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中小学校“五项管理”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 市中小学校“五项管理”试题(附答案)
(满分100分)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共25分)
1-5AACCC 6-10CBCCA
11-15ADCCD 16-20BCDAC
21-25BCADA
11. ABCD12.BCD13.BC14.ACD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 答:有学生手机带入校园的申请制度,严格执行学生手机不得带入课堂的规定。

明确规定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合理设置集中保管学生手机的设施设备,明确手机保管责任人。

釆取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

要加强过度使用手机危害的宣传教育。

及时将手机管理制度及要求告知学生和家长,指导家长履行监护职责,主动配合学校的相关管理措施。

2. 答:一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

二明确学生睡眠时间要求三统筹安排学校作息时间。

四防止学业过重,挤压睡眠时间。

五合理安排学生就寝时间。

六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

七加强学生睡眠监测督导。

3. 答:读物管理,主要目的是发挥阅读育人作用,鼓励学生多读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30分)
1.AB
2.ABC
3.ABCD
4.ABC
5.ABCD
6.ABCD
7.ABCD
8.ABCDE
9.ABCD 10.ABCDE
15.ABCD
书、读好书,防止劣质读物、有害读物进校园,守住意识形态安全底线,给孩子们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

4.答:中小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髙中每周2课时,有条件的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5.答: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

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

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

1.坚决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等电子产品进入校园。

学生因特殊原因需要携带手机进入校园,需由监护人到校填写情况说明与申请表,经学校批准后方可带入校园,由手机保管责任人(班主任)放到专门的铁柜(每名教师配备一个铁柜)里进行保管,放学时手机保管人返还学生,但禁止带入课堂,
为满足学生特殊情况的需要,学校在每个楼层设有公用电话(正在进行中)。

禁止教师利用手机布置作业,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完成作业。

2.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明确学生睡眠时间要求统筹安排学校
作息时间防止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
合理安排学生就寝时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
加强学生睡眠监测督导
3.为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拓展阅读活动,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

4.中小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髙中每
周2课时
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
中小学校要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
5.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

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略)
2.(略)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核心是()
A.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
B.绝对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学校
C.防止学生过度使用手机
D.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学校须建立()机制,鼓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将书香校园建
设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纳入相关表彰奖励中,学校要采用适当的形式表彰阅读活动表现突出的师生。

A.阅读激励
B.阅读奖励
C.阅读推荐
D.阅读审核
E.阅读宣传
3.学校学科组负责审读,对选自国家批准的推荐目录中的读物,
重点评议(),对其他读物要按推荐原则、标准、要求全面把关,提出评议意见。

A.方向性
B.全面性
C.适宜性
D.多样性
E.适度性
4.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坚持()原则,
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

A.强制购买
B.统一购买
C.自愿购买
D.秘密购买D.推荐购买
5.学校要明确()来源,由学校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
审核把关,明确价值取向和适宜性把关要求。

A.课外读物
B.捐赠课外读物
C.受捐赠课外读物
D.教辅材料
E.课本教材
6.中小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小
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课时。

A.1
B.2
C.3
D.4
7.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 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A.0.5
B.1
C.1.5
D.2
8.中小学校要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
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A.1项
B.2项
C.1—2项
D.2项以上
9.XX市教育局要求,中小学校每日组织学生进行()小时阳光体育锻炼。

A.0.5
B.1
C.1.5
D.2
10.各校要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
健康体检结果(),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A.反馈家长
B.通知家长
C.通报家长
D.全校通报
11.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复核制度,
建立学生(),真实、完整、有效地完成测试数据上报工作,
研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制定相应的体质健康提升计划。

A.体质健康档案
B.体质档案
C.健康档案
D.学籍档案
12.建立日常参与、()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
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积极探索将体育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A.体育活动
B.体育制度
C.体育运动
D.体育锻炼
13.学校要组织开展“全员运动会”“全员体育竞赛”等多种形式
的活动,构建完善的“校内竞赛一校级联赛一选拔性竞赛”中小学()体系。

A.体育活动
B.体育制度
C.体育竞赛
D.体育锻炼
14.体育教研部门要定期进行集中备课和集体研学,适时对体育课
的()进行评价,教师的指导要贯穿课程的整个过程。

A.教学活动
B.教学时间
C.教学质量
D.教学过程
15.下面关于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要求的表述,错误的是()
A.小学生应达到10小时
B.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
C.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
D.中小学生均应达到9小时以上
16.严格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组织全体学生每天做()次眼保健操。

A.1
B.2
C.3
D.4
17.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中规定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小学3-6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0
A.30分钟
B.40分钟
C.60分钟
D.90分钟
18.《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中规定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
()0
A.30分钟
B.40分钟
C.60分钟
D.90分钟
19.小学1-2年级每天书面作业量平均应控制在多长时间以内?
()
A.不布置家庭作业
B.30分钟
C.45分钟
D.60分钟
20.小学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A.不需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B.指导学生在校完成大部分作业
C.指导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
D.校外通过微信群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21.初中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A.不需指导学生在校内完成作业
B.指导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作业
C.指导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
D.校外通过微信群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22.教师不得向学生布置何种类型作业?()
A.分层作业和弹性作业
B.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
C.重复性作业和惩罚性作业
D.跨学科综合性作业
23.教师应如何批改学生作业?()
A.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
B.对布置的学生作业有针对性的部分批改
C.可要求学生自批自改
D.可要求学生家长进行批改
24.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正确的作业批改反馈方式?()
A.集体讲评
B.个别讲解
C.强化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
D.减少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分析诊断
25.校外培训机构是否可以给中小学生留作业?()
A.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给中小学生留作业
B.根据机构内学生学习情况,可以留部分作业
C.在不与校内课程冲突时,可以适当留作业
D.完全由各培训机构自行决定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原则上学生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
园需求的()
A.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
B.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
C.学生可携带手机进入校园
D.家长可允许学生带手机进校园
2.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采取以下哪些措施()
A.制定具体办法
B.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
C.提供必要保管装置
D.立即没收学生手机
3.学校可采取哪些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
A.设立校内公共电话
B.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
C.探索使用具备通话功能的电子学生证
D.教师办公室固定电话可供学生使用
4.为做好手机管理工作,学校要()
A.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
B.老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
C.老师不能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D.要求学生回家后也不能使用手机
5.学校要通过哪些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
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
A.国旗下讲话
B.班团队会
C.心理辅导
D.校规校纪
6.下列哪些选项是教育部出台中小学生手机管理文件的目的()
A.保护学生视力
B.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
C.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
D.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7.在手机管理方面,学校要采取哪些措施,做好家校沟通,形成
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
A.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
B.向家长讲清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
C.向家长讲清加强学生手机管理的必要性
D.指导家长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
8.中小学校课外读物推荐工作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坚持以下原则()。

A.方向性
B.全面性
C.适宜性
D.多样性
E.适度性
9.进校园课外读物要符合以下基本标准()。

A.主题鲜明
B.内容积极
C.可读性强
D.气质增慧
E.妙趣横生
10.违反《出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或存在下列哪种情形之一的,不得推荐或选用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

A.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污蔑、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英模人物,戏说党史、国史、军史的;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有反华、辱华、丑华内容的;
B.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的;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C.存在违反宗教政策的内容,宣扬宗教教理、教义和教规的;存在违反民族政策的内容,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不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
D.宣扬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观点,存在崇洋媚外思想倾向的;存在低俗媚俗庸俗等不良倾向,格调低下、思想不健康,宣扬超自然力、神秘主义和鬼神迷信,存在淫秽、色情、暴力、邪教、赌博、毒品、引诱自杀、教唆犯罪等价值导向问题的;
E.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存在科学性错误的;存在违规植入商业广告或变相商业广告及不当链接,违规使用“教育部推荐"“新课标指定"等字样的;其他有违公序良俗、道德标准、法律法规等,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

11.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

推荐程序应包括()等4个环节。

A.初选
B.评议
C.确认
D.备案
E.宣传
12.中小学校要大力倡导学生()、()、(),可设立读书节、读书角等,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推动书香校园建设。

A.乐读书
B.爱读书
C.读好书
D.善读书
E.读原著
13.学校是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和()工作。

A.釆购
B.遴选
C.审核
D.推荐
E.宣传
14.《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中指出鼓励布置(),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
性作业。

A.分层作业
B.机械作业
C.弹性作业
D.个性化作业
15.学校要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
理布置()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

A.书面作业
B.科学探究
C.体育锻炼
D.艺术欣赏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学校在手机管理方面应采取哪些措施?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哪些措施加强睡眠管理?
3.开展“读物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国家对中小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是如何规定的?
5.简述作业的育人功能。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请结合您所在学校的学段和学生实际情况,谈谈学校和教师应该如何开展“五项管理”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结合实际工作,谈谈您对进一步做好“五项管理”工作的建议?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