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哥高中学习经验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哥高中学习经验分享
在开始我今天的分享之前,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高三的时间安排,我觉得大家作为即将要上高三的学生,了解下高三时间安排是很重要的。
这是一个时间轴,高三一般是8月初开学,到最后6月7-8号进行高考,这整个时间就是我们高三的备考时间。
这中间有个非常重要的时间就是我们的一模,一模是在3月20号左右。
一模非常非常重要,可以说广州市的一模基本上就是广东省的一模,全省都会做,所以这是除自主招生考试和高考之外,最重要的一次考试,二模、三模其实都不是那么太重要的。
一个月之后,4月20号左右是二模,还有五月份是华附的三模,根据我们高三的备考节奏来说,8月初到一模是我们的第一轮复习,一模和二模之间是二轮复习,二模和三模之间是我们的三轮复习。
当然我们的个别科目的二轮三轮是合在一起的,比如我们的语文,也就是说语文只有两轮复习。
三模到高考之前就是我们传说中的临门一脚,就是让你临门的时候好好踢一下。
然后实际上来说,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一轮复习
和一模是最重要的。
一轮复习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回归基础,有种说法就是,我们的一轮复习就是要把书从薄读到厚。
因为我们会非常非常细地过每一本书、每一个知识点,你会发现生物书里有N多你没见过的东西,在书上都是有原话的,化学书也会有很多。
二轮复习强调的就是归纳提升,也就是说二轮复习我们更多是把书从厚读到薄。
我们要把我们很多杂乱的知识归纳、整合起来,成为一个非常完善的知识体系,这就是我们二轮复习要做的事情。
我自己很多很重要的笔记都是在二轮复习当中完成的,因为这个时期大家掌握了足够多的题目,看过足够多的不同题型,这个时候做总结最有效果。
在三轮复习到临门一脚这段时间主要是找题感,找感觉,找状态。
其实三模之后,这时候实际上主要就是大家要好好睡觉、好好吃饭、不要生病就是最好的事情了,实际上已经是没有太多的可以提升的空间,更多的是心理的调节。
这就是高三大致的安排,对了,还忘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春节后。
在春节后到一模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就是自主招生考试。
应该说自主招生考试在保送生越来越淡化的今天,自主招生考试已经成为高校网罗优等生非常重要的途径。
这个时间大家一定要注意,因为距离一模很近,很多同学就没有好好准备自主招生考试,结果就没有
过,高考的时候就很被动。
现在就进入我今天分享的主要内容,其实我今天要讲的东西很简单,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面临高考,我想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点就是能力问题。
能力问题这是个重点,我最后讲吧。
然后是心态。
心态非常重要,应该说,尤其是在我们高考的后期,以其说是在拼能力,不如说是在拼心态。
再接下来就是我们要面临一个自招。
自主招生这个东西呢,其实对大家来说应该还比较陌生,对我来说,我在接触之前也觉得很陌生,实际上这一块还是挺容易啃下来的,只要你肯花心思的话。
最后一点我觉得就是志愿的问题了。
有人说志愿才是一场真正的战斗,填好志愿比多考几分都实在,但是志愿这东西对大家来说还比较遥远,我现在不急着讲这东西。
下面我就针对上述前三点详细说明一下:
1、自招
自招这东西呢,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自招的题目,题目就是两个字,一个叫多一个叫难,时间非常赶。
自招我跟大家说三点吧:
(1)要准备
为什么我们要准备呢,因为题目真的是很多很难,比如像物理的话,3-3和3-4,我们只学一本,但是在自主招生考试当中这两本书都是要考的,所以你会见到里面很多题你压根没见过,尤其是华约,自招有三大联盟:华约、北约和卓越联盟,应该说难度的话,以2012年为例,华约是最难的,卓约是其次,北约相对来说简单点。
(2)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
这在自主招生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现在高考中你付出了很多努力,可是最后收效都不是很大,但是在自主招生考试中,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收获。
我为自主招生准备了半年,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之后考三个学校,最后都考过了;我们班准备第二多的是准备了3个月,最后他过了上交大,加了40分;很多人都是在自招考试之前一个星期,才想着去网上下题,有些就是看了两眼那题就去考试,结果考得不好,所以说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收获吧。
自主招生考试里面真的有很多东西它是超纲的,你们平时没见过,所以它的区分在于你会还是不会。
所以只要你会了,是很容易被区分出来的。
但是高考不是这样,高考是大家都会,只是谁会得更好,谁的知识更加优化的问题,所以高考是个更残酷的竞争。
自主招生相对来说竞争比高考要小,但是它对知识的难度比较大,所以希望大家要准备,而且还得想点部署。
(3)转换思维
自招笔试时大家应该转换下思维,自招与高考不同,高考更多的是保分的策略,150分的主题,我们是觉得这150分能拿到的,但实际上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我们的答案更完善点,尽量不要被扣分;自招不是这样的,你可以第1,2,3,4题都不会做,但是之后的题全部会做,这种事情完全可能发生。
也就是说自招是个拿分的一种考试,你要做的事情就是尽量去拿分,你的目的不是去保分。
一张卷子你可以跳过前面的题,从最后一道题做起,你的目的只是为了拿到更多的分。
因为时间真的很赶,题目真的很难,你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懂,你不是每道题都能做,你能做的就是你哪个知识点比较熟悉。
比如我们看自招的书,可能我对光学很熟,那么我可能拿到卷子直接先翻光学的题做,这种事情都是完全可能发生的。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转换一下思维。
如果可以的话,自招考试前能做1-2套题,有点感觉,尤其是对时间的感觉,因为没有时间感觉的话会很惨。
我记得,在北大夏令营时,非常恐怖的是在两个半小时考语数英三门,语文还有个作文,还有个200字的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还是没有断句的,然后我就崩溃掉了。
这种题量就这样,但是确实是也有人做得完,就有那么厉害的人,我希望大家很明确知道自己什么强。
比如说(以2012年为例),自招考试语文、英语两门卷子是同时发下来,如果你觉得你英语强,你可以先做英语,你可能时间花多点也没有关系;如果你觉得你语文强就先做语文,反正几份卷子同时发下来,没有限制你的做题顺序,你们的目的就是尽量拿到最多的分,
什么题熟手什么题好做,你就先做什么题。
2、考试心态
考试心态很重要,大家都知道,高考有能力和考得好完全是两回事。
很多平时考试次次拿满分的,一大考就考不好,有很多平时60,70分的,甚至很一般的同学,他一大考就爆发。
我觉得很重要的是心态的问题。
因为心态真的非常非常重要,它对你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心态我主要说两点:
(1)冷静比自信更重要
为什么这么说呢,很多人觉得我有自信就一定能考得好,其实不是的,考试前我说,啊,我一定考得好,我一定能上清华北大,你就有自信了吗?自信不是这种自信,真正的自信就是你拿到张卷子,你发现第一道题你一眼就看出答案,第二题又一眼看出答案,结果你发现比如数学,选择填空题一下子做完,你才花了5分钟,那种自信马上就上来,什么感觉都有了,对不对?自信是做题做题,做着做着做出来的,因为你能够把那些熟悉的知识很快运用出来,那才是真正的自信,而不是考试前那种飘渺的心理暗示。
我想说冷静更重要。
我觉得最好的状态应该是:平静地进考场,平静地出考场,没有欢笑也没有悲伤,这种人考出来的成绩往往很吓人。
我觉得我考完之后,除了数学有点小兴奋外,其他几科几乎都没什么感觉,真的非常非常平淡。
(2)把月考当高考,把高考当月考
这句话可能大家听说过,也有人说,把一模当高考,把高考当一模,这都是一样的意思,换汤不换药。
这句话真的非常非常有用,但是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太理解它。
我在一模前做了什么事,我告诉大家,如果这就是高考,一模发生的问题高考都有可能发生。
这样子你才会有压力,我要说的就是,什么叫着把月考当高考?我就是希望各位在每次大考时都能够人为地营造
些紧张气氛进去,你这样才能更多地去模拟高考的心态,你只有不断地经历过这种紧张的心跳以后,你可能到真正高考的时候,你就能习以为常,你才能真正做到我说的冷静。
大家一定要相信高考什么状况都有可能发生,2011年出了那么难的题,大家如果经历了会很惨,今年虽然题简单,但是如果你们经历了也会很惨,因为改卷改得特别严,所以我只能说高考变数真的很多,大家如果能够在每次大考时去模拟高考的状态,尽量让自己犯错误的几率降到最低的话,我觉得是最好的。
什么叫把高考当月考呢,其实只要大家把每次月考当着高考的话,到真正高考时大家已经习以为常,像走过场一样,真的就是进考场坐下,
拿出笔袋,掏出笔,做题,填完卡,最后交卷,这就像一个很条件反射的过程。
高考时你如果有什么心里起伏的话,我当时是这么做的:我当时是跟自己说,高三一年,这么多大考,我都平稳地过来了,这次也肯定不例外。
我希望大家要有这种心态,每一次都做好了,高考就一定不会失误,这是我一贯坚定的信念。
3、能力
能力方面有很多,这里我讲三个方面:
(1)效率
大家一致说好学生和差学生主要差在哪里,就差在效率。
同样多的时间,你能干更多的事,你效率就高。
其实很多好学生,他们的效率真的是高得非常变态,华附就有人,传说中在上学期的假期就把下学期的练习册买了三套,全部刷完了,然后下学期又刷完了两套练习册,就有这种效率高得变态的人,不可模仿,这真的是太夸张了。
我是说,有些人真的就是这么干的,大家想想,比你厉害又比你还努力的人,真的是很吓人的事。
那么我就讲点实在的吧,我自己也不是能刷五本书的人,我讲讲我是怎么提高效率的。
①做计划
做计划这种东西大家应该听得耳朵起茧了吧,高三的作业很多吧,题很多吧,大家一定要做点计划,不做计划一般都会很惨。
做计划我提两点:
做计划一定要切实
因为一个计划如果不切实的话,还不如不做。
比如,我说每天一定要把6科的作业全部做完,那是不太可能的,尤其是高三,高三一天能完成4门功课,你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
真的,高三
作业很多,你每天的作业都是铺天盖地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
心理准备。
一天大概就完成3-4门,如果你厉害,最多做5门,
一般完成6门的应该很少,我到现在还没见过,哦,那个刷5本
书的人可能可以。
这就提到一个可行性十分重要,当然这个是要大家慢慢磨才能磨出来的,可能大家早期做计划,会有一些完不成计划,这是
完全可能的,但是我希望大家在不断的摸索中,找到一个适合自
己做计划的制定方法。
比如说,计划不要安排太紧,要预留一些
机动时间。
每天留半个小时的机动时间,这半个小时做什么用呢,比如说,我今天做数学,但是今天老师布了道很变态的题,我怎
么也想不到,我做数学的时间就多了,这半个小时就用来填补数
学的空缺;再比如说,我今天作业全部做完了,但是我心情又特
别好,我还想再做些作业,你可以拿英语来背背单词嘛;或者说
我今天做完作业心情就是不好,看到题就是不爽,那你可以拿来听听音乐呀,这完全是可以的。
所以说,机动时间很重要,是让你保证每一天都能够按时地完成作业。
要注意兼顾各科
这一点可能很多人注意得比较少,很多人制定计划更多是我今天全部来做数学,明天全部来做语文,后天全部来做英语,其实我个人觉得这是很错误的,尤其到高三是非常非常错误的,是大忌来的。
为什么呢?因为实际上高考以其说是能力,能力当然很重要,但是我跟大家说,感觉更重要。
有时候一个题你完全不会做,但凭感觉你都能做出来。
这个感觉要怎么出来呢?因为你如果连续两天、三天没有碰的话,你真的就没感觉了,做起来会感觉手上特别难受,这就是没有题感。
所以说我希望大家兼顾各科,比如说,我把每天的晚自修的时间分成三段,三节课嘛, 40分钟一节课,我第一段可能用来做语文,做40分钟我换数学,然后换英语,不要一个晚自修全部来做数学,效果反而不好。
因为实际上一般来说,前一个小时你的效率会比较高,但是超过一个小时之后,你就会有点疲劳,效率会降低,以其那样,还不如每天各科都能做一些,一个是为了维持题感,另一个也是为了让你更快地调整。
有时做做文科做做理科,效果会比较好。
当然这是我的经验,如果大家有可能觉得一个晚上都做数学好,那你们就那样做,我觉得适合大家的就是最好的。
因为每科只留了40分钟,这就面临着我们的练习册肯定做不完。
因为高三的练习册是这样分,它有三个部分。
一般来说,第一部分是考场传真,也就是它会把往年的高考真题拿出来给你们做,这个题不会太多,第二部分是考点讲解,一般这部分内容会比较多,它会一个一个知识点讲,讲完然后有个集思训练,然后你就做,这部分会比较长,最后部分会有个课堂小测之类的东西,这个题也不会多。
一般来说,我如果做40分钟的话,第一天一般会完成前2个部分,第二天再去完成最后一个部分,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一个是首先时间得到合理安排,第二个是有个反复的过程。
实际上,如果第二部分我做错了一道题的话,那我可能就会去翻第二部分的相应知识点,就会看到底是哪个知识点我没理解透。
其实大家看多了就会发现,有些知识点你看来看去老是会忘,这个知识点你看多了就记住了。
其实我们看一遍还是会有遗忘的过程的,很难说看一遍就能全部记下来,所以说如果大家能够及时反复的话,对知识的理解会比较深,印象比较深,这是我一个小小的经验吧!
然后还有一个要说下的是,我希望大家利用好星期天的时间,高三的话,星期一到星期六天天都是要上课,但是星期天是真空出来给大家调整的,但是有作业,肯定有作业。
一般来说,我会在星期六的晚上完成差不多50%的作业。
然后星期天的话,我一般会上午和下午分开来,分成两个专题,比如上午我要搞语文作文,比如我要搞素材,我就会去看看报纸,或者是去网上搜
索些东西,或者把我平时手机报看到的一些信息点再去搜索一下之类的,反正你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去获得你需要的东西。
获得完之后,比如说到上午10点我搞完了,那剩下来的那两个小时干嘛呢,就是把剩下的50%的作业刷掉,有时候可能刷不掉,会遗留一点,但是基本上都能刷掉。
大家到高三的时候,就会练到刷题的习惯,见到题就可以勾,见到A就可以选。
然后,比如下午,下午就别跟上午是同一个学科。
比如下午我搞数学,搞个数学题型的归纳,比如我归纳三角题,因为三角的题是高考必考的嘛,大家知道,在六道大题里三角题是第一个大题,这是个比较简单的题。
那我会怎么做?比如我会把最近很重要的大考卷以及平时我觉得很有价值的测试卷抽出六、七套,甚至更多,十套都可以,我就来看三角题,就看这一个题,所有的卷子你就只看这一道题,看多了你就会发现,考来考去就那么几个点,可能你总结起来不超过五个手指都能数出来的东西,它的方向非常非常有限,尤其像这种固定题型的东西,方向非常非常有限,它其实很容易总结,相信大家有一点归纳能力的话,一下子就能总结出来。
如果还有时间的话,我会去用我总结的东西出来去再做一道新的题目,因为我觉得,对归纳最好的验证就是你归纳的东西是真的做题时非常非常有用。
一般来说,我归纳出来做题就会很爽,因为那题知识点你全部都归纳了,一下子就做出来了,这个归纳就是有效的;如果你归纳完,你碰到一个新题
你还是不会做,那说明你的归纳其实可能没归纳到重点,你可能
归纳到很偏很特殊的情况去了。
②学会提问
这一点我相信对于华附的学生来说,应该是非常非常熟悉,大家下课都是围着老师转的。
像创新班的话,一下课是半个班在上面,半个班在下面,就是这样子。
●∙∙高三千万别遗留问题
对于高三来说,高三比较特别哦,高三大家最好不要遗留问题,高三遗留问题是很惨的,因为问题会铺天盖地地来,你今天
的问题不及时解决的话,你明天就忘了,你之后就永远不记得了,然后高考就考了,结果你就悲催了,就这样一个状况。
所以说,
高三千万千万不要遗留问题,问题遗留了会越来越多,我建议大
家用一个小本子把你们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如果说能够尽快解决
就尽快解决,不行的话,2-3天之内去问老师都是OK的。
●∙∙问问题一定要有效
我希望大家问的问题一定是要有效一点的。
举个例子呀,我们班有一个同学特别喜欢问些很奇怪的问题,他有一天就去问我
们生物老师,他说:“生物老师,如果一个HIV1病毒,它侵入
人体结果被杀死了,它到底是非特异性免疫杀死的还是特异性免
疫杀死的?”然后我们老师说:“都有可能。
”“那哪个可能性大点?”然后我们老师就晕了。
所以我希望大家问问题要有效一点,最好是能够直击到我们的考点,这样子最好。
因为你的问题问得太无聊的话,老师也烦,你浪费老师时间,也浪费你自己的时间。
同学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实际上我经常会跟同学去交流,因为不同的思想去碰撞的话,往往会产生一些奇妙的火花。
尤其在高三的后期对于我来说,最有益的东西就是跟同学交流。
为什么呢,因为不同的人,他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你去理解一下,你去揣摩一下其他人是怎么思考的,真的对完善你的思维是很有用的。
有些问题可能他的思维更加优化,你就能不断优化你的思维,这是真的。
像我的话,我一般90%的问题都会跟我的同桌交流当中就能解决掉,如果我同桌或我附近几个人解决不了的,可以问下班上那些很强的人,有些人有一科超级强嘛,你可以去问他,实际上,问那些强人其实很有用,因为他不单只给你讲这个问题,他还可能给你联系到之前做过的题,那你一看,真的,这两题确实是有共同的地方。
所以交流是非常好的,我希望大家,尤其高三的问题可以在同学之间消化的话就尽量消化掉。
(2)有序
什么叫有序呢?可能大家一下子看不懂。
有序就是说我们的思维要有序,可能我们的一些思考方式要有序,使我们所学的知识,它不是一团乱麻,我们要用的时候,是很容易调动出来的,所以我们就要形成一个有序的知识体系,形成一个非常有序的知识构架,这样子,我们在调动知识的时候,才能更准确地调动出来。
这样子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能让你的答案更加准确,更加具有命中性。
那么怎么样才能有序呢?做归纳和养成好习惯。
那么我要跟大家讲些很细的东西:
①做归纳
●∙∙归纳的分类
归纳有很多种分类,下面介绍几种归纳形式:
∙∙如果按照时间来分,有长期归纳和短期归纳
✓∙∙长期归纳
什么叫长期归纳呢?比如说,语文就有长期归
纳,我们的字音、成语、实词翻译、我们的作文素材
总结,这些都是我们所说的长期归纳,长期归纳我劝
大家高三一开学就开始做,这个希望大家听住,高三
一开始就做我们语文的长期归纳,因为如果你在一模
之后才去做的话,我相信你会非常非常痛苦。
尤其一
开始,华附的老师总能找到你从来没见过的字音,你
无论背了多少成语,华附老师都能找到你从来没见的成语,华附老师就是这么厉害。
但是实际上我到后期,高考前临门一脚的时候,我会发现一道题所有的成语,所有的字音我都见过,这个时候我就意识到,我们的归纳是在一点一滴中完成的。
从现在开始,从高三的备考开始,大家每天做一点,一有时间就做一点。
我们从哪里开始做呢,比如说,华附是有早测的,以后大家每天都是要做题的,大家放心,题很多,你们的素材多了去。
语文早测卷非常大,像我们都做到60几号了,就是从1,2,3,一直做到60几号。
语文早测,还有一个非常变态的叫50题,就是拿50道选择题,在你2节课之内完成,就是你做到后面,你看到那个选项都不想想了,就想随便勾一个拉倒,50题里面一般会有10道语音这样的题;还有一个就是大考的卷子,这个相对少,一张卷子只有1-2道语音题,而且大考也不是经常有;另外如果你们老师会帮大家买的话,有个叫《百题大过关》的一本书,一本红色的封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一般来说,这4个部分的内容就足够大家总结出所有高考有可能出现的字音。
因为高考语文对字音题的定位还是比较低的,第一个题嘛,要搞得全省同学都做不出来也不太好,一般来说,它更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