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地理1教案: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授课日期:2017年月日 星期班级)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理解四季的划分及五带的划分、分布
过程与方法:结合示意图和多媒体演示分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其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过渡]一年中,随着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不同,造成地球表面的季节更替。
二、总结提升
1、本节课你主要学习了
[学生活动]回忆晨昏线和赤道的关系,分析赤道上的昼夜长短情况
[学生活动]结合图1-3—9,针对每幅图讨论以下问题:
1、太阳直射哪个纬度?
2、全球昼长有什么分布规律?
[知识讲解]晨昏线把它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叫昼弧,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叫夜弧.把某纬线上的昼弧和夜弧师活动]帮学生定性分析赤道上的昼夜长短情况,总结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播放课件]
[分组讨论]分析北半球冬、夏半年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然后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规律;根据北半球规律,学生自己表述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教师注意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补充内容:
教学后记:
授课题目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拟3课时
第2课时
明确目标
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理解四季的划分及五带的划分、分布
重点难点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划分
课型
□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它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师 活 动 设 计
学生活动过程
昼夜长短变化
[过渡]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作往返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使晨昏线的位置也不断变化,从而导致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授课日期:2017年月日 星期班级)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理解四季的划分及五带的划分、分布
过程与方法:结合示意图和多媒体演示分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其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过渡]一年中,随着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不同,造成地球表面的季节更替。
二、总结提升
1、本节课你主要学习了
[学生活动]回忆晨昏线和赤道的关系,分析赤道上的昼夜长短情况
[学生活动]结合图1-3—9,针对每幅图讨论以下问题:
1、太阳直射哪个纬度?
2、全球昼长有什么分布规律?
[知识讲解]晨昏线把它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叫昼弧,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叫夜弧.把某纬线上的昼弧和夜弧师活动]帮学生定性分析赤道上的昼夜长短情况,总结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播放课件]
[分组讨论]分析北半球冬、夏半年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然后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规律;根据北半球规律,学生自己表述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教师注意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补充内容:
教学后记:
授课题目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拟3课时
第2课时
明确目标
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理解四季的划分及五带的划分、分布
重点难点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划分
课型
□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它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师 活 动 设 计
学生活动过程
昼夜长短变化
[过渡]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作往返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使晨昏线的位置也不断变化,从而导致了昼夜长短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