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拓展训练(1第一章)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课外拓展训练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必修1第一章
命题人:刘宏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P:31 K:39 S:32 Cl:35。

5 Ca:40 Ba: 137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上危险警告标签。

下面所列的物质中,标签贴错了的是
A B C D
物质的化学式

H2SO4
汽油乙醇KNO3
危险警
告标签
2、下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
A.蒸馏、蒸发、萃取、过滤B.蒸馏、过滤、萃取、蒸发
C.萃取、过滤、蒸馏、蒸发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到另一个烧杯中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4.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A.某溶液−−−−−−→
−+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
B.某溶液−−−−−−→
−+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
C.某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
D.某溶液−−−−→
−+稀硫酸生成无色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CO32-5.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C.②③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7.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A.O2B.CH4C.CO2D.SO2
8.与50 mL 0。

1 mol·L—1 Na2CO3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是
A.50mL 0。

2mol·L-1的NaCl 溶液B.100mL 0.1mol·L—1的NaCl 溶液
C.25mL 0.2mol·L-1的Na2SO4溶液D.10mL 0。

5mol·L-1的Na2CO3溶液
9.已知某溶液的:①体积;②密度;③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④溶质的摩尔质量,要根据溶质的溶解度计算其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时,上述条件中必不可少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D.①④
10.右图所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一致的是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
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
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L
D.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
12.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

02×1023个分子B.0。

012 kg 12C中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
C.1 mol水中含有2mol氢原子和1mol氧原子D.1 mol Ne中约含有6。

02×1024个电子
13、某固体NaOH因吸收了空气中的CO2而含有杂质,现在要将该固体NaOH配制成较纯的溶液,则其主要的实验操作过程应是
A、溶解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B、溶解加适量CaCl2 溶液过滤
C、溶解加适量Ca(OH)2溶液过滤
D、溶解加适量盐酸加热
14、某同学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的实验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

经检验装置气密性合格并加入试剂。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Ⅰ中发生的现象为鸡蛋壳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
B、II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III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鸡蛋壳发生了分解反应
15.同温同压下,某容器充满O2重116 g,若充满CO2重122 g,
现充满某气体重114 g,则某气体可能是
A.H2S B.CO C.HCl D.SO2
16.在20g密度为dg/cm3的硝酸钙溶液里含1g Ca2+,则NO3-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mol·L-1B.mol·L-1 C.2。

5d mol·L -1 D.1.25 d mol·L-1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7、(4分)如图所示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装置,它有多种用途。

⑴若瓶中装有X溶液,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由a管口通入,
用以除去CO2,则X为。

A、H2SO4
B、NaOH
C、NaCl
D、HCl
⑵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气体应从(填标号,下同)管口导入;若用排空气法收集CO2,则CO2气体应从管口导入。

⑶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往往在氧气钢瓶与病人呼吸面具之间安装有水的该装置,观察气泡产生的情况,以便调节供氧速率,此时氧气应从管口导入。

18、(10分)
(1)6.02×1022个C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质量为,在25℃,101KPa条件下其体积为。

(2)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b 个分子,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
下的体积为.
(3)将4 g NaOH溶解在10 mL水中,再稀释成1 L,从中取出10 mL,这10 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4)在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条件下,H2与气体A的质量之比是1∶8,则A的摩尔质量为
19、(8分)蒸馏是实验室制备蒸馏水的常用方法。

⑴图I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常用装置,
图中明显的错误
是。

⑵仪器A的名称是,仪器B的名称是。

⑶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少量,其作用
是.
⑷图II装置也可用于少量蒸馏水的制取(加热及固定仪器略),
其原理与图I完全相同。

该装置中使用的玻璃导管较长,其作用是;烧杯中还应盛有的物质是。

20、(5分)某实验小组欲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准备的实验用品有:
分液漏斗、烧杯、碘水、CCl4、蒸馏水.
(1)要做“萃取碘水中的碘”实验,还缺少的仪器是。

(2)萃取时CCl4层的颜色是。

(3)将CCl4层与水层分离的操作是。

分离后的CCl4中含有碘,CCl4与碘可用方法分离.
21、(8分)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从而实现Cl—、SO42—、和NO3-的相互分离.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试剂X:,沉淀A:,沉淀B:.
⑵上述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的Na2CO3的目的是.
⑶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填化学式)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之后若要获得固体NaNO3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填操作名称)。

22(11分).某同学欲用98%的浓H2SO4(ρ=1.84g/cm3)配制成500mL0.5mol/L的稀H2SO4溶液(1)填写下列操作步骤:
①所需浓H2SO4的体积为。

②如果实验室有10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mL量筒量取。

③将量取的浓H2SO4沿内壁慢慢注入盛有约100mL水的烧杯里,并不断搅拌,目的是。

④立即将上述溶液沿玻璃棒注入中,并用50mL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液注入其中,并不时轻轻振荡。

⑤加水至距刻度1~2厘米处,改用加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正好跟刻度相平.盖上瓶塞,上下颠倒数次,摇匀。

(2)请指出上述操作中一处明显错误:。

(3)误差分析:(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A。

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 _______
B.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 ____________
C。

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_____________________
D。

定容时俯视溶液的液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6分)取50.0mLNa2CO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后,得到14。

51g的白色沉淀,用过量的稀HNO3处理后,沉淀量减少到4。

66g,并有气体放出.试求:
(1)原混合溶液中Na2CO3和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2)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课外拓展训练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必修1第一章化学答案1—5:CBBCA 6—10:CBACB 11—16:BACDB C
17、(4分) (每空1分)
⑴B ⑵b; a ⑶a
20、(5分)
(1) 铁架台(带铁圈) (1分)(2) 紫色(或紫红色)(1分)
(3) 打开瓶塞,控制好活塞小心将四氯化碳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再将水层从上口倒出;(2分)蒸馏(1分)
21、(8分)⑴BaCl2或Ba(NO3)2;BaSO4;AgCl (每空1分)
⑵除去过量的Ba2+和Ag+(2分)⑶Na2CO3;稀HNO3;蒸发(每空1分)
22.(11分)
⑴.① 13.6ml (2分)②20 (1分)③防止液滴飞溅(1分)
④容量瓶(1分)⑤胶头滴管(1分)
(2)④,应等液体冷却后再注入容量瓶(1分)
(3).A. 偏低 B。

无影响 C。

偏低 D。

偏高(4分)
23、(6分)(每空2分)
(1)1。

0mol/L 0.4 mol·L—1(2)1.12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