大底部支承面积,降低重心位置,都可以增大物体的稳定性。

板书设计
6.3 重力
1.重力:因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重力的方向
(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2)铅垂线的应用
3.重力的大小
(1)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受到的重力
(2)重力公式G=mg,g=9.8N/kg
4.物体的重心
(1)把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看成作用在某一点上
(2)物体的稳定性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反思
课堂内容丰富,感性材料比较多,让学生能亲身体验重力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由牛顿故事引发学生联想,得出重力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采用演示法、观察法、实验与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容易也更好把握住本节的重、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