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的分类汇编含解析(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产能利用率(实际产能/设计产能×l00%)在75%以下即可称之为产能过剩。

假设2017年H公司钢铁设计产能约100万吨,钢铁价格4400元/吨,产能利用率为70%。

今年该公司劳动生产率提高30%,并推动钢铁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今年H公司创造的价值总量为
A.280亿元
B.364亿元
C.400.4亿元
D.440.44亿元
2.产能利用率(实际产能/设计产能×100%)在75%以下即可称之为产能过剩。

假设2015年甲省某企业粗钢设计产能约200万吨,粗钢价格2200元/吨,产能利用率为70%。

2016年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并推动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6年该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为
A.50.4亿元B.30.8亿元
C.33.6亿元D.35.3亿元
3.2013年某企业生产A商品的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分别为24元和240万元。

假设2014年该国货币贬值20%,该年该企业生产A商品的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分别为30元和360万元。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4年生产A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和该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情况分别是()
A.不变、下降20%
B.不变、提高20%
C.下降20%、提高20%
D.提高20%、下降20%
4.若生产同样的一双皮鞋,甲厂花费2小时,乙厂花费3小时,丙厂花费4小时,三双鞋在同一市场上出售,试问,哪一双鞋的价值量大
A.甲厂生产的皮鞋价值量大B.乙厂生产的皮鞋价值量大
C.丙厂生产的皮鞋价值量大D.甲乙丙三厂生产的皮鞋价值量一样大5.2016年某国生产A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为8小时生产18件,其价格高于价值10%,单位商品售价660元。

若2017年该国生产A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为8小时生产24件,其价格高于价值5%,其他条件不变,则2017年该国A商品的售价应该是()
A.450元 B.630元 C.693元 D.472.5元
6.去年甲企业生产M商品的市场销价为330元/件,数量为20万件,如果今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创造的价值总量为7200万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则今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情况为
A.提高40% B.提高20% C.提高30% D.提高10%
7.假设某行业2015年1小时生产的甲产品价格为600元,2016年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在货币贬值25%的情况下,不考虑其他因素,该行业1小时生产的甲产品的
价格大致是()
A.500元 B.625元 C.667元 D.768元
8.M商品主要由甲、乙、丙、丁四个厂家供应。

假如甲厂的劳动生产率比乙厂低,丁厂的个别劳动时间比甲厂长,丙厂的劳动生产率比丁厂低。

不考虑其他因素,由此可推断出在M商品市场上
①丙厂价格最低,乙厂价格最高
②丙厂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最不利地位
③乙厂生产的M商品的降价空间最大
④甲厂单位商品获利最大,丙厂获利最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1件A商品可以换2克黄金,而1克黄金可以换2件B商品。

在生产黄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
A.1件A商品=2件B商品
B.1件A商品=4件B商品
C.1件A商品=8件B商品
D.1件A商品=16件B商品
10.2015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

假定2016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国甲种商品的生产数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
A.80万件,6元
B.100万件,5元
C.120万件,5元
D.120万件,6元
11.下图是某商品近一年来的价格走势,导致价格到a点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者缩小生产规模 B.同类型产品供不应求
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D.消费者购买意愿不足
12.某企业2015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60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40元。

如果该企业2016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16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15年相比
A.增加60万元B.增加40万元C.减少100万元D.不变
13.假设某国2017年甲产品的总产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8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产品2018年的价格是()
A.10元 B.5元 C.20元 D.8元
14.近几年,我国汽车市场每年平均以25%的速度快速增长,我国的汽车消费占汽车消费的7.5%,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国。

我国汽车消费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A.汽车价格大幅跌落
B.生产汽车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C.汽车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生活必需品
D.我国的经济发展,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
15.2017年某鞋厂生产鞋子200万双,每双鞋子的价值量为60元。

如果2018年该鞋厂生产这种鞋子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鞋厂的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
A.14400万元、60元B.12000万元、50元
C.12000万元、60元D.10000万元、50元
16.如果1件A商品=2克黄金=3件B商品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在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等式变为
A.1件A商品=1克黄金=1.5件B商品
B.1件A商品=4克黄金=6件B商品
C.1件A商品=4克黄金=3件B商品
D.1件A商品=2克黄金=1.5件B商品
17.2016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价值600元。

2017年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2017年A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是A.500元
B.720元
C.480元
D.600元
18.假设某国2017年生产的单位M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15元,2018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那么2018年M商品的价格是
A.7.5元 B.30元 C.10元 D.22.5元
19.当前,随着科技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我国许多知名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打造高质量产品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了在全球同行业供给和需求变革中的主动权。

下列推导能正确反映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意义的是
①商品价值总量增加
②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③个别劳动时间缩短
④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⑤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⑥增加商品的附加值
A.⑤→②→④B.③→①→④C.③→⑥→①D.②→①→⑥20.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图像表达的经济现象的是
①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对消费品需求的变化
②降低进口汽车关税,对进口汽车需求的变化
③高端商品供应应增加,对低端商品需求的变化
④家电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家电需求的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1.在商品生产中,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________,而商品的价值总量
________。

A.越大越大B.越小越小
C.越小不变D.越大不变
22.在正常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对商品价值量的形成产生重大的影响。

若其他条件不变
①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价值量越大
②个别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价值量越大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价值量越小
④个别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
23.商品生产者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都想方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

这是因为生产者认识到
A.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有利于降低商品的价值量
B.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能提升商品的质量
C.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
D.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就能够保证生产者获利
24.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变动受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影响。

下列关于两者关系的变动曲线图正确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5.M国2016年生产某商品10万件,价值总额240万元,如果M国2017年从事此商品生产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劳动者数量增加1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7年M国该商品的单位价值量和价值总额分别是
A.20元和220万元 B.19.2元和220万元
C.20元和264万元 D.19.2元和264万元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今年该公司劳动生产率提高30%,则理论上该公司的设计产能约为100×
(1+30%)万吨,该公司产能利用率为70%,即该公司今年的实际产能为100×(1+30%)×70%=91万吨。

今年钢铁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则今年钢铁价格约为4400÷
(1+10%)=4000元/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今年H公司创造的价值总量为
91×4000=364000万元,即364亿元,故本题答案应为B。

【点睛】关于商品价值量计算的一般公式:
2.C
解析:C
【详解】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之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材料中2016年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则2016年该商品的价值量是2200÷(1+10%)=2000元;2015年甲省某企业粗钢设计产能约200万吨,粗钢价格2200元/吨,产能利用率为70%,意味着该企业的产量为200万吨×70%=140万吨;2016年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0%,所以该企业的产量为140万吨×(1+20%)=168万吨;所以2016年该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为168万吨×2000元=33.6亿元,选C。

【点睛】
除了上题中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流通速度的公式外,要注意:
纸币发行量与通货膨胀率、商品价格的计算(计算题是学生的难点又是考试的重点)。

(1)通货膨胀率=(纸币的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2)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现在商品的价格=商品原价格×(1+x%),x%为通货膨胀率。

纸币发行量与纸币贬值率、商品价格的计算。

(1)纸币贬值幅度=(纸币的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

(2)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商品的价格与货币本身的价值成反比。

现在商品价格=原来商品的价格/(1-x%),x%为货币贬值的幅度。

3.B
解析:B
【解析】
解答本题要分以下几步:第一步先计算货币贬值20%后商品价值量为24÷(1—20%)=30元;因2015年该企业生产A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30元,故据此可知A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没有变化。

第二步,计算该企业生产A商品产量的变化。

该企业在2014年生产A商品的产量是240万÷24=10万件,2015年该企业生产A商品的产量是360万÷30=12万件,据此可知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2—10)÷100=20%。

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名师点睛】商品的价值量与货币本身的价值成反比。

4.D
解析:D
【详解】
甲厂花费2小时,乙厂花费3小时,丙厂花费4小时,这些分别都是甲乙丙的个别劳动时间,而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因此与他们的个别劳动时间无关,价值量一样大。

A说法错误,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因此与他们的个别劳动时间无关,价值量一样大;
B说法错误,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因此与他们的个别劳动时间无关,价值量一样大;
C说法错误,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因此与他们的个别劳动时间无关,价值量一样大;
D符合题意,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因此与他们的个别劳动时间无关,价值量一样大。

故选D。

5.D
解析:D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考生明确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2015年该商品价值量是660÷(1+10%)=600,2016年该商品价值量为:
600×18÷24=450;其价格为450×(1+5%)=472.5元。

由此可见,D选项符合题意,应选;
A、B、C计算错误,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高中政治常见计算类选择题的计算方法:
(1)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的流通速度=(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2)汇率的变动:作为兑换双方的两种货币,同一种货币的汇率和币值的变化趋势总是一致的,两种货币的汇率或币值变化总是相反的。

(3)单位商品价值量计算注意: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当前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原来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1+或-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4)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家庭消费总支出。

(5)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6)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一是计算出应税额,二是将应税额根据税率表进行分解和计算,三是将各部分税额求和。

6.D
解析:D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量与劳动生产效率关系。

商品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效率无关。

A 正确,根据计算公式:价值总量=单位价值量×数量,假设今年生产M商品的单位价值量为x,个别劳动生产效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那么7200=X×(1+20%)×20,X=300,那么(330-300)÷300=10%;BCD错误,与计算结果不符。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属于经济生活计算题,是高考必考之一,也是有一定难度的,考生应该熟记各类公式,分步骤去换算,然后把题目分开层次,可以采取顺序思考,也可以采取逆向思考,此类题目必须多练,才能形成熟悉的答题套路,才可以完全把握。

7.C
解析:C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量与劳动生产效率关系。

C正确,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015年甲产品价格为600元,2016年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该行业1小时生产的甲产品的价格是600/(1+20%) =500元;2016年货币贬值25%,甲产品价格为500/ (1-25%)≈667元, C入选.ABD与计算结果不符,排除,故本题选C
8.C
解析:C
【解析】
【详解】
①:商品的价格是由其价值决定的,而价值则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根据题意,甲、乙、丙、丁四个厂家供应商的个别劳动生产率虽然不一致,但其商品在市场上的价格应该相同,故①项判断错误。

②:由于丙的劳动生产率在四个厂家中最低,因此丙厂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最不利地位,②项判断正确。

③:由于四个厂家中乙厂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最高,所以乙厂生产的M商品的降价空间最
大,故③项判断正确。

④:由于甲厂的劳动生产率比乙厂低,所以甲厂单位商品获利也要比乙厂低,故④项判断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
①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③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9.B
解析: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的知识。

由于1件A商品可以换2克黄金,而1克黄金可以换2件B商品,可计算出1件A商品换4件B商品,且由于A商品和B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价值量都不变。

答案选B。

10.C
解析:C
【解析】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2016年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

假定2017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6/(1+20%)=5元;商品数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该国甲种商品的生产数量是100万*(1+20%)=120万件;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关于商品价值量、商品价格、劳动生产率的计算问题
夯实基础知识,准确掌握相关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关公式,同时要引入数学思维。

一般而言,有三种方法可以根据题目特点加以选择运用。

直接推算法:正比乘反比除,增用加降用减,明确变量之间的已知关系,直接推理;解答方程法:根据变量设方程,数学思维最安全,将求知数据设为未知数,借助数学思维;设定数值法:整倍变化设数值,公倍公约好推算,可以求取相关变量的公倍数或公约数,进行模型化推算。

11.C
解析:C
【解析】此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

此题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图形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内容主旨。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因此,题中该商品价格到a点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故C符合题意;生产者缩小生产规模可能会使商品价格上升,故A不符合题意;同类型产品供不应求和消费者购买意愿不足均不是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故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经济曲线尽管形式新颖、灵活,但其考查的基本观点却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

基本理论知识是解读经济学曲线的基本支撑元素,基础知识愈深厚,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所以,要特别重视对理论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经济学曲线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变通”、“整合”、“创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延伸,在“旧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知”。

12.B
解析:B
【详解】
ACD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该企业2015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为10万×40=400万元,如果该企业2016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那么产量为10万×(1+10%)件=11万件,因此该企业2016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为11万×40=440万元。

因此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16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15年相比增加440-400=40万元。

故选:B。

【点睛】
经济生活中的正比关系
在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中,被决定者的变化同决定者的变化成正方向运动。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反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

商品的价值总量同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商品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商品价值量。

个别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就越多,其价值总量就越大;反之,个别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就越少,其价值总量就越小。

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即商品数量同劳动生产率同成正比
劳动生产率是指人们的劳动效率。

效率越高,同样的劳动时间生产的使用价值(商品数量)就越多;反之,就越少。

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都是如此。

价格同价值成正比。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越大,其价格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流通中有多少价值的商品,就需要相同价值的货币,货币多了会贬值,货币少了会阻碍商品流通。

纸币的发行量同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成正比
纸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多于这个限度会引发通货膨胀;少于这个限度会引发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率同纸币的贬值率成正比
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或者货币的投放量超过了流通中的需要量造成的。

一般情况下,纸币超过多少,物价就会上涨多少,物价上涨多少,通货膨胀率就有多少,相应地纸币也会贬值多少。

供给与价格成正比
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就会扩大生产,从而增加供应;反之,价格下跌,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缩小生产,从而减少供应。

但要注意如果把供给作为自变量,价格作为因变量,二者则是成反比。

股票价格同预期股息成正比
人们投资股票获得的收入来自股份公司的分发的股息或红利和股票价格上涨带来的差价。

某种股票分红派息越多,其购买者就越多,需求量就越大,这种股票价格就会上升;反之,某种股票分红派息越少,这种股票的购买者就会越少,其需求量就会减少,其价格就会下跌。

经济增长与就业率成正比
经济发展加快,规模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增加,从而就业率提高,失业率下降;反之,经济增长滞缓,规模缩小,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随之减少,从而就业率降低,失业率提高。

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同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成正比
互补品是只有同本商品结合一起才能使用的商品,所以本商品需求量越大,互补品的需求量也就越大。

价格与替代品成正比
每种商品价格上涨,人们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而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反之,这种商品价格下跌,人们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而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

利息量同存款数量、存款时间和利息率成正比
存款利息=存款数量×存款时间×存款利息率。

居民的消费水平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一个国家的居民消费水平,从根本上说是由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家庭消费水平与家庭收入水平成正比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直接受家庭收入水平制约。

收入水平越高,消费水平也就会提高。

消费水平与就业率成正比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们改善生活的基本途径。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就业率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也会提高,从而生活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贫富差距同基尼系数成正比
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收入差距或贫富差距的指标,指的是社会用于不平均分配的财富占社会财富的比重。

不平均分配占的比重越大,贫富差距越大。

消费率与分配率成正比
消费率是指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重;分配率是指劳动者的薪酬占GDP的比重。

分配率越高,GDP中用于消费的的部分就会越多;反之则会越少。

投资收益同投资风险成正比
投资风险越大,投资者越少,获利机会就越多,从而获利就可能越大;反之,投资风险越小,投资者就会越多,获利机会也就可能越少,从而获利就可能越小。

13.B
解析:B
【解析】此题考查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解答此题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准确把握题意。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017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的价值是10元,2017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则甲产品的单位价值量为原来的一半,当货币币值不变化的情况下即为5元,B正
确,ACD错误。

故选B。

14.D
解析:D
【详解】
A:价格变动影响消费。

汽车价格大幅跌落,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增加,这是主要原因,不是根本原因,A不合题意。

B:商品的价格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生产汽车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汽车价格下降,汽车需求增加,但这不是根本原因,B不合题意。

C:汽车属于高档耐用品,不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排除C。

D:我国“私家车”快速增长反映的是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分析其原因,可从商品价格下降、居民收入增长等因素分析,但最主要的应是经济的发展带来居民收入增加,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5.A
解析:A
【解析】
其他条件不变意即生产该鞋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那么该鞋的价值量也不变,仍为60元;该鞋厂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那么该鞋厂2018年生产该鞋的数量应为200×
(1+20%)=240万件,该鞋厂2018年创造的价值总量应为240×60=14400万元,故本题答案应为A。

【点睛】关于商品价值量计算的一般公式:
16.C
解析:C
【解析】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之间是反比关系,因此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单位黄金的价值量变成原来的一半,所以一件A商品能换4克黄金,而与B商品的比价不变,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单位商品价值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名师点睛】经济生活中的正比关系
在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中,被决定者的变化同决定者的变化成正方向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