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的常见蹄病及防治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2•现代畜牧科技2018年第4期总第40期doi:10. 19369/ki.2095~9737. 2018. 04. 059
奶牛的常见蹄病及防治措施
瞿建新
(江苏省兴化市林湖畜牧兽医站,江苏兴化225751)
摘要:尽管奶牛蹄对感染抵抗力极强,但是蹄部每天都比牛体其他任何部位接触病原体的几率和浓度高,任何影响 蹄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完整性的状况都能极大增加感染的风险.在各种饲养环境下都存在牛感染这些疾病的危险,尤其是潮湿、泥泞的环境下,牛蹄部感染的几率增大.奶牛易患毛样踵部疣、腐蹄病、蹄叶炎等蹄病.现阐述以上三类蹄病的防治方法,并给出了可供参考的蹄部护理方法口
关键词:奶牛;毛样踵部疣;腐蹄病;蹄叶炎;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 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 —9737(2018)04 —0062 —01
1毛样踵部疣
毛样踵部疣涉及防疫问题,牛场引入新动物时,应对此 予以重视.毛样踵部疣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表现为蹄 趾间生长草莓色瘤,毛状物常从这种瘤中长出,毛样踵部疣的病因仍不明确,但可能由一种螺旋体引起^这是新建和扩建牛场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奶牛场在引进奶牛时应事先制定一套引入处理方案,可借助挤奶台喷洒药剂或进行浴蹄处理.治疗过程至少需持续2周以确保将患病水平降至可控制范围.该病很难根除,但是只要保持警惕性和环境卫生就可以将其控制^
2腐蹄病
腐蹄病也是一种传染病,但不如毛样踵部疣那样容易观察到.细心的观察者首先会发现蹄上缘皮肤、趾间或蹄球部 红肿;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跛行;如果不及时处理,感染将 侵入软组织并引起感染部位破溃、流出脓汁,此时病变部位散发出特有的恶臭气味;随后,关节腔也被感染,动物出现发 热和精神沉郁等全身性感染的症状,这时,患病动物体重下降,如果处于泌乳期,则奶产量下降,如果不进行治疗,动物 将会死亡.
腐蹄病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由节瘤拟杆菌和坏死梭杆菌共同引起,其他可能的病原包括羊肢腐蚀螺旋体和化脓棒状杆菌.虽然该病的传播受天气状况的影响,但健康动物在感染动物污染的地面上行走是该病主要的传播方式.新引进动物应进行隔离,修整其蹄部,然后用3%的福尔马林或5%的硫酸铜浴蹄^在某些情况下,口服碘化物对预防该病有益.控制腐蹄病的措施在于修整泥泞或粗糙的地面,定期 为动物修蹄,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隔离感染动物,使用适当 的消毒剂消毒.对腐蹄病可进行全身或局部抗生素治疗,在 浴蹄的同时配合使用干燥剂^其他可加速康复的措施包括清洁蹄部,使用保护敷料,将趾梱在一起及去除坏死的组织^ 推荐使用蛋氨酸锌治疗及预防该病.严重病例,手术切除感 染蹄可取得良好效果^
3 蹄叶炎
蹄叶炎泛指蹄小叶和蹄乳头的炎症.蹄叶炎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专家认为60%〜90%的奶牛患 有蹄叶炎,但这些患牛有少数出现跛行.对蹄叶炎的抗性受遗传因素影响.蹄角度越理想,其生理结构就越合理,蹄部 疾病也就越少;若牛蹄陡而短,则其长寿性差.理想的蹄角度约为45°,但蹄角度的遗传性很低,许多管理因素影响这种体征,同时这些与管理相关的因素也与蹄叶炎的发生有关,包括不舒适的路面,牛站立或走动时间过多以及外伤等.除此以外,泌乳期奶牛日粮中纤维素不足常导致酸中毒,从而 引起急性蹄叶炎或加重已有的亚急性蹄叶炎的病情.
能量饲料多而草料不足是饲养高产母牛群经常发生的饲料问题.在瘤胃中,这些精料迅速分解产酸,超过了牛瘤胃自身中和酸的能力,引起瘤胃酸中毒.在这种环境下,多 种瘤胃微生物死亡,其死后释放的内毒素被机体吸收从而刺激机体释放组胺,最终影响蹄真皮的微血管系统,于是引起 蹄壁和蹄底的异常生长(过度生长)并导致蹄角质变软向蹄表面延伸.在发生多次酸中毒的牛,蹄部可见有一系列白色或浅黄色的平行线.酸中毒的时间长短可以根据线的间距来估计;蹄部以每个月5 m m的速度生长。
蹄小叶和蹄乳头也会出现肿胀.酸中毒引起的蹄叶炎一般会产生剧烈疼痛,属于急性蹄叶炎类型.如果奶牛舒适度差会导致牛站立时间过长^在潮湿或粗糙的水泥地上长时间走动可破坏其蹄部结构的完整性;潮湿的环境使蹄壁和蹄底角质软化,引起 异常磨损并增加了发生外伤或其他损伤的风险.随着蹄叶和蹄乳头变软,蹄骨则开始从蹄壁和蹄底分离.
4蹄部护理
修蹄应是牛场中日常性的工作.显然,各种管理因素影响牛群所需的蹄部修护程度,但在所有经营管理体系中,常 规的蹄部护理和专业修蹄都可延长牛的生产利用年限.一项良好的蹄部修护计划平均来说,能够延长牛的泌乳寿命. 修蹄的主要目的是把体重在各趾之间平均分配以保持各蹄的平衡,通过去除蹄底的角质层以重塑蹄部的正常形态.修蹄过程本身也能刺激机体产生新的、健康的角质.舍饲母牛蹄部易生长过度而趾变长,蹄底也长出多余的组织,导致蹄 踵和飞节过度负重、系关节承受的压力增大.如果这些问题不能通过恰当地修蹄予以纠正,则会形成永久性的损伤:如 腿弯曲畸形、系关节无力和母牛生产寿命缩短.如果修蹄得当,则动物站立平稳,走动稳健,每条腿都以最佳角度支撑其所承担的体重。
收稿日期:2017 —11 一28
作者简介:瞿建新(1961 —),男,江苏兴化人,大专,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