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加黑罩面试验段方案与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加黑罩面试验段方案与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摘要:本文从白加黑罩面试验段方案确定,结合试验段监测结果分析,从施工角度对G324试验段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
包括:水泥路面修补,粘层、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生产过程,面层摊铺过程及验收。
较为详细的阐述了规范对施工过程的要求,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工作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白加黑罩面,病害类型,试验段方案,施工方法,质量控制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white and black cover interview test section plan,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test section of the monitoring results, expounds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on G324 test section from the angle of construction. Including: cement road repair, adhesive layer, the rubber asphalt stress absorbing layer,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e surface layer paving process and acceptance. A more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specific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requirements,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design units, construction units work.
Keywords: white and black cover, disease type, construction method, quality control testing scheme,
由于试验段处于高温多雨地带,道路纵断高程大,G324曾经改造数次,未考虑地基的影响,改造结果不理想。
所以本次改造工程为了更好的解决路面早期破坏,尝试性加入应力吸收层,选取K238+800~K240+267.52为本次工程的试验段,共长1467.52m,此段试验段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严重,基本包含所有病害类型,如图1所示,经过数次的监测,可以反映加铺层和应力吸收层的合作性能,为今后的改造工程提供依据。
破碎板板角断裂错台
图1主要病害类型
1 白加黑罩面试验段方案
根据设计图及施工实际情况,分别采用四种路面设计、施工方案,具体详见表1。
表1加铺方案设置路段一览表
2 试验段监测结果
由表2至表4检测结果分析表明:方案D右段车辙深度相对较小。
方案D 左段平整度结果相对较好。
方案D右段的弯沉值较小。
由于白加黑结构路面弯沉不作为硬性指标,并且随时间的增加弯沉呈先小后大的趋势,所以弯沉检测仅做两次。
表2 车辙深度检测结果
表3平整度(国际平整度指数IRI)检测结果
3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补及加铺技术
3.1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补及加铺技术
(1)混凝土凿除。
人工破碎局部面板,使用切割机切除破碎部位,保护未破碎部分不被破坏。
用风镐破碎整块板,保证临板联系杆不被破坏。
(2)混凝土拌和、运输。
采用商品混凝土,采用专用混凝土运输车运送。
(3)混凝土摊铺。
对模板位置及职称情况检测,采用小型机具进行摊铺。
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人工抹平。
(4)混凝土板养护。
新浇混凝土按照规范进行标准养护。
3.2 粘层
(1)基层验收合格后,在水泥混凝土面层上进行面层洒布。
(2)需满足要求:使用改性乳化沥青;洒布前,检测改性乳化沥青的质量;洒布量需符合设计要求;原水泥混凝土面层干净干燥后,才可进行粘层洒布。
3.3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
(3)橡胶沥青的生产:使用专用设备加工橡胶沥青。
基质沥青加热到185~200℃。
称料准确送入混合装置,胶粉和沥青比例正确,充分均匀。
添加剂在添加胶粉的时候加入,或混合在基质沥青中。
结合料充分混合搅动45min,加入胶粉后,升温至180℃以上混炼45min,规定温度为180~195℃。
生产后,保温并且搅动储存,规定温度为180~195℃。
用手持式旋转粘度计随时监控橡胶沥青粘度随时间的变化,粘度是橡胶沥青质量的保证,粘度合格,橡胶沥青才能使用。
橡胶沥青在4h之内不使用,应停止加热,使用前如温度降低至180℃以下需重新加热。
橡胶沥青冷却后再加热到180~195℃称为一个加热循环,允许两个加热循环,但是橡胶沥青必须一直能够满足最低粘度及其他规范的要求。
(4)施工注意事项:吸收层的最小厚度要大于10mm。
施工时,气温和路面温度宜高于18℃,但不宜过高,过高的温度使结合料不宜结合。
路面应保持洁净、干燥。
应注意风速,不得影响施工。
雨天和即将下雨的天气不能进行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
3.4 橡胶沥青混凝土面层
(1)橡胶沥青的生产:ARAC-13橡胶沥青的生产方法与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相同。
(2)关于橡胶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统一规定:目标配合比上报驻工地监理审查,总监代表批准后用于生产配合比,若材料发生变化,要及时重新做实验做目标配合比设计。
拌合楼须由驻工地监理工程师和总监代表审查后用于生产配合比设计。
(3)施工接缝的处理。
纵向施工缝:采用两台摊铺机联合摊铺,前部摊铺的混合料留10cm左后后续摊铺的基准,重叠摊铺5cm至10cm,最后以热接缝形式碾压。
横向施工缝:全部采用平接缝,三米直尺在摊铺段端部的直尺呈悬臂状,用锯缝机铲除接缝处的沥青混凝土。
继续摊铺时,先将锯缝后残渣清洗干净、晾干并涂上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机继续摊铺。
用钢桶式压路机横向碾压,从原路面处出发跨缝碾压至未碾压混合料。
(4)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压实度采用双控指标,要求马歇尔标准密度的压实度大于98%,最大理论密度压实度为92%~96%。
上面层平整度采用连续平整度仪检测,标准小于等于1.2mm。
(5)渗水系数采用改进型渗水仪检测检测频率双车道200m一点,标准小于200ml/min,合格率90%以上。
若某路段合格率小于90%,应加倍检测,若结果仍旧小于90%,需要对该路段面层进行处理。
4 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与验收
4.1 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要求
(1)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按照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的步骤和要求来进行。
确定出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施工中不得更改配合比。
生产中严格控制原材料指标。
若原材料指标发生变化,应重新做实验,确定生产用标准配合比。
(2)宜控制的温度范围:必须在规范要求范围内进行生产和施工。
(3)压实度检测:碾压完毕后进行压实度检测,采用取芯辅助核子(无核)密度仪检测,现场压实度不应大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