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的数学课堂需要循证思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汤卫红(特级教师)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离不开课堂教学的高质量。

课堂教学质量事关“怎样培养好人”的问题,是实现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最基础的保障。

怎样在课堂教学基本
盘上发力呢?笔者认为,教师自觉、连续的课堂评估是重要着力点。

如何评估?借用医学概念,就是要树立“循证”思维,即基于“证据”的追寻、分析、评价、应用等一系列诊断的思维过程。

设计任何一步教学环节,都要基于学生“真实”的事实性材料。

这样教学,我们就超越了经验,走向了实证;课堂实施就会建立在动态、科学的评估上,真正体现“儿童站立课堂正中央”。

例如,教学《长方体》这一单元之前,我们通过测试、访谈、查看作业后发现:五年级多数学生都知道长方体体积公式,但只有少数学生能讲清为什么,而对长度、面积、体积这些量的计量背后的统一性与结构化认知更是寥寥无几,对体积在生活、科学、艺术设计、人际交往中的安全空间等方面的应用更是无人知晓。

基于对上述证据的分析、评价,我们将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就定位在知识结构的系统性、知识内容的价值性、科学思想的统一性、应用背景的广泛性上。

课堂上教师敏锐地捕捉到一小组探究“长4、宽3、高2的长方体,4乘3求的是底面积,还是一层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时存在疑惑。

这一证据触及空间观念的核心,教师果断放大,引发深层次探究,学生普遍进入火热思考的状态。

课尾一学生质疑“同体积下,正方体表面积比长方体小,为什么商品包装还选用浪费包装纸的大面长方体”时有多个学生点头认同。

这一证据表明,很多学生已在深度思考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及生活应用是否只是数学逻辑。

教师评估是一个很好的超越学科的调查研究课题,后续的研究报告分享展现了学生极好的数学知识自主获得能力。

像这样提出问题、寻找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再进行后效评价的过程,就建立起了循证思维下的课堂精准教学过程。

课堂因此彰显出极具魅力的效能感,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高质量的数学课堂需要循证思维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