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1. (8分) (2017八上·潜江月考) 补写句子
(1) ________,志在千里。

________,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2)风声一何盛,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
(3)柴门何萧条,________。

(曹植《梁甫行》)
(4)庭中有奇树,________。

(《庭中有奇树》)
(5)《〈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2. (17分) (2019九上·金华期末) 古诗文阅读
滕王阁诗①
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①唐高宗上元三年,诗人远道去越南探父,途经南昌,参与阎都督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末附这首凝炼、含蓄的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

考城隍①
清·蒲松龄
予姊丈之祖宋公,讳②焘,邑廪生③。

一日病卧,见吏人持牒,牵白颠马来,云:“请赴试。

”公言:“文宗未临,何遽得考?”吏不言,但敦促之。

公力疾乘马从去。

路甚生疏,至一城郭,如王者都。

移时入府廨,宫室壮丽。

上坐十余官,都不知何人,惟关壮缪可识。

檐下设几、墩各二,先有一秀才坐其末,公便与连肩。

几上各有笔札。

俄题纸飞下,视之,八字云:“一人二人,有心无心。

”二公文成,呈殿上。

公文中有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

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诸神传赞不已。

召公上,谕曰:“河南缺一城隍,君称其职。

”公方悟,顿首泣曰:“辱膺宠命,何敢多辞?但老母七旬,奉养无人,请得终其天年,惟听录用。

”上一帝王像者,即命稽母寿籍。

有长须吏捧册翻阅一过,白:“有阳算九年。

”共踌躇间,关帝曰:“不妨令张生摄篆九年,瓜代可也。

”乃谓公:“应即赴任,今推仁孝之心,给假九年,及期当复相召。

”又勉励秀才数语。

二公稽首并下。

秀才握手,送诸郊野,自言长山张某。

以诗赠别,都忘其词,中有“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之句。

公既骑,乃别而去,及抵里,豁若梦寤。

时卒已三日,母闻棺中呻吟,扶出,半日始能语。

问之长山,果有张生,
于是日死矣。

后九年,母果卒,营葬既毕,浣濯入室而没。

其岳家居城中西门里,忽见公镂膺朱帻,马甚众,登其堂,一拜而行。

相共惊疑,不知其为神,奔讯乡中,则已殁矣。

公有自记小传,惜乱后无存,此其略耳。

【注释】①古代神话中守护城池的神。

一般称为某府某县城隍之神,视之如同人间的郡县长官。

②讳:旧时对帝王尊长不直称其名,叫避讳。

因称其名为“讳”。

③邑廪生:本县廪膳生员,习称“秀才”。

(1)“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中的“飞”“卷”两字用得妙,请你加以赏析。

(2)文言字词表意丰富,同一意思也可用多个不同的词语表达,请你在《考城隍》中找出与甲、乙例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词语。

甲例句:共踌躇间,关帝曰。

①“________”中的“________”字。

②“________”中的“________”字。

③“________”中的“________”字。

乙例句:问之长山,果有张生于是日死矣。

①“________”中的“________”字。

②“________”中的“________”字。

③“________”中的“________”字。

(3)根据解释,结合语境,甲、乙两句中的加下划线词可以互换吗?
甲句:公方悟,顿首泣曰。

顿首:指磕头。

古代汉族的一种交际礼仪。

跪拜礼之一,为正拜。

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

乙句:二公稽首并下。

稽首:指古代汉族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

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

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并停留一会儿。

(4)王勃《滕王阁诗》中“槛外长江空自流”的“自”和《考城隍》中宋公“无烛无灯夜自明”的“自”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5)在《考城隍》这篇文章中,宋公应考城隍的文章中有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

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诸神是传赞不已。

凭此,你认为宋公适合担任城隍吗?请解说理由。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3. (11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一)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二)房玄龄①奏:“阅②府库甲兵,远胜隋世。

”上③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④甲兵岂不足邪!
卒亡天下。

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

②阅:查看。

③上:指唐太宗。

④炀帝:指隋炀帝。

⑤乂(yì):安定。

(1)
解释下面加横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便要还家要: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
③诚不可缺诚:
④卒亡天下卒:
(2)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3)
“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4)
“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请用简短的话回答。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
4. (27分)(2017·重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各题。

①动物大都有自己的窝,鸟类也不例外,大都有自己的巢。

古代诗人常以归鸟返巢比喻久客恩归的心情,如“鸟宿池边树”,“倦鸟思归林”。

而“鸟宿树”,“鸟归林”。

是因为在树上或林中,有鸟儿的巢窝。

鸟归巢,犹如人归家,是它获得家庭温暖和休养生息的场所。

②鸟巢的产生,远比人类住屋的产生为早。

远古时代的人类,就是受了鸟巢的启示,才开始从穴居山洞和荒野移到树林高处栖身,以避免野兽的袭击和侵害。

鸟类筑巢的技术是异常高明的。

有人说,如果把自然界洲奇特建筑排一个名次,那么鸟巢的奇特多样和精美灵巧,一定能名列前茅。

③一般的鸟巢,都是就地取材,用树枝、树叶和泥土做成。

④造巢技术最高明的是那些建造别开生面的悬巢的“艺术家”。

北美绿鹏的巢象一个小篮,挂在横空的树丫上,黄鹂的袋形深巢,险悬在细枝的末梢;马来亚的绿色阔嘴鸟,编一条长绳,把它们精致的巢挂在林中池边的树上,褐雨燕的巢,变为奇异。

它们造巢原料灶使用自己的唾液,再加上羽毛和海藻,将巢筑造在石崖上,坚硬。

为了造一个直径2﹣5厘米的小巢,有时要花上一个月酬时间。

其中以唾液为主的金丝燕巢,采集后就是我们熟知的霹贵中药和佳肴﹣﹣燕窝。

⑤我国无论老幼妇孺,都熟悉衔泥筑巢的家燕。

汉,乐府诗就有“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的诗句。

民间还
有“燕子来巢,吉祥之兆”的说法。

家燕筑巢的本领,是非常高超的,堪称鸟类中出色的“建筑师”。

它们在池塘边、田边、地萋等湿泞的泥土上,啄一口混着杂草根的湿泥便飞回选定的巢址在路上,湿泥混合着唾液,使泥料更加粘稠,吐出的泥丸被风一吹很快就变得坚硬而结实。

家燕的窝象半个饭碗,上面的口敞着,窝里铺着柔软的羽毛、软草、松针等细软物。

唐代樊晦所作《燕巢赋》这样描述燕巢:“垒轻蕊而矜暖,布重泥而讶湿,迹似连球,形如聚粒。

”这是很贴切的。

⑥鸟儿为什么具有筑巢的本领呢?
⑦动物学家认为,鸟巢的始创,显然与鸟类繁殖后代的需要紧密相关。

比如燕鸥在开始求爱对,雌鸟会以胸部为轴心擦着地面旋转,雄鸟则双翼下垂,绕着雌鸟不停地奔走。

这样雌鸟很快就在沙地上挤出一个浅碟形的沙窝,成为它们的新居,在其中产卵孵化。

当然,许多鸟巢比这复杂得多,但其起源都是为了在生存竞争的过程中,能安全地繁殖后代。

⑧鸟类的筑巢行为,还受到本身生理上变化(如内分泌周期)的影响。

多数小鸟的巢,通常需花一星期左右筑成。

而歌雀由于内分泌周期短,急需寻求配偶,可以在三天内急速完成一个很不错的巢。

⑨鸟造巢,人们总以为是生而知之的,是天生的本领。

有这样的事例:有一批第五代织巢鸟,虽然它们前四代都困在樊笼中从未筑过巢,但这第五代在获得筑巢材料后,就能无师自通地筑出鸟巢,而且工艺之精巧并不比野生的同类鸟筑的巢差。

但是,英国生物学家华莱士做过一个试验,他把一只小野鹪鸟捉来进行人工喂养,与亲鸟完全隔离。

等它长大后,由于没有看到过鸟筑巢,因此,给它一些树枝枯草,它只会胡乱堆在一起,筑不成巢;而野生鹚鸟却是一种很会筑巢的鸟。

看来,鸟类也并非完全是天生就会筑巢的,有的也需要一个后天的学习过程。

(1)
根据文章内容,用“||”将全文内容分成三个部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2)
第四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3)
阅读文章1﹣5段,分析鸟类筑巢的“天才”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
(4)
结合全文分析,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鸟类的筑巢?
(5)
文章中阐明鸟类筑巢的原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有人认为最后一点是人们普遍的认知,应该放在第一点进行重点强调,你是否同意,为什么?
5. (11分) (2018九上·廉江期中) 附加题
话说蘧公孙招赘鲁府,见小姐十分美貌,已是醉心,还不知小姐又是个才女。

且他这个才女,又比寻常的才女不同。

鲁编修因无公子,就把女儿当作儿子,五六岁上请先生开蒙,就读的是《四书》、《五经》;十一二岁就讲书、
读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读的滚瓜烂熟。

教他做“破题”、“破承”、“起讲”、“题比”、“中比”成篇。

送先生的束修、那先生督课,同男子一样。

这小姐资性又高,记心又好;到此时,王、唐、瞿、薛,以及诸大家之文,历科程墨,各省宗师考卷,肚里记得三千余篇;自己作出来的文章,又理真法老,花团锦簇。

鲁编修每常叹道:“假若是个儿子,几十个进士、状元都中来了!”闲居无事,便和女儿谈说:“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小姐听了父亲的教训,晓妆台畔,刺绣床前,摆满了一部一部的文章;每日丹黄烂然,蝇头细批。

人家送来的诗词歌赋,正眼儿也不看他。

家里虽有几本甚么《千家诗》、《解学土诗》,东坡小妹诗话之类,倒把与伴读的侍女采苹、双红们看;闲暇也教他制几句诗,以为笑话。

此番招赘进蘧公孙来,门户又相称,才貌又相当,真个是“才子佳人,一双两好”;料想公孙举业已成,不日就是个少年进士。

但赘进门来十多日,香房里满架都是文章,公孙却全不在意。

小姐心里直:“这些自然都是他烂熟于胸中的了。

”又疑道:“他因新婚燕尔,正贪欢笑,还理论不到这事上。

”又过了几日,见公孙赴宴回房,袖里笼了一本诗来灯下吟哦,也拉着小姐并坐同看。

小姐此时还害羞,不好问他,只得强勉看了一个时辰,彼此睡下。

到次日,小姐忍不住了,知道公孙坐在前边书房里,即取红纸一条,写下一行题目,是“身修而后家齐”,——叫采苹过来,说到:“你去送与姑爷,说是老爷要请教一篇文字的。

”公孙接了,付之一笑,回说道:“我于此事不甚在行。

况到尊府未经满月,要做两件雅事;这样俗事,还不耐烦做哩!”公孙心里只道说,向才女说这样话是极雅的了,不想正犯着忌讳。

(1)结合选段及原著,分析鲁编修父女的形象。

(2)鲁编修最后的结局如何?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
(3)鲁小姐与沈琼枝都富有才华,一个执着于让别人替自己实现理想,一个富有反叛精神追求独立,你更欣赏哪一位,说出你的理由。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0分)
6.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剑桥大学已授予著名小说家金庸先生名誉文学博士名衔。

金庸先生在获得博士学位后,随即向该校提出申请,请求到该校继续攻读博士课程,剑桥校方表示,无此必要,但金庸先生强烈请求入校就读,最终得到校方同意,金庸先生告诉记者,入剑桥攻读博士课程,志在求学,而非为求学位。

材料二:奥地利作家耶利内克女士摘得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同时还有超过100万欧元的巨奖。

在被问及获奖后的感想时,她说不打算去旅游,一个人所拥有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时间,我的乐趣不需要花钱。

(1)请你从这两则材料中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2)请写出你对这个问题的探究结果或解决问题的办法。

(3)假如你是这两则材料中其中的一位,你将会怎么做?。

六、作文 (共1题;共5分)
7. (5分)(2017·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由于受意志的控制,总是充满着痛苦。

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时,就是陷入到痛苦之中;即使得到了满足,快乐
也是非常短暂的,因为人接着就会产生更多的欲望。

但是如果没有欲望,人就会陷入空虚和无聊之中。

——叔本华生活充满了欲望,人也摆脱不了欲望的纠缠。

对此你有怎样的生活感悟?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1-1、
1-2、
1-3、
1-4、
1-5、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2-1、
2-2、
2-3、
2-4、
2-5、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3-1、
3-2、
3-3、
3-4、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
4-1、
4-2、
4-3、
4-4、
4-5、
5-1、
5-2、
5-3、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0分)
6-1、
6-2、
6-3、
六、作文 (共1题;共5分) 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