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异地中考”设三年过渡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过两轮公众意见征询,昨⽇,⼴州市异地中考公众意见征询委员会形成了建议。

建议主要包括:异地中考设置3年作为过渡期,即从2017年开始实施;建议过渡期间⼴州市公办普通⾼中招收⾮政策性照顾借读⽣不超过学校所在批次招⽣计划的8%,过渡期后公办⾼中招收符合条件的随迁⼦⼥的⽐例也不超过8%。

据了解,这些建议将提交给⼴州市招⽣委员会,后者才是“异地中考”政策的决策机构。

过渡期设为三年更有利平稳过渡
公众意见征询委员会收集的意见中,要求设置过渡期为两年的共865封,占52.81%,要求设置过渡期为三年的共755封,占46.09%。

本报接受委托征集公众意见,根据来信数据:要求设置过渡期为两年的占17.84%;要求设置过渡期为三年的占80.98%。

公众意见征询委员会副主任王超莹表⽰,委员们不是只分析邮件,⽽是通过其他渠道、包括亲⾃⾛访调研去收集意见。

实际情况是,⼴州“异地中考”的政策⽬前仍未出台,但2013级的初⼀学⽣已经⼊读。

王超莹介绍,⽆论是从政策的延续性上来说,还是从“以⼈为本”的⾓度出发,过渡期设为三年都更有利于平稳过渡。

公办⾼中招外地⽣⽐例上限拟8%
更受关注的则是过渡期间和“异地中考”政策正式实施之后⼴州市普通公办⾼中招收⾮政策性照顾借读⽣的⽐例。

此次,公众意见征询委员会给出的建议是:不超过8%。

据介绍,该委员会收到的邮件中,要求不超过8%的邮件共有2005封,占80.10%。

在公众意见征询委员会的表决过程中,16名参会代表⾥有12⼈⽀持将⽐例上限设为8%。

记者了解到,⽐例划定是研讨过程中意见碰撞最多的议题,因其涉及“蛋糕如何切”。

王超莹介绍,根据⼴州市教育局的统计数据,近年来,⼴州公办⾼中招收⾮本市户籍学⽣的⽐例平均数约为8.1%。

“我们认为,设置8%的⽐例能更好地实施国家和省的政策,在维持当前升学率的基础上,既保障⾮户籍学⽣在穗升学的需求,也没有对本市户籍学⽣带来更⼤的冲击。


她特别说明,8%是⼀个⽐例上限,实际操作中,会出现公办⾼中招收到外地⽣⽐例⼩于8%的情况。

“四个三”放宽:
“五险”变成“两险”
该委员会建议,随迁⼦⼥“四个三”的有关条件参照⼴东异地⾼考⽅案的条件作调整,即要求“⽗亲或母亲在我省累计缴费3年以上(含3年)的职⼯基本养⽼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放⼼保)证明材料”。

外地⽣在穗有
三年初中学籍
公众意见征询委员会建议,过渡期间,⼴州市公办普通⾼中招收的⾮政策性照顾借读⽣须具备⼴州市初中三年的完整学籍。

此建议是为了预防有⼈“钻空⼦”,趁着过渡期“突击转学”。

明年起外地⽣
上公办⾼中不交择校费
从2014年开始,⼴州市的公办⾼中将停⽌招收择校⽣。

拟设置的过渡期事实上都是针对已在⼴州市的初中就读的⾮政策性照顾借读⽣⽽⾔。

在过渡期内,择校计划已不复存在,这些学⽣也可以与⼴州户籍学⽣⼀样填报⼴州的公办⾼中。

如果被录取,他们也不⽤再缴纳择校费。

从明年起,本地户籍学⽣⼊读公办⾼中也不需交择校费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