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间的矿产资源量称为: • 预可采储量:Provable Extractable Reserve • 基础储量:Basic Reserve
一、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概念
• 3、矿石类型与矿石品级边界线 • 4、储量级别边界线 • 据不同储量级别条件所圈定的界线 • 5、内边界线 • 由见矿工程联接的矿体边缘线 • 6、外边界线 • 没有工程控制,外推的矿体边界线 • 7、零点边界线 • 矿体厚度趋近零的各点的连线,即矿体尖灭点的
提纲
一、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概念 二、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 三、工业指标 四、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五、矿体圈定 六、资源储量类型和块段划分 七、伴生组分的资源储量估算
一、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概念
• (一) 在地壳内或地表由地质作用形成具有经 济意义的固体自然富集物,根据产出形式、数量 和质量可以预期最终开采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 合理的。其位置、数量、品位/质量、地质特征 是根据特定的地质依据和地质知识计算和估算的。 按照地质可靠程度,可分为已发现的矿产资源和 未发现的矿产资源。修订标准采用经济轴二分、 可行性轴三分、地质轴四分方案,共定义了7 个 基本类型,在结构上更简单明晰,在定义上更科 学合理,更具有与国际标准的互融互通性。
三、工业指标
• (1)边界品位 ➢ 边界品位是在圈定矿体时对单个样品的最低质量
要求,是划分矿石与废石的标准。对一般需要选 矿的有色或稀有金属矿产而言,其边界品位一般 是尾矿品位的1.5至2倍以上,以便有利于最大限 度的利用国家资源。 ➢ 用边界品位圈定的矿体达不到最低工业指标时, 即为低品位矿(即老规范中的表外矿)。 ➢ 边界品位也是划分低品位矿石与工业矿石不同矿 石品级的界线。
对矿石质量的要求;是圈定矿体、估算资源储量的基准参数,也是评估矿床工业价值 的依据。 ➢ 矿产普查阶段的工业指标,可根据矿床情况采用规范中一般工业指标;详查—勘探阶 段的工业指标 一般由地勘单位提出工业指标建议书,经设计部门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由矿山企业确定。 ➢ 生产矿山资源储量核实工业指标,可采用矿山设计中确定的指标,矿山生产一定阶段 后,随着市场价格、采矿规模、选、冶工艺指标等生产实际条件的变化,原工业指标 己不符合生产情况,应调整工业指标使其符合实际。 ➢ 国务院[2002]24号文撤销“矿床工业指标审批”管理规定后。关于矿床工业指标 的管 理或使用的规定有: 1、《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中规定:“预查、普查时,可用一般工业指标进行 圈定和估算。详查、勘探所用指标通常应结合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依据当时 的市场价格论证、确定的工业指标圈定和估算。” 2、国土资发[2007] 26号文规定:“选取不同于规范推荐的一般工业指标或改变工业指 标应提供由具有设计资质单位编写的工业指标推荐书或论证报告。涉及向国家交纳价 款的资源储量核实,按一般工业指标估算资源量。”
三、工业指标
• 含矿系数测定方法例二:
➢ 某花岗斑岩中风化淋积型钾长石矿,其有用部分为钾长石 斑晶。其风化壳即为含矿体,为求出钾长石资源量,按一 定勘探网度布置小园井,在井中自上而下,进行大断面规 格采样(如20×15cm),求出每个样品钾长石含矿率(钾 长石重量与样品重量之比)。少部分含矿层厚度较大地段 用大口径钻孔控制,对钻孔所得的含矿系数用类比方法进 行必要的较正(钻孔中岩心对钾长石斑晶产生机械破坏, 降低了含矿系数)。
厚度(根据需要分别计算视厚度、真厚度、水平厚度、铅垂厚度等)。 ➢ 4、在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或地质剖面图)、资源储量估算中段平面图(或中
段地质图)上按矿体圈定原则连接矿体,在完成矿区的全部矿体圈定、并采用各 种有效方法经对比验证确定了最佳连接方案后,按有关原则对矿体进行编号。 ➢ 5、在资源储量估算水平投影图或垂直纵投影图上划分资源储量块段(根据工程 控制程度及矿体形态和工程对应程度等因素进行划分)及资源储量类型。 ➢ 6、计算块段矿体面积:剖面图上矿体面积、或水平(垂直)投影面积。 ➢ 7、计算块段平均厚度:包括真厚度、水平厚度、铅垂厚度。 ➢ 8、计算块段矿体体积 ➢ 9、计算块段矿体平均品位 ➢ 10、计算块段矿石体重(根据不同矿区情况或者采用该矿体平均体重、矿区平 均体重、或不同矿石类型、品级的平均体重等) ➢ 11、计算块段矿体矿石量 ➢ 12、计算块段矿体金属量 ➢ 13、对各矿体、各资源资源储量类型的矿石量、金属资源储量、平均品位及比 例进行统计汇总。
二、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
• (一)垂直平行断面法(水平断面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平行勘探线剖面或水平
断面把矿体划分为不同的区块,然后在区 块内按工程控制程度、矿体形态和矿石类 型等因素划为若干小块段对其进行资源储 量估算。各块段资源储量总和即为该矿体 全部资源储量。
二、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
➢ 对走向、倾向方向有一定延展规模的层状、似层状,透镜 状、脉状矿体,采用垂直平行剖面法系统布置工程进行勘探 的(原则上要求各种探矿工程都布置在剖面线上,槽探及穿 脉平巷须平行勘探线布置),一般都尽可能采用垂直平行剖 面法估算资源储量。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估算方法与勘 探方法一致,资源储量估量剖面图及投影图能充分反映矿体 的构造形态特征和相应的探矿工程对矿体的控制情况;估算 方法程序简便、合理,资源储量估量精度高、可靠。这种方 法的主要缺点是,当探矿工程或钻孔弯曲偏线时给估算结果 带来一定的误差。
三、工业指标
• (6)有害杂质允许含量 是指在矿体中影响矿石采、选、冶或影响 矿产品质量的组分的最大允许平均含量, 是衡量矿石质量和利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 一。
三、工业指标
• 2、开采技术条件方面要求 ➢ (1)最低可采厚度
指在当前经济条件下,单个矿体或单个块段有开 采价值的最小厚度,一般指真厚度。最低可采厚 度对于薄矿层来说是一个重要指标。 ➢ (2)米百分值(或米克∕吨值) 单工程中金属矿体厚度小于最低可采厚度,但品 位高,当其厚度×品位的乘积≧最低可采厚度×最 低工业品位乘积(米百分值)时,即可视为工业 矿体,参加资源储量估算。
联线,连线以内矿石品位为边界品位
一、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概念
• (三)矿产资源储量的单位 ➢ 1、资源储量单位:一般用吨(t)万吨
(kt)、千克(kg)、克拉(Ct)及立方米 (m3)等表示。 ➢ 2、计量单位:一,般金属矿产的金属含量 用“10-2”(百分比%) 表示,金银贵金属 用“10-6”(即过去的g∕t)表示等。 ➢ 3、有色金属、贵金属等常以金属资源储量 表示,黑色金属、非金属以矿石资源储量 表示。
一、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概念
• (四)资源储量估算一般程序 ➢ 1、编制资源储量计算必须的综合图件:如地表或坑道采样平面图、剖面图、中
段平面图、资源储量估算投影图等。 ➢ 2、编制有关表册:如基本分析成果表、组合分析成果表、体重、湿度测定成果
表、探矿工程、地质剖面测量成果表、钻孔测斜结果表等。 ➢ 3、在各个探矿工程中按工业指标及矿体圈定原则圈定矿体,计算矿体平均品位、
➢ 边界品位与最低工业品位是一对含义明确、互为 依存、相互影响,便于操作的两个指标,而矿床 平均品位的介入,又必然对边界品位和工业品位 产生影响,合理的确定这三者的关系,对于保证 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和矿山企业一定的 经济效益是非常重要的。
三、工业指标
• (4)综合工业指标(联合指标) ➢ 某些矿床或矿体中往往具有两种或更多共、伴生
三、工业指标
• (3)夹石剔除厚度 ➢ 为矿体中最大夹石允许厚度,这是工业部门根据采矿技术
和开采技术条件对固体矿产提出的一项工业指标,是开采 时予以剔除的最小厚度;小于规定的夹石剔除厚度,则应 并入矿体估算资源储量。若夹石并入矿体后低于最低工业 品位,则不能并入,此时应将夹石一侧的一个样品连同夹 石(使两者厚度≧夹石剔除厚度)一并剔除。並将夹石两 侧的矿体分别圈定为两个独立的部份(可以是2个矿体, 也可是分枝矿体)。 • (4)剥采比(剥离比、剥采系数) ➢ 露天开采的矿床,开采时采场上部覆盖物量与矿石量之比 值,用吨或立米表示。
三、工业指标
• 最低工业品位是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 开发该矿床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 品位。是指块段或单工程应达到的平均品 位
三、工业指标
• (3)矿床平均品位
➢ 是指一个矿区内工业矿体的总平均品位,用以衡 量全矿区矿石的贫富程度,它是评价某个矿床在 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进行建设和开发是否能获得 预期经济效益的一项指标。
矿产,其中两种都达不到各自的工业品位,或其 中一种达到工业品位,但品位较低,为了合理利 用矿产资源,提高其工业利用价值,按照等价的 原则,一般将其中一种或几种较次要的组分折算 成主要组分的等价品位(当量品位或联合品位), 然后按当量品位指标确定边界品位、最低工业品 位和矿床平均品位。
三、工业指标
• (5)伴生有用组分 指在矿石中对主要有用组分进行采、选、 冶加工过程中,可以顺便回收计价、或单 独提取具有单独产品和产值的组分。在勘 查中对这类组分要确定相应的指标,进行 综合评价,估算资源储量。
三、工业指标
• (二)工业指标的内容 ➢1、矿石质量指标
金属矿产工业指标的主要内容有:边界品 位、最低工业品位、矿床平均品位、伴生 有用组份及有害杂质允许含量等。 工业指标的确定原则:一是要符合矿床地 质规律,合理地、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地 下资源;二是矿山企业取得一定的经济效 益;三是国家战略或政策因素。
二、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
➢ 当矿体厚度、品位较稳定、变化小,形态较简单、 产状较稳定、工程分布较均匀的条件下比较适合 采用地质块段法。其优点是估算方法简单,不受 工程偏线影响,当工程分布均匀、矿体形态简单、 品位均匀的情况下,可获得较好的结果。缺点是 当矿体厚度、品位变化大,形态较复杂、矿体中 有夹石,以及工程分布不均匀等情况时资源储量 估算误差大。
➢ 对急倾斜矿用水平断面法估算资源储量。
➢ 对剖面线不平行的矿区,采用不平行断面法。
二、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
• (二)地质块段法 ➢ 该方法的原理是将全部探矿工程中的矿体,按见
矿位置投影到一个平面上,然后按照工程控制程 度、资源资源储量类型、矿体形态等因素划分为 若干小块段,并把这些块段视为理想的板块状, 然后计算这些“板块”的平均厚度和平均品位、 投影面积,据此计算其体积、矿石量和金属资源 储量。 ➢ 地质块段法按矿体的倾角不同又可分为垂直投影 地质块段法(适用于倾角较陡的矿体)和水平投 影地质块段法(适用于倾角较缓的矿体)。
➢ 这种方法的品位、厚度等参数计算一般采用算术 平均法,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往往把块段划分至 四边形或三角形的小块段,并用加权法计算块段 平均厚度和品位,以减少误差。
三、工业指标 目录
• (一)工业指标的确定
• (二)工业指标的内容 1、矿石质量指标 2、开采技术条件方面要求
三、工业指标
• (一)工业指标的确定 ➢ 工业指标是在当前的市场和技术经济条件下,工业部门对矿石的质量和矿床开采条件
三、工业指标
• 含矿系数测定方法例一: 某铁锰矿,受断裂构造控制,在含锰的褐铁矿体 中有不规则的铁锰矿石,呈不规则条带状,透镜 状,脉状体分布,单体规模小,对应差,无法单 独圈定。为估算含锰褐铁矿体中铁锰矿石的资源 量,采用了在探槽中及露天采矿工作面上,用大 体积取样法,对样品中的铁锰矿石进行手选,计 算出含矿系数,然后用各工程含矿系数加权求出 矿区总含矿系数估算褐铁矿体中的铁锰矿资源量。
一、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概念
• (二)矿体储量估算边界线的种类 • 1、可采边界线 • 据最小工业品位、最小可采厚度以及米克吨值确定的矿体
边界线。它圈定的储量直接作为开采储量。 • 储量:Extractable Reserve • 可采储量:Proved Extractable Reserve • 2、暂不可开采边界线 • 由边界品位和最小可采厚度圈定,此边界线与可采边界线
一、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概念
• 3、矿石类型与矿石品级边界线 • 4、储量级别边界线 • 据不同储量级别条件所圈定的界线 • 5、内边界线 • 由见矿工程联接的矿体边缘线 • 6、外边界线 • 没有工程控制,外推的矿体边界线 • 7、零点边界线 • 矿体厚度趋近零的各点的连线,即矿体尖灭点的
提纲
一、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概念 二、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 三、工业指标 四、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五、矿体圈定 六、资源储量类型和块段划分 七、伴生组分的资源储量估算
一、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概念
• (一) 在地壳内或地表由地质作用形成具有经 济意义的固体自然富集物,根据产出形式、数量 和质量可以预期最终开采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 合理的。其位置、数量、品位/质量、地质特征 是根据特定的地质依据和地质知识计算和估算的。 按照地质可靠程度,可分为已发现的矿产资源和 未发现的矿产资源。修订标准采用经济轴二分、 可行性轴三分、地质轴四分方案,共定义了7 个 基本类型,在结构上更简单明晰,在定义上更科 学合理,更具有与国际标准的互融互通性。
三、工业指标
• (1)边界品位 ➢ 边界品位是在圈定矿体时对单个样品的最低质量
要求,是划分矿石与废石的标准。对一般需要选 矿的有色或稀有金属矿产而言,其边界品位一般 是尾矿品位的1.5至2倍以上,以便有利于最大限 度的利用国家资源。 ➢ 用边界品位圈定的矿体达不到最低工业指标时, 即为低品位矿(即老规范中的表外矿)。 ➢ 边界品位也是划分低品位矿石与工业矿石不同矿 石品级的界线。
对矿石质量的要求;是圈定矿体、估算资源储量的基准参数,也是评估矿床工业价值 的依据。 ➢ 矿产普查阶段的工业指标,可根据矿床情况采用规范中一般工业指标;详查—勘探阶 段的工业指标 一般由地勘单位提出工业指标建议书,经设计部门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由矿山企业确定。 ➢ 生产矿山资源储量核实工业指标,可采用矿山设计中确定的指标,矿山生产一定阶段 后,随着市场价格、采矿规模、选、冶工艺指标等生产实际条件的变化,原工业指标 己不符合生产情况,应调整工业指标使其符合实际。 ➢ 国务院[2002]24号文撤销“矿床工业指标审批”管理规定后。关于矿床工业指标 的管 理或使用的规定有: 1、《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中规定:“预查、普查时,可用一般工业指标进行 圈定和估算。详查、勘探所用指标通常应结合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依据当时 的市场价格论证、确定的工业指标圈定和估算。” 2、国土资发[2007] 26号文规定:“选取不同于规范推荐的一般工业指标或改变工业指 标应提供由具有设计资质单位编写的工业指标推荐书或论证报告。涉及向国家交纳价 款的资源储量核实,按一般工业指标估算资源量。”
三、工业指标
• 含矿系数测定方法例二:
➢ 某花岗斑岩中风化淋积型钾长石矿,其有用部分为钾长石 斑晶。其风化壳即为含矿体,为求出钾长石资源量,按一 定勘探网度布置小园井,在井中自上而下,进行大断面规 格采样(如20×15cm),求出每个样品钾长石含矿率(钾 长石重量与样品重量之比)。少部分含矿层厚度较大地段 用大口径钻孔控制,对钻孔所得的含矿系数用类比方法进 行必要的较正(钻孔中岩心对钾长石斑晶产生机械破坏, 降低了含矿系数)。
厚度(根据需要分别计算视厚度、真厚度、水平厚度、铅垂厚度等)。 ➢ 4、在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或地质剖面图)、资源储量估算中段平面图(或中
段地质图)上按矿体圈定原则连接矿体,在完成矿区的全部矿体圈定、并采用各 种有效方法经对比验证确定了最佳连接方案后,按有关原则对矿体进行编号。 ➢ 5、在资源储量估算水平投影图或垂直纵投影图上划分资源储量块段(根据工程 控制程度及矿体形态和工程对应程度等因素进行划分)及资源储量类型。 ➢ 6、计算块段矿体面积:剖面图上矿体面积、或水平(垂直)投影面积。 ➢ 7、计算块段平均厚度:包括真厚度、水平厚度、铅垂厚度。 ➢ 8、计算块段矿体体积 ➢ 9、计算块段矿体平均品位 ➢ 10、计算块段矿石体重(根据不同矿区情况或者采用该矿体平均体重、矿区平 均体重、或不同矿石类型、品级的平均体重等) ➢ 11、计算块段矿体矿石量 ➢ 12、计算块段矿体金属量 ➢ 13、对各矿体、各资源资源储量类型的矿石量、金属资源储量、平均品位及比 例进行统计汇总。
二、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
• (一)垂直平行断面法(水平断面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平行勘探线剖面或水平
断面把矿体划分为不同的区块,然后在区 块内按工程控制程度、矿体形态和矿石类 型等因素划为若干小块段对其进行资源储 量估算。各块段资源储量总和即为该矿体 全部资源储量。
二、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
➢ 对走向、倾向方向有一定延展规模的层状、似层状,透镜 状、脉状矿体,采用垂直平行剖面法系统布置工程进行勘探 的(原则上要求各种探矿工程都布置在剖面线上,槽探及穿 脉平巷须平行勘探线布置),一般都尽可能采用垂直平行剖 面法估算资源储量。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估算方法与勘 探方法一致,资源储量估量剖面图及投影图能充分反映矿体 的构造形态特征和相应的探矿工程对矿体的控制情况;估算 方法程序简便、合理,资源储量估量精度高、可靠。这种方 法的主要缺点是,当探矿工程或钻孔弯曲偏线时给估算结果 带来一定的误差。
三、工业指标
• (6)有害杂质允许含量 是指在矿体中影响矿石采、选、冶或影响 矿产品质量的组分的最大允许平均含量, 是衡量矿石质量和利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 一。
三、工业指标
• 2、开采技术条件方面要求 ➢ (1)最低可采厚度
指在当前经济条件下,单个矿体或单个块段有开 采价值的最小厚度,一般指真厚度。最低可采厚 度对于薄矿层来说是一个重要指标。 ➢ (2)米百分值(或米克∕吨值) 单工程中金属矿体厚度小于最低可采厚度,但品 位高,当其厚度×品位的乘积≧最低可采厚度×最 低工业品位乘积(米百分值)时,即可视为工业 矿体,参加资源储量估算。
联线,连线以内矿石品位为边界品位
一、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概念
• (三)矿产资源储量的单位 ➢ 1、资源储量单位:一般用吨(t)万吨
(kt)、千克(kg)、克拉(Ct)及立方米 (m3)等表示。 ➢ 2、计量单位:一,般金属矿产的金属含量 用“10-2”(百分比%) 表示,金银贵金属 用“10-6”(即过去的g∕t)表示等。 ➢ 3、有色金属、贵金属等常以金属资源储量 表示,黑色金属、非金属以矿石资源储量 表示。
一、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概念
• (四)资源储量估算一般程序 ➢ 1、编制资源储量计算必须的综合图件:如地表或坑道采样平面图、剖面图、中
段平面图、资源储量估算投影图等。 ➢ 2、编制有关表册:如基本分析成果表、组合分析成果表、体重、湿度测定成果
表、探矿工程、地质剖面测量成果表、钻孔测斜结果表等。 ➢ 3、在各个探矿工程中按工业指标及矿体圈定原则圈定矿体,计算矿体平均品位、
➢ 边界品位与最低工业品位是一对含义明确、互为 依存、相互影响,便于操作的两个指标,而矿床 平均品位的介入,又必然对边界品位和工业品位 产生影响,合理的确定这三者的关系,对于保证 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和矿山企业一定的 经济效益是非常重要的。
三、工业指标
• (4)综合工业指标(联合指标) ➢ 某些矿床或矿体中往往具有两种或更多共、伴生
三、工业指标
• (3)夹石剔除厚度 ➢ 为矿体中最大夹石允许厚度,这是工业部门根据采矿技术
和开采技术条件对固体矿产提出的一项工业指标,是开采 时予以剔除的最小厚度;小于规定的夹石剔除厚度,则应 并入矿体估算资源储量。若夹石并入矿体后低于最低工业 品位,则不能并入,此时应将夹石一侧的一个样品连同夹 石(使两者厚度≧夹石剔除厚度)一并剔除。並将夹石两 侧的矿体分别圈定为两个独立的部份(可以是2个矿体, 也可是分枝矿体)。 • (4)剥采比(剥离比、剥采系数) ➢ 露天开采的矿床,开采时采场上部覆盖物量与矿石量之比 值,用吨或立米表示。
三、工业指标
• 最低工业品位是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 开发该矿床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 品位。是指块段或单工程应达到的平均品 位
三、工业指标
• (3)矿床平均品位
➢ 是指一个矿区内工业矿体的总平均品位,用以衡 量全矿区矿石的贫富程度,它是评价某个矿床在 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进行建设和开发是否能获得 预期经济效益的一项指标。
矿产,其中两种都达不到各自的工业品位,或其 中一种达到工业品位,但品位较低,为了合理利 用矿产资源,提高其工业利用价值,按照等价的 原则,一般将其中一种或几种较次要的组分折算 成主要组分的等价品位(当量品位或联合品位), 然后按当量品位指标确定边界品位、最低工业品 位和矿床平均品位。
三、工业指标
• (5)伴生有用组分 指在矿石中对主要有用组分进行采、选、 冶加工过程中,可以顺便回收计价、或单 独提取具有单独产品和产值的组分。在勘 查中对这类组分要确定相应的指标,进行 综合评价,估算资源储量。
三、工业指标
• (二)工业指标的内容 ➢1、矿石质量指标
金属矿产工业指标的主要内容有:边界品 位、最低工业品位、矿床平均品位、伴生 有用组份及有害杂质允许含量等。 工业指标的确定原则:一是要符合矿床地 质规律,合理地、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地 下资源;二是矿山企业取得一定的经济效 益;三是国家战略或政策因素。
二、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
➢ 当矿体厚度、品位较稳定、变化小,形态较简单、 产状较稳定、工程分布较均匀的条件下比较适合 采用地质块段法。其优点是估算方法简单,不受 工程偏线影响,当工程分布均匀、矿体形态简单、 品位均匀的情况下,可获得较好的结果。缺点是 当矿体厚度、品位变化大,形态较复杂、矿体中 有夹石,以及工程分布不均匀等情况时资源储量 估算误差大。
➢ 对急倾斜矿用水平断面法估算资源储量。
➢ 对剖面线不平行的矿区,采用不平行断面法。
二、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
• (二)地质块段法 ➢ 该方法的原理是将全部探矿工程中的矿体,按见
矿位置投影到一个平面上,然后按照工程控制程 度、资源资源储量类型、矿体形态等因素划分为 若干小块段,并把这些块段视为理想的板块状, 然后计算这些“板块”的平均厚度和平均品位、 投影面积,据此计算其体积、矿石量和金属资源 储量。 ➢ 地质块段法按矿体的倾角不同又可分为垂直投影 地质块段法(适用于倾角较陡的矿体)和水平投 影地质块段法(适用于倾角较缓的矿体)。
➢ 这种方法的品位、厚度等参数计算一般采用算术 平均法,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往往把块段划分至 四边形或三角形的小块段,并用加权法计算块段 平均厚度和品位,以减少误差。
三、工业指标 目录
• (一)工业指标的确定
• (二)工业指标的内容 1、矿石质量指标 2、开采技术条件方面要求
三、工业指标
• (一)工业指标的确定 ➢ 工业指标是在当前的市场和技术经济条件下,工业部门对矿石的质量和矿床开采条件
三、工业指标
• 含矿系数测定方法例一: 某铁锰矿,受断裂构造控制,在含锰的褐铁矿体 中有不规则的铁锰矿石,呈不规则条带状,透镜 状,脉状体分布,单体规模小,对应差,无法单 独圈定。为估算含锰褐铁矿体中铁锰矿石的资源 量,采用了在探槽中及露天采矿工作面上,用大 体积取样法,对样品中的铁锰矿石进行手选,计 算出含矿系数,然后用各工程含矿系数加权求出 矿区总含矿系数估算褐铁矿体中的铁锰矿资源量。
一、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概念
• (二)矿体储量估算边界线的种类 • 1、可采边界线 • 据最小工业品位、最小可采厚度以及米克吨值确定的矿体
边界线。它圈定的储量直接作为开采储量。 • 储量:Extractable Reserve • 可采储量:Proved Extractable Reserve • 2、暂不可开采边界线 • 由边界品位和最小可采厚度圈定,此边界线与可采边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