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第三章频数及其分布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第三章频数及其散布复习教课设计
以下是查词典数学网为您介绍的八年级下第三章频数及
其散布复习教课设计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
下第三章频数及其散布复习教课设计
学习目标 1. 认识本章的知识构造。

2.系统掌握本章的基础知识。

3.会正确读出直方图、折线图,并能画出直方图和折线图。

4.能运用本章有关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学习重点掌握本章基础知识学习难点本章知识的综合运

教案设计教课设计设计
学习过程
自学指导
1、阅读并达成教材P63 小结。

2、概括本章知识构造。

3、自学反应练习:课本P63《目标与评定》 1-4. 一、自学检测
1、本章知识重点
频数及其散布
2.基础练习:
(1)在数据 2、7、3、5、3 中,众数是 _____,中位数是 _____,均匀数是 _______,极差是 ______
(2)一个样本的样本容量是50,极差是 10,分组时取组距为2,应分红 ______组
(3)已知样本容量为60,数据落在59.5~ 69.5 这组的频次为0.3,则这组数据的频数是_______
(4)已知一个样本中, 50 个数据分别落在 5 个组内,第Ⅰ,Ⅱ,Ⅲ,Ⅳ,Ⅴ,五组数据的个数分别为2,8, 15, 20, 5,则第四组的频次为___________.
(5) 数据 65, 61,63, 65, 67, 69, 65, 68, 70, 69, 66,64,65,67,66,62,64,65,66,68,在列频数散布表时,
假如取组距为2,那么应分红 _____________组。

(6)一个容量是 40 的样本,把它散布成 6 组,第一组到第四组的频数分别为 5,6,7,10,第五组的频次是 0.2,那么第六组的
频数是 _______。

二、例题选讲:
1.丈量 36 名老人的血压,获取每位老人的舒张压数据以下( 单位:毫米汞柱 ):
100, 110, 80,88, 90, 80, 87, 88, 90, 78,120,80,
82, 84, 88,89,72,100,110,90, 80,85, 86,88,90, 88, 87, 85, 70, 80, 88, 89, 90, 92, 85,84.
(1)按组距 10 毫米汞柱将数据分组,列出频数散布表;
(2)画出频数散布直方图;
(3)画出频数散布折线图;
36名老人的血压,获取每位老人的舒张压的频数散布表
组别 (毫米汞柱 ) 频数组中值 (毫米汞柱 )
69.5~ 79.5 3 74.5
79.5~ 89.5 22 84.5
89.5~ 99.5 6 94.5
99.5~ 109.5 2 104.5
109.5~ 119.5 2 114.5
119.5~ 129.5 1 124.5
2. 某校为认识八年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状况,随机抽取了 40 名生,对他们一周内均匀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
时间进行了检查,统计结果以下(单位:分 ):
40名八年级学生均匀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的频数散
布表
组别 (分) 频数频次
9.5~19.5 1 0.025
19.5~ 29.5 2 0.050
29.5~ 39.5 12 0.300
39.5~ 49.5 18 0.450
49.5~ 59.5 6 0.150
59.5~ 69.5 1 0.025
共计401
(2)一周内均匀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许多于40 分的学生的频次
(3)若该校八年级共有320 名学生,请预计一周内均匀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许多于40 分的学生的人数.
说明:能够用样本的特征来预计整体的特征
注意:波及到样本、整体问题的,要注意问题的范围
(3)约占 90% 的学生均匀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都在哪
个范围内 ?(约占 90%的学生均匀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都在 29.5~ 59.5 范围内 )
3.对某市 0 至 6 岁小孩抽样检查血铅含量,绘制频数散布直
方图以下列图。

据图解答以下问题:
某市抽查 0~6 岁小孩血铅含量的频数散布直方图
(1)在直方图上画出频数散布折线图,并指出两个虚设附带
组的组中值 ;
(2)预计被抽查小孩的血铅含量的均匀值;
(3)血铅值达100 微克 /升以上 (含 100 微克 /升 )被以为开始
铅中毒,则此次抽查中查出小孩铅中毒的百分比为多少?
三、综合训练:
1.(1)被测身高的学生有多少人?组距是多少 ?
(2)自左至右最后一组的频数、频次分别是多少?
(3)频数最大的是哪一组?并说明该组的值中值和界限值.
(4)预计样本的中位数是多少?12999
(5)预计样本的均匀数是多少?(精准到 0.1cm)
(6)身高在 160cm 以上的有多少人?
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精准到 0.1%)
2.抽查 20 名学生考试成绩,获取以下数据 (单位 :分 )
80, 81, 83, 86, 88, 88, 88, 88, 91,92,
92, 93, 93, 94, 94, 95, 97, 98, 99,100
(1)这组数据的极差是 _____,众数是 ____,中位数是 ___
(2)若选组距为 5,则这组数据能够分红组 .
20名学生考试成绩的频数散布表
(3)依据以上频数散布表画出频数散布直方图和折线图
(4)众数在哪一组 ,你能确立吗 ?
(5)依据频数散布表怎样求 20 名学生考试成绩的均匀分 ?
(6)已知有 500 人参加本次考试 ,预计有多少同学为优越者 ?
(7)已知成绩在 95-100 分的同学为优越者 ,那么优越率为多少?
我国古代的念书人 ,从上学之日起 ,就日诵不辍 ,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 ,熟记几百篇文章 ,写出的诗文也是咬文嚼字 ,琅琅上口 ,成为博学多才的文人。

为何在现代化教课
的今日 ,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 ,竟提起作文就头疼 ,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 1978 年就尖利地提出 : “中小学语文教课成效差 ,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
水平低 , ⋯⋯十几年上数是9160,文是 2749
,恰巧是 30%,十年的 ,二千七百多 ,用来学本国文,倒是大部分不关 ,非咄咄怪事 ! ” 根究底 ,其主要原由就是腹中无物。

特是写文 ,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文的“三因素”是点、据、 ,也通文的基本构 :提出――剖析――解决 ,但真实起笔来就犯了。

知道“是”,就是不出“ 什么”。

根来源因
是无“米”下“ ”。

于是便打开作文集之的大段抄起来,
抄人家的名言警语 ,抄人家的案例 ,不参照作文就很写出像的文章。

因此 ,乏、内容空洞、一模一样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个 ,不可以在布局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 ,必到“死硬背”的重要性 ,学生累足的“米”。

(8) 已知有 500 人参加本次考 ,估有多少同学者 ?
四、堂小
家庭是少儿言活的重要境,了与家配合做好少儿工作,
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会,家提出初期抓好少儿的要求。


把少儿在园里的活及状况及家,要求孩子回家向家
朗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共同配合,一道,少儿的能力
提升很快。

本、刊志中的成、名言警语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
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到好处。

为什么?仍是没有完全“记死”的缘由。

要解决这个问题 ,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 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语即可。

能够写在后黑板的“累积专栏”上每天一换 ,能够在每天课前的
3 分钟让学生轮番解说 ,也可让学生个人收集 ,每天往笔录本上抄
录 ,教师按期检查等等。

这样 ,一年便可记 300 多条成语、300 多
则名言警语 ,与日俱增 ,终归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产。

这些成语典
故“储藏”在学生脑中 ,自然会下笔成章 ,写作时便会为所欲为
地“提取”出来 ,使文章添色添辉。

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有什
么疑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