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家乡田地的散文美文:一亩三分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念家乡田地的散文美文:一亩三分田
我家有一亩三分田,在中国台湾。
中国台湾是村里人对田亩地址的俗称。
八亩田,中国台湾田,上桥田等称呼。
中国台湾的田在水中央。
田亩四周是水,中间为中国台湾。
过去劳动去中国台湾做农活,要赤脚趟水过河去。
后来在水中央用泥垒成一条小路。
一个人能走过去到中国台湾。
不小心走田埂,滑水中水不深,下去了,能爬上埂子上。
为此,集体生产劳动时,小队人员去中国台湾劳动时,未成年人妇女和老年人不按排进去劳动的。
派去中国台湾的人是壮男劳动力。
农村集体生产队分田到户时,小队长经过最后认定,排除不良情绪,最后决定中国台湾的一亩三分田打7折分配给我家。
父亲觉得能多三分田,也好。
就同意了。
队长语重心长地说,中国台湾的一亩田不能算正规田,只能算二等田,以后每年少交一点稻谷税。
父亲点点头。
一亩三分田水稻田,一年二次。
早稻谷和晚稻谷。
早稻苗种不去,水太多。
水过了苗头,要管理。
父母每天去中国台湾看苗。
等稻谷收割了,那真是.更难到我家了。
在稻田里收割好了,装进谷袋里,谷袋有一百斤右左。
靠父亲一人背南高塘。
一麻袋谷父亲背在肩膀上,头低下,趟过田埂小路。
上南塘时,见父亲背着的谷袋子,翻下坡来,连人带谷袋滚下来。
翻塘下,父亲又爬起来弯腰背着谷,头顶泥和草。
双手双脚同步登南塘。
几次爬过泥巴的塘才能把谷袋翻越过去,到南塘去。
一天割完。
要背十几次。
田里的谷袋子才能背完。
后来,等我妹长到十几岁和二十岁时,我和妹妹二个人用一竹杠抬谷袋。
我在后,二妹在前,一步一步协调好脚才能过河水上的埂路。
二人过狭埂小路再爬90度南塘。
稍有不小心,翻下南塘去河里了。
那时,不怕累,不怕死,二姐拉着着前角,我抬着袋谷后角,硬是上南塘路上。
又叫了伯伯拉车谷袋。
十袋谷装满车,下坡了,我二妹和妈拉着后面的谷袋子,死死拉着人力稻谷后面的车后,希望放慢点下坡,怕车子下坡失控,连车带谷翻下龙潭池里。
到了家,我们才松囗气,吃过晚饭,月亮己升起来了。
我们在月光下晒谷子,直到月光消失。
笫二天,早上看到满院子黄金色谷子,我们全家很幸福,这是我家的口粮谷。
我们姐妹高兴极了,又能吃白米饭了。
伯伯还偶尔说起,去你家中国台湾田帮活,要跟天斗还要跟地斗,不然谷袋子拿不回去的。
他也吃了不少苦。
那有见难不帮的!几十年过去了,我偶尔会想起来中国台湾田来,心田还是激动。
尽管田也不在了。
我每次回家路过南塘。
都会抬头看一看我们曾经的中国台湾田,一亩三分口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