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亚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7题;共7分)
1. (1分) (2017八上·锡山期中) 2013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授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B . 王亚平讲课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C . 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D . 在太空讲话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2. (1分) (2019八上·烈山期中) 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B . 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C . 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
D . 乌鸦、老鹰飞行的快慢相同,它们相对静止
3. (1分)下图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该物质是一种晶体
B . 该物质的熔点为50℃
C . 图象中的BC段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
D . 在10min时该物质的状态为液态
4. (1分)下列不是利用平面镜成像来工作的是()
A . 战壕里所用的潜望镜
B . 学校里的玻璃幕墙
C . 古时用来梳妆的铜镜
D . 医生观察口腔的小平面镜
5. (1分)如图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 . 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50℃
B . 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 . 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D . 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
6. (1分)(2021·合阳模拟) 石墨烯是目前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而且它有着出色的导电性及导热性利用石墨烯,科学家能够研发一系列具有特殊性质的新材料。

你认为石墨烯不能用来制成()
A . 输电导线
B . 保温杯外壳
C . 坚韧的防弹衣
D . 轻型火箭外壳
7. (1分) (2015八上·莒县月考) 小明同学为小刚同学拍了张全身照,接着小刚还要再拍张半身照,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小明离小刚距离再近一些
B . 小明离小刚的距离再远一些
C . 两者间的距离不要变
D . 以上说法都不行
二、填空题。

(共7题;共21分)
8. (3分) (2019八上·朝阳期中) 人说话时,声带在________。

课堂上老师说话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递到我们耳中的。

9. (3分)(2021·包河模拟) 在哈尔滨冰雕艺术节上展示的一件冰雕作品,如图所示。

该冰雕作品连续放置在-20℃的气温下,过一段时间后,其体积和质量会逐渐变小,这是因为该冰雕发生了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0. (3分)(2013·钦州)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真空中的光速是________ m/s.
11. (3分) (2015八上·南昌期末) 炎热的夏季,人们往往喜欢喝冰镇啤酒.将瓶装啤酒放入冰柜,有时却忘记及时取出.当取出时发现玻璃瓶已被冻裂,这是因为啤酒在________的过程中,啤酒的质量________,密度
________,体积变大造成的.
12. (3分)(2021·南充模拟) 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在40s内沿直线运动的s-t图象,分析图象信息,前10s 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在这4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13. (3分) (2019八上·鱼台期末) 2018年2月,CR929飞机首件复合材料机身壁板工艺件试制成功,标志着未来复合材料的使用将减轻飞机重量,说明该复合材料的密度较________,如果采用传统材料----钢铁制作全尺寸(15mX6m)、厚度为5cm的平面壁板,则这样的壁板质量将达到________t。

(钢铁的密度:p=7.9x103 kg/m3)
14. (3分)(2014·泰州) 如图(a)和(b)是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质量、体积的情景.由此可知,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 g,体积为________ cm3 ,密度为________ kg/m3 .
三、作图题。

(共3题;共3分)
15. (1分) (2018八上·建昌期末) 在图中,AO是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入射光线,请在图中大致画出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γ.
16. (1分) (2018八上·仪征期末) 如图乙,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为光心,F为焦点
17. (1分)(2016·东港模拟) 如图所示,请将光路图补充完整.
四、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2分)
18. (6分) (2020八上·乌鲁木齐期末)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 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________(填“高”或“低”)。

(2)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3) 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别如图丙b、c所示。

分析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为________℃,B、C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__不同。

19. (3分) (2020八上·惠城期末) 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块玻璃板竖直立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
②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并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
③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前面的步骤;
④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

在此实验中:
(1)他们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实验环境选择________一些环境(填“暗”或“亮”)。

验证平面镜成虚像需要的工具是________。

(2)他们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3)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4)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__cm。

20. (3分)(2019·桓台模拟) 物理社团的同学们想要测量苹果汁的密度。

(1)小红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首先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再测量烧杯和适量苹果汁的总质量后,将烧杯中苹果汁全部倒入量筒中,测量苹果汁的体积,然后计算得出苹果汁的密度。

利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苹果汁密度将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小茗同学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利用天平、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测量苹果汁的密度。

实验步骤设计如下,请你帮助小茗同学补充实验步骤
a.用己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0;
b.向一个烧杯倒入适量苹果汁,用天平测出苹果汁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1;
c.向另一个烧杯中倒入________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2;
d.计算苹果汁的密度ρ苹果汁=___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五、计算题 (共2题;共5分)
21. (2分)(2021·荆州) 经过三年的紧张施工建设,荆州复兴大道主线于2020年12月31日贯通,如图甲,为荆州市居民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

图乙为复兴大道高架桥的部分路段示意图,水平路面AB长400m、斜坡BC长200m、坡高CD高4m。

总质量m为1.5t的小汽车,每个轮胎与水平路面接触面积为0.1m,当它以大小不变的速度v 通过AB段和BC段,共用时36s;小汽车在AB段和BC段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始终是车总重的0.01倍,小汽车通过AB段时,牵引力的功率为P1 ,通过BC段时,牵引力的功率为P2 , g=10N/kg。

求:
(1)小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p是多大?
(2)小汽车的速度v是多少km/h?
(3)小汽车通过AB段时,牵引力的功率P1是多少?
(4)小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1与P2之比是多少?
22. (3分)(2018·柳州模拟) 已知砖的密度为1.5×103千克/米3 ,用长25厘米、宽12厘米、厚6厘米的砖铺一人行道,若人行道的总面积为750米2 ,要求人行道路面铺砖厚度为12厘米。

求:(1)铺完此路至少需要多少块砖;
(2)如果汽车一次能运载4吨砖,则最少需要运多少次。

六、综合能力题 (共3题;共13分)
23. (4分) (2019八上·长春月考) 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端由静止下滑;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 偏________ (选填“大”或“小”)。

(4)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________cm;tBC=________s; vAC=________m/s
24. (4分)(2019·长春月考) 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调整器材高度,使烛焰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________;
(2)如图所示,蜡烛和光屏之间的距离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
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向蜡烛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又会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3)随着蜡烛不断燃烧,蜡烛在光屏上的像_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4)如果换一个更薄的凸透镜,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 (5分) (2019八上·通州期中) 阅读《“神秘而恐怖”的声音----次声波》回答问题
“神秘而恐怖”的声音---次声波
次声波的特点是来源广、传播远、能够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

次声的声波频率很低,在20Hz以下,波长却很长,传播距离也很远。

它比一般的声波、光波和无线电波都要传得远。

例如,频率低于1Hz的次声波,可以传到几千以至上万千米以外的地方。

次声波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不仅可以穿透大气、海水、土壤,而且还能穿透坚固的钢筋水泥构成的建筑物,甚至连坦克、军舰、潜艇和飞机都不在话下。

次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是340m/s,由于次声波频率很低,大气对其吸收甚小,当次声波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所以它传播的距离较远,能传到几千米至十几万千米以外。

1883年8月,南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克拉卡托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绕地球三圈。

1961年,前苏联在北极圈内新地岛进行核试验激起的次声波绕地球转了5圈。

7000Hz 的声波用一张纸即可阻挡,而7Hz的次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

4Hz-8Hz的次声能在人的胸腔和腹腔里产生共振,可使心脏出现强烈共振及肺壁受损。

军事的次声波武器,就是产生的次声波与人体发生共振,使共振的器官或部位发生位移和变形,而造成人体损伤以至死亡的一种武器。

只伤害人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其恐怖程度可见一斑。

1948年初,一艘荷兰货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一场风暴过后,全船海员莫名其妙地死光。

在匈牙利鲍拉得利山洞入口, 3名旅游者齐刷刷地突然倒地,停止了呼吸。

50年前,美国一个物理学家罗伯特·伍德专门为英国伦敦一家新剧院做音响效果检查,当剧场开演后,罗伯特·伍德悄悄打开了次声仪器,仪器无声无息地在工作着。

不一会儿,剧场内一部分观众便出现了惶惶不安的神情,并逐渐蔓延至整个剧场,当他关闭仪器后,观众的神情才恢复正常。

这就是著名的次声波反应试验。

有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也有一些动物能发出次声波。

能听见次声波的常见动物有狗(15Hz-50000Hz)、大象(1Hz-20000Hz)、鲸(15Hz-10000Hz)、水母(8Hz-13Hz)。

能发出次声波的常见动物有大象(用脚踩踏地面发出次声波)、鳄鱼(靠震动背部发出次声波)、老虎(虎啸拥有次声波的威力,可以震错位人的耳朵关节,声音由低到高,能传播很远)。

既能发出次声波又能听到次声波的常见动物有大象和鲸鱼。

可见,在自然灾害面前,动物往往能提前预警,不是没有道理的。

(1)苏门答腊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三圈,约为120000km,则这次次声波传播的时间约为________h。

(保留整数)
(2)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能量损失很________(选填“大”或“小”),因此,次声波可以传播的很远。

(3)次声波武器主要利用了次声波可以很好的传递________(选填“能量”或“信息”)。

(4)大象可以通过叫声或脚踏大地向同类传递信息,要想给较远地方的同类传递信息,大象应该________(选填“吼叫”或“用脚踩踏大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7题;共7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
考点:
解析:
答案:7-1、
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

(共7题;共21分)答案:8-1、
考点:
解析:
答案:9-1、
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
考点:
解析:
三、作图题。

(共3题;共3分)
答案:15-1、
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四、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2分)答案:18-1、
答案:18-2、
答案:18-3、
考点:
解析:
答案:19-1、
答案:19-2、
答案:19-3、
答案:19-4、
考点:
解析:
答案:20-1、
答案:20-2、考点:
解析:
五、计算题 (共2题;共5分)答案:21-1、
答案:21-2、
答案:21-3、
答案:21-4、
考点:
解析:
答案:22-1、
答案:22-2、
考点:
解析:
六、综合能力题 (共3题;共13分)答案:23-1、
答案:23-2、
答案:23-3、
答案:23-4、
考点:
解析:
答案:24-1、
答案:24-2、
答案:24-3、
答案:24-4、
考点:
解析:
答案:25-1、答案:25-2、答案:25-3、答案:25-4、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