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初中统考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模拟卷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初中统考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模拟卷二)
一、选择题
1.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荒园,人迹罕至
....,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B.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
C.目前,一些厂商在广告上弄虚作假,对自己的产品大事渲染
....,以此误导群众,骗取不义之财,这也是一种违法行为。
D.日本军国主义者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具匠心
....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天,我们都在忙忙碌碌:为工作奔波,为生活操劳。
总有接二连三
....的事情让我们无法停下忙碌的脚步。
B.人民监督员与检察官的意见完全一致,这绝对不是随声附和
....,而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检察官秉公执法。
C.反复思量后,王振耀辞去了国家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一职,他解释这只是为了一心做慈善。
人们赞
扬他是不可救药
....的人。
D.今天的报纸刊登了一条骇人听闻
....的消息。
3.文章写于1925年,当时的现代文学家们的现代汉语的使用还是不很规范的,好多语句与现在的用法有很大差异。
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同来。
(这里的“却”,不表转折,而是表示并列,西方语言中的这个词,包含的关系很多,作者在这里使用这个连词时,错用了古代汉语的“却”。
应该使用“还”。
)
B.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飞过时”中的“时”,多余。
在西方语言中,这种重复是正常的。
但在汉语中,前面有了“有时”,就已经表示是处在“有时”后面的动作发生的时候,就不再用“时”了。
改为“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它也会扑过去捉。
”)C.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
(“至少”说得绝对,后来的现代汉语说“可能”、说“恐怕”(表揣测)并去掉“也”。
)
D.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挣扎”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出现较晚,但都表示双方活动中的某一方的动作,而不表示“他与他”共同都在“挣扎”。
现代汉语中不再使用古代汉语的意思。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元旦晚会上,他幽默的语言,滑稽
..夸张的动作,令观众捧腹大笑。
B.世博会上展览的都是一些精致
..的产品。
C.他上课经常迟到,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
....的地步。
D.运动会要开始了,同学们兴高采
...烈.地在操场上跑着、跳着。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寔.(shí) 太傅.(fù) 何所似.(sì)
B.柳絮.(xù) 无奕.(yì) 谢道韫.(yùn)
C.雪骤.(zhòu) 俄.而(é) 差可拟.(nǐ)
D.期行.(xíng) 王凝.之(níng) 尊君在不.(bù)
二、名句名篇默写
6.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
沧海》)
(3)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将羁旅漂泊的
游子的悲痛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李商隐《夜雨寄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相思里;它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牵挂中。
三、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择角度,作简要赏析。
四、综合性学习
8.文学的创作、科学的进步都离不开想象,为此向阳中学七年级(1)班的学生开展了一次题为“想象——为人类插上进步的翅膀”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现邀请你参加,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名作推介】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创作了大量的神话作品,请你向同学们推荐一篇,并简要介绍其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梦想成真】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许多人类因为善于想象,最终梦想成真的故事,请你介绍一个梦想成真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9.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
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
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
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
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孝文帝立。
居顷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
”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
平曰:“有主者。
”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
”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孝文帝乃称善。
勃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于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
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1)下列句子与例句“居顷之”中“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怅恨久之
C.亲戚畔之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下列句子与“善,陈孺子之为宰!”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B.甚矣,汝之不惠!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战于长勺。
3)翻译下面句子。
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
4)简要分析陈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0.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①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②上。
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亡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田③)父怒,挞④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⑤映长明灯⑥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⑦)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⑨⑨)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
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架母车,自被⑩古冠服随车后。
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释)①诸暨(jì):县名,今属浙江省诸暨市。
②陇:通“垄”,田埂。
③蹊田:践踏田地。
④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
⑤执策:“策”通“册”,拿着书。
⑥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灭的灯。
⑦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
狞:凶恶。
⑧韩性:绍兴人,大学者。
⑨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⑩被:通“披”,穿。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父命牧.牛陇上______ ②亡其.牛______
③或牵牛来责.蹊田______ ④门人事.冕如事性_____
2)选文第一段写了王冕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译文:______
②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译文: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春》(节选),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画线的句子。
(2分)
2)词可以叠用,能加重语气,加深语意,并且还有不同的叠用格式,请在第①节中找出两种不同格式的叠词例子。
(各写出至少一个具体叠词)(2分)
3)第②节描写上很有层次,请找出语段中表现层次井然(描写顺序)的三个词语。
(3分)
4)下面是对第②节的评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这节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从视觉、听觉、触觉角度写出了一幅五彩缤纷的春花图。
B.这节的描写,色味俱全,虚实结合,动静相配,高低映衬,描绘出一幅五彩缤纷的立体感很强的春花图。
C.这节运用排比、比喻、拟人、夸张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春花的美丽。
D.这节表达方式多样,描写角度别致,多种感官并用,写出了春天给人带来的愉悦。
12.阅读《散步》一文的片段,完成后面各题。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知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1)选文第1节,为什么把“我”排在第一位?
2)这句话很有意思,试做简要的赏析。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
七、作文
13.本文采用多种刻画人物的方法,来描写牧羊人,使得牧羊人形象很丰满,高大。
请你也用一种刻画人物的方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可只用一种方法,如外貌描写,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6.随君直到夜郎西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三、诗歌鉴赏
7.(1)思念故乡的感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②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④“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
⑤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答出其中两点,言之成理即可)
四、综合性学习
8. (1)示例:《女娲补天》。
主要讲述女娲炼七彩石补天,造福人类的故事。
(2)示例:古人看到鸟儿在天空飞翔,渴望自己也能飞上天空;今天,人们不但可以乘坐飞机遨游天空,甚至可以在太空中行走了。
五、文言文阅读
9.1)B
2)B
3)如果每件事都有负责人,那么,您负责什么事呢?
4)勤奋好学,公正无私,胸有大志,精明能干。
10.1)放牧自己(他)的责怪对待
2)①在陇上放牛,溜进学舍听读书;佛像腿上,伴长明灯夜读)②表现了他渴望读书、刻苦读书的品
质)
3)夜晚,(王冕)偷偷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映照在佛像前的长明灯下诵读,(书声)琅琅地读到天亮)安阳的韩性听说了这件事,觉得这孩子与众不同,(将他)收为学生,(他)于是学成了博学多通的儒生)
六、现代文阅读
11.1)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画出春花色彩的绚丽多彩,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的喜爱之情。
2)①偷偷、嫩嫩、绿绿②一大片、一大片或①嫩嫩的,绿绿的②轻悄悄,软绵绵
3)树上、花下、遍地。
4)B
12.1)体现了“我”在家庭中的重要位置,为下文“我”在处理家庭分歧起关键作用打下伏笔。
2)儿子的话具有对称美,表现了儿子的天真可爱、聪明智慧。
七、作文
13.示例:我的老师有一张圆圆的脸,两道弯弯的眉毛下有清澈、明亮的眼睛,高高的鼻子下面是樱桃一样的小嘴巴。
平时她总是把漆黑浓密的头发扎起来,发辫中露出漂亮的发夹,可好看了,我们的老师是一个美丽而又温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