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海二中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某省东海二中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礼乐丧葬制
C.婚娶联姻制 D.功臣分封制
2. “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
”尊祖敬宗是宗法制的重要内容,其对今天的影响表现在
A.规X某某仪式 B.传承中华传统 C.禁锢人们思想 D.阻碍社会进步
3.《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4.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
”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6.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
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
这主要反映了
A.内阁地位逐渐提高 B.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
C.废丞相后政治腐败 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7.清代科考规定,在殿试答卷时,文内遇有“皇帝”等定,须直接换一行顶格书写。
这在本质上反映出
A.八股之风愈演愈盛 B.君主专制影响深刻
C.科考规X愈加严格 D.君王名号不再避讳
8.晚清诗人X维屏有诗道:“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该诗记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9.下列文献中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是
10.历史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既正确又全面的同学是甲同学:辛亥革命完成了资产阶级某某革命的任务
乙同学: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丙同学: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
丁同学:辛亥革命推进了中国某某进程和社会近代化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11.近代中国,列强通过侵略手段攫取了通商、
设立租界等一系列特权。
右图所示城市状况是下
列哪次侵华战争及签订的条约所致的?
A.鸦片战争与《某某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条约》
C.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12.“飘飖故国迭痍疮,白骨哀鸿不忍望。
志
士三千凝血肉,磷烟一夜举刀枪。
旌扬绿野寻某某,都建金陵废帝王。
大义当时如号角,吹开晓雾现某某。
”此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挺进大别山
13.以下词组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某某主义革命的主要关节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五四起风雷某某定决策卢沟燃烽火挺进大别山
B.某某定决策五四起风雷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
C.五四起风雷卢沟燃烽火某某定决策挺进大别山
D.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某某定决策五四起风雷
14.右侧漫画创作于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的环
境里。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看,这幅作品主要反映作者的政
治立场是
A.对五四运动爆发的漠然
B.对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不满
C.对新文化运动的支持
D.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愤慨
15.右图所示的历史歌曲唱出了一个时代的革命奋斗目标。
这场革命之所以蓬勃兴起,主要是因为
A.某某起义的成功发动 B.某某会议的正确决策
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D.国共组建革命统一战线
16.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某次战役的示意图,这场激战三个月的战役是
A.某某会战 B.某某会战 C.淞沪会战 D.某某会战
17. 20世纪30年代,指出:“我们要使人民经济一天一天发展起来,大大改良群众生活,大大增加我们的财政收入,把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确切地建立起来。
”下列史实直接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B.反“围剿”失败后战略转移
C.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D.中华苏维埃某某国建立
18.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
……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此曲所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B.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
C.中华苏维埃某某国的成立 D.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大举侵华
19.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成为中国某某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20.报纸既是时代的晴雨表,也是历史的风向标。
右图报道的
头条新闻对当时某某革命的深远影响是
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伟大序幕
B.宣告国民党政府统治被推翻
C.表明国民党军队被彻底消灭
D.标志着全国获得完全的解放
21.1921年中共的诞生证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在艰难曲折的
革命斗争历程中,党逐步走向成熟。
中共历史上的八七会议和某某会议都
A.及时作出了挽救党和革命的决定
B.为长征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C.推动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促成了团结抗日局面的实现
22. 2010年2月11日,某某获得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承办权。
为迎接青奥会,某高级中学拟开展“图说近代某某”活动。
下列“图说”中正确的是
《某某条约》《天朝田亩制度》日本在某某递交投降书人民解放军占领某某
A.1842年,中英《某某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1853年,太平天国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C.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的首次完全胜利
D.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某某,统治中国22年的北洋军阀政府覆灭
23.“自从1949年某某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
我们之间音讯不通。
来往断绝。
祖国不能统一。
……近三十年某某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
据材料信息,这应出自
A.1979年《告某某同胞书》 B.1992年“九二共识”
C.1995年关于祖国统一大业谈话 D.2005年与连战会谈新闻公告
24.小明的爷爷退休前是市人大代表,小明在帮爷爷整理书籍时看到一部国家宪法,其中第五条第一款写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国家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这部宪法颁布实施的时间应是
A.1997年 B.1999年 C.1982年 D.1954年
25.20世纪90年代,某某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某某当局授权它为“处理涉台公权力的两岸事务的唯一机构”。
为了便于与之联系、商谈,大陆随后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当时这两个组织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方面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
A.两岸确立“和平统一”的方针 B.两岸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C.促成两岸“三通”的完全实现 D.两岸认同“一国两制”的构想26.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解决某某问题不可动摇的基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某某问题的基本方针。
我们一贯主X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某某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当时实现和平统一的有利条件是
A.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
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C.中美建交后,美国断绝与某某的外交关系
D.实现了三通,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27.某某诗人于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B.1979年《告某某同胞书》
C.1981年《关于某某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28.观察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某某自治区正式成立于1965年②某某是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区
③某某居住着以藏族为主的多个民族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民族的团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死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这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被称为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0.右图是我国于1985年发行的两X邮票。
从中可以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A.这次会议的会址在印度的万隆
B.会议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是我国首次一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D.会议加强了亚非各国的联系和团结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官吏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选官的标准主要经历了血缘——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官吏制度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
()
32.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实现了“三某某义”中所谓民族主义的任务。
()33.洛川会议作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定。
()
34.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极
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
35.右图所示的这枚珍贵邮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辉煌的时刻,成为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取得伟大胜利的见证。
()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
36.“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利于防止专制和腐败,但其能否实现与制度设计、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
——方兢《论中国古代监察制的不独立性》材料二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材料四在中国这样一个有两千多年帝制传统的国家里,国家最高权力的所有者从皇帝变成了总统,民众都不太适应。
而国会的运作,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的分立制衡等西方话语,中国人也一直不是很清楚。
——X鸣《重说中国近代史》请回答:
(1)秦朝在中央设置的“监察官”是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
(2分)
(2)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在权力运行机制方面有什么特点?(2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党人是如何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3分)
(4)纵观上述材料,反思古代、近代的这些尝试,归纳要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应该从哪些方面提供保障?(3分)
37.(1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
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
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障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
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苑书义《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材料二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某某。
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
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
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新某某主义的宪政》(1)在下列表格A、B、C、D的空白处填写适当内容。
(4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某某革命的两大主题是什么?(2分)提出这两大主题的依据是什么?(1分)
(3)根据所学知识说出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怎样的某某革命的道路?(2分)其结果如何?(1分)
38.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纪念碑碑文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以来,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
1)“三年以来”的革命时期内,人民解放军的哪一次行动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这一军事行动的直接指挥者是谁?(3分)
(2)“三十年以来”的革命历程的起点事件是什么?这一革命运动的爆发对中国革命的意义是什么?从此后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中,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了什么经验教训?(3分)
(3)“一千八百四十年”(即1840年)以来的某某革命中,中国各阶级前赴后继,英勇斗争。
请列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所进行的重大革命斗争?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4分)
~2015学年度东海二中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二、判断题: (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三、材料解析题
36.(1)监察官:御史大夫;根本目的:维护皇权。
(2分)
(2)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特点;分散相权,相互制约。
(2分)
(3)明确主权在民;确立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制。
(3分)
(4)保持监察制度的独立;坚持制定创新;制订完善的法律;提高人民参政意识与能力。
(3分,任答三点)
37.(1)A.洪秀全 B.孙某某 C.资产阶级某某革命 D.五四运动;(4分)
(2)独立与某某,反帝反封建;(2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1分)
(3)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或农村保卫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分)取得了新某某主义革命的胜利。
(1分)
38.(1)挺进大别山;(1分)X伯承、。
(2分)
(2)五四运动;(1分)标志新某某革命的开端。
(1分)经验教训;掌握军队(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1分)
(3)太平天国运动(或义和团运动)。
(1分)辛亥革命。
(1分)道路;农村包围城市、(1分)武装夺取政权。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