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研究专题二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试题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专题分类训练
一分类法(2016.3;2015.9B;2014.7;2013、2008.9)
命题解读:分类法是根据指定的标准将所给物质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或者形成一定从属关系(包含、并列、交叉)的方法。

1.如图表示的物质间的关系中③不可能
...是( )
A. 化合物
B. 氧化物
C. 含氧化合物
D. 混合物第1题图
2.下列选项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 )
第2题图
3.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第3题图
4.小明同学用图表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图中甲包含乙和丙,不包含丁,下列选项错误
..的是( )
第4题图
5. (2016德州)分类是一种行之有效、简便易行的科学方法。

下列物质的俗称、化学式、
类别三者一致的是( )
A. 苛性钠Na2CO3盐
B. 干冰H2O 氧化物
C. 生石灰Ca(OH)2碱
D. 水银Hg 单质
6. 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下列物质分类错误
..的一组( )
A. 单质:H2、O2、N2
B. 酸:HCl、H2SO4、H2O
C. 碱:NaOH、Ba(OH)2、NH3·H2O
D. 混合物:空气、合金、溶液
7. “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同学对所学的部分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
8. (2016怀化)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混合物、碱、氧化物的顺序排列
的是( )
A. 空气、氢氧化钠、水
B. 液氧、纯碱、空气
C. 生铁、石油、干冰
D. 矿泉水、熟石灰、高锰酸钾
9. (2016镇江)下列归类错误
..的是( )
10. 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方法。

下列不属于
...分类法的是( )
A. 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B. 空气可分为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C. 化学反应可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
D. 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11. (2016赤峰)分类是生活和学习中常用的方法。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二类比推理法(2015.9D;2011.9)
命题解读:类比推理法是以科学原理或事实为依据,判断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12. (2016安徽十校联考四)“类推”是学习化学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A.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 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D. 浓盐酸试剂瓶敞口久置后变稀且质量减轻,所以浓硫酸敞口久置也变稀且质量减轻
13. (2016安徽十校联考一)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某白色固体溶于水放热,该固体一定是生石灰
B. 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熄灭,则瓶中一定不含氧气
C. 盐酸与一种固体反应产生气泡,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D. 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14. 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15. (2016合肥38中一模)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

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A.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B. 化学反应中,一氧化碳和氢气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所以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还原性
C.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D. 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都显负价
16. (2016合肥42中一模)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到错误结论。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由分子构成
B.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 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D. 化学反应常常伴有能量变化——有能量改变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
17. (2016赤峰)类比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同理Na2O与水反应生成NaOH
B. 室温下,pH<7的溶液是酸性,同理pH<7的雨水是酸雨
C.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三归纳法(2015.9C)
命题解读:归纳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然后归纳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到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18.化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对于化学的学习非常重要,以下是某同学对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的归纳和推理,其中正确的是( )
A. 酸的溶液pH<7,碱的溶液pH>7,但是盐的溶液pH不一定等于7
B.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C. 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D. 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增强地球的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
19. (2016本溪改编)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
A.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 有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 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 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20. (2016宿州闵贤中学一模)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四实验法(2015.9C)
21.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途径之一,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
..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硫酸锌溶液和铁验证锌、铁的活动性顺序
B. 用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黄铜和铜的硬度
C. 用蘸有水和酒精的两个棉花团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
D. 用铁丝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2.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途径之一,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
..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用氯化钠、水和酒精实验,证明氯化钠易溶于水不易溶于酒精
B. 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制氧气的催化剂
C. 稀硫酸可以与铜反应制取氢气
D. 可以用活性炭除去水中色素与异味
五综合类(2015.9)
23. (2015安徽)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重要的方法。

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错误
..的是( )
24.学习和研究化学,有许多重要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错误
..的是( )
六拓展类(举例法、控制变量法、宏微观联系、化学元素观等)
25. (2016安庆一模)举例是掌握化学规律的重要方法。

下列规律所举示例错误
..的是( )
26. 进行下列对比实验,不需要
...控制变量的是( )
A. 用红磷和白磷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B. 用铁钉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
C. 用足量稀盐酸区分氯化钾溶液和碳酸钾溶液
D. 用镁、锌与稀硫酸反应,比较镁、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27. (2016德州)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组成(或结构)相互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列对物质性质的微观解释不正确
...的是( )
A.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的原子结构都相对稳定
B. 氧化汞、水都能分解得到氧气,是因为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C. 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种类不同
D. 氢氧化钾溶液、石灰水都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是因为它们都含有OH-
28. “化学元素观”是中学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

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我们首先应当建立起“化学元素观”。

下列有关观点正确的是( )
A. 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元素种类有可能改变
B.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之间不可以相互转化
C.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通过实验可以测定物质的元素组成
D. 物质由元素组成,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化学反应就有新元素出现
1. D 【解析】由图示关系可知,②包含③。

如果②是纯净物,则③可以是化合物;如果②是化合物,则③可以是含氧化合物也可以是氧化物或非含氧化合物;没有任何一类物质可以包含混合物,故选D。

2. A 【解析】化合物分为酸、碱、盐和氧化物,A正确;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B错误;金属材料分为纯金属和合金,C错误;溶液和乳浊液是并列关系,D错误。

3. A 【解析】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A正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属于并列关系,B错误;溶质和溶液属于包含关系,C错误;分子和离子属于并列关系,D错误。

4. A 【解析】碳酸钾、氧化亚铁、氢氧化钠都属于化合物,A错误;一氧化碳、碳酸虽然都含有碳元素,但具有无机物的性质,故属于无机物,葡萄糖是人体的供能物质,属于有机物,B正确;生理盐水、糖水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牛奶属于乳浊液,C正确;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而酒精属于可再生资源,不属于化石燃料,D正确。

5. D 【解析】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OH,属于碱,而Na2CO3的俗称为纯碱,A错误;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的俗称,化学式为CO2,B错误;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化学式为CaO,属于氧化物,C错误;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化学式为Hg,属于单质,D
正确。

6. B 【解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氢气、氧气和氮气都是纯净物,A正确;水不是酸,是氧化物,B错误;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和氨水都是碱,C正确;混合物是含有
多种成分的物质,空气、合金和溶液都是常见的混合物,D正确。

7. A 【解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氮、过氧化氢和氧化铜都是氧化物,A正确;石油是化石能源,不属于新能源,B错误;一氧化碳是无机物,不属于有机物,C错误;海水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D错误。

8. A 【解析】空气属于混合物,氢氧化钠属于碱,水属于氧化物,A正确;液氧属于纯净物,纯碱即为Na2CO3属于盐,空气属于混合物,B错误;生铁属于混合物,石油属于混合物,干冰属于氧化物,C错误;矿泉水属于混合物,熟石灰属于碱,高锰酸钾属于含氧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D错误。

9. B 【解析】常见的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A正确;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碱,碳酸钠是盐,B错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C正确;酸雨、温室效应和PM2.5超标都属于环境问题,D正确。

10. B 【解析】根据物质的组成可将其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根据其组成元素分为单质和化合物,A正确;空气是混合物,其成分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只是表示组成成分,不表示分类,B错误;化学反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可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C正确;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D正确。

11. A
12. C 【解析】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很多,不一定都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等,这些都不属于中和反应,A错误;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碳酸钙等,B错误;碱性溶液可使石蕊变蓝色,能使石蕊变蓝色的溶液显碱性,C正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由于溶质挥发,质量变小,且其溶质质量分数也变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变小,D 错误。

13. D 【解析】某白色固体溶于水放热,不一定是生石灰,还可以是氢氧化钠固体,A错误;当氧气含量较低时,气体也不能支持燃烧,燃着的木条也会熄灭,B错误;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如活泼金属和稀盐酸反应也产生气泡,C错误;酚酞溶液遇到碱性溶液都变红色,D正确。

14. A 【解析】铵盐可与碱反应产生氨气,所以与碱混合研磨能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化肥是铵态氮肥,A正确;浓硫酸和浓盐酸是两种不同的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但不具有吸水性,B错误;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在铝表面可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所以虽然铝的活动性较铁强,铝却比铁更不易锈蚀,C错误;由于正常雨水中溶解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正常雨水显酸性,酸雨是pH小于5.6的降水,D错误。

15. B 【解析】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纯净物可能由分子构成,也可能由原子构成,还可能由离子构成,A错误;一氧化碳和氢气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具有还原性,B正确;酸中都含氢元素,但含氢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都是酸,如甲烷,氢氧化钠等,C错误;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但由三种或三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也可能显正价,即使在同一化合物中,同一种非金属元素也可能显不同的化合价,如硝酸铵中,氮元素表现出-3和+5两种化合价,D错误。

16. C 【解析】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可能由分子构成,也可能由原子构成,还可能是由离子构成的,A错误;溶液是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如蒸馏水是纯净物,B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C正确;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改变的变化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摩擦生热,干冰升华吸热等,都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

17. A 【解析】
18. A 【解析】
19. C
20. A 【解析】A. 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②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③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状态,易升华而大量吸热,常用于
人工降雨,故A选项化学知识归纳完全正确;B. ①焚烧植物秸秆将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故B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有错误;C.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因为一氧化碳不溶于水;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不能开灯寻找泄漏源,以防发生爆炸,故C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有错误;D. ①人体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幼儿会得佝偻病,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②甲醛有毒,会损害人体健康,所以不能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故D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有错误,故选A。

21. D 【解析】A.硫酸锌和铁不发生置换反应,说明锌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故A正确;
B.黄铜是铜的合金,合金的硬度大,所以可用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黄铜和铜的硬度,故B 正确;
C.水不是可燃物,而酒精是可燃物,所以可用蘸有水和酒精的两个棉花团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故C正确;
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所以不能用铁丝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D错误。

22. C 【解析】氯化钠在水、酒精中的溶解性不同,所以可用氯化钠、水和酒精实验,证明氯化钠易溶于水,不易溶于酒精,A正确;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制氧气、氯酸钾制氧气都有催化作用,B正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C错误;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除去水中的色素与异味,D正确。

23. D 【解析】足量的磷在集气瓶中完全燃烧,冷却至室温后,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即为集气瓶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A正确;根据组成纯净物的元素的种类,由同一种元
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B正确;因为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电离出氢离子,故二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C 正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排在氢的前面,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D错误。

故选D。

24. B 【解析】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正确;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B错误;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C正确;用等体积的水和空气进行压缩,空气比水容易被压缩,得出气体的间隔大,液体的间隔小,D正确。

25. C 【解析】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两者的物理性质相差很大,A正确;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间存在间隙,微粒间的间隙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B正确;甲醛可以使蛋白质变性,甲醛进入体内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不能用甲醛浸泡食物保鲜,C错误;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棉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时有烧纸气味,所以可用灼烧法区分羊毛绒和棉绒,D正确。

26. C 【解析】用红磷和白磷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时,铜片上的白磷与水中白磷,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需要控制温度、是否与氧气接触等变量;用铁钉探究钢铁锈蚀条件时需要控制铁是否与氧气、水蒸气接触两个变量;稀盐酸区分氯化钾溶液和碳酸钾溶液时是根
据实验现象中碳酸钾有气泡,氯化钾无现象来判断,不需要控制变量;用镁和锌与稀硫酸反应比较活动性强弱时,需要控制金属的状态、质量,硫酸的浓度、体积等变量都相同。

27. C 【解析】
28. C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可能改变,A错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H2O2和H2O等,B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因此可通过实验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元素组成,C正确;虽然反应前后有新物质生成,但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不会有新元素出现,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