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合集下载

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第 2 9卷
第 5期
21 0 2年 5月
CN1 — 2 3 / 1— 0 4 T
Ex rme t lTe h o o y a d M a a e nt pe i n a c n l g n n g me
Vo . 9 No 5 M a . 2 2 12 . y 01
Absr c t a t:Ba i he ity e erm e a e c i g s tm n hewho e c m ia xp rm e a e c n n t anig sc c m s r xp i nt lt a h n ys e i t l he c le e i ntlt a hi g i r i n s ude t g od c m ia pe i e e hn og nd b sc ex rm e a uaiy p a s a vt r l . M a i g ul t n s’ o he c lex rm ntt c ol y a a i pe i nt lq lt l y ial o e k n f l u e o he c r c e i tc f b s c h m it y d s i lne , r s c i h d a i a ofba i he it y, a s ft ha a t rsi s o a i c e s r ic p i s e pe tng t e e uc ton lw sc c m s r d~ he eig t h du a i on e or r n O t e e c ton c c ptb n,r f r ig c ntn usy e pe i e a e c ng m e h s, a m pr vi e o m n o i uo l x rm nt lt a hi t od nd i o ng t al y o a i he s r xp rm e t t a h n h hequ i f b sc c mit y e e i n e c i g s oul one i he ba i he ity e t d be d n t sc c m s r xpe i e tac ng rm nt e hi p a tc o i pr ve t t e s’c m pr he i e q lt . r c ie t m o he s ud nt o e nsv uaiy Ke r y wo ds:b s cc m ia xpe i e ;t a hi a tc a i he c le rm nt e c ng pr c ie;c om p e e ie qu lt r h nsv a iy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有机 化 学 实 验 的 绿 色 化 是 一 项 系 统 而 复 杂 的 工 程 .需 要 广 大 教师 树 立 绿 色 化 学 教 育 观 和 可 持 续 发 展 观 ,将 绿 色 化 学 贯 穿 于有 机 化 学 实 验 的 整 个 过 程 ,探 寻传 统有 机化 学 实 验 与 绿 色 化学 思 想 的联 结 点 .在 有机 化学 实验 教学 实践 中积 极 研 究 、 于 探 索 。我 们 相 信 , 机化 学 实 验绿 色化 的 目标 一 定 能 勇 有 够逐 步实 现
多做 实 验 , 养 注 意 能 力 培 注 意 能 力是 学 生 注 意 听课 、 心 听讲 的一 种 行 为 能 力 。 专 观 察 实 验 时 ,学生 的注 意 力 集 中 了就 能 让 自己专 心 致 志 地 获 取 知识 , 引起 注 意 , 习 兴 趣盎 然 , 生探 求 知 识 的 强 大 动 力 。 学 产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 师 善 于 培 养学 生 的 注 意 力 . 取 得 良好 教 学 效 教 是 果 的重 要条 件 。 时有 学 生 反 映 , 学 原 理 、 式 、 验 难 学 难 平 化 公 实 记 , 教 材 内容 不 理 解 , 不 住 , 常 是 由 于 不 注 意 或 没 有 留 对 记 常 心 引 起 的 , 经 常创 设 趣 味实 验 进 行 教 学 . 而 效果 就很 理想 如 在 讲 授 “ 精 性 质 ” , 一 块 棉 手 帕 , 盛 有7 %酒 精 的烧 杯 酒 时 用 在 0 中浸 泡 . 均匀 湿 透 后 取 出 , 开 手 帕 , 镊 子 夹 住 两 角 . 火 待 展 用 在 焰 上 点燃 , 当火 焰 熄 灭 后 , 帕 完 好 无 损 。 妙 的 实验 表 演 , 手 奇 一 片哗然欣喜 , 生注意力集 中, 大地激发 了学生探索科 学 、 学 大 揭 示 奥秘 的兴 趣 。 学 生进 入 了学 习 心 理 的最 佳 状 态 二 、 媒体 演 示 实 验 。 养 观 察 能 力 多 培 在 化 学 教 学 过 程 中 , 师 注 意 对 学 生 观 察 力 的 培 养 , 断 教 不 用 实验 启 发 学 生积 极 感 知 事 物 的变 化 , 自觉 地 进 行 观 察 实 验 中 表现 出来 的 各种 现象 .在 大脑 中 留下 深 刻 印象 ,并 透 过 现 象 , 抓住 事 物 的 本 质 。借 助 多 媒体 演示 实验 , 即能 放 大 实 验 现 象 , 强实 验 的 可 见 度 , 易 于学 生 认真 、 增 更 有 序 的观 察 。 细腻 例 如, 在讲 授 《 分子 运 动 》 , 把 一 培 养 皿 放 在 投 影 器 承 物 玻 璃 时 我 面 上 , 培 养 皿 中 加 人 约 23 积 水 , 后 用 药 匙 取 一 小 粒 品 在 /体 然 红 , 入 到 培 养 皿 中 。 品红 是 一 种 红 色 染 料 , 初 在 水 中 缓 缓 放 最 溶 解 , 渐 地 明 显分 成 两 支 , 片 刻 后 , 散 完 成 。此 时 , 子 渐 待 扩 分 运 动 的全 过 程 通 过 光 学 投 影 到 屏 幕 上 ,学 生都 真 实 清楚 地 观 察 到 , 透 过 观察 到 的现 象 , 识 分 子 是 处 在 不 停 的 运 动 状 态 并 认 中。 就 避 免 了 以往 教 师 枯燥 无 味 的说 教 。 把 微 观 物 质 运 动 这 又 状 态 , 过 投 影 产 生 清 晰 的表 象 , 现 在 学 生 跟 前 , 接 激 发 通 展 直 起 学 生 的学 习 热情 , 而 加 深 对 分 子 概 念 、 质 、 构 的 理 解 。 从 性 结 实践证明, 借助 投 影 演 示 实 验 , 强化 实 验 演示 效 果 和 实验 的 能 直 观性 . 利 于 培 养 学 生 的 观察 能 力 。 有 三 、 生分 组 实 验 。 养 动 手 能 力 学 培 分 组 实 验 , 培 养 学生 动 手 能 力 的 重 要手 段 。 生通 过 亲 是 学 自实 验 , 练 掌 握 操 作 技 能 、 巧 ; 后 巩 固 验 证 , 深 和 扩 大 熟 技 而 加 他 们 所 学 得 的理 论 知识 。做 实 验 的过 程 就 是 理 论 联 系 实 际 的 过程 。因 此 , 师 要 认 真 组 织 好 每 一 次 的 学 生 分组 实验 , 每 教 对 章 每 一 节 实 验 做 到 实 验 目的 明 确 , 求 具 体 , 划 周 密 . 要 计 要

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 , 思路 教学 的核心 理念概 括为 : 大于做 、 并将 思 整体大 于局
部。实验不是一个简单 的动手操作过程 , 在实验前要先分析和把 握 实验的整体设计思路和操作思路 , 明确实验关键步骤 , 胸有 在“
成竹 ” 的情况下 动手实验 , 才会 收到好 的效果 。这个理 念虽有些 极端 , 却体现 了动脑 和思维在实验 过程 中的重要 性 , 但 而思维和 动脑 正是学生在实验 中最缺乏 的。
程改革 , 我们应 积极吸 收先进的教学 理念 , 以提高学 生素质为本 位, 以教学质量 为 中心 , 以应用 为 目的 , 必须 、 以“ 够用 ” 为准 的原 则, 以课程体 系 、 学内容 、 教 教学方法 改革为重点 , 过改革考试 通 形式等 各种手段达 到强化学生基 本素质 、 实践 能力和职业 技能 , 实施 “ 厚基础 、 口径 、 宽 适应 广 、 能力强 、 素质 高” 为基 本 内容 的人
无机化学实验在化学 实验教学 中占有特殊地位 , 学生化学 是 实 验教育 的第一 门实验教学课 程 , 学生 的兴趣 和学 习态度如何 ,
础 。随着 现代社会 对高素质 、 创新 型人才 的需求 , 高等教育就应 该从全方位培养学生综合素 质。这就要求 我们 与时俱进 , 根据学
验 的历史 地位 遭 到质 疑 ; 的进 行 了大 幅度 压缩 , 的干脆 摒 有 有 弃。可以说 , 素化学实验的改革是大学化学实验体系的改革重 元 心之 一。笔者认为元素化学实验 的改革 , 不是简单摒弃元素化学 实验 内容 , 而是 在 内容上选 择有 益于学 生 自我总结规 律性 的反 应, 少而精 , 拘泥于课 堂教学 内容 的系统性 , 弃 以往元 素化 不 摒 学实验为 主的教材编写 方式 , 采用列举 实验要点 的方式 , 不列 但 举试 剂 , 不写实验 步骤 , 由学生根据 要求完成 实验 , 写出报告 ; 另 外元 素化 学实验也应采用开放式教学 , 实验教材上仅给出的实验 要点 和提 示条 目, 由学 生按 照 自己的兴趣 , 任意选择实验 内容 , 在 给定时间 内完 成最低 限度 的实验及 实验报告 。这样更有利 于学 生创新 能力的培养 。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抓好基础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各种能力。

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如何培养能力?内容和训练手段是多方面的,例如:对化学实验的观察、操作、分析和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整合、概括并使之结构化、系统化的能力;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掌握相关知识的自学能力,以及从掌握的知识出发,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以下就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谈几点看法: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人对世界的认知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观察手段获得的,没有对事物的观察,我们的脑海将是一片空白。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化学研究是以实验现象为基础的。

在化学教材里,有近百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途径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因此,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创设实验教学情景,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化学教学中的观察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反应前后各物质的颜色、状态、溶解性、气味等;反应过程中是否发光、冒气泡、生成沉淀、烟雾、变色等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听到的响声、尝到的味道、闻到的气味;实验操作以及模型等等。

初三的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方法还不熟悉,观察能力尚待开发,所以应把培养目标放在侧重于观察的目的性、敏捷性和整体性上。

观察“目的性”的培养,是为了克服学生观察的盲目性。

初学化学的学生往往被某些新奇的化学实验现象所吸引,而遗漏了重要的观察内容。

例如:对“镁带燃烧”只注意到“耀眼的白光”,而忽略“燃烧后生成的新物质色态。

”这种盲目性如不在打基础的时期加以克服将遗害无穷,会造成学生观察能力的重大缺陷。

观察的“敏捷性”的培养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观察反应力。

由于许多化学变化的现象转瞬即逝。

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的现象,就必须抓住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最初状态,而这一状态的存在仅仅是一个瞬间。

高中化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高中化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高中化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高中化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阵地,而核心素养的落实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能力的集合,包括信息素养、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

有效的策略可以帮助高中化学教师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策略,帮助高中化学教师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落实核心素养的第一步。

化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很多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不高。

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引入有趣的化学实验和案例,组织学生参与化学知识竞赛等。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后续的核心素养落实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化学是一门需要创新意识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课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参与化学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四、倡导合作学习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

化学是一门需要学生积极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现象和现实问题,培养其对化学的正确认识和态度。

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感教育和价值引导,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提高其对化学学科的热爱和尊重。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其综合素质的提高铺设坚实的基础。

六、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高中化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包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倡导合作学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等。

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养

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养

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养作者:肖震来源:《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2012年第10期目前的教育改革是我国对上一轮课程改革的继续和延伸,也是上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标志着中国义务教育课程进入一个新的改革阶段.经过实践,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标志之一就是教学改革发展到学法改革上,学法改革的核心是真正承认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经过对新课程、新理念的学习和研究,对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我做了以下尝试.一、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要求学生能把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得出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应用有关化学原理来判断、推理得出物质具有何种特征,发生何种变化.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同时教学中要求学生对同一材料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不同耦联关系去探索结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思维方法;从学生生活经验中的实际问题和实际需要中引出理论知识的学习,渗透“利用环境学习”的设计思想,把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社会化.二、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1.读书读书是各个环节的基础,是学生吸收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识记化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方法.2.实验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定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的探讨和论证.中等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在认真做好课本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的前提下,大力加强学生选做实验的容量及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假设,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能力.3.讨论讨论研究是读与做这两个环节的深化,也是师生交往的阶段.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问.交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和发言权,按认识规律,让学生通过感知、联想、讨论、探索的过程,帮助他们解惑释疑,获得知识,发展能力.4.讲课讲课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突破知识难点和关键的重要环节,也是知识点梳理、交代规律的重要阶段.教师讲解的内容应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精讲,所以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的,“启发式”和“引导式”的讲解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比、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有利于学生将感性知识变为理性知识.5.练习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以后,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学生,主要是通过做练习题来体现的,教师应该有计划地布置给学生练习,紧密联系实际,使练习这一环节在学生知识系统化中能起到组织作用,并能完成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三、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美好情操1.强化德育功能,培养现代意识首先,依靠化学学科的特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化学学科本身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我们在化学教学中通过质量守恒定律、分子、原子等建立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通过氧化与还原、化合与分解等内容树立学生的对立统一的观点;通过元素周期律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其次,在化学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时,应确定好知识传授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潜移默化地自然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从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近代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都足以表明我国化学事业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和化学在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这样,寓德育于化学教学之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坚定他们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信心.最后,在化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穿插和渗透一些现代社会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淡水资源的危机、主要能源的危机、环境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环境教育、生态教育、人口教育、能源资源教育,使学生养成一种长远观点和负责的态度.2.增强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化学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训练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让学生从解释身边化学现象、处理身边化学问题做起,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生活、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处理一些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其次,尽可能多地在各个领域撷取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材料,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他们应用化学知识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自觉性.最后,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化学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计划地给学生安排一些探索性的实验题目,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教师是教育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育其实质就是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化学教学的改革,对于我们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化学教育应该走上适应社会发展、学科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等需求之路.让我们不断努力,推进新课程的改革步伐,培养新一代会学习的现代文明人.参考文献:[1]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浅谈化学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浅谈化学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学 以致 用 ,根据 学 生 知识 水 平 和 技 能 水 平 ,练 习一 些 解 决 具 体 问 题 的 实 验 ,可 以培 养 学 生综 合 运 用知 识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这 正 是 素 质 教 育 的 最 终 目
的。 培 养学 生 是 拓展 意 识 和创 新 精 神 。 从 而 达 到 培养 学 生 解决 实 际 问题 的实 验 能 力。 2 :加强 学生实验 训练 ) 中学 阶段 学 生 实验 包 括 物质 实 验 、
实 ” 教 育 的 过 程 中 ,更 加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我们 的脑 海 将 是一 片 空 白。而 化 学是 一 门以 实验 为 基 础 的 自然 学 科 ,而 实验 的
目的 就是 通 过 观察 实 验 时 发生 的各种 现 象 来 获得 丰 富 的感 性 认 识 ,再 通 过思 维 活 动 得 出事 物 的最 本 质 的 规律 。没有 敏 锐 、深 刻 、细 微 的观 察 能 力 ,就 不 可 能
题 进 行 分 析 、探 讨 , 并 提 出 一 些 科 学 的 、行 之有 效 的方 法 和方 案 。例 如 :我 市 近 几 年 奶 牛 养 殖 业 呈 迅 猛 发 展 的 势
头 ,带 来 了可 观 的经 济 效 益 ,但 大 量 的 牛粪 如 何处 理 却 成 了一 个令 人 头疼 的问 题 。 有 的 堆 放 在 农 田里 ,造 成 无 法 耕 种 , 有 的 不 经 处 理 直 接 排 进 小 溪 ,小 河 ,随 后 流人 大 河 中 ,造成 严 重 的水 质
所 学 知识 来 完 成 ,有 一 定 的难 度 ,但 能
获 得 丰 富 的 、关键 的 、准 确的 有 关 事 物 反应 的感性 认识 。

化学教育教学方面的特长和突出贡献

化学教育教学方面的特长和突出贡献

化学教育教学方面的特长和突出贡献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化学教育教学工作者,我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为化学教育事业做出了一些突出的贡献。

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原理和概念。

因此,我经常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总结规律。

在实验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我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化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其中的概念和原理。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等方法,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

我会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化学是一门涉及广泛、内容繁多的学科,学生往往面临学习兴趣不高、记忆负担重的问题。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会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教学内容,如化学游戏、案例分析等。

我还会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让他们亲身体验化学的魅力。

同时,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关注他们的学习进展和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紧密相关,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我会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与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进行结合,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和思维方式。

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引导他们利用科学文献和实验数据进行研究和探索。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综合性学科考试和实际问题。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实践能力
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实验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应该将实验与理论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感知化学现象,掌握化学实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二、创新思维
高中化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该结合实际,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本质,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质疑、探究的习惯。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等方面的整体素质,高中化学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让学生具备科学思维方式,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四、团队合作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实验和探究常常需要学生彼此合作,进行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交往和沟通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高中化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学会沟通、学会协作。

五、责任意识
高中化学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班级或团队中的职责,让学生养成敬业奉献、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提高自身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综合素质
高中化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包括学生的个性、品德、才能、情感和文化素质等。

因此,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成为有着全面素质的人。

总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只有注重学生素养的培养,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具备竞争力。

浅谈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谈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念 的形成 、 发展 , 解答化 学习题和 完成课题研 究等 。
察 能 力 和 实验 技 能
就认识能力而 言 , 思 维能力是核心 , 观 察能力是 基础 。化
能的简捷而有效 的途径 , 加强学生对 实验 教学 的认 识 , 调 控符
题 上的新发现 、 化 学技术上 的创造和革新 , 以及化 学教 学 中概 学是一 门以实验 为基础的 自然 学科 。实验 是培养学生基 本技 那么 , 如何在化学 教学 中着 力培 养学生 的能 力呢 ? 在教学 合素质教育 的发 展的功能 。在 分组实验 中可给学生较 大的 自 动手 、 动脑 、 动 口三位一体 , 最 大程度的调动和 激发 学生 实践中, 我从 更新 教 学方 法 、 优 化 课堂 结构 入 手 , 力 图把 “ 课 由度 , 堂” 改为 “ 学堂” , 将“ 一 言堂 ” 改为 “ 群 言堂 ” , 以很 好地 调 动 进行 积极的思维 ,可培养学生 严谨的科学态 度 ,增长科 学意
提 高逻 辑推理能 力 , 提 高观 察 、 分析、 解 决问题能力 。教师 “ 教” 与“ 学” 的积极性 。实践证 明这样做不仅 可以使学 生获得 识 , 知识, 同时也能提 高能力 。 现将 我在多年 的教 学实践 中采取的 应 创造条件有 目的的指导学生 ,观察实验现 象 ,从 中引出结
【 关键词 】 素质教育 化学教育 能力培养 思维能力 观察能力 改革教法 实验技能 化学理论 物质结构 生活
经验 综合 能力
九年义 务教 育改革 的核 心 问题是 实施素 质教育 。初 中化 能力 , 发展 的核 心。思维能 力的发展为其他能 力的发展 , 奠定
把 问题 说透 , 以防 以后 出现 类似 问题 , 对有进 步 的 化学知 识解释 一些 简单 的现象 或解决 一些 简单 的化学 问题 。 误的根 源 , 也就是说 : 初 中化 学教学要注 重对学生能 力的培 养。 心理学家 学生 , 即使微 小进步 , 我也把 他看 作“ 闪光点 ” 予意鼓励 , 同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智体美劳心”六育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智体美劳心”六育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智体美劳心”六育教育
“德智体美劳心”六育教育是国家教育方针中提出的一种全面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化学教学也应该贯彻这一理念。


下是化学教学中六育教育的体现:
1. 德育:化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学生遵
循科学的道德规范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注重实验守则和安全意识,尊重他人的知识和成果,获得正确的伦理观和社会责任感。

2. 智育:化学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
生既掌握基本化学知识,又能够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学会利
用信息技术和多种资源开展学习和研究,提高综合素质。

3. 体育:化学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利用化学实验和
化学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反应速度和精细动作能力,培养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4. 美育:化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能力,通过
化学实验、绘画和制作活动,让学生了解色彩、形状和材料,发展
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化学的美。

5. 劳动教育:化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亲手进行化学实验、制作实物,通过实践增强对化学知
识的理解和记忆。

6. 心育:化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性
格成长,有助于学生塑造自信心和积极心态,掌握健康的心理调节
方法,在学习中发现乐趣和满足,培养终身学习的兴趣和习惯。

在化学教学中,应该将六育教育纳入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育人目标和需求,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全面发展。

中学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方法

中学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方法
第2 5卷第 1 2期 21 0 1年 1 2月
化工时刊
Ch m ia n u ty Tm e e c l d s r i s I
Vo . 5, . 1 1 2 No 1 De . 2. 0 1 c 1 2 1
d i1 .9 9 ji n 1 0 o:0 3 6 / . s . 0 2—1 4 2 1 .2 0 1 s 5 X. 0 1 1 . 2

6 — 9
■蟹圈
2 1 o 5 o2 0 . 1 , . 1 V. N 1 2
教论 改坛
力 的重 要手段 。在 化学教 学论实 验教 学 中 , 应鼓励 学 生 在充 分预 习的前 提下 , 立 自信 心 , 树 克服 怕失 败 、 怕
否 能对 中学 生起 到示 范 、 率作 用 。学 生一进 入 实验 表 室, 教师就 要对 学生 各 个方 面严 格 要 求 , 一旦 出现 失
不严从而使学生对这 门课不够重视 , 教师也感到教 学 过程不 能 引人 人胜 , 更难 以实 现推 陈 出新 。有 的学
生往 往认 为 “ 学 化 学 教 学 法 实 验 ” 中 学化 学 实 中 即
验, 在他们 心 目中 , 些 实 验 甚 至是 对 过 去所 见 实 验 有 的重复 , 非常简 单 而不 屑 于 重 视 。然 而 , 实验 教 学 在
预 习教材 , 写 出预 习报 告 。 并

加强实验课的考核工作, 提高
学 生 操 作 技 能及 实 验教 学技 能
中学化学教学论实验课 的考试 目的不仅仅是评
实验 预 习报告应 包括 有 明确 的实验 原理 、 验步 实
骤、 实验装置图、 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和结果、 实验操 作 中 的注意事 项等 内容 , 如果 是制备 实验 还要求 学生

化学知识的跨学科整合教学

化学知识的跨学科整合教学

化学知识的跨学科整合教学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教育界普遍认识到单一学科的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综合发展的需求。

因此,跨学科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其中,将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教学,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探讨化学知识的跨学科整合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

一、跨学科整合教学的重要性1. 拓宽学生的视野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将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可以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让他们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

例如,运用化学知识解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不仅涉及到化学的分析方法,还需要了解生物学和营养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2.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化学知识的跨学科整合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学生不仅需要使用化学知识,还需要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这种跨学科整合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跨学科整合教学可以打破学科边界,使学习更加综合、有趣和实用。

通过将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创设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场景,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授有机化合物时,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如合成某种具有特定功能的药物,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化学的魅力。

二、化学知识的跨学科整合教学方法1. 与生物学整合化学和生物学的关系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促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入生物学的概念和实例,来解释化学现象和化学反应对生物体的影响。

例如,在教学中介绍细胞的结构时,可以引入有关细胞膜的渗透压和化学反应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的运作机制。

2. 与物理学整合化学和物理学同为自然科学,二者在研究物质的基本属性和变化过程时具有很多相似的方法和原理。

利用物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化学现象,同时将化学应用于解决物理问题。

近3年来任教化学学科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情况

近3年来任教化学学科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情况

近3年来任教化学学科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
素质情况
近3年来,化学学科在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方面取得了显著
进展。

首先,学生们在化学学科的学业水平上表现出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
了显著增强。

学生们对于化学实验的操作技能也有了明显提高,能够
熟练地使用实验仪器和进行科学实验设计与分析。

其次,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他们对科学研究和
创新的意识日益增强,具备了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他们
能够主动积累化学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此外,学生们参加了各类科学竞赛和研究项目,不仅增加了对化学学
科的兴趣和热爱,还提高了他们在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方面的能力。

最后,学校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

加强了
实验室设备的更新和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实验材料和教学资料。

同时,还组织了一系列的学术讲座和专题讨论会,邀请了一些专业化学家和
教育专家给学生们做学术指导和辅导。

这些举措对学生们的学业水平
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近3年来,化学学科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
了显著提高。

这无疑是学生们刻苦学习和付出努力的结果,也离不开
学校和教师们的辛勤付出和教育改革的推动。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发
展中,化学学科会继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培养更多的优秀化学人才
做出更大贡献。

初中化学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初中化学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初中化学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

而核心素养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指标。

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
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化学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老师应该注重课堂实践教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
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渠道。

通过设计
简单易行、直观有效的实验,让学生动手参与其中,探究实验现象
和规律,体验科学的魅力,不断培养科学素养。

其次,老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

化学是一门需要
思考的科学,学生需要具备对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

在课堂中,老
师应该引导学生研究化学概念,分析化学现象,进行推理判断,培
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最后,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团队协作是一
种在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工作方式,也是社会中一种重要的合作方式。

在课堂实践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以上方法,化学教师可以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同时,也可以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经验方法推广至其他学科。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烧 的演 示实验 中 , 师应 向学 生强调 集 中 教
注 意 力 观察 镁 燃 烧 后 的 产 物氧 化 镁 的颜
色 、状 态 及 测 试 硬 度 , 不 要 因 镁 燃 烧 放 而 度 和 对 科 学 知 识 探 索 的 细 密 度 有 着 极 为 密切 的关 系 。 由于化学 实验 的特 殊性 , 它 出的耀 眼强光 而 分散注 意力 , 而使 学生 从 有 目的地去 观察 。 多 让学 生上 台做演 示实 验 , 样学生 这 会 更加 有兴趣 观察 实验 操作过 程 , 示者 演 由于本学 科 与生产 实际密 切相 关 , 其
观 察 能 力 是 衡 量 一 个 人 科 学 素 质 高 低 的
重 要 尺 度 。 一 个 学 生 学 习 的 好 坏 , 力 的 能
是 发 展学 生 的观 察 能 力 的 有效 途 径 。 例
如 , 学物 质 的状 态 、 色 、 味 、 点 、 化 颜 气 熔 沸
高 低 , 往 与 他 们 对 客 观 事 物 反 应 的 敏 锐 往
握 , 是 所 谓 的 正 迁 移 。 笔 者 认 为 , 先 应 鼓 励 学 生 掌 握 好 以 上 就 首 几 门课程 的有 关知识 和 实 习技能 , 助学 生找 出以上各 种知 识之 帮 间 的共 同 点 和 一 般 原 理 , 学 习 本 课 程 打 好 基 础 。 其 次 是 提 高 学 为 生 的概括 水平 , 助学 生把 已有 的知 识进 行 归纳概 括 , 时 , 教 帮 同 在 学 过 程 中 加 强 对 学 生 的 指 导 , 学 生 将 已 有 的 制 图 知 识 和 实 习 知 使 识 应 用 于 新 课 程 的 学 习 。 这 样 . 会 对 本 课 程 知 识 的学 习和 掌 握 就

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目标设计

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目标设计

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目标设计引言: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核心素养教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化学教学中,通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以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目标,以期为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教学的基础。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因此,化学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方面:1.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技能,使他们能够准确地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进行科学推理和分析。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他们能够提出科学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并得出科学结论。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清晰地表达科学观点和实验结果,并与他人进行有效的科学交流。

二、跨学科素养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使他们能够将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因此,化学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方面:1.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他们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化学问题,如计算化学反应的摩尔比例、浓度等。

2.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化学信息,如使用化学数据库查询相关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3. 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使他们能够准确地表达化学概念和原理,并理解和解释相关的化学文献。

三、实践素养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素养和创新能力。

因此,化学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方面:1.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他们能够熟练地操作实验仪器和设备,进行化学实验。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条件。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预防实验事故的发生。

化学大单元教学心得体会

化学大单元教学心得体会

一、引言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深知化学大单元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对化学大单元教学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此背景下,我积极参与化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现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二、化学大单元教学的特点1. 系统性:化学大单元教学以化学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将化学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整合,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化学知识。

2. 综合性:化学大单元教学注重学科内外的知识融合,将化学知识与物理、生物、地理等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

3. 实践性:化学大单元教学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发展性:化学大单元教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

三、化学大单元教学的心得体会1. 深入理解教材,把握教学重点在化学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理解教材,把握教学重点,明确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学大单元教学要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有趣的实验、生动的图片等,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生动的形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化学。

3. 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实践能力化学大单元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注重学科融合,拓展学生知识面化学大单元教学要注重学科融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教师可以将化学知识与物理、生物、地理等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化学教师思想汇报

化学教师思想汇报

化学教师思想汇报前言在当今社会,化学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化学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承担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使命。

本文旨在汇报我作为一名化学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实践经验,分享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探索,以期激发更多化学教师的思考和交流。

教学初衷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我深知化学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我的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实践和思考,帮助他们建立起扎实的化学基础。

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会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还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科研和实验活动,培养他们的独立探究与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个性化辅导,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我鼓励学生敢于表达和质疑,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思考针对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

我认为化学教育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变化和科技进步的步伐,引入前沿的化学知识和技术,激发学生对化学的热情和探索欲。

同时,我也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结语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深知教育事业的使命和责任,我将继续努力不懈,积极探索和创新,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化学人才而努力奋斗。

希望本文能够激发更多教师的思考和交流,共同促进化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以上是我的化学教师思想汇报,谢谢阅读!以上内容为创作成果,仅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三觉中心校:陆玉柱
摘要:本文论述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和培养方法。

关键词: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抓好基础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同时,还要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各种能力。

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如何培养能力?就其内容和训练手段是多方面的,例如:对化学实验的观察、操作、分析、和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整合、概括并使之结构化、系统化的能力;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掌握相关知识的自学能力,以及从掌握的知识出发,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以下,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做一个初步阐述。

1:培养观察能力
人对世界的认知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观察手段获得的,没有对事物的观察,我们的脑海将是一片空白。

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而实验的目的就是通过观察实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来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再通过思维活动得出事物的最本质的规律。

没有敏锐、深刻、细微的观察能力,就不可能获得丰富的、关键的、准确的有关事物反应的感性认识。

化学教学中观察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反应前各物质的颜色、状态、溶解性、反应过程中是否发光、冒气泡、生成沉淀、烟雾、变色;反应后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实验过程中听到的响声、尝到的味道、闻到的气味。

(2)实验过程中仪器的连接、组装、操作、以及所见的图表、模型等等。

(3)各种仪器所测得的温度、放电情况等等。

(4)皮肤所感觉到的温度等等。

对这些方面的观察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明确观察的目的和方法
刚开始观察时,学生往往无明确的目的和条理,只一味追求实验的趣味性。

例如: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O2的制取这一实验时,学生听得都认真、看得仔细,在讲解和演示完做这个实验所需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后,下面的同学都表示听懂了,学会了。

可当真正到实验室自己动手操作时,却发现同学们出现了很多错误。

例如: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等等。

因此,教师应明确讲解观察的目的、观察时应注意哪些现象,如物质的色、态、味的变化,发光、防热、气泡、沉淀的生成等等。

同时还应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按事物结构由外(左、上)到内(右、下)或相反;由局部到整体或反之;按事物所处空间,由远到近或反之;按事物出现时间先后顺序等[1],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精确观察。

例如:观察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强调观察的内容:点燃前硫的颜色;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的颜色;在纯氧中燃烧的剧烈程度;火焰颜色的改变;是否放出热量以及生成物的色、态、味、形等等。

1-2:引导学生利用眼、耳、口、鼻、手等多种感觉器官,细心捕捉各种直观、细微的变化现象
学生观察时,往往只注重用眼睛看,而忽略了其它感官所起的作用,观察的内容单一、片面。

因此,教师应教会学生用眼、耳、口、鼻、手等多种感官来捕捉各种变化,并准确记忆下来。

利用实验,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培养学生的全面观察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1-3:及时总结观察的结果,认识不足,及时改进
每次观察结束,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结,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主动去认识观察的方法是否正确,内容是否正确、全面,特别是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和一些细微变化,以及由于长期的生活习惯而养成的错误操作和认识。

指出错误和不足,及时改进。

此外,观察还需要与周密的计划、思维活动相互渗透等方法配合,相辅相成。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能力。

2:培养实验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知识来源于实验,并在实验中发展。

离开实验,化学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缺乏依据,没有说服力,没有吸引力,就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化学实验技能的陪养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特别是在开展“普实”教育的过程中,更加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实验的类型可分为基本操作、学生实验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验“习题”。

前两类教材有明确的要求和步骤,学生能够按照要求和步骤顺利地完成。

通过一定的训练能较好地掌握。

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验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完成,有一定的难度,但能很好地起到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需着重练习。

实验能力的培养一般按讲解、示范、独立操作顺序来进行,具体方法如下:
2-1:熟练掌握基本操作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学生实验和实验习题的根本,任何一个化学实验都是基本操作的综合。

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各种仪器,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然后详细介绍各仪器的名称、功能、用途、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及其理由,并与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该仪器的错误方法区别开来,而且要熟记,最后老师逐一演示规范操作,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模仿练习(在实验室进行),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使学生能纯熟掌握。

还应特别注意技巧性操作的训练,如振荡、搅拌、蒸发、过滤等和反复练习纠正日常生活中形成定式的错误操作。

2-2:加强学生实验训练
中学阶段学生实验包括物质实验、制取实验、溶液配制实验。

每个实验都有其特定的训练目的和要求,是协调发展综合技能,积累解决实际问题方案,培养科学实验技能的途径,为培养创新能力打基础。

做学生实验前要加强预习,做到心中有数,提示每个仪器在实验中的具体作用,每部分装置的构成、作用和目的、操作顺序、注意事项等等。

然后由老师演示一次,在老师指导下严格按照实验目的和要求有序地完成学生实验,从而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2-3: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以致用,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练习一些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培养学生是拓展意识和创新精神。

如:常有一些骗子在农村中用黄铜制品冒充黄金制品来进行诈骗,屡见不鲜。

就以此出了一个题目,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鉴别真假黄金,以下是学生设计的两个方案:
方案1:实验目的:鉴别黄铜和黄金
原理:利用黄铜中含锌,遇硫酸、盐酸会放出气体,产生气泡,而黄金不和硫酸、盐酸反应,不冒气泡来鉴别。

Zn+H2SO4=ZnSO4+H2↑ Zn+2HCl=ZnCl2+H2↑
所需仪器:试管、镊子
所需药品:黄铜、黄金、稀H2SO4或稀HCl
实验步骤:略
方案2:实验目的:鉴别黄铜和黄金
原理:Cu、Zn在空气中加热会变色,而黄金加热不变色。

黄铜(黄色)+氧气→氧化铜(黑色)
所需仪器:坩埚钳、酒精灯、火柴
所需药品:黄铜、黄金
实验步骤:略
由上可以看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并设计出两套方案进行实验,做好记录,完成实验报告。

最后分析、比较,得出第二种方案较佳的结论。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验能力。

3: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造力是人类向前发展永不枯竭的动力,是个人事业取得成功的源泉。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中学化学必须在着重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方法有:
3-1:打破成规,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我发现,现在学生的想象能力被极大地制约了,显得非常地缺乏,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就谈不上创新,创造。

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发挥想象能力的空间,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具体的可以给学生提一些能启发其想象力的问题,例如:如何区分木炭和二氧化锰,学生一般都采用一种方法—加热,能燃烧的是木炭,不能燃烧的是二氧化锰。

思维特别单一,此时可提醒同学们用其他一些方法来区分,如:可将两者倒入水中,能浮在水面上的是木炭,下沉的是二氧化锰。

还可将两者分别加入氯酸钾中,然后加热,能使氯酸钾分解速度加快的是二氧化锰,能燃烧的是木炭。

还可将其烘烤后分别投入盛有二氧化氮的集气瓶中,具有吸附性的是木炭,另一是二氧化锰等等一些方法。

这样可大大拓宽学生的思维,充分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2:联系实际,开发创新
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关心社会、联系实际,用探索创新的眼光看世界,让学生的创新精神贯穿于生活中的每一天。

对生产、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一些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方案。

例如:我市近几年奶牛养殖业呈迅猛发展的势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大量的牛粪如何处理却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有的堆放在农田里,造成无法耕种,有的不经处理直接排进小溪,小河,随后流入大河中,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

我便组织同学们讨论如何合理处理牛粪,学生们都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

如:修建沼气池,将牛粪作为制作沼气的原料。

牛粪中有很多纤维,可用作养鱼的饲料。

将牛粪晒干作燃料等。

这样既避免了污染,又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一举两得。

通过讨论,不但使学生掌握了书本知识,还能灵活运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对社会的关注,参与和适应社会活动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从而实现教育的最根本目的。

总而言之,我们应根据时代的需要,研究和制定周详、有效的教学方案,改进和创造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真正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有用的社会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