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关爱的阳光洒向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关爱的阳光洒向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无论是什么样的老师,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总会出现一些学习跟不上教学要求的同学,一般来说,学习暂时落伍的同学有的是目的不明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是学习态度虽然端正,也认真刻苦,但学习方法不当;有的是家庭社会环境干扰大,思想包袱重;有的则是原基础知识薄弱,相关学科知识欠缺或严重偏科等等。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教学失误积累所致。

所以要转变学困生,就是要减少教学失误。

根据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语文教师要积极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把特别的关爱送给特别的学生,让阳光照射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帮助学困生摆脱困境。

一、勤于细心观察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他们完全离开教师的引导,就会出偏差。

有些学困生的心智水平与生理发展没有同步,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情绪不稳定,对他们稍微放松,学习就会掉队。

由于其平时的表现和对教师教学的影响,而班主任老师一般喜欢把学困生安排在教室的四周或者教室后面,以此减少学困生对其他同学的影响。

作为语文教师要想帮助学困生,减少他们对课堂进度和课堂纪律的影响,就要勤于观察学困生,注意他们的表情变化,有的高能学困生注意力不能集中持久,需要明确纪律,不断提醒,严格要求;而有的低能学困生思维反应不够敏捷,则要时时用提问的方式唤起兴趣,多用鼓励的目光注视他们,以真诚的微笑面对他们,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善于创造机会
“学困生”也就是在学习上有困难了,既然有困难教师就要给予帮助。

但由于学困生的形成绝非一天两天,而且和语文课的学习没有多大直接关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创造机会,让学困生有所表现,帮助其体验成功,比如可以让其完成一些难度较低的课堂活动,朗读课文不行,可让其在课文中寻找出一句关键的话或者有针对性地给出难度较小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树立他们的信心;在完成难度较大的教学任务时,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困生在其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使学困生融人到班级集体中,也可以在发现学困生有所得、有所悟的时候,给他特别的机会。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困生有更多机会获得成功的快乐,使其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得到有效地培养。

三、巧妙给予指导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并不一定是他们不努力,而往往是尚未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学习习惯的路子。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解惑,就是解答学生在认识过程中的困惑和疑难问题,特别是解答他们在文化课学
习中的困惑,对学困生来说困惑则更多些,更需要帮助。

学困生一般自卑心理沉重,怯于接近老师,更羞于讨教问题,这时候教师要多关心他们,鼓励并要求他们定期向教师问答。

语文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机遇,真诚给予学困生以帮助。

例如,在组织全班同学阅读教材的时候,可以说:“有些同学真会看书,一边看一边用笔把课文中重点的句子划下来。

”这样看似给全班同学介绍或要求做到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其实是在给学困生具体指导;还有在某位学生较好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后,追问一句:“你是怎么想到的?”这样看似指导全班同学的过程中指点学困生逐步拥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尽可能自己去解决问题,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争取早日达到从学会过渡到会学。

这里的巧妙就在于既给了指导,又保全了面子,既提高了要求,又不落痕迹。

四、不断给予激励
对大部分学困生来说,要想一、二个月或辅导三、五次就能使成绩有很大的提高、学法就有很大的改变是困难的,教师千万不能有立竿见影的幻想,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避免教师语言或态度的不慎,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脆弱的自尊心。

因此,需要教师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督促和鼓励他们,肯定他们在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寻找亮点,增强信心,保持激情和兴趣,稳步前进。

在课堂上,语文教师只有发现他们的努力,就要及时给予肯定,如果是主动要求回答问题,但答错了,那就表扬他主动要求回答问题;如果答对一点,就从他的答案中寻找闪光点,引导他思考出正确答案;如果他一时想不出,就让他安静地听别人的发言,然后表扬他能够倾听别人的意见……就这样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能不断享受成功快乐,不带畏难情绪快步走前。

五、尊重学生家长
很多老师面对学生成绩的不理想,在校调皮捣蛋的学生,常用的方法就是将家长请到学校来奚落一番,临走还不忘提醒一句,“好好地管教一下吧!”其实,换位思考一下,教师也是家长,教师的孩子也有难管教的时候,当教师习惯于数落家长的时候,想到过家长也是有自尊和人格的吗?面对老师的数落甚至是训斥,家长能不有气吗?有气,往谁的头上撒?自然是学生,这时,家长就会狠狠地骂自己的孩子或是遭来一顿打。

而做为学生肯定也少不了埋怨,而可能更不喜欢读书。

对于学困生,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学习上,只要偶尔一次进步了,你不防给家长打个电话,或是碰到他们时,很自豪的告诉家长他们孩子的表现,家长听到孩子好的表现后,一定也会向教师一样给予表扬,学生也一定会有新的进步。

说白了,尊重家长也是尊重学生。

教师和家长共同帮助学生提高,对于教师促进教学是非常有利的。

六、耐心期待转化
学困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无常,所以做学困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地认为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

遇到学困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语文老师一定要耐心客观分析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要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

当然,这里所指的耐心教育并不是消极等待,而是要做有
心人,为后进心的转化积极创造条件。

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

”,学困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语文学习差的,他在数学方面很好,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语文老师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千万不要吝惜“好话”,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使学困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在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关爱的阳光洒向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为了让学困生找回成功和自信,点燃学习的兴趣,回到课堂教学中了,否则他们会游离在课堂教学之外,自觉不自觉地破坏课堂纪律,影响教学进程。

想要帮助学困生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

只要我们心中有学困生,多一份关爱,少一点冷漠;多一份同情,少一点歧视,用高度的责任感,细心加耐心,讲究方法,讲究艺术,把特别的爱送给特别的学生——学困生,他们一定能“脱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