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五节光合作用名师精编课件浙科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合成率逐 渐降低
时间
(1)AB
(2)BC段
(3)CD段
因为AB段为暗反应提供了ATP和[H],加之CO2供给,暗反应
04:01
能够进行,有 机物合成率上升
返回
注意:光反应和碳反应是一个整
体,二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光 反应是暗反应的基础,光反应 阶段为暗反应阶段提供能量 (ATP)和还原剂[H],暗反应 阶段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
阶段合成ATP提供原料。
04:01
光反应
场所——类囊体薄膜 3个变化P91
04:01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能
O2
04:01
碳反应
场所——叶绿体基质 具体过程:二氧化碳的固定,三碳化合物的
还原 P92
04:01
光反应阶段与碳反应阶段的比较
项目
光反应阶段
碳反应阶段
返回
场所 条件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04:01
基粒(囊状结构 的薄膜上)
叶绿体基质中
需光,色素和酶
不需光,色素;需多种酶
2H2O 光 4[H]+O2 光
04:01
①光能转换成电能
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 h
h
和光化学反应 :
在光的照射下,
具有吸收和传 递光能的色素
外 围 为
将吸收的光能 天
传递给少数处 线
A PD
光 合 单
于特殊状态的 色 叶绿素a ,使 素

这些叶绿素a 被激发而失去 电子(e)。
04:01
A PD ——作用中心色素(P),原 初电子供体(D)和原初电子 受体(A)
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含量比例与颜色关系, 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含量与温度的关系
04:01
叶绿体内类囊
体薄膜上的色
h
h
素根据其功能 :
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具有吸收和 外
传递光能的作用,
围 为
包括绝大多数叶绿 天
素a ,以及全部的 线
A PD
光 合 单
叶绿素b,胡萝卜 色

素和叶黄素;

一类少数处于特殊状 态的叶绿素a ,它不 仅能吸收光能,还能 使0光4:01能转换成电能。
光合作用包括①水在光下分解并释放出氧 气②二氧化碳的固定和还原③糖类等有机 物的合成
04:01

光 合 作 用
04:01
课堂小结
发现 概念
场所—叶绿体—色素 光反应阶段
过程 碳反应阶段
反应式
意义
返回
巩固练习
1、光合作用中,糖类是在 暗反应 阶段形成的, O2是光在反应 阶段形成的,ATP是在光反应 阶段形
第三章第5节 光合作用
新陈代谢 光合作用的发现 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的过程
04:01
光合作用的 反应式及实质
光合作用的意义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退出
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内时时刻刻都在进行 的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包括同化作用和 异化作用.其中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将外界 环境中的物质转化为生物体自身的物质并 且储存能量的过程.异化作用则是相反的将 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返回
什么是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 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 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 且释放出氧 的过程。
想一想,光合 作用与我们 有关吗?
04:01
吸入光合作用释放的氧
所吃食物直接或间接来自光 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返回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CO2+H2O*
光能
叶绿体
(CH2O)+O*2
返回
体等,实验时按图示控制进行,并不断
测定有机物合成率,用此数据绘成曲线。
请你用已学的光合作用知识, 解释曲线
形成的原因。
因无光不能
进行光反应,
因为没有 CO2,只 进行光反
应,所以
无有机物 积累

A 机
物 合
光照、 无CO2


C 黑暗、
B
有CO2
随着光反应 产物的消耗, 暗反应逐渐 减弱,有机
D
这是由于( D )
A、水分产生的[H]数量不足
B、叶绿体利用的光能合成的ATP不足
C、空气中CO2量相对增多,而起抑制 作用 D、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产生的量太少
8、下列措施中,不会提高温室蔬菜产量的是
(A)
A、增大O2浓度 C、增强光照
B、增大CO2浓度 D、调节室温
04:01
返回
9、下图是一个研究光合作用过程的实验, 实验前溶液中加入ADP,磷酸盐、叶绿
①光能转换成电能
h
h
B
O2 H++ee-e- -eee--eCe--ee-e-e-e-eA-ee----e--eeeD--ee-e-e---eee--e---e--
H2O
A代表处于特殊状态下的叶绿素a,B代表具有吸收和 传递光能作用的色素,C和D代表传递电子的物质
04:01
A代表处于特殊状态下的叶绿 素a,B代表具有吸收和传递 光能作用的色素,C和D代表 传递电子的物质
04:01
同化
新 作用 陈 代 谢
异化 作用
04:01
自 养
光能自养型:绿色植物、藻类、 少数细菌
化能自养型、硝化细菌
兼性营养:红螺菌
异养:动物和高等动物,营寄 生或腐生菌类、真菌
需氧型:人和动物、绝大多 数植物
兼性:酵母菌
厌氧:乳酸菌,寄生菌
光合作用的发现
18世纪中期以前:
植物所需营养物质都从土壤中获得, 与空气无关.
1771年: 英国普里斯特利实验指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864年: 德国萨克斯实验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 生了淀粉.
1880年:
德国恩吉尔曼实验证明,氧是由叶绿体释放 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 场所.
20世纪30 年代::
04:01
美国鲁宾和卡门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
全部来自水.
H2O
水在光下分解
[H] 供氢
叶绿体

中的色 素
ATP 供能 原

ADP+Pi
碳反应阶段
04:01
一、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分为三个步骤: ㈠光能转化为电能 ㈡电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 ㈢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
光能转化为电能及电能转化为跃的化 学能属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活跃的 化学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属于光合作用 的暗反应阶段。
04:01
脱离叶绿素a的电子,经过 一系列的传递,最后传递给 一种带正电荷的有机物—— NADP+。失去电子的叶绿素a 变成一种强氧化剂,能够从 水分子中夺取电子,使水分 子氧化生成氧分子和氢离子 (H+),叶绿素a由于获得 电子而恢复稳态。这样,在 光的照射下,少数处于特殊 状态的叶绿素a,连续不断 地丢失电子和获得电子,从 而形成电子流,使光能转换 成电能。
反应过程完全不同
反应场所不同
04:01
04:01
神奇的吸收和传递太阳能的物质—— 叶绿素
叶绿素的具体实验(1课时)省略
04:01
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中的色素
叶绿体
吸收蓝紫光
类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 (橙黄色)
(含量占 1/4)
叶黄素
基 粒 (色素)
(黄色)
功能:
叶绿素a
外内 基 膜膜 质
吸收 光能, 用于 光合 作用.
叶绿素
(含量占 3/4)
(蓝绿色)
叶绿素b (黄绿色)
叶绿体结构模式图 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04:01
返回
色素与颜色
植物中的色素分光合色素和非光合色素,前 者主要存在于叶绿体中,后者主要存在于液 泡中。
液泡中的色素主要决定花和果实的颜色,当 然并不是绝对的。同样叶绿体中的的色素也 只是相对来说决定叶子的颜色。
光合作用的实质
物质上把CO2和 H2O转变成有机物
能量上把光能转变成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04:01
返回
细胞呼吸 反应方程式
ATP+热 能
C6H12O6+6O2 酶 6CO2 +6H2O+能量
04:01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反应式不是 可逆反应
能量不同
酶不同
什么场所进行?
4、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
质是( A )
A、[H]和ATP C、O2和ATP
B、[H]和O2 D、[H]和H2O
04:01
返回
5、在光照充足的环境里,将黑藻放入含有18O的水中,过一段时
间后,分析18O放射性标记,最先( D )
A、在植物体内的葡萄糖中发现 B、在植物体内的淀粉中发现
与此同时,叶绿体利用光能转换成的另一部 分电能,将ADP和Pi转化成ATP,这一部分电 04:01能则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 。
③活跃的化学能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

04:01
在暗反应阶段中, 二氧化碳被固定后 形成一些三碳化合
物(C3),在有关
酶的催化作用下, 接受ATP和NADPH释 放出的能量并且被 NADPH还原,再经过 一系列复杂的变化, 最终形成糖类等富 含稳定化学能的有 机物。
C、在植物体内的淀粉、脂肪、蛋白质中均可发现
D、在植物体周围的空气中发现
6、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移途径是( A )
A、光能 ATP 葡萄糖
B、光能 叶绿素 葡萄糖
C、光能 D、光能
CO2
葡萄糖
葡萄糖 淀粉
04:01
返回
7、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夏季的中午 却又因叶表面气孔关闭而使光合作用减弱。
过程
分光反应和碳反应两个阶段, 分别在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中
进行 具体过程如下
04:01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能
O2
H2O
水在光下分解
[H] 供氢
2c3 固
叶绿体 中的色


ATP 供能 原
定 多种酶
参加催化 C5

co2
ADP+Pi
(CH2O) [氨基酸,脂肪]
光反应阶段
04:01
碳反应阶段
②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
h
h
O2 H++e-
e C A - D
NADP+
氧化型辅酶Ⅱ)
NADPH
(还原型辅酶Ⅱ)
+ H2O
NADP+
2e-
+
H+

NADPH
随着光能转换成电能,NADP+得到两个电子和一个氢离子,就形成了 04:01 NADPH。这样,一部分电能就转化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NADPH中。
A PD ——作用中心色素(P),原 初电子供体(D)和原初电子 受体(A)
聚光色素或天线色素——只起吸收和传递 光能,不进行光化学反应的光合色素,全部 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大部分叶绿 素a。
作用中心色素——吸收光能或由聚光色素 传递而来的激发能后,发生光化学反应引起 电荷分离的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3、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
30亿—20亿年前,蓝藻制造O2,使进行有氧 呼吸的生物得以发生和发展。
O2可形成O3,可滤去紫外线,减轻其对生物的破坏,使水生生 物开始逐渐在陆地生活,进而形成广泛分布的各种动植物。
04:01
返回
光合作用的实质:
能量方面看:
光合作用将光能最终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
物质方面看:
成的。
2、某科学家用含有14C的CO2来追踪D光合作用中的C原
子,这种C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A、CO2 B、CO2 C、CO2 D、CO2
叶绿体
ATP
叶绿素
ATP
乙醇
糖类
三碳化合物
糖类
04:01
返回
3、在光合作用中,需消耗ATP的是( A )
A、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B、CO2的固定 C、水在光下分解 D、 叶绿素吸收光能
ADP+Pi 酶 ATP
CO2的固定:CO2+C5 2C3 C3的还原:2C3 [H],酶ATP(CH2O)
光能转变为活泼的化 ATP中活泼的化学能转化为糖 学能,储存在ATP中 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光合作用的意义:
1、光合作用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 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
2、光合作用维持大气中O2和CO2含量的相 对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