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桂枝香+金陵怀古》过关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过关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地沟油成了热门词汇以后,各种媒体对它的“包装”可谓五花八门
....。

有的写成“阴沟油”,有的写成“泔水油”,有的写作“潲水油”。

B.刚刚兴起跳迪斯科的时候,很多人极看不惯,不但自己不入“舞流”,而且还微言
..
大义
..。

C.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
....,纷纷来中国投资。

D.据专家测算,在北京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
....,竟占了污染总量的75%。

2.下列各项,注音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船棹.(zhào)如簇.(cù)澄.江(chénɡ)鹭.起(lù)
B.旷.古(kuànɡ)亘.古(ɡèn)委琐.(suǒ)漫嗟.(jiē)
C.栖.居(qī)屹.然(yì)悲怆.(chuànɡ)拜谒.(yè)
D.凝.绿(nínɡ)笨拙.(zhuó)惦.记(diàn)埋.怨(mán)
3.下列对《桂枝香·金陵怀古》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上片前三句,点出词人的立足点、地点、季节,为全词设置出悲凉的气氛。

B.上片末三句,以水中的彩舟,江洲中的白鹭,展现了金陵多姿多彩的美景。

C.下片起句,“念往昔繁华竞逐”,总结上片内容,并引起下文。

D.下片中“繁华竞逐”四字道出了六朝更替的根本原因。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①,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故国”点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晚秋”点明登临季
B.“似、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

全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

C.作者举了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的例子,他们的奢靡生活,使得国家灭亡,而且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继续着。

D.本词以典作结,责怪商女之流不知亡国之恨,自己亦陷入对兴亡荣辱的慨叹中。

5.这首词的下阕中流露出作者丰富的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临送目”句切题,笼罩全篇:“正故国”“天气”两句,言地点、时令与天气,瑟瑟秋风,万物凋零,呈现出一种“悲秋”的氛围。

B.“征帆”以下三句,“残阳”“西风”,具有典型的秋日景物特点,“酒旗”“归帆”暗写行旅人,由景物写到人的活动,画面生动。

C.“彩舟”“屋河”两句,色彩对比鲜明,动静相生,与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酱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异曲同工。

D.结尾三句,用典精妙,化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之意,直指商女,谴责其醉生梦死,思想内容深刻。

7.南宋词人张炎在《词源·意趣》中评价这首词“清空中有意趣”,意思是说,这首词避免重蹈前人写景与立意,寻找新的趣味。

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怀古
[唐]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宋]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②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①谩,同“漫”,徒然。

8.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诗开篇借《玉树后庭花》言隋兵灭陈的史事,直扣“怀古”,笔力集中;王词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初”字吟味,“肃”字点醒,笔力遒劲。

B.许诗结尾发表议论,写今日金陵只有山川地势与六朝相似,暗示世事多变;王词以典作结,责怪之流商女不知亡国之恨,自己亦陷入对兴亡荣辱的慨叹中。

C.许诗用字精妙,如“拂”字写出石燕掠雨穿云的轻盈姿态;王词用典贴切,如“门外楼头”化用杜牧的“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点出“怀古”之意。

D.许诗首联“王气终”与尾联“豪华尽”前后相应,浑写大意,照应标题;王词上阕为词人登临后所见的眼前之景,色彩丰富、动静相宜,情景交融。

9.两处划线句写法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千里澄江似练”,“千里”两字上承“登临送目”登高远望,纵目千里,下启“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的全景描写。

B.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所见,澄江似练,夕阳翠峰,酒旗招展,白鹭翔舞,意境开阔,确是一幅优美的金陵风景图。

C.“念往昔”由登临所见自然过渡到登临所想,“繁华竞逐”感慨的是六朝竞逐奢靡繁华而至于灭亡。

对历史兴亡荣辱发出深沉的感慨。

11.词人“叹门外楼头”中“叹”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12.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A.通过上片衰败的秋景与下片六朝的繁华对比,抒发了作者的无限慨叹。

B.“澄江似练,翠峰如簇”以比喻的手法写出江面明净、山峰挺拔。

C.“谩嗟荣辱”陈说空谈兴亡荣辱其实没有意义。

D.作者关注国家前途命运,要通过奋起变革避免重蹈覆辙。

(2)赏析“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一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后退居金陵之时。

①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

1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故国”点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

B.“千里”“翠峰”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
C.作者举了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的例子,他们的奢靡生活,使得国家灭亡,而且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继续着。

D.本词立意新颖,直抒胸臆,境界开阔,风格高峻,《古今词话评价》为:“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


14.结合作品,对下片划线句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①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②,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①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故国”点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

B.“似、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

全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

C.作者举了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的例子,他们的奢靡生活,使得国家灭亡,而且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继续着。

D.本词立意新颖,直抒胸臆,境界开阔,风格高峻,《古今词话评价》为: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

16.这首词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星河:银河,这里指长江。

①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故国”点题,“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

B.“似、如”二字运用比喻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

上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

C.下片作者举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的例子,他们的奢靡生活使得国家灭亡,而且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继续着。

D.本词直抒胸臆,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在一起,寄托了作者对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心。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8.下列对《桂枝香·金陵怀古》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上片前三句,点出词人的立足点、地点、季节,为全词设置出悲凉的气氛。

B.上片末三句,以水中的彩舟,江洲中的白鹭,展现了金陵多姿多彩的美景。

C.下片起句,“念往昔繁华竞逐”,总结上片内容,并引起下文。

D.下片中“繁华竞逐”四字道出了六朝更替的根本原因。

19.“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典故,仅仅是用来批判商女吗?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随流水,但寒烟蓑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解:“门外楼头”化用杜牧的《台城曲》中“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陈后主,敌军已兵临城下,他还拥着一群嫔妃在寻欢作乐。

2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国:金陵为六朝旧都,遂称故国。

六朝:东晋、西晋、宋、齐、梁、陈六朝建都金陵。

B.上片围绕金陵秋色极尽渲染,以“画图难足”句作结,道出金陵美景用画笔是难以完美地描绘出来的。

C.下片“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起笔,由写景转入怀古,并引发对六朝兴亡的感慨之情。

D.本词立意新颖,运用了比喻、夸张、借代、用典、白描、细描等手法,境界开阔,风格高峻,《古今词话》评价为:“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唯王介甫为绝唱。


21.本词和苏轼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均为咏史怀古词,概括分析两首词在写作目的、内容结构、语言风格、写作手法或其他方面的相似之处。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①
王安石
登临送目。

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②,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此词作于王安石变法遭到怀疑,他被宋神宗罢免宰相后退居金陵之时。

①语出唐代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指隋军已经兵临城下,陈后主却还在和妃子们寻欢作乐。

22.下列对词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登临……初肃”三句,不但交代了地点和季节,而且选择了登高远眺的视角来生发全词感怀。

对具体的描绘。

C.“念往昔”一句,由所见过渡到所想,总领下阕,表现出作者对往昔繁华的金陵和六朝的向往之情。

D.“门外”写大军压境,“楼头”写统治者荒淫,这里是对陈后主因沉溺于享乐而导致亡国历史的感叹。

23.这首词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2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之所见。

勾勒出澄江似练,夕阳翠峰,酒旗招展,白鹭翔舞的一幅优美图画。

B.“念往昔”一句,总结上阕内容,并引起下阕,由上阕的写景转为下阕的抒情,由现实转为想象。

C.下阕感叹六朝竞逐奢华而相继灭亡,空余寒烟衰草。

空叹兴亡荣辱没有意义,唯有奋起变革,才可免蹈覆辙。

D.本词是一首登临怀古之作,通过对金陵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国事的关心之情。

25.对“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一句的艺术手法进行赏析。

阅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
2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上片写伤感情绪十足的晚秋,词人登临送目,看到一片萧瑟衰败之景,以哀景写哀情。

B.“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运用了比喻、动静结合写出了长江水的清澈、山的峭拔。

C.下片“念往昔”句作为过渡,紧扣上片的优美之景,词人回忆过往六朝统治者争相追逐奢侈豪华的生活。

D.“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一句化用杜牧诗句,透露了词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27.从“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一句中可见王安石与其它文人相比,对历史兴衰之感有不一样的的理解,请谈谈一般文人与王安石对历史兴衰之感的不同理解。

2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A.“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故国”点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

B.“似、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

全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

C.作者举了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的例子,他们的奢靡生活,使得国家灭亡,而且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继续着。

D.本词立意新颖,直抒胸臆,境界开阔,风格高峻,《古今词话评价》为: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晩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①,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谢朓诗句有“澄江静如练”的诗句。

2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王安石在金陵的登高怀古之作。

故国,指的就是金陵,即现在的南京。

B.上片写登临季节,所见优美景色:澄江似练,夕阳翠峰,酒旗招展,白鹭翔舞。

C.下片感叹六朝竞逐奢靡、相继灭亡,然后陈说空谈兴亡荣辱是有所作为的表现。

D.“后庭遗曲”化用的是唐朝杜牧的《泊秦淮》,杜牧之后就认为其是亡国之音。

30.鉴赏这首词上片“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菩萨蛮
[宋]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31.开头“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二句透露了哪些信息?“闲”字有何妙用?32.“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两句是写景,更包含着词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杜甫
湖阔兼云雾,楼孤属晚晴。

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

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

敢①违渔父问②,从此更③南征④。

[注]①敢:怎敢。

①引自《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渔父见而问之”。

①更:更改。

①引自《离骚》“济沅湘兮南征”。

3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登上岳阳楼,眼前湖阔云涌、楼高晚晴、丛梅并发、春草萌生,所见之景可谓阴晴迭换,丰富多彩。

B.诗人虽四处漂泊,流落岳阳,生活困窘,但此地有朋友像陈蕃对待徐孺子这样
C.“诗接”一句写出两人登楼唱和的情形,作者将裴使君比作南朝诗人谢宣城,由此可知裴使君具有文人的风采雅兴。

D.本诗借景物描写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紧密关联。

情感基调低沉舒缓,意旨表达含蓄内敛。

34.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小阅读-课内
35.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①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②,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①星河:这里指秦淮河。

①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点明了地点和季节,“晚秋”与下句“初肃”相对,瑟瑟秋风,万物凋零,为全词呈现出一种“悲秋”的氛围。

B.“彩舟”“云淡”,色彩鲜明;“星河”“鹭起”,虚实相生。

这两句不仅把整幅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而且进一步开拓了观察的视野。

C.“念往昔”一句,由登临所见自然过渡到登临所想。

“繁华竞逐”涵盖千古兴亡的故事,揭露了金陵繁华表面掩盖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D.全词通过对金陵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的真知灼见。

四、语言表达
王安石死后不久,在通俗文学之中,他便以其外号为人所知了。

【乙】那场政争悲剧的发生,是由于一个人个性上的缺点——不能接受忠言,不愿承认自己犯错。

朋友对王安石的
反对只增加
....,能说动皇帝相信他的强国之策,决..了他贯彻
..他那政策的决心。

他能说会道
心要把他的计划进行到底。

【丙】有人告诉我们,个性坚强是一种重要的美德,但是需要予以精确的说明,坚强的个性是用来做什么事。

王安石很可能还记得学生时代曾听见的一个平常的格言——决心是成功的秘诀,而他自己却把“固执”当作那种美德了。

王安石在世时,他在文学界是以“三不足”为人所知的。

“三不足”就是“天命不足畏,众言不足从,祖宗之法不足用”。

这是苏东坡赠予他的标志。

这位“拗相公”不容任何方面有人反对,朋友方面,或是敌人方面。

36.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预示B.增加C.贯彻D.能说会道37.文段中划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参考答案:
1.A
2.D
3.C
4.D 5.①悲叹六朝统治集团奢侈荒淫导致覆亡的历史;①批评人们忘记六朝亡国的教训;①流露了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

6.D 7.这首词写景奇伟壮丽,气象开阔绵邈,充分显示出作者立足之高、胸襟之广。

是那些“小园香径”“残月落花”之作所无可比拟的。

立意新颖,高瞻远瞩,表现出一个清醒的政治家的真知灼见,反映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前途的关注和焦急心情。

绝不是慨叹个人的悲欢离合、闲愁哀怨。

8.B 9.同:①两处划线中,均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以“英雄尽”“旧事去”之想象与眼前所见的“青山”“寒烟衰草”之实景对比,写出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叹。

异:许诗所写景物为“青山”,以乐景衬哀情;王词所写景物为“寒烟衰草”,以哀景衬哀情。

10.D 11.(1)对六朝因奢侈荒淫而覆亡的批判与痛惜;(2)对自古以来人们不从六朝覆灭中汲取历史教训的哀叹与反思;(3)对国家政事与前途的深切担忧;(4)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统治者沉湎声色的不满与愤懑。

12.(1)A
(2)借景抒情,写词人对故国的怀念,朝代的更替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模糊,如今物是人非,一方面体现出了作者的伤时之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作者不仅感怀六朝的兴亡,而且也隐讽着自己对当朝统治者不励精图治的强烈不满。

13.D 14.①采用了用典的表现手法,“《后庭》”是南朝陈亡国时陈后主仍与宠妃作乐演唱的歌曲,写出了六朝统治集团奢侈荒淫导致覆亡的历史;①至今商女还在唱《后庭》遗曲,表达了词人对人们忘记六朝亡国的教训的批评;①流露了词人对北宋王朝统治者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