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植物景观设计的若干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植物景观设计的若干思考
【摘要】文章结合笔者的学习及工作实践,首先分析了植物景观设计的作用,进而阐述了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及方法,最后略谈了植物景观设计的趋势。

仅供大家做些参考。

【关健词】植物景观设计;原则方法;发展趋势
引言
植物景观设计就是运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及湿生水生植物来创造景观,在利用植物进行景观设计时,必须满足它的生态要求。

充分利用植物改善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遮阴、降暑、改善小气候、防灾、防水土流失、抗污染、防尘、减噪音等功能,提高生态效益。

1 植物景观设计的作用
1.1 构成空间
园林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具有构成空间作用。

在引导控制景观当中,我们需要强化-些空间特征,这时不一定需要建筑和园林小品作为表示和边界。

植物本身就非常适合对比和烘托场地的不同空间,精心选择的植物与合理的配置就能起到效果。

如:木槿、火棘等,常用于庭园树篱、花篱来分隔空间,或作为某个特定的观赏区域。

植物可以在平面上,以不同的高度和不同种类,限定或暗示空间的边界,如一块草坪和一片地被植物之间的交界处,虽不曾有实体的视线屏障,但却暗示着空间范围不同;在垂直面上,植物通过树干、叶丛围合空间,而树干的密度、叶丛的疏密度及植株的高矮,都直接影响空间的闭合感。

大型绿地广场,用乔木树阵式栽植,分隔大的空间,形成具有特色的不同大小空间。

1.2 完善和统一景观
植物能在园林景观中充当最主要的元素,能将环境中所有不同的成分连接一起,包裹于绿化之中。

同时,为景观小品等提供合适的背景与装饰,以衬托其他设计元素。

1.3 渲染色彩、突出季相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不但是绿化的元素,而且是万紫千红的渲染手段,再现大自然的园林景观,要求同大自然的现象一样具备四季的变化,表现季相的更替。

虽然落叶阔叶树到秋冬季都要落叶,但大多树种在落叶之前,叶色都会显现出深深浅浅的红色或黄色,色彩鲜艳美丽。

景点常用的季相树种,如银杏、栾树、马褂木、枫香、乌桕、紫薇等。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庭园常用观果植物,如火棘、柿树、石榴、海棠、胡秃子、南天竹等为红色果实,为人们呈现出一幅丰收时节、
硕果累累的美丽画面。

还有一些常色叶树种或其变种、变型,其叶常年均成异色,而不必待秋季来临才变色,在生产实践中,常色叶树,常用来点缀或混植于绿色植物中。

紫叶李、紫叶桃、紫叶矮樱、紫叶小蘗,这些常色叶树种,一般落叶期较晚,有很好的景观效果。

1.4 装点山水衬托建筑
堆山叠石之间以及各类水型的岸畔或水面,常配置有自然植被或植物。

在景观构图上植物往往是构阁的关键,它能起到补允和强化的作用。

2 植物景观设计原则与方法
2.1 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将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又要通过艺术构阁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以及人们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在春夏季景观设计中,充分应用植物生长特性,以适地适树为前提,满足绿化要求的程度为指标。

选用如梅花、结香、海棠、二月兰、金钟花、迎春花、樱花、白玉兰、紫玉兰、紫荆、锦带、麻叶绣线菊等春夏开花灌木,栾树、深山含笑、罗汉松、棕榈、石楠、香樟、雪松、黑松、竹子作为点缀及背景,营造春夏园林景观。

在秋冬季景观设计中,也应充分利用植物各个观赏器官和部位的色、形、姿和质感线条等因素巧妙构图,如秋色叶植物与常绿植物的配置,不同色彩秋色叶植物的配置,突出色彩对比效果,将秋花秋叶、秋果的色彩及落叶树的冬态与建筑、园林小品等在色彩线条等方面合理搭配,充分展示植物的整体美。

道路景群规划设计,追求开阔的缓坡草坪和富有层次季相变化的林地景观,规划改造要求层次分明,前景为开阔的自然缓坡草坪及相应的大树点缀其间,草坪上栽植花丛、花带,如鸢尾、玉簪、葱兰、韭兰等,营造舒适、富有层次且色彩艳丽的植物景观。

丰富的植物景观,主要体现在植物多样性上,乡土植物为骨干树种,根据复层混交的植物配置原则,公园小径两侧配以低矮小灌木,如杜鹃、小叶女贞、红花继木等,以及过路黄、宽叶麦冬、吉祥草等新优地被植物。

通过合理的组合和色彩搭配,形成层次分明、疏密有致、空间合理的植物景观,展示出一种更为自然、富有野趣的风景。

不同树种的科学搭配,构成的植物群落更加稳定长久,从长远的利益看,更利于调节环境的生态平衡。

2.2 植物景观设计方法
指观赏树木的搭配方法与组合,园林树木的配置方式有规则式,即栽植整齐、严谨、具有一定的株行距,且按照固定的方式排列。

行道树式:树木一株一株列植、且等距离。

树阵式:在绿地或铺装地上树木成行种植,株行距保持一致。

绿篱绿墙式:用耐修剪常绿灌木密集种植,形成或高或矮的隔离物,他们外形一般
是直线或简单的曲线。

自然式:即按植物的自然生长状态进行种植,体现树木大小变化,间距疏密不等。

(1)孤植在开放的草坪内、空旷的岸边、斜边的上方等较为显眼醒目之处,能让游人从各角度去观赏,在孤植树四周不宜再布置高大的树木、建筑等,以免影响孤植树高大挺拔的形象,可适当种植低矮的灌木、地被或花卉加以衬托。

(2)丛植栽植特点是与周围绿地不相连属。

典型的树丛是将3?9株奇数的乔木密植在一起,周围栽以灌木所组成的综合体。

树丛大小差别很大,通常最少为3株,布置在不等边三角形的3个顶点上。

但成树丛的株数一般为3、5、7、9 等奇数。

树丛可分为同一树种或不同树种,如公园布局的树丛可分为同一树种或不同树种2类。

如果公园的布局是以大片树丛为基础,则树丛应为同一种,以避免色调杂乱;如果在公园的重要地方需要布置为数不多而具有特殊观赏价值的树丛时,则可布置不同的树种,但一个树丛中乔木不宜超过2?3种。

(3)片植较大规模成片、成带的树林状的种植方式。

园林的林带与片林种植,方式上可较整齐、有规则,但同真正的森林相比,仍较为灵活自然,需做到因地制宜。

在园林植物群植的防护功能之外,在树种选择和搭配时,应考虑到美观和符合园林功能的实际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