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九月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九月月考试卷
姓名班级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组是
A分歧.qí随.意suí琐屑.xiè举箸.zhù
B委屈.q u 鱼塘.táng 狼藉.jí霎.时shà
C静谧.mì惨.淡cǎn 踌.躇chóu 蹒.跚pán
D颓.唐túi天籁.lài 交卸.xiè拆.散chāi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嫩芽新绿狼籍各得其所
B簌簌警醒妥贴小心翼翼
C交卸赋闲熬过独立支持
D嘱托炎冬晶莹清新动人
3.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散.文散.步散.会B勉强.强.迫强.词夺理
C时间.空间.间.隔D差.错差.使出差.
4.结合语境句子中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颓唐:人精神不济。

B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C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粼粼:形容水、石等明净
D我看见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5.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1)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些,不要受凉。

(2)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地铺着。

(3)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去讨他的。

(4)我赶紧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A警醒任意饶恕擦干B清醒随意饶恕擦干
C警醒随意宽恕拭干D清醒任意宽恕拭干
6. 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是
A <<背影>>作者朱自清,当代散文家.
B<<拥你入睡>>作者肖复兴,当代作家.
C <<散步>>作者莫怀戚,当代作家.
二、填空题(14分)
7.补全成语每空1分共6分
触目伤()情()于中受()若惊
无可()何不能自()()不单行
8、《论学八则》默写填空(4分)
①学而不思则罔,。

②。

不亦君子乎?
③。

不亦说乎?
④。

不亦乐乎?
9.仿写例句,注意句子特点及运用的修辞
..........。

( 共4分)
例句:心情犹如一棵树,快乐是笔直的树干。

仿写:心情犹如,
快乐是。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两则回答问题
一则: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二则: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

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10、解释加点的词(4分)
①锲.而舍.之()()②金石可镂.()③假.人之长()
11、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②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12、理解这两则回答问题(4分)
①第一则运用什么方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②第二则运用什么方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四、阅读理解
(一)阅读《背影》选段,回答问题。

(10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3.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扶登倾 B扶缩移 C攀缩倾 D攀登移
14.“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这句话从、两个方面描写了父亲的形象。

(2分)
15.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A因为橘子买回来了,身上的泥土扑打干净了,所以感到很轻松。

B因为尽到了父亲关怀照顾儿子的心意,所以感到很轻松。

C因为终于赶在开车之前把橘子买到了,所以感到轻松。

D因为终于为儿子买到了橘子,所以感到轻松。

16.文中两次写到流泪,可是都不是当着父亲流下,为什么?(2分)
17.联系全文看,文中多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其主要作用是什么?(2分)(二)阅读《父亲》,回答问题。

(14分)
因公因私,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

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故乡老屋里的父亲。

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边守望的身躯像一块坚硬的石
头……看到这里,我的泪水马上滚落出来,连忙推去所有事务,追风赶月,一刻不敢停留地往家赶。

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笑着。

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叨过一阵子平平常常的家长里短,窗外夜风起处,虫鸣渐深,我打了个呵欠说:“爸,咱睡吧。


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嗯,睡吧。

”随后又站起身往外走,“爸爸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


我拦住他笑说:“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

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

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几十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

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

月亮在窗外移,树梢乱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的鼾声。

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


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月亮从窗口消失,鸡鸣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

床头仍寂静一片。

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父亲一沾枕头就睡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睡,就常用脚把他踹醒,任他熬着等我睡去他再睡。

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就装着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

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子,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

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
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掖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
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
....
温情的手在我脸上划过时,我的鼻子一酸,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我哽咽着说:“睡吧。


18.文章第二段写父亲蹲在村口路旁守望时,身躯“像一块坚硬的石头……”,这个比喻生动地刻画出父亲守望神态,表现了父亲守望的而,说明父亲守望时间的。

(3分)
19.通读全文,说说“我”追风赶月地回到故乡老屋,和父亲一起吃饭,再是聊家常,最后与他同寝的原因是什么?(2分)
20.文中“我”先后两次落泪。

第一次是由读信引起,第二次是由于:(2分)
21. 文中对夜色、月色有一些描写,这些描写的作用是:(2分)
22.选文结尾部分写道:“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父亲为什么“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4分)
23.找出文中最能体现父亲体贴儿子,儿子也体贴父亲的事情各一例,试加以概括。

(2分)
五、作文(60分)
题示:从小学升入初中已近一个月了,在初中这一个月来中,你也经历一些事情,有的事情给你启示,有的事情令你难忘,有些事情让你自责、后悔,有些事情……请你以《令我的一件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补全题目
2语言通顺,书写工整,标点使用正确。

3在文章结尾处写几句抒发感情表明感受的话。

4字数500字以上(不足500字,每50字扣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