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各岗位工种岗位描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各岗位工种岗位描述
第一章采煤专业
1、采煤机司机岗位描述
欢迎各位领导到综采队检查指导工作,我是采煤机司机XXX,从事本岗位工作XXX年,持有证件齐全有效(同时进行证件展示)。

下面我就本岗位工作进行描述:
一、岗位应知的法律法规
熟悉《安全生产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劳动法》、《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等各项规章制度。

二、岗位职责
1、坚持安全生产方针,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按章操作。

2、了解采煤机结构性能,掌握一般保养常识,具备处理一般故障的能力。

3、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获得采煤机司机资格证书后,持证上岗。

4、开机前负责检查采煤机各部件的完好情况,如摇臂油位、截齿、喷雾等。

5、采煤机割煤时注意顶底板、煤层及运输机载荷等情况,随时调整牵引速度和割煤高度。

6、按作业规程要求割顶底煤,确保割煤质量不留顶底煤。

三、设备描述
工作面采用天地科技公司生产的MG900/2400-WD双滚筒电牵引采煤机,采高2.2-4.5m,截深0.865m,牵引速度0-17.5m/min,装机总功率2240kW,电压3300V,过煤高度844mm,滚筒直径2.24m。

采煤机主要由截割部、牵引部和机身中部、破碎机构、液压系统、喷雾冷却
系统、强迫润滑系统、操作系统等组成。

1、截割部:截割部分左右两部,由左右滚筒、左右摇臂、内外喷雾冷却装置等组成,起割煤和装煤懂得作用。

2牵引部:牵引部也分左右两部,由牵引减速箱、行走箱、调高泵站、支撑腿、滑靴等组成,是机器行走的执行机构。

3、机身中部:机身中部为中间组合控制箱,是机器控制和保护装置的首脑部分。

4、破碎机构:破碎机构由臂架、破碎电机、破碎传动机构、破碎滚筒、护罩组成,用以破碎大块煤。

5、液压系统:液压系统有泵电机、双联齿轮泵、液压泵站、过滤器等组成,用以实现摇臂、破碎机、顶护板的升降。

6、喷雾冷却系统:喷雾冷却系统由喷雾站、反冲洗过滤器、节流阀、减压阀、安全阀、流量计、流量压力开关等组成,用以冷却和喷雾降尘。

7、强迫润滑系统:强迫润滑系统由泵马达、重力换向阀、过滤器等组成,用以对摇臂行星头和齿轮传动箱上部提供强迫润滑。

工作面采用端部自开切口、斜切进刀、前顶后底、双向割煤的方式落煤,进刀段长度为40m。

四、岗位作业流程
1、班前会
2、乘车
3、入井
4、开机前安全确认
5、开机试运转
6、运转
7、停机
8、交接班检查
五、危险源预控管理
危险源存在的主要项目:
1、人员距离采煤机滚筒距离小。

2、更换截齿时未停电。

3、未对刮板输送机闭锁。

4、未拔出滚筒离合器。

5、煤流过大或出现大块煤矸卡堵时继续割煤。

6、即将割透煤壁时,未观察端头是否有人。

7、巷道顶帮活矸掉落、片帮。

8、液管破裂、脱落。

9、电器设备漏电。

消除危险源的方法措施:
1、“敲帮问顶”确保作业环境无隐患。

2、更换截齿时停电拔出离合器。

3、闭锁刮板输送机。

4、出现大块煤矸卡堵及时停机处理。

5、割透煤壁前确保端头无人员逗留。

六、设备常见故障处理
冷却水路不通畅:停电闭锁打开离合器,清洗水路;
调高泵无压力:停电闭锁打开离合器,检查油位及管路。

七、避灾路线
1、瓦斯、煤尘爆炸避灾路线
事故地点上风侧人员→42111辅运巷(42111胶运巷)→4-2煤辅运大巷→地面。

事故地点下风侧人员→42111回风巷→4-2煤辅运大巷→地面。

2、火灾避灾路线
事故地点上风侧人员(事故地点下风侧人员若能安全穿越火区的情况下)→42111辅运巷(42111胶运巷)→4-2煤辅运大巷→地面。

事故地点下风侧人员(若不能安全穿越火区)→42111回风巷→4-2煤辅运大巷→地面。

3、水灾避灾路线
事故地点上风侧人员→42111辅运巷(42111胶运巷)→4-2煤辅运大巷→地面。

事故地点下风侧人员→42111回风巷→4-2煤辅运大巷→地面。

八、岗位精细管理要求及标准
1、检查作业场所环境,保证无隐患;
2、开机前检查设备完好情况,连接部紧固可靠,油脂油位符合要求;
3、开机先送水后送电,内外喷雾完好;
4、按正规作业工序进行割煤,保证工作面采高及“三直一平两畅通”;
5、停机先断电后停水,打扫机身卫生无煤矸堆积。

九、岗位创伤应急知识及措施
1、发生砸伤、烫伤等情况时,如出现出血时,应对伤员先进行止血,再进行包扎处理后方可进行搬运;
2、发生骨折等情况时,应对伤员骨折部位进行先固定后搬运;
3、发生窒息、晕厥等情况时,应对伤员进行先复苏后搬运。

十、事故案例描述
1、误启采煤机人员伤亡事故
1986年3月,某矿7307高档普采工作面,采煤机司机操作失误,把煤机启动按钮误当作输送机信号,采煤机启动,滚筒附近工人被卷入滚筒,当场死亡。

事故原因:采煤机停机后,未及时打开离合器;采煤机司机工作责任心不强,启动采煤机时未观察采煤机周围环境,违章操作,按错按钮是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防范措施: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及业务技能知识培训,按照操作。

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要求作业,停采煤机及时打开离合器,开机前确保滚筒5米范围内无人员,精准操作。

2、采煤机伤人事故
1986年1月,某矿901综采工作面,采煤机主司机不知道采煤机副司机更换截齿,没有发出开机预警信号,开动采煤机,将副司机员当场绞死。

事故原因:当班采煤机主副司机违章操作,副司机没有切断电源,也没有打开离合器就更换截齿,主司机开机前没有发出预警信号,没有观察周围环境,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防范措施: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业务技能知识培训,严格按照规程措施施工作业。

采煤机司机更换截齿时停电并打开离合器,坚持敲帮问顶。

开启采煤机前应确保滚筒5米范围内无人员。

岗位描述完毕,请领导指示。

2、乳化液泵站司机岗位描述
欢迎各位领导到综采队检查指导工作,我是乳化液泵站司机XXX,从事本岗位工作XXX年,持有证件齐全有效(同时进行证件展示)。

下面我就本岗位工作进行描述:
一、岗位应知的法律法规
熟悉《安全生产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劳动法》、《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等各项规章制度。

二、岗位职责
1、坚持安全生产方针,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按章操作。

2、熟悉乳化液泵的性能,具有保养、故障处理的技能。

3、开机前负责检查泵站液压系统完好情况。

4、负责按信号及时启停乳化泵。

5、负责乳化液自动配备器、反冲洗过滤器、泵箱的监护工作。

6、负责清理泵站设备卫生。

三、设备描述
本综采工作面泵站主要有以下设备:乳化液泵站、清水泵站、过滤器。

1、乳化液泵站
乳化液泵站主要由乳化液泵、乳化液箱、泵电机、乳化液自动配比器构成。

配备BRW500/31.5F型乳化液泵四台,乳化液箱两台,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①公称流量:500 L/min
②公称压力:31.5MPa
③电机功率:315KW
④额定电压:1140V
选用RZPX200型乳化液自动配液系统,以实现乳化液自动配比。

配比浓度范围:3%~7%可调,贮油室容积:2000L、贮液室容积:1500L。

2、清水泵站
清水泵站主要由清水泵、水箱、泵电机构成。

选用喷雾泵BPW400/16三台,三泵一箱,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①公称流量:315 L/min
②公称压力:16MPa
③电机功率:125KW
④额定电压:1140V
四、岗位作业流程
1、班前会
2、乘车
3、入井
4、接班
5、安全确认
6、开机试运转
7、正常运转
8、停机
9、交班
五、危险源预控管理
危险源存在的主要项目:
1、未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2、未发出信号开泵。

3、高压胶管破损。

4、电器失爆。

消除危险源的方法措施:
1、作业前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2、开泵前发出开泵信号。

3、及时检查高压胶管情况并更换破损胶管。

4、电气检修工定期检查并处理电气设备完好情况。

六、设备常见故障处理
泵站无压力:停泵卸压,检查乳化泵和管路;
反冲洗漏液:停泵卸压,检查电磁阀和滤芯。

七、避灾路线
1、瓦斯、煤尘爆炸避灾路线
事故地点上风侧人员→42111辅运巷(42111胶运巷)→4-2煤辅运大巷→地面。

事故地点下风侧人员→42111回风巷→4-2煤辅运大巷→地面。

2、火灾避灾路线
事故地点上风侧人员(事故地点下风侧人员若能安全穿越火区的情况下)→42111辅运巷(42111胶运巷)→4-2煤辅运大巷→地面。

事故地点下风侧人员(若不能安全穿越火区的情况下)→42111回风巷→4-2煤辅运大巷→地面。

3、水灾避灾路线
事故地点上风侧人员→42111辅运巷(42111胶运巷)→4-2煤辅运大巷→地面。

事故地点下风侧人员→42111回风巷→4-2煤辅运大巷→地面。

八、岗位精细管理要求及标准
1、检查作业场所环境,保证无隐患;
2、开泵前检查设备完好情况,连接部紧固可靠,管路完好;
3、开泵前发出信号,确保液压系统沿线无人员检修;
4、检查乳化液溶度,保证在3%-5%范围内;
5、设备卫生干净整洁,油脂码放整齐规范。

九、岗位创伤应急知识及措施
1、发生砸伤、烫伤等情况时,如出现出血时,应对伤员先进性止血,再进行包扎处理后方可进行搬运;
2、发生骨折等情况时,应对伤员骨折部位进行先固定后搬运;
3、发生窒息、晕厥等情况时,应对伤员进行先复苏后搬运。

十、事故案例描述
1、高压胶管伤人事故
2003年6月,某矿采煤队泵站维修工刘某,用铁丝代替U型销,在压力作用下铁丝退出,造成高压管抽人事故。

事故原因:刘某安全意识淡薄,未按照《煤矿安全规程》严格操作,图省事,违章操作,用铁丝代替U型销。

防范措施: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严格安全找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作业,严禁出现无销、单腿销或铁丝代销现象。

2、更换乳化泵泵头伤人事故
2007年1月,某矿综采工作面检修班,泵站司机贾某在换乳化泵泵头时,在起吊乳化泵泵头时泵头掉到地上,导致右脚脚趾被泵砸伤。

事故原因:泵站司机贾某,自主保安意识淡薄,精力不集中,是造成乳化泵泵头砸脚的直接原因;职工陈某互保意识不强,工作配合不好,是导致贾某被砸
脚的又一原因。

防范措施: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业务技能知识培训,积极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加强对现场作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坚持按章操作,杜绝违章作业。

岗位描述完毕,请领导指示。

3、端头支护工岗位描述
欢迎各位领导到综采队检查指导工作,我是端头支护工XXX,从事本岗位工作XXX年,持有证件齐全有效(同时进行证件展示)。

下面我就本岗位工作进行描述:
一、岗位应知的法律法规
熟悉《安全生产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劳动法》、《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等各项规章制度。

二、岗位职责
1、坚持安全生产方针,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按章操作。

2、熟练掌握单体液压支柱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熟悉单体液压支柱的结构、性能、操作、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3、负责两巷超前支护工作。

4、负责超前支护范围内的文明生产。

5、负责将损坏的单体支柱放置指定地方,并码放整齐。

6、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设备描述
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使用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型号为DW3500/100,最大支护高度3.5m,柱径100mm。

四、岗位作业流程
1、班前会
2、乘车
3、入井
4、接班
5、作业前准备
6、检查及试操作
7、回撤单体
8、支设单体
9、交班。

五、危险源预控管理
危险源存在的主要项目:
1、未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2、单体卸载。

3、单体未连锁。

消除危险源的方法措施:
1、作业前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2、及时更换卸载的单体并保证初撑力。

3、支设后及时挂好防倒链。

六、设备常见故障处理
1、三用阀漏液:及时检查并更换阀体。

2、腔体变形:及时使用备用单体进行更换。

七、避灾路线
1、瓦斯、煤尘爆炸避灾路线
事故地点上风侧人员→42111辅运巷(42111胶运巷)→4-2煤辅运大巷→地面。

事故地点下风侧人员→42111回风巷→4-2煤辅运大巷→地面。

2、火灾避灾路线
事故地点上风侧人员(事故地点下风侧人员若能安全穿越火区的情况下)→42111辅运巷(42111胶运巷)→4-2煤辅运大巷→地面。

事故地点下风侧人员(若不能安全穿越火区)→42111回风巷→4-2煤辅运大巷→地面。

3、水灾避灾路线
事故地点上风侧人员→42111辅运巷(42111胶运巷)→4-2煤辅运大巷→地面。

事故地点下风侧人员→42111回风巷→4-2煤辅运大巷→地面。

八、岗位精细管理要求及标准
1、回风巷支设两排单体液压支柱,距离巷道帮两帮1200mm处各支设一排,误差不超过200mm。

2、胶运巷在行人侧距离巷道帮1500mm处支设一排,误差不大于200mm。

3、单体液压支柱必须支撑到实底,必须戴帽支设,初撑力不小于90KN。

4、超前支护不小于20m,间距1000mm,误差±100mm。

5、所有单体液压支柱三用阀出液口方向一致,朝向采空区。

6、单体支柱之间必须采用防倒绳连接。

7、下班之前岗位作业区域文明卫生打扫干净。

8、材料区材料码放整齐。

九、岗位创伤应急知识及措施
1、发生砸伤、烫伤等情况时,如出现出血时,应对伤员先进性止血,再进
行包扎处理后方可进行搬运;
2、发生骨折等情况时,应对伤员骨折部位进行先固定后搬运;
3、发生窒息、晕厥等情况时,应对伤员进行先复苏后搬运。

十、事故案例描述
1、煤壁片帮伤人事故
2001年6月,某矿综采队在某工作面生产,接班后,机尾工陈某和李某在机尾负责端头支护及回料工作,在采煤机割完两个机尾后,二人进行单体支柱回柱,当在回贴帮单体时,帮煤壁突然片帮,将陈某及其所打单体全部扑倒埋住。

因被单体挤压造成窒息死亡。

事故原因:操作前未进行敲帮问顶,由于煤壁片帮,将陈某埋住,导致窒息死亡;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自保互保意识差,附近作业人员监护不力。

防范措施: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作业前组织学习作业规程及措施学习,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杜绝违章作业。

2、顶板垮落伤人事故
2005年1月,某矿综采二队71124工作面,王某等人在回风落山侧回柱放顶过程中,回至最后一根柱时,顶板垮落,将王某埋压致死。

事故原因:回柱时没有由里向外逐排进行且未支设临时支柱,是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防范措施: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加强作业过程安全监督,单体回撤时,每循环只回撤一颗单体,严禁提前回撤单体。

岗位描述完毕,请领导指示。

4、支架工岗位描述
欢迎各位领导到综采队检查指导工作,我是支架工XXX,从事本岗位工作XXX年,持有证件齐全有效(同时进行证件展示)。

下面我就本岗位工作进行描述:
一、岗位应知的法律法规
熟悉《安全生产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劳动法》、《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等各项规章制度。

二、岗位职责
1、坚持安全生产方针,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按章操作。

2、熟练掌握液压支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熟悉液压支架的结构、性能、操作、维护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刮板输送机的结构和性能。

3、按规定操作当班规定的液压支架,并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

4、注意工作范围内运输机运行情况,特别注意运输机平直情况、刮板移动是否顺畅、哑铃销子是否出槽或脱落。

5、负责作业范围内排水及管线吊挂工作。

6、负责液压支架突发故障处理。

7、负责当班规定工作范围的文明卫生工作。

8、负责机尾端风帘吊挂。

9、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10、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设备描述
工作面支架共用3种型号的支架,其中机头机尾端头支架选用ZYT12000/20/40D型电液控制液压支架,过渡支架选用ZYG12000/20/40D 型电液控制液压支架,正常支架均选用ZY12000/20/40D型液压支架。

主要由顶梁、掩护梁、前后连杆、底座、推杆、防护装置、液压系统装置组成,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支撑高度:2.0—4.0m宽度:1750mm
中心距:1750 mm额定工作阻力:12000kN
额定初撑力:8728kN操纵方式:电液控制
四、岗位作业流程
1、班前会
2、乘车
3、入井
4、接班
5、作业前准备
6、操作液压支架
五、危险源预控管理
危险源存在的主要项目:
1、高压胶管破损;
2、初撑力不足;
3、架前浮煤未清净;
4、挤架、咬架;
5、架间隙过大。

消除危险源的方法措施:
1、作业前检查管路完好情况;
2、保证初撑力不低于24兆帕;
3、支架排列成直线不挤不咬;
4、架间距不超过200毫米。

六、设备常见故障
1、架间管路破裂:停泵卸压,关闭截止阀,更换胶管;
2、阀芯窜液:停泵卸压,关闭截止阀,更换阀芯。

七、避灾路线
1、瓦斯、煤尘爆炸避灾路线
事故地点上风侧人员→42111辅运巷(42111胶运巷)→4-2煤辅运大巷→地面。

事故地点下风侧人员→42111回风巷→4-2煤辅运大巷→地面。

2、火灾避灾路线
事故地点上风侧人员(事故地点下风侧人员若能安全穿越火区的情况下)→42111辅运巷(42111胶运巷)→4-2煤辅运大巷→地面。

事故地点下风侧人员(若不能安全穿越火区)→42111回风巷→4-2煤辅运大巷→地面。

3、水灾避灾路线
事故地点上风侧人员→42111辅运巷(42111胶运巷)→4-2煤辅运大巷→地面。

事故地点下风侧人员→42111回风巷→4-2煤辅运大巷→地面。

八、岗位精细管理要求及标准
1、液压系统管路连接必须合格,管线敷设整齐,无漏液。

2、工作面做到煤帮、刮板机、支架平直,移架推溜时误差不得超过±50mm。

3、工作面顶板不出现台阶下沉,支架前梁接顶严,前梁上不无200mm以上的浮煤矸。

4、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设计,其最大夹角小于7°。

5、相邻支架不能有明显错差(不超过顶梁侧护板高的2/3),支架不挤、不咬,架间距不超过规定(200mm)。

6、要及时打出护帮板防止造成片帮。

7、支架架内和底座前方无浮矸、管路无灰尘。

九、岗位创伤应急知识及措施
1、发生砸伤、烫伤等情况时,如出现出血时,应对伤员先进性止血,再进行包扎处理后方可进行搬运;
2、发生骨折等情况时,应对伤员骨折部位进行先固定后搬运;
3、发生窒息、晕厥等情况时,应对伤员进行先复苏后搬运。

十、事故案例描述
1、误操作支架伤人事故
2006年2月,某矿综采二队4301工作面,工人杨某在更换110#支架前立柱下腔液管时,误将后立柱下腔液管一起拔掉,导致支架卸载自降,杨某头部挤伤当场死亡。

事故原因:杨某安全责任意识不强,业务技能知识不过关,因误操作造成事故发生,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防范措施: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工作,掌握液压系统原理,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积极进行作业现场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提高作业环境的风险防范意识,坚持按章操作,杜绝违章作业。

2、架间落矸伤人事故
2009年6月,某矿综采一队310202工作面,支架发生咬架,庞某和苏某
负责调架,庞某将8号支架拉到位后,未及时升架就站在7、8号支架间电缆槽旁观察架间间隙,顶板落矸将庞某头部砸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庞某作业前未对作业环境敲帮问顶,支架未接顶就空顶观察顶板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防范措施: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和业务技能知识培训,积极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提高作业现场的风险防范意识,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坚持按章操作,杜绝违章作业。

岗位描述完毕,请领导指示。

5、刮板输送机司机岗位描述
欢迎各位领导到综采队检查指导工作,我是运输机司机XXX,从事本岗位工作XXX年,持有证件齐全有效(同时进行证件展示)。

下面我就本岗位工作进行描述:
一、岗位应知的法律法规
熟悉《安全生产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劳动法》、《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等各项规章制度。

二、岗位职责
1、坚持安全生产方针,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按章操作。

2、熟练掌握刮板输送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熟悉刮板输送机的结构、性能、操作、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3、负责当班刮板输送机安全运行工作。

4、负责当班刮板输送机一般性故障的处理。

5、负责设备卫生清洁。

6、负责机头端风帘吊挂。

7、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8、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设备描述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型号为SGZ1000/3000,电机功率3000KW,长度247m,运输能力2500t/h。

与MG900/2400-WD型采煤机、ZY12000/20/40D 型中部支架、ZYT12000/20/40D型端头支架、ZYG12000/20/40D过渡支架、SZZ1350/525型转载机及PLM4500型锤式破碎机、DY1400型皮带自移机尾等配套使用,实现工作面综合机械化采煤。

四、岗位作业流程
1、班前会
2、乘车
3、入井
4、接班
5、开机
6、正常作业生产
7、停机
8、交班
五、危险源预控管理
危险源存在的主要项目:
1、巷道顶帮活矸掉落、片帮。

2、刮板输送机运行时,链条发生崩链。

3、运行中,大块煤矸翻出溜槽。

消除危险源的方法措施:
1、检查顶帮环境,执行敲帮问顶。

2、发出开机信号,集中控制台电工按照规定启车。

3、密切观察溜槽内煤流运行情况。

六、设备常见故障处理
1、运输机刮板断:及时闭锁,伸出护帮板,清理溜槽内煤块,添加刮板。

2、电机发热:及时停机,检查冷却水路。

七、避灾路线
1、瓦斯、煤尘爆炸避灾路线
事故地点上风侧人员→42111辅运巷(42111胶运巷)→4-2煤辅运大巷→地面。

事故地点下风侧人员→42111回风巷→4-2煤辅运大巷→地面。

2、火灾避灾路线
事故地点上风侧人员(事故地点下风侧人员若能安全穿越火区的情况下)→42111辅运巷(42111胶运巷)→4-2煤辅运大巷→地面。

事故地点下风侧人员(若不能安全穿越火区)→42111回风巷→4-2煤辅运大巷→地面。

3、水灾避灾路线
事故地点上风侧人员→42111辅运巷(42111胶运巷)→4-2煤辅运大巷→地面。

事故地点下风侧人员→42111回风巷→4-2煤辅运大巷→地面。

八、岗位精细管理要求及标准
1、传动装置完好。

2、加注油脂质量合格,油位在规定范围内。

3、各部件连接螺栓、垫片齐全紧固。

4、刮板输送机链条松紧适当。

5、刮板输送机刮板齐全,螺栓紧固。

九、岗位创伤应急知识及措施
1、发生砸伤、烫伤等情况时,如出现出血时,应对伤员先进性止血,再进行包扎处理后方可进行搬运;
2、发生骨折等情况时,应对伤员骨折部位进行先固定后搬运;
3、发生窒息、晕厥等情况时,应对伤员进行先复苏后搬运。

十、事故案例描述
1、违章跨越刮板输送机受伤事故
2003年8月,某矿综采队工作面正常生产,采煤机从机头向机尾行驶,端头支护工张某从板输送机上跨越时,他没有注意到机尾的刮板已经出槽,随即被出槽的刮板刮倒,接着被带着向机头走,造成下肢截瘫的重伤事故。

事故原因:张某违章在刮板输送机运行时直接跨越输送机,是造成此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防范措施: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和业务技能知识培训,积极进行作业现场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坚持按章操作,严禁跨越运输中的刮板输送机。

2、刮板运输机伤人事故
2007年12月,某矿掘进队张某等3人从110511运顺向110西翼集中回风巷人工运输溜槽。

张某等三人将最后一块溜槽运过110集回第二道风墙后,正准备从溜子上往下卸槽子时溜子突然启动,将溜子上的张某和溜槽一同带动撞在风墙上,致使张某右腿骨折。

事故原因:运输机司机未接到信号违章启动运输机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