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5 琥珀》第二课时学习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琥珀》(第二课时)课堂学习单
一、请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后的“阅读链接”,说说下面这些推测内容的依据是什么,并填入表格中。
有新的推测内容请补充填表。
二、阅读《黄河象》(节选),完成下面习题。
黄河象(节选)
1973年的春天,甘肃省几个农民在这里挖掘沙土,忽然发现沙土中有一段洁白的象牙。
他们立即向当地政府报告。
后来在考古工作者的指挥下进行挖掘。
化石全部露出来了,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头大象的骨架,它斜斜地站在沙土里,脚踩着砾石。
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出它失足落水那一瞬间的情景,从它各部分骨头互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出它死后就在原地没有被移动过,所以能保存得这样完整。
因为在黄河边出土,这头大象被命名为“黄河象”。
1. 根据文段内容,把推测的内容及相关依据填入表格中。
2.根据推测的内容,完成片段补写。
200万年前的一天,碧空万里无云,太阳炙烤着大地,荒草丛似
乎要燃烧起来。
几棵栎树呆立不动,一群一群的羚羊和鸵鸟走来走去。
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流去。
一群黄河象,在一头老年公象的带领下,扑踏扑踏地从远处走来了。
疲劳和干渴,把他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一望见前边有一条小河,它们就高兴地跑起来。
老象跑在前头,最先来到河边。
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