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国对中亚的石油战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中国对中亚的石油战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作者:李勃颖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5年第02期
摘要: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石油已经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资源,且对国家的建设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形式下,对石油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成为了中国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是石油的来源地有限,现无法实现多元化,这就决定着中国应将发展的方向扩展至国际,尤其是中亚。
中亚石油资源丰富,且与中国毗邻,有着优越的地理优势,对中国实现石油来源多样化的战略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中国;石油战略;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D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2-000-01
纵观历史,石油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性是巨大的,从工业革命之后,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石油的重要性,其对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总结历年来的经济危机情况,大多数都是因为石油产量和供应的减少所导致。
从古至今,无论从外交上还是军事上,石油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对石油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但我国在石油的生产以及供应上都有着严重的不足,不得不采取进口方式弥补。
到09年为止,我国的石油进口量已经超过2亿吨,向着进口石油第一大国迈进。
一、我国石油现状
(一)储量有限。
中国剩余的探明石油储量占世界的2.3%,约33亿吨,按照当前使用速度,如果不能够发现较大的石油储量地,现有石油将在20年内被开采空。
(二)开源地较少。
中东、亚太以及非洲等地现已成为中国石油的进口来源,其中,一半以上就来源于中东,但是由于中东的社会、外交等方面频频出现问题,世界性的石油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就极易爆发,对中东石油的控制就等于对中国大部分经济的控制,所以来源地的单一性有着巨大的风险。
(三)运输安全系统较低。
现进口石油的运输大部分都是采取单一且较长的路线进行海运,中国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海军还不足以保证海运的安全性。
(四)依赖于进口的局限性。
中国现已成为了石油的纯进口国,越世界石油的依赖性逐渐加深,同时就会存在风险性。
因为石油的国际价格、供给会直接影响到运输行业以及农用机械的发展,甚至影响国内国民生活和经济指标。
(五)受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
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对中国有着致命的打击,对经济发展、国防安全以至于社会和谐、政治稳定都有一定影响。
(六)与大国之间的竞争。
与美国而言,美伊战争完胜后,控制了大部分石油资源,对中国的石油进口有着严重的威胁,在经济上,也不断利用石油资源打压经济发展。
与日本而言,一直阻挠中国的发展,尤其体现在建设俄罗斯远东石油管道线路上。
(七)处在初步阶段的石油贸易体系。
中国现阶段发展中,石油贸易体系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还未完善,一味采取进口方式,使外汇流失,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
二、中亚地区对于中国石油发展的重要性
综合上述分析,需改变中国单纯依靠中东地区的依赖程度,使石油来源多样化,以减少风险,保证安全。
选择中亚地区作为中国石油的新来源地,优势明显,下面对中亚地区在中国石油战略中所处位置进行详细分析。
(一)传统的友好往来。
中国与中亚地区不但在地理位置上有着明显的优越性,而且自古以来就有着通商的历史。
(二)石油资源丰富。
具有储量大、油质好、分布广、杂质少的特点,陆海两地都兼备石油资源,但因其自身也在发展中阶段,需求量就会较少,大部分都用于出口贸易。
虽然现在无法与中东地区石油储备相比较,但是在未来的探测中,将会成为影响全球能源的重要角色。
三、对石油的合作战略
(一)贯彻稳步推进方针。
现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因自身能力的有限,加之与世界大国间的竞争,决定中国与中亚的合作战略应稳步推进,在发展中不断总结经验。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了中亚石油合作。
为实现经济全面发展,国家制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其中比较重要的项目就是西气东输,为实现此目标,需加大与中亚地区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三)以贸易合作,促石油发展。
与中亚国家搞好经贸关系,有利于促进石油的合作,从而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对中国的外交事业有着积极的影响,也使中国在中亚石油的利益得到保障。
四、对经济的影响
(一)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与中亚的能源合作可以有效的改善中国石油储量较少的劣势;对于石油来源的多样化有着积极的作用;使中国石油的供应源相对稳定;能够使中国的石油资源得到保护。
(二)促进西北地区经济发展。
中亚经济的发展为更好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保障,在国际上,建立中亚国际睦邻友好关系,利于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
(三)使中国更快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亚的友好合作促进了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同时也为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多领域的合作创造了条件;使中亚地区国家对中国产品的消费大大提高,中国主要从中亚国家进口能源和原材料,而中国主要出口服装、电器、汽车以及工程机械等产品给中亚国家,促进了中国消费水平的提升。
五、结语
为保证中国在国际上的发展地位以及经济安全,应高度重视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因国内石油短缺,所以开发国外资源,以保证石油的供给量,是我们日后应注重的。
中国与中亚地区的石油合作政策是否成功,会对国家间综合实力的竞争有着一定影响,进而也会对中国在中亚地区的石油政策的调整有一定影响。
所以与中亚间的石油合作是重要且必行的,将中亚地区变成中国海外稳定的石油供应基地,符合国家利益与石油政策。
参考文献:
[1]闫鸿毅,李世群,徐行等.中亚三国石油合同模式研究[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0(5):17-24.
[2]于彦蕾.浅谈中国的中亚能源外交[J].商场现代化,2013(15):37.
[3]胡泽民.中亚能源资源产业发展浅析[J].经济论坛,2014(1):156-158.
[4]邱中建,赵文智,胡素云等.我国天然气资源潜力及其在未来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J].中国工程科学,2011,13(6):81-87.
[5]马春瑕.中国与中亚石油合作法律机制的探讨[J].科教文汇,2014(27):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