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诊疗过程中出现晕厥的分析及预防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科诊疗过程中出现晕厥的分析及预防处理
晕厥(又称错腋)是大脑一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的意识丧失。

晕厥与昏迷不同,昏迷
的意识丧失时间较长,恢复较难。

晕厥与休克的区别在于休克早期无意识障碍,周围循环衰
竭征象较明显而持久。

对晕厥病人不可忽视,应及时救治。

晕厥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具有
致残甚至致死的危险。

笔者在18年的临床工作中,无论是在门诊的拨牙,手术前,手术中,还是在病房的换药处置时,常会遇到患者或其陪同家属出现晕厥的情况。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
院121例患者及陪同家属出现晕厥的资料,旨在总结其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1.临床资料
2002年1月至2010年7月共出现患者及陪同家属出现晕厥121例,男,76例。

女,45例。

年龄在17—65岁之间。

其中患者92例,陪同家属29例。

局部麻醉后出现56例,占46.35
根管治疗中15例,占12.4%,术后换药21例,占17.4%,陪同29例,占24%。

本组出现晕
厥者均在医务人员处理后缓解,并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出现。

2.讨论
一.原因
晕厥是由于神经反射所引起的一时性脑缺血,脑缺氧过程。

其表现为短暂意识丧失。

主要临
床表现为:头晕,眼花,胸闷,心悸无力,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四肢厥冷,脉快而弱,恶心,呼吸困难,重者表现为短暂意识丧失,其原因并非麻醉剂所致,临床常见原因是精神心
理因素如恐惧,忧虑等,特别是老年患者更多发生;针刺时的疼痛刺激或器械的响声,出血
等不良刺激也是诱发晕厥的重要因素;此外,通风不良,空气闷热,疲劳,空腹等因素也易
诱发晕厥。

[1]
二.分类
关于晕厥的分类目前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各型晕厥的名称也存在一定争议。

表比较合理的一
种分类法,其中非心源性晕厥更常见,但心源性晕厥更严重。

(一)心源性晕厥
{1}心律失常
[1]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与停搏,病窦综合征,心脏传导阻滞等。

[2]快速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

[3]长QT综合征
{2}器质性心脏病
[1]急性心排出量受阻
左室流出道受阻:主动脉瓣狭窄,左房粘液次瘤,活瓣样血栓形成等。

右室流出道受阻:肺动脉瓣狭窄,原发肺动脉高压,肺栓塞等。

[2]心肌病变和先天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Fallot四联症等
(二)非心源性因素引起的晕厥
{1}神经介导性晕厥
[1]血管迷走性晕厥
[2]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
[3]情境性晕厥:咳嗽性晕厥,排尿性晕厥,吞咽性晕厥
[4]疼痛性晕厥
{2}体位性低血压
{3}脑源性晕厥
[1]脑血管病:脑动脉弥漫性硬化,短暂性缺血发作等
[2]脑血管痉挛
[3]大动脉炎,锁骨下动脉盗血
[4]延髓心血管中枢病变
[5]偏头痛
{4}血液成分异常引起的晕厥
[1]低血糖综合征
[2]贫血
[3]过度通气综合征
[4]高原性或缺氧性晕厥
{5}精神疾病所致晕厥:癔症,焦虑性神经症等
三.机制
常见机制是大脑一时性广泛性供血不足。

其主要原因包括心输出量下降或或心脏停搏;突然
剧烈的血压下降或血液生化和成分的异常也可引起晕厥。

从病生理角度讲,晕厥和休克都是
急性循环障碍的结果,但二者发作速度,严重程度和持续长短不尽相同。

休克时虽心输出量
明显降低,但四肢和内脏小血管代偿性收缩,血压相对维持,而血容量做重新再分配,急需
氧和血本供的心脑相对获得多些,故休克期尽管血压下降,四肢劂冷,但意识相对完好。


厥时,由于血容量大幅度下降或心输出量急骤降低,使内脏和皮肤小血管收缩作用不能及时
发生,导致血压下降,血容量再分配得不到保证,脑得不到最低限度供应以致发生意识障碍。

四.处置
对出现晕厥的患者应停止注射,处置,放平坐椅平,对于倒地的患者使其放平或搬移至平床上,将头放低,松解颈部衣扣使呼吸通畅;失去知觉和较重患者,可用嗅氨水,酒精及刺激
人中穴位等办法帮助其苏醒;心率慢,血压低者可皮下注射阿托品0.5mg,或0.1%肾上腺素
1mg,必要时给予吸氧,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

[2]
五.预防
许多医师往往多针对病员的病况而进行各种准备,却往往忽略病员精神和感情上的准备的重
要性。

应该强调,对任何一个手术,医师不应只注意到病员的各种检查化验,而不考虑如何
加强病员的信心和维持他们情绪上的平衡,这种准备,应开始在病员进入医院的大门时,和
病员接触的过程中,要和蔼,愉快和特别有耐心,使病员感到医师是在关心他的疾苦和病痛。

要对病人做细致的解释,这可能会比药品更有效。

所以操作前的解释非常必要,应向病员简
要介绍病情,手术的必要性,准备进行的手术,术中的感觉(疼痛的程度)术中及术后的注
意事项,估计有可能在术中发生的情况等,使病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信心。

积极主动地配
合手术,使手术获得成功。

[3]人员要尽可能留在操作室外,以防止意外发生,使医师集中全
处理患者。

参考文献
[1]王爱华,张亚静.《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6第23卷第2期 261-262.
[2]邱蔚六,张震康.《口腔颌面外科学》第二版102-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