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导学案:4.1《工业的区位选择》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
课程学习目标
1。
知道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因素)。
2。
掌握不同导向型工业的特点。
3。
理解各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以及原因,初步学会分析某一地区发展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找出其中的主导性区位因素。
1。
结合当地生活、生产实际,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目的和区位因素,知道五种不同导向型工业分类,掌握每一类工业的生产特点、主导区位因素和典型工厂。
注意在分析工业主导区位因素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掌握一般原则,又要注意特殊案例。
2。
结合教材“案例1‘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掌握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总结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哪些因素在减弱,哪些因素在增强。
结合教材“阅读‘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了解影响钢铁工业的区位因素的变化,移铁就煤-移煤就铁—临海型(市场).
3.结合教材图4。
6,掌握有不同污染源的工厂的合理布局原则.重点结合必修1有关风带和气候,分析有大气污染的工厂的合理布局.
课程学习建议
1.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2。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分析的思路方法和一般原则。
工业区位选择的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搜集有关某地区原料、劳动力、市场、政策、运输等数据信息.然后结合教材图4。
1、图4。
2,让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工业区位选择的经济目的.重点是分析五种不同导向型工业的生产特点、主导因素和典型工厂,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影响一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可能是一个或少数几个,因此教学中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搞绝对化.让学生知道“同一地区,工业部门不同,主导区位因素不同;同一部门,分布地区不同,主导区位因素不同”。
结合教材“案例1‘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让学生分析二者在地理位置、原料、燃料、市场、水源、交通等方面的异同,掌握二者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有何区别,使学生知道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科技进步,许多区位因素发生了变化。
同时结合教材“阅读‘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分析钢铁工业区位变化的特点和原因。
工业生产不仅仅生产出工业产品,同时产生“三废”,但是学生对许多工厂生产比较陌生,因此教师要搜集相关资料,做简单介绍,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有严重污染工业的区位选择,尤其要注意在不同地区具有大气污染工厂的合理布局.
知识体系梳理
一、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生产过程
投入:①、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②、零部件.
产出:③、废气、④、废渣。
2。
从经济效益看工业区位选择原则
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3.不同工业主导区位因素不同
(1)原料导向型工业→接近⑤。
(2)市场导向型工业→接近⑥.
(3)动力导向型工业→接近火电站或水电站。
(4)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接近具有大量廉价⑦的地区.
(5)技术导向型工业→接近⑧和⑨发达的地区。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交通和科技的进步,降低了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⑩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2.环境保护因素
(1)污染重的工业
a。
污染空气,则工厂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地带,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与盛行风向。
b。
污染水源,则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c.固体废弃物污染,则远离和农田。
(2)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则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3。
政策的变化
在优惠政策的影响下,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区位因素都会发生有利于投资办厂的变化。
4.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有时甚至成为因素。
一个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因素及其作用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工业区位选择。
【答案】①土地②原料③产品④废水⑤原料产地⑥
市场⑦劳动力⑧高等院校⑨科学技术⑩市场
下风垂直的郊外居民区主导
基础学习交流
1。
工业区位选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提示】工业区位选择的根本目的就是从经济利益出发,综合考虑各个区位因素,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区位条件的地方建厂,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2.电子工业一定都是技术导向型吗?请举例说明。
【提示】不一定.比如,集成电路制造等电子工业,技术要求高,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而电视机装配等电子装配工业,生产单位产品相对耗用劳动量大,耗用原材料、能源少,技术要求并不高,应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思维探究创新
探究一工业区位因素
[互动探究]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东菏泽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之地,曾是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201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28。
78万人.随着自然和社会
环境变迁,菏泽逐渐成为欠发达地区.“无农不稳”“无工不强”,菏泽的希望就在于“推动工业化,集中力量搞工业化”.
材料二菏泽市交通十分便利,京九铁路与新兖石铁路在这里十字交会;日(日照)东(菏泽东明)高速、济(济南)菏(菏泽)高速、日(日照)南(南阳)高速在这里交会.境内煤炭储量281亿吨,正在开发建设的巨野煤田是华东地区目前最大、最好的一块煤田;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为5625万吨、273亿立方米,已成为中原油田重要的生产基地。
(1)适逢2011年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开幕之际,众多客商云集菏泽.假如你是菏泽市招商局局长,在经贸洽谈会上,你应该从哪些方面向前来洽谈工业项目的客商介绍菏泽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呢?【答案】从土地、水、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交通状况,消费市场,优惠政策,科技力量,信息,环境,资金等方面进行介绍。
(2)菏泽市在“十二五”期间将全力打造新兴战略产业、煤电化工、石油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五大基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这“五大基地一大产业”的新思路,让菏泽蓄势待发.菏泽大力发展煤电化工和石油化工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答案】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原料丰富).
(3)结合教材,从经济效益分析下列工厂分别属于哪一类导向型工业,并完成下表。
甘蔗制糖厂、炼铜厂、苹果罐头厂、普通服装厂、雪糕厂、水产品加工厂、印刷厂、玩具厂、电解铝厂、纳米新材料厂、飞机制造厂、电脑组装厂、家具厂、啤酒厂、计算机芯片厂。
工业导向类型区位布
局
原则
工业生
产
特点
工业部门
举例
原料导向型工业市场导向型工业动力导向
型工
业
劳动
力导
向
型工
业
技术
导向
型工
业
【答案】见[归纳总结]。
【点拨】工业企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通常受到主导性因素的制约,因而工业企业的区位靠近主要因素区域布局,其目的在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归纳总结]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主导
因素
工业特
点
工业部
门
选择原则
类型
原料
导向型原料
原料
不便
于长
途运
输或
原料
运输
成本
较高
制糖
工业、
水产
品加
工业、
水果
罐头
加工
业等
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
导向型市场
产品
不便
于长
途运
输或
运输
成本
啤酒
厂、家
具制
造业、
印刷
厂等
工业
接近市场
较高
动
力
导向型能源
需要
消耗
大量
能量
有色
冶金
(如电
解铝
工
业)、
化学
等工
业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等能源供应基地
劳
动力导向型劳动
力成
本
需要
投入
大量
劳动
力
普通
服装、
电子
装配、
包袋、
制伞、
制鞋
等工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业技
术导向型知识
技术
技术
要求
高
飞机、
集成
电路、
精密
仪表
等工
业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
探究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互动探究] 1.阅读教材“案例1‘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和“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答案】鞍钢与宝钢的最大不同是鞍钢选择接近动力和原料产地,而宝钢选择接近消费市场。
(2)大型钢铁企业转向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科技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使得原料运输费用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降低,可以方便地利用国外
廉价的原料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3)科技的进步使哪些工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变化?
【答案】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交通条件得到改善,使工业生产对动力和原料的依赖减弱;使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使工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要求降低,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使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信息的通达性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4)结合“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分析,200多年来钢铁工业选址的区位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引起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从接近煤产地到接近铁矿产地,再到接近消费市场(海港)。
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冶铁技术的进步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2.下图是某城市的布局状况,该城市要新建火力发电厂、自来水厂、印染厂和服装厂各一个,请在图中A、B、C、D、E五个地点中选择,并说明理由。
【答案】①火力发电厂—E处,接近铁路,交通便利;位于盛行
风向的下风地带;远离城区,污染小。
②自来水厂-C处,处在河流上游,水源清洁。
③印染厂—B处,处在河流下游,污水不会污染市区.④服装厂—A处,位于居民区,劳动力丰富;接近消费市场.
3.如果在西欧、印度半岛、我国东南沿海的城市分别布局钢铁厂,你认为应该如何布局?
【答案】西欧钢铁厂应该布局在城区的东北或西北、东南的郊外;印度半岛钢铁厂应该布局在城区的西北或东南郊外;我国东南沿海钢铁厂应该布局在城区的东北或西南郊外.
【点拨】1。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科技进步,可以使某些因素对工业企业的区位影响的强度减弱,因而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随之变化。
2。
工业企业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工业“三废”),对区域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进行工业企业区位选择时必须考虑环境问题。
[归纳总结] 1。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科技和市场的影响逐渐增强;信息网络通达性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交通发达的地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环境质量已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之一;原料和动力的影响逐渐减弱;劳动力素质的影响逐渐增强,劳动力数量的影响逐渐减弱。
2。
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非常慎重。
对环境十分敏感的一些高技术产品及食品等企业,应以优质的环境作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区位因素典例
考虑生产的环境要求对大气环境十
分敏感的工业,
应建在空气比
较洁净的地区,
远离烟尘污染
严重的工厂
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需要清洁水源
的工业,应布局
在市区河流的
上游
自来水厂、啤酒厂
考虑污染规模小,基本无
污染的工业可
服装厂、玩具厂
程度以有组织地设
在城区
规模大、对空气
有轻度污染的
工业可布局在
城市边缘或近
郊区
机械厂、仓库
污染严重的企
业宜布局在远
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水泥厂
续表
区位因素典例
考虑
污染源类型大气
污染
已知主
导风向,
则应布
局在当
地主导
水泥厂、酿造厂
风向的下风向或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
季风气候区,则应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区
已知最小风频的,则应布局在
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水污染污水排
放口远
离水源
及河流
上游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
大气
污染、水污染综合以
上两条
化工厂、炼油厂
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居
民区和
农田
发电厂、钢铁厂
基础智能检测
读上海和浙江钢铁、化纤、木材加工、饮料、电子信息五种工业竞争力强弱示意图(数值越大表示竞争力越强),回答1~2题.
1.图中数字①②③④⑤代表的工业部门依次是().
A。
钢铁、饮料、木材加工、电子信息、化纤
B。
饮料、钢铁、木材加工、化纤、电子信息
C.电子信息、钢铁、饮料、木材加工、化纤
D。
木材加工、化纤、饮料、钢铁、电子信息
2.图中的④工业部门,浙江省的竞争力明显比上海强的主要原因是浙江的( )。
A.技术力量强
B.原料丰富
C。
环保要求低D.市场广阔
【解析】第1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观察多边形折线与各要素轴交点的数值大小,特别要注意最大点、最小点的数值大小。
例如,从④要素轴提取出浙江省某工业部门竞争力非常强的信息,根据浙
江省优势工业部门可知④代表化纤。
第2题,化纤工业会产生环境污染,浙江省的工业占优势是因为环保要求相比上海低.
【答案】1。
B 2.C
总结评价反思
3。
下图为我国中部某城市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企业是厂,从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上看,该工业属于导向型工业。
(2)图中乙处为以服装、食品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 )。
A.接近原料产地B。
接近消费市场
C.运输便利D。
科技发达
(3)该城市计划在丙处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简述在此处兴建电子工业园区的主要依据。
【解析】第(1)题,甲处有铝土矿与火电站,且位于河流下游及
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第(2)题,服装与食品等轻工业属污染小或无污染的企业,且食品易腐烂变质。
第(3)题,电子工业属技术导向型工业,需布局在靠近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且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之处。
【答案】(1)炼铝动力
(2)B
(3)接近大学城,科技力量较强;交通运输便利;距重工业区较远,污染小,环境条件好.
【答案】①原料②技术③原料、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