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作用
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一)质量要求:中代替度、中粘度,中性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一般已能适应上浆制程中对于水溶液、热稳定性、流动性及粘着力等方面的要求。

目前,在用作主要粘着剂时多数采用的的规格如表5-6所示。

如果作为辅助剂,也可采用代替度为0.8~0.9、粘度为800~1200厘泊的规格。

使用水媒法生产的粗制羧甲基纤维素钠一般采用的规格如表5-7所示。

(二)质量检验方法
1.水分的测定:在已知重量的清洁、干燥的扁型称量瓶内,准确称取试样3~5克,开盖放入105~110℃烘箱中烘2小时,加盖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计算得出含水率。

2.代替度(D.S.)的测定
(1)分析原理:经纯化后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在700±25℃温度中灼烧灰化后得残渣氧化钠,然后用酸碱法滴定氧化钠的含量,并按氧化钠的含量计算其羧甲基的代替度(D.S.)。

(2)分析方法:称取1.5克试样于2号或3号砂芯玻璃坩埚内,加入预先加热90%浓度(50~70℃)的酒精,连续加5次(或按盐量多少而适当增减),以洗滤可溶性盐,最后再加一次无水乙醇洗滤,滤完后移入扁形称量瓶内,并盖移入温度为120℃的烘箱烘2小时(烘至1小时左右时将称量瓶内试样轻轻敲松),然后加盖移至干燥器冷却后,迅速准确地称取1克左右于20~25C.C.坩埚内,此重量用G表示。

再放入高温电炉中,升温至700℃时即关闭电门,冷却至400℃以下,移入250C.C.烧杯内,加100毫升蒸馏水和50毫升0.1NH2SO4,用去H2SO4的数量以VH2SO4表示。

再在电炉上加热缓和沸腾10分钟,加2~3滴甲基红指示液,稍冷,用0.1N氢氧化钠滴定至红色恰褪,耗用氢氧化钠的数量用VNaOH表示。

计算:
0.162B
代替度(D.S.)=─────
1-0.080B
式中:
B──每克样品所含羧甲基纤维素钠毫克当量数。

NH2SO4VH2SO4-NNaOH VNaOH
B=─────────────
G
0.080是每毫克当量无水葡萄糖单位上,平均取代一毫克当羧甲基纤维素钠所净增加的分子量,用毫克当量表示的数值。

0.162是纤维素中每一个葡萄糖单位的毫克当量。

3.有效成分的测定:称取试样约1.2克(溶媒法,中性产品)或2克(水媒法,碱性产品),称准至1毫克放入300毫升烧杯中,加0.5N盐酸20毫升酸化,充分搅拌约15分钟,然后君水20毫升,继续搅至无颗粒时,加酚xx数滴,再加0.5N氢氧化钠中和至呈红色后,再加3滴迥量,然后在搅拌中缓慢地加入95%乙醇。

当看到白色沈淀后即迅速地把总共为200毫升的乙醇全部加入。

静置约15分钟(若有漂浮物,则可将烧杯置于水浴中加热,使之下沈),将沈淀物移至已知重量的洁净干燥的#3砂芯玻璃坩埚中(烧杯壁上所有微细物都要洗移干净)吸干,再用约120毫升80%乙醇分三次洗涤沈淀物,最后用95%乙醇洗涤两次,吸干后移入105~110℃烘箱烘干(约需4小时),冷却后称重。

另称取试样测定含水率。

计算:
a×100
有效成分(Na-CMC%)=─────
G(1-M)
式中:
G──试样重量(克);
a──纯CMC的重量(克);
M──试样含水率(%)。

4.粘度的测定:称取经过105~110℃烘箱干燥2小时的试样2克(准确至0.01克),移入125毫升磨口试样瓶内,再加入98毫升蒸馏水,或称入根据试样的含水率所计算的、相当于2克绝干重量的未经烘干处理的试样,加适量蒸馏水使全量成为100克。

先使试样浸泡数小时,再将其完全搅溶后,移至恒温水浴中,把温度自动控制在25±0.5℃,在溶液均匀地达到25±0.5℃后,即可进行粘度测定。

用回转式粘度计测定溶液粘度,对低粘度品种用圆筒测定;而对中、高粘度品种刖宜用圆片测定。

5.pH值的测定:将上述测定粘度后所剩余的溶液,用pH计或精密pH试纸测定其pH 值。

6.氯化物含量测定:
(1)分析原理:羧甲基纤维素钠试样中的氯化物溶解在水中,用铬酸钾作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

氯化物和硝酸银作用,先生成氯化银,当溶液中硝酸银过量于氯化物时,过量的硝酸银和铬酸钾反应生成红色铬酸银沈淀。

NaCl+AgNO3→AgCl↓+NaNO3
2AgNO3+K2CrO4→Ag2CrO4↓Ag2CrO4↓(砖红色)+2KNO3
(3)分析方法:称取经干燥恒重的试样1~2克(准确至0.001),放入50 毫升坩埚中,先在电炉上焦化,然后移入高温炉内,逐渐升温至800℃,保持1.5小时后,渐渐冷却厔室温。

加10毫升蒸馏水,再加入10毫升10%硝酸,使熔渣全部溶解。

将溶液移入250毫升锥形烧瓶内,并连续数次用蒸馏水洗涤,将熔渣全部移入瓶内(在过程中不可使水溅出),再用5%氢氧化钠中和至石蕊试纸由红色变蓝色,再加一滴硝酸,刚变红时,加5滴5%铬酸钾(K2CrO4)溶液作指示剂,用0.1N硝酸银(AgNO3)滴定至红色沈淀产生为终点。

计算:
V AgNO3×NAgNO3×0.05845
氯化钠(%)=────────────×100
W
式中:W──试样重量(克)。

7.不溶物的测定:准确称取经干燥恒重的试样约2克(称准至0.001克),置入600毫升烧杯中,加约400毫升蒸馏水,升温至80~85℃,搅拌至完全为止。

冷却后,移入500毫升量瓶中,并仔细洗涤烧杯,将洗涤液并入量瓶内。

然后加蒸馏水至量瓶刻度处,充分摇动后静置过夜,或直至不溶物沈淀至瓶底,上层溶液清沏为止。

吸取上层的澄清液25毫升,移入已称定重量的有盖称量瓶内,然后以105~110℃温度烘至恒重(烘时开盖),加盖移至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重。

计算:
W-20×S
不溶物(%)=─────×100
W
式中:
W──试样重量(克);
S──吸出溶液烘干后的重量(克)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