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福建省农村水利建设管理中突出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福建省农村水利建设管理中突出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1-04-15T07:53:21.479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6期作者:林以铭
[导读] 农村水利工程在我省主要具有以下三大特点:首先,农村水利工程较强的区域性,农村水利工程对我省部分缺水的地区而言具有较强的引水、蓄水等抗旱功能,而对于我省部分易出现洪涝灾害的地区而言,则具有一定的防洪功能;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水利局福建省南平市 353003
1农村水利工程的特点
农村水利工程在我省主要具有以下三大特点:首先,农村水利工程较强的区域性,农村水利工程对我省部分缺水的地区而言具有较强的引水、蓄水等抗旱功能,而对于我省部分易出现洪涝灾害的地区而言,则具有一定的防洪功能;其次,农村水利工程在我省分布范围广,大部分发展农业种植的地区都有小型的水利工程设施;最后,农村水利工程具有较强的公益性,绝大多数的水利工程都由政府部门主导建设,最终服务于“三农”。

正是基于农村水利工程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因此很难吸引到社会资本投入,且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毕后,水利工程的后续使用往往缺乏有效的管理。

2农村水利建设管理中突出问题
2.1农村水利资金有待提升
农村水利建设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关于建设农村水利项目的资金也开始日益增加,但是,现有的资金依然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地区建设水利工程的实际需求。

资金的合理分配作为农村水利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果缺少足够的启动资金,则多数具体的措施无法真正落实,中国的土地资源丰富,所以在开展农村水利建设时需要得到较多的资金支持,政府部门给予的资金援助需按行政区域分配,不能因地制宜集中使用。

农村水利项目的管理在资金不足的状况下,很难贯彻落实管理政策。

2.2水利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弱
农村水利项目的管理人员,通常来自乡村政府部门,由于编制这些管理人员多数没有学习过专业的水利工程知识,缺少水利管理经验,在解决实际的农村水利建设中易出现问题。

部分基层水利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较弱,难以制定科学有效地管理政策,则在面对实际问题时难已开展及时的补救措施,对农村水利管理造成不良影响。

2.3缺少合理的管理制度及科学技术的应用
农村水利工程缺少完善的管理政策,虽然科技信息技术已经被深入推广了,但是,部分地区依然没有学会新型的技术理念,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在管理过程中缺少技术设备的使用,缺乏管理力度,在水利工程管理中不能凸显出新型的技术设备优势。

管理制度的缺乏会造成管理工作效率的降低。

2.4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存在问题
虽然我省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数量开始增加,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由于传统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时期紧,缺乏有效科学的管理,在正式运营多年以后,没有得到定期的维修管理,会造成其存在安全隐患,已不能担起服务农村的任务。

3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提升的途径与建议
3.1强化管理意识与完善规章制度
农村地区水利管理方面除了需要积极转变管理观念之外还需要完善农村水利管理的规章制度。

政府和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对农村群众的水利管理意识进行积极宣传和教育,增强农村地区群众对水利工程功能、效益的认识,让群众参与到管理和保护当中去。

各级部门要转变管理观念,正确划分不同性质的管理单位来保证水利工程的管理,权责分明、产权清晰的落实管理和保证监管,要避免监管缺位和多头监管的情况。

要积极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来完善地方管理。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制定,地方部门还应该出台对地方水利工程管理的制度,针对地方水利工程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

例如近几年实施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程,该项目通过绩效考评,要求实施项目的重点县政府部门出台符合地方工程的建后管护制度,完善工程的管理。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在新时代农业发展的推广,农村水利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购买新型的技术设备,来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

例如近些年推广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不但在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的同时,引发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改变了传统的农村水利建设方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还改变了传统的劳作方式,大幅度降低了作业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3.2打造专业的水利工程管理队伍
农村水利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基层水利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有很强的联系,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落实制度的能力、影响执法情况的完善。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在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提升的基础上,重视对人才队伍的培养,采取定期的形式,对地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等,保证这一部分人有很强责任意识的同时,积极掌握现代化的水利工程技术理论知识,从容应对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大多数
问题。

除此外还需要积极开发人力资源,重视对水利工程从业人员的培养,尤其是在新时期,需要打破人的观念意识,部分人对农村工作的认识有偏差,而且部分人考虑待遇等方面的问题,地方部门应该在了解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需求的基础上,挖掘出优质人才,作为后备力量来使用。

比如福建省水利厅近年来通过举办乡镇水利站长和农民水利技术员培训班,学员们通过培训将提高基层水利机构的组织协调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管理服务能力,破解基层水利发展难题,更好的服务农田水利工作。

3.3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当前农村水利设施管理方面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比较普遍,制约着水利事业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加强拓宽融资渠道,让农村地区水利管理能够迈入正轨。

建立起多渠道对农村水利投入新机制,制定出适合农村地区管理发展的标准,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让农村地区实现整体上的管理。

如福建省水利厅在农村水利建设十四五规划中推行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由于投资较大,需要多方面拓宽融资渠道,才能满足资金需求。

因此,有的地方政府通过引进国企、央企等实力雄厚的社会资本,采用PPP或EPC等模式解决资金难题;有的地方政府则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方式,达到资金需求。

3.4加强工程质量管理、落实监管
当前我国基于对农村水利工程的质量开始重视,并且制定出了相关的规范和政策。

但是在加大农村水利工程投入的同时,也应该遵循质量、生态第一的原则,重视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同时,也要重视管理的质量。

水利工程除了要发挥正常的功能之外,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保证管理质量。

建立专业的质量监督小组,定期检查、不定时抽查的方式,对监管人员还需要进行培训,并且为其提供必要的检测手段提高检测的水平。

在日常的管理工作当中还需要对采购的材料、设备做好监督管理,保证工程使用的材料和设备符合要求。

结束语
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对农村水利工程的整体发展有着直接影响。

如果缺少有效管理,则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甚至会对水利产业的发展造成影响,继而对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需要对农村水利建设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去弊兴利,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龙振华,贺荣兵,王国霞,毛羽飞.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理创新途径研究[J].绿色科技,2019(24):267-268+271.
[2]邢礼和.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J].新农业,2019(24):41-42.
[3]李涛.浅谈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22):90-91.
[4]李涵.新时期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与对策[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9,39(11):46-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