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四小“守正出奇”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四小“守正出奇”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蒋新华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9年第18期
摘要:北京市石景山区金顶街第四小学历经数十年确立了“守正出奇”教育理念,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学校核心价值观、育人目标、校训等理念体系,并在实践中探索了“守正出奇”教育理念下的学校管理、课程、课堂、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实践路径与策略。

关键词:金四小守正出奇教育理念实践探索
北京市石景山区金顶街第四小学始建于1965年,走过50个春秋,有平稳,有跌宕。

直至10余年之前,学校确立了走自主发展之路,凝练出“守正出奇”的教育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与创新。

一、“守正出奇”教育理念体系
1.核心价值观及其阐释
学校核心价值观为:“守正出奇”。

“正”是会意文字,根据《说文解字》的释义,“守一以止”,统一的“一”与止步的“止”,联合起来表示“征战止步于天下统一之时”。

根据词源考据,“正”字可以引申为基准、标准、规范。

“奇”是会意文字,根据《说文解字》的释义,“异也;一曰不偶”。

根据词源来考据,“奇”字可引申为不同和创新。

结合以上对“正”与“奇”字的词源考察,我们将“守正出奇”做出以下解读:
(1)“守正出奇”基本内涵
守正,就是要坚守正道、正统、正直、正气、正义、正常之规则,用社会公论的法则、方针、路线、思想、政策、措施处事做人。

出奇,就是以守正为前提,在处事做人中打破常规,开拓创新,敢于并善于“奇思妙想”,“出奇”不意。

守正出奇的意思是说按着常规发展,却又不固守常规,能突破思维、出奇制胜。

守正与出奇亦犹上面所叙述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转化。

“守正”是前提和基础,出奇是发展和升华。

没有“正”,“奇”走得不会太远;没有“奇”,“正”不能充分展现。

有“正”无“奇” 则愚,有“奇”無“正”则邪。

(2)“守正出奇”教育阐释
守正教育,“守正”即站稳脚跟,守住正中,以法治校,育人为本,守教育之本真。

对金顶街四小来说,“守正”就是以制度为纲、以法治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本,遵守教育的基本规律,尊重儿童成长的身心发展规律。

而“出奇”即指出奇制胜,就在于学校的革新和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

简言之,守正教育就是守住价值和规律、创造特色、培育奇正之才的教育。

2.办学目标与育人目标
学校的办学目标浓缩为一句话:办一所守正出奇的知名学校。

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健康、仁爱、博学、自信的金星少年。

培养金星少年的灵感来源于现有校徽,让每个学生都像星星一样闪亮,是学校追求的目标。

“健”和“仁”是我们要坚守的东西,健代表具有健康的体魄,“仁”表示有一颗“仁爱”之心;而“博”和“勇”就是学校要出奇的地方,博是代表知识的广博,博学了才能创新,有勇敢、自信的气质才能打破常规,出奇创新。

3.学校校训与校徽
学校的校训为:健康、仁爱、博学、自信。

使用健、爱、博、勇四个字,回答了如何守正出奇,同时兼顾了身心健康、学习品质。

校徽的整个造型既像学校之名的“金”字,又像一棵树,上面的星星即为学校教育的累累硕果。

有了树干的坚守,才有了星星的出奇。

二、“守正出奇”教育实践探索
1.管理——“规范-自主型”管理
(1)确立“规范-自主型”管理理念
学校将管理文化命名为:“规范—自主管理”。

意思是在继承以往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师生参与到管理活动中来,而且协商、合作完成工作,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自主性。

既符合学校规范管理的传统,又强调教师作为高素质人群的自我管理。

通过自我管理,培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提升学校凝聚力,进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守住规范管理的基础,寻求自主管理的新奇和特色,符合和实现守正出奇的核心价值观。

(2)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与实施细则的完善
学校几年以来,逐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将学校的制度按照制度篇、职责篇、考核篇进行分类,保证学校管理有序。

学校对部分制度进行改进,以期体现自主性。

例如备课制度,采用分层管理的方式,把教师业务水准和工作年限结合起来,分为手备详案、复备简案、选备精案。

备课自由度的开放,对于不同层面的教师体现了“减负”与“增负”的有效转换,返还教师发展的时空,促进教师发展的动力。

2.课程——守正教育课程体系
金顶街四小以“守正教育”课程体系命名学校的课程文化。

按照学校育人目标,也是金星少年的四种品质进行分类,健-健体益智类,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促进学生身心愉悦,健康体魄的养成,包括体育、心理类;爱—人文素养类,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民族的大爱,包括德育类;勇-—科学类和体育类,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求知、创新意识,包括社会实践类;博—基础学科类,,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才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设,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和加深,促进学生身心愉悦,在课程的学习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不仅在知识技能上有所发展,更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渗透。

共 23 门校本课程,包括传统游戏、中华武术、快乐足球、太极柔力球、美轮美奂太极扇、经典阅读、快乐英语、传统节日、民族舞蹈、书法技艺、手工剪纸、神奇毛猴、风筝绘画、古诗词诵读、阅读与成长、航模科技、电脑创作等。

3.课堂——自信合作型课堂文化
相信自己是一种信念,自信能促进成功;合作意识和能力能使个体获得更多的认同。

我校提出的“自信—合作型”课堂文化,旨在培养学生自信与合作的品质。

“让每一个孩子在每一节课中成为一次课堂的焦点”是金四小在学校课堂文化建设中提出的可测量、可操作的目标,简言之就是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要获得一次当众发言的机会。

广大一线教师总结出达成目标的策略---因人而异策略(承认学生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类型学生成为课堂焦点的方式)、激励强化策略、小组评比策略,让学生敢于举手、乐于表达、勇于表现,拥有自信的品质,为将来步入社会,展现更完美的自己打好根基。

在培养合作意识的课堂环节,干部教师共同制定了实施原则:合理分工(组员优势互补)、把握时机(有选择的运用)、建立规则(分工合理、明确职责)、营造环境(宽松和谐)。

4.教师——仁雅之师
“仁雅之师”符合我校发展和守正出奇价值体系的要求,其标准有三个:厚德、求雅、力行。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历来是仁人志士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

我们希望四小的每一位教职员工修炼出最美好的品格,更高尚的情操,像水一样,以宽广深厚的情怀,好的品行来承载每一个学生,包容每一个学生,滋润每一个学生,造福每一个学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厚德是金顶街四小教师文化的魂。

追求雅趣,即崇尚高雅的情趣。

喜欢音乐,热爱阅读,练习书画,强健体魄……将是四小教师的生活情趣,是四小教师为人师之形
象。

“力行近乎仁”,懂得一个道理,能够身体力行的去做,几乎就是仁者了。

“力行”是我们四小教师为自己勾勒出的教师形象。

践行教师职业道德,履行教师职业操守。

5.学生——金星少年
金顶街四小的学生文化称为“金星少年文化”,即培养健康、仁爱、博学、自信的金四学生。

我校学生文化的形成主要落实在班级文化建设、社团活动、德育活动等方面。

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创建班级文化,以“一训一诗一目标,两活动(选取一种体育运动为班级特色体育活动、一种学业活动为班级品牌)四评比(按比例,全员性评出本班金星少年)的思路推动班班有特色,生生有进步的班级建设目标。

学生社团活动主要围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开展,“毛猴社团”、“风筝绘画”、“手工剪纸”、“民族舞蹈”、“软笔书法”等。

同时围绕育人目标开设“英语戏剧”、“炫舞拉丁”、“快乐小足球”等,为金星少年的培养铺设了轨道,搭建了舞台。

德育主题教育促进金星少年内在与外在兼得的成长。

“健康快乐”为第一大主题。

以“班级体育竞赛积分榜”的形式展开,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全面发展学生体能,促进学生身心发育,快乐高效能的学习与成长。

“仁爱幸福”为第二主题,以“送出爱、收获爱、表达爱、感受爱”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走进敬老院,走进小山村、“一元爱心行动”等活动,多年持之以恒,让学生每一年都去品味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乐。

“博学智慧”是第三个主题,以阅读工程为抓手,分阶段、分年段开展“小朋友共读书”、“亲子共读”“师生共读”的读书活动,同时以节日诗会的形式渲染读书氛围。

“自信成功”主题教育意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我,能够寻找自信的源泉。

总之,在“守正出奇”教育理念引领下,学校踏实认真,严谨治学,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促使每位学生认识与发展自我,实现个性特长发展。

作者简介
蔣新華(1971.08—),女,籍贯:北京,学历:大学本科,工作单位:北京市石景山区金顶街第四小学,校长,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