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三生物第二
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B.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直毛和长毛都是相对性状
2. 处于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目之比为()
A.1:2:4
B.1:2:2
C.1:1:2
D.1:4:4
3. CLAC通道是细胞应对内质网钙超载的保护机制,该通道依赖的TMCO1是内质网跨膜蛋白,这种膜蛋白可以感知内质网中过高的钙浓度并形成具有钙离子通道活性的四聚体,主动将内质网中过多的钙离子排出,当内质网中的钙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后四聚体解聚,钙通道活性消失。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MC01基因缺陷的细胞可能会出现内质网中钙离子浓度异常
B. 内质网内钙离子浓度的调节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C. 用3H标记合成TMC01的氨基酸,放射性会依次出现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中
D. 钙离子可作为内质网中钙离子浓度调节的信号分子
4.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蛔虫细胞内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不一定具有分泌功能
C.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分化及信息传递密切相关
D.性激素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5.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稳态
C.“空调病”、“高原反应”和过敏反应都是内环境稳态失调所致
D.免疫系统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不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
6. 开心果已成为世界五大坚果作物,其能适应严酷的生长条件,具有耐旱,抗热等特性,含有丰富的有机物、矿物质等,下列关于开心果植株细胞的元素及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钠、钾、铁、钙等在细胞在细胞中均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B.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C,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糖类
C.细胞中结合水的含量远远多于自由水,以利于其抗旱等
D.缺铁植株易倒伏,说明无机盐能维持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
7. 细胞自噬是细胞通过溶酶体与包裹细胞自身物质的双层膜融合,从而降解细胞自身病变物质或结构的过程(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自噬体和内质网一样都由单层膜构成
B.图中溶酶体与自噬体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图中的水解酶是在自噬溶酶体中合成的
D.图中所示的过程可属于正常细胞的生理活动
8. 有关小麦根尖细胞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丝状结构
B.核仁是产生核糖体及复制染色体的场所
C.核孔对物质的运输不具有选择性
D.小分子物质一般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9. 2020年国际马拉松夏季竞速邀请赛在西安举行,人们在运动过程中,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活动以维持内环境稳态。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中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
B. 运动过程中,线粒体内的葡萄糖氧化分解加快,体温略有升高
C. 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与血浆中缓冲物质H2CO3发生中和,血浆pH保持相对稳定
D. 运动过程中大量流汗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显著降低
10. 白菜细胞中组成核酸的碱基、五碳糖、核苷酸的种类依次是()
A.5、2、8
B.4、2、2
C.5、2、2
D.4、4、8
11. 图①~①表示物质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几种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方式不同
B.Na+主要以方式①运出小肠上皮细胞
C.多肽以方式①进入细胞,以方式①离开细胞
D.口服维生素D通过方式①被吸收
12. 下面是4种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简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甲:乙:
丙:丁:
A. 构成上述氨基酸分子的基本元素是C、H、O、N
B. 上述4种氨基酸的R基依次是—H、—CH3、—CH2OH、—CH2COOH
C.R基中也可以有氨基或羧基
D. 氨基酸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13. 下列4组杂交实验中,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A.非甜玉米×非甜玉米→301非甜玉米+101甜玉米
B.紫花豌豆×白花豌豆→紫花豌豆+白花豌豆
C.盘状南瓜×球状南瓜→盘状南瓜D.黑毛牛×白毛牛→黑毛牛
14. 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外界环境稳定及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B. 内环境稳态被破坏,一定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功能异常有关
C. 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完成代谢活动,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D.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曾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15.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先解离染色再漂洗
B.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最好选用新鲜肝脏中的H2O2酶做实验材料
C. 观察蝗虫精巢切片时,能看到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
D. 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图中b=h+c+d+e+f+i
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
C.“草→ 兔→ 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d
D.缩短食物链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17. 下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越来越小的是()
A. B. C. D.
18. 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稳态调节的三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它是由下丘脑分泌并释放的
B.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激素①和①(或①)两种激素的分泌
C.胰岛中的B和C两种细胞虽然分泌的激素不同,但它们含有相同的核基因
D.图中的A最可能是生长激素
19. 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每一个基因都与性别有关
B.所有的真核生物均有性染色体
C.性染色体不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D.儿子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母亲
20. 生物体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部位可以进行配对联会,非等位基因部位不能配对。
某二倍体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分别出现下图①至①系列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①均可以表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①①只能表示染色体变异
B. ①为染色体片段的增加或缺失,①为个别染色体的增加
C. ①①变化均可能导致细胞中基因数量的增加
D. ①所示变异类型只能在联会时发生,①①①则各阶段都可发生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①指____________的改变,①是导致①改变的内因,包括生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①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多样性。
(3)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
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个体,令其自交,则自交子一代所有个体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________,aa基因型的个体占_____,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2. 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
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
(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______________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
(2)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 ~ 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
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Ga2+会以________________方式进入胞内,Ga2+与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使C酶的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
(3)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如:
①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加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该结果为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
①图中A受体胞内肽段(T)被C酶磷酸化后,A受体活性增强,为证实A受体的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以干扰C酶对T的磷酸化。
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所用短肽分别应与T的氨基酸________________。
A.数目不同序列不同
B.数目相同序列相反
C.数目相同序列相同
①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一组小鼠,用HFS处理H区传入纤维,30分钟后检测H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A受体能否磷酸化。
请评价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_______。
(4)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内容从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平揭示了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23. 某二倍体闭花受粉植物的红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
从该植物种群中任选一株红花植株自交或任选两株红花植株杂交,子代都出现1①1的性状分离比。
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花色中的属于显性性状,该植物种群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2)有人提出假设,该植物含D的雄配子致死。
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此假设是正确的(实验方案用简单遗传图解结合文字进行表述)。
24. 图为兴奋在A和B两个神经元间传递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为_____________的亚显微结构图,其中a为_____________,a中存在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____,c为________________,d为________________。
(2)A.B两个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______________方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兴奋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则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兴奋在传递过程中主要需要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器)提供能量。
25. 如图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概念图,A﹣G为结构名称,①、①代表分泌蛋白的转移途径。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相似,都主要由_____组成。
但功能各有不同,从组成成分上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
(2)衰老的细胞中,A的面积将变_____,B的_____发生改变,使_____降低。
(3)结构D出现功能异常后,可能被E分解,结构E除具有此类功能外,还具有_____功能。
(4)科学家常用_____法来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通过图中①、①过程可以实现膜成分的更新,这依赖于生物膜具有_____的特点。
参考答案
1. C
2. B
3. C
4. D
5. D
6. D
7. D
8. A
9. A
10. A
11. A
12. D
13. B
14. C
15. C
16. CD
17. AC
18. BCD
19. CD
20. BC
21.
(1).种群基因频率
(2).突变
(3).基因重组
(4).基因
(5).物种
(6).生态系统
(7).55%
(8).15%
(9).70%
(10).是
(11).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22.
(1).神经递质
(2).易化扩散/协助扩散
(3).钙调蛋白
(4).空间结构
(5). ①
(6). B、C
(7).该实验方案存在两处缺陷:第一,应补充一组对未突变小鼠同样处理的对照实验。
第二,应补充施加HFS 后检测和比较以上两组小鼠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的实验
(8).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9).细胞和分子
23. (1)红花Dd
24.
(1).突触
(2).突触小泡
(3).神经递质
(4).突触前膜
(5).突触间隙
(6).突触后膜
(7).单
(8).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9).细胞体或树突
(10).线粒体
25.
(1).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2).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3).大
(4).通透性
(5).物质运输功能
(6).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7).同位素标记
(8).一定的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