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折的治疗与康复护理_20200413133616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损伤
肾脏损 伤
肋骨骨 折合并 血气胸
三、骨折的预防与治疗
• 在骨折急救中,一个关键的抢救阶段,是 在伤后1小时内对伤员实施手术。及早进行 手术,对患者骨折部位功能的恢复有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
• 患者的生存率可高达85%,比后期投入更 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抢救与术前准备如 皮试、备血、备皮等必须同时进行,才能 赢得时间,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
14 2019/11/28
2、骨折专有体征
①畸形
由于骨折段的移位使肢体发生缩短、成角、弯曲等 形态改变。
②反常活动
在肢体没有关节的部位出现不正常的假关节样活 动。
③骨擦音和骨擦感
骨折端互相摩擦而产生骨擦音和骨擦感。
3.合并损伤
骨折常常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并出现相应的症状
和体征。
脾破裂
骨盆骨折 合并尿道
高龄人群骨折的防治与康复护理
纳溪区第二人民医院
培训内容导航
一、概述 二、骨折的概念 三、骨折的预防和治疗 四、骨折的护理与康复
一、概述 上世纪末,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已达到总人口数的10%,标志着我国 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日益增多的老年病患者已成为老年医学科必 须正视的群体,老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卒中、老年骨折等发病率
腰背肌训练
• 仰卧五点支撑法
用头、双肘及双足作为5个支撑点,使背部、腰及臀部向上抬起悬空,伤后1周可进行 训练。
• 仰卧三点支撑法
双臂置于胸前,用头部及双足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呈弓形后伸,此法伤后3~4周可进 行训练。
• 仰卧四点支撑法
用双手和双足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后伸,呈拱桥状,此方法难度大,适用于青壮年, 伤后3—4周进行训练。
2008-2018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系列1
2008年 12%
2010年 13.30%
2012年 14.30%
2014年 15.50%
2018年 17.30%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康复医疗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高,病死率高,患者数量逐年上升,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已成为公 众日益关心的话题和医学难题。
坐标轴标题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系列1
2008-2018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
2008年 12%
2010年 13.30%
2012年 14.30%
2014年 15.50%
二、骨折概念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称之为骨折。因创伤所致 者骨折,称为创伤性骨折 。
疼痛
骨折的临床特点
肿胀
功能障碍
10 2019/11/28
(一)骨折分类
骨折端是否 与外界相通
骨折
骨折的程度 及形态
骨折的稳定 程度
开放性骨折
闭合性骨折 不完全性骨
折 完全性骨折
稳定骨折
不稳定骨折
连续性部 分中断
连续性完 全中断
2018年 17.30%
中国——人口老龄化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 果显示:
2015年中国失能、半失能的60岁及以上人口已 达4063万人,约占老年人口的18.5%。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中约20%需要康复护理。 到 2020年我国需康复治疗的老年患者数将超过
5000万。
坐标轴标题
信息延续
管理延续
关系延续
卧床患者开展延伸护理的意义
身体活动能力减弱 自我护理能力降低 易发生多种并发症 居家护理知识缺乏
呼吸 循环 泌尿 系统 系统 系统 皮肤
延伸护理服务的形式及内容
(一)建立跨专业延伸护理团队
➢ 成员: 医生、专科护士等
Key Worker
➢ 护士:服务患者、组织协调
➢ 建立护理专科工作室 (北京市、四川省)
3. 屈曲-牵拉型:是潜在性不稳定型骨折。脊柱前柱部分因 受压缩力而损伤,中柱、后柱同时因牵拉的张力损伤。
4. Chance骨折:椎体水平状撕裂性损伤,脊椎不稳定。 5. 不稳定性爆破型:脊柱前柱、中柱、后柱同时损伤。可出
现创伤后脊柱后突和进行性神经症状。
6. 脊柱骨折-脱位:损伤较严重,伴有脊髓损伤,预后差。
• 俯卧位法
分步进行①俯卧位于床上双上肢向后伸,抬头,胸部离开床面。②两腿伸直向上抬起 离开床面,可两腿左右交替抬起,同时后伸抬高。③头、颈、胸及双下肢同时抬起, 双上肢后伸,仅使腹部着床,身体呈弓状,似飞燕点水。此方法难度加大,伤后5—6 周训练此法。
腰背肌锻炼
康复健康教育
1. 饮食 2.注意事项 3.注意劳动保护和交通安全,预防 骨折的发生。 4. 心理调节 5.教会正确的康复锻炼方法 6.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指导病 人学会自理;防止感染和烫伤
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
康复护理措施
康复护理
呼吸功能 训练
关节活动 度训练
肌力训练
恢复日常 生活活动 能力及工 作能力
物理及综 合治疗
呼吸系统
• 坐位 • 呼吸肌训练 • 咳嗽训练 • 胸部拍打 • 体位引流 • 理体位及体位的变换 • 颈椎骨折 • 胸腰椎骨折 • 合并脊髓损伤的脊椎 • 腰背肌训练
旋转肩关节
上肢
双臂上举
肩外展 上举
上肢
肩上举 外展 内旋
上肢
肩关节环转
腕背伸
上肢
腕掌屈 腕关节背伸 抗阻力
下肢
屈膝
健康教育
• 饮食 • 康复过程遵行循序渐进原则 • 石膏固定 • 夹板固定 • 牵引 • 心理调节 • 复查
2.脊柱骨折
脊柱骨折概述
• 支撑躯体的重要支柱 • 分前、中、后三柱, 中柱和后柱包裹了脊髓和马
㈠ 救治原则
复位 固定 功能锻炼
(二)骨折病人的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观察 2、合并损伤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3、局部症状 4、体位观察
21 2019/11/28
(四一、)骨护折理措病施人的护理与康复
1、生命体征监测 2、体位管理
脊柱骨折 四肢骨折 神经损伤 3、基础护理
入院进行,利于浅表创伤皮肤观察 4、术前、术中、术后护理 5、骨科引流管管理
➢4.骨骼本身有病变
骨折主要功能障碍
• 局部关节疼痛、肿胀、或功能受限 • 关节粘连僵硬 • 肌肉萎缩 • 肢体负重能力下降
评估
• 全身及局部情况 • 关节活动度测定 • 徒手肌力检查 • 肢体长度和周径测量 • 步态分析 •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 影像检查
康复护理
• 骨折初期 • 骨折中期 • 骨折后期
11 2019/11/28
(二)骨折的临床表现
全身 症状
休克
体温 异常
多见于开放性骨折、多发性骨折、骨盆 骨折、股骨干的骨折。因伤后大量出血、 剧烈的疼痛、合并伤等导致病人休克。
骨折后病人体温一般正常。可因大量 内出血及软组织损伤后的反应体温略
升高,但不超过38℃。
12 2019/11/28
局部症状
尾神经 • 中柱损伤,碎骨片和髓核组织可突入椎管的前半
部而损伤脊髓 • 颈椎骨折-脱位合并有脊髓损伤 • 胸腰椎是脊柱中最长、活动多,负载重的部位 • 多数由间接暴力引起,少数因直接暴力所致
胸、腰椎骨折的分类
1. 单纯性楔形压缩性骨折:脊柱仍然保持稳定,系脊柱前柱 损伤。
2. 稳定性爆破型:脊柱前柱、中柱损伤,破碎的椎体与椎间 盘会突出于椎管前方,损伤脊髓而产生神经症状。
• 术后体位
是指手术后将患肢放置在能最大程度的 达到手术疗效的位置。
(三)早期康复
肿胀消退
早期康复
防止关节粘 连僵硬
促进骨折愈 合过程
减少肌肉萎 缩
(四)骨折的康复护理 • 四肢骨折
• 脊柱骨折
• 骨盆骨折
1.四肢骨折
➢1.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被部分或完全破坏。
概述
➢2.直接或间接暴力
➢3.肌肉突然的猛力收缩或过度疲劳
⑴ 切口引流 ⑵ 关节腔引流管
22
2019/11/28
6、护理并发症预防 压疮、肺炎、泌尿系感染、便秘、深静脉血栓形成等预
防。
7、健康教育 根据疾病不同进行
8、骨折康复指导 关节、 肌肉功能练习
9、进行康复知识教育,强调康复训练的意义和作用,并指 导进行康复技能训练,增强病人对功能恢复的信心。
23 2019/11/28
一般症状
骨折专有体征
疼痛和压 痛
局部肿胀 和瘀斑
功能障碍
畸形
反常活动
骨擦音和 骨擦感
局部症状
1、 一般症状 ①疼痛和压痛 ②局部肿胀和瘀斑
局部软组织损伤后毛细血管破裂出血,组织水肿可导 致肢体局部肿胀。受伤后1—2天,血红蛋白分解,皮下瘀
斑变为青紫色或黄色。 ③功能障碍
由于骨折后肢体的支撑和运动功能丧失所致。
思考
• 医疗卫生管理部门 • 医院管理者 • 医生 • 护士:延伸护理 • 其他:
延伸护理
将住院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或家庭
医院 确保患者在不同健康照顾场所之间转移
社区
或不同层次健康照顾机构之间转移时,
所接受的健康服务具有协调性和连续性
家庭
延伸护理
目的
减少非计划性再入院 改善患者健康结局 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
谢谢聆听!
(二)骨折病人的体位与功能位
• 体位
是指人的身体位置和姿势,应用在临床上是指 根据治疗、护理及康复的需要,所采取并能保持 的身体姿势和位置。
• 功能位
是指使肢体持续保持在相应的功能姿势,即使 发生挛缩,引起的障碍也相对较少,仍存留一定 的功能。
• 骨折后病人体位
随骨折部位不同而不同,急救过程搬运体 位非常重要,将直接影响病人康复。
肾脏损 伤
肋骨骨 折合并 血气胸
三、骨折的预防与治疗
• 在骨折急救中,一个关键的抢救阶段,是 在伤后1小时内对伤员实施手术。及早进行 手术,对患者骨折部位功能的恢复有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
• 患者的生存率可高达85%,比后期投入更 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抢救与术前准备如 皮试、备血、备皮等必须同时进行,才能 赢得时间,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
14 2019/11/28
2、骨折专有体征
①畸形
由于骨折段的移位使肢体发生缩短、成角、弯曲等 形态改变。
②反常活动
在肢体没有关节的部位出现不正常的假关节样活 动。
③骨擦音和骨擦感
骨折端互相摩擦而产生骨擦音和骨擦感。
3.合并损伤
骨折常常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并出现相应的症状
和体征。
脾破裂
骨盆骨折 合并尿道
高龄人群骨折的防治与康复护理
纳溪区第二人民医院
培训内容导航
一、概述 二、骨折的概念 三、骨折的预防和治疗 四、骨折的护理与康复
一、概述 上世纪末,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已达到总人口数的10%,标志着我国 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日益增多的老年病患者已成为老年医学科必 须正视的群体,老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卒中、老年骨折等发病率
腰背肌训练
• 仰卧五点支撑法
用头、双肘及双足作为5个支撑点,使背部、腰及臀部向上抬起悬空,伤后1周可进行 训练。
• 仰卧三点支撑法
双臂置于胸前,用头部及双足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呈弓形后伸,此法伤后3~4周可进 行训练。
• 仰卧四点支撑法
用双手和双足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后伸,呈拱桥状,此方法难度大,适用于青壮年, 伤后3—4周进行训练。
2008-2018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系列1
2008年 12%
2010年 13.30%
2012年 14.30%
2014年 15.50%
2018年 17.30%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康复医疗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高,病死率高,患者数量逐年上升,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已成为公 众日益关心的话题和医学难题。
坐标轴标题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系列1
2008-2018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
2008年 12%
2010年 13.30%
2012年 14.30%
2014年 15.50%
二、骨折概念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称之为骨折。因创伤所致 者骨折,称为创伤性骨折 。
疼痛
骨折的临床特点
肿胀
功能障碍
10 2019/11/28
(一)骨折分类
骨折端是否 与外界相通
骨折
骨折的程度 及形态
骨折的稳定 程度
开放性骨折
闭合性骨折 不完全性骨
折 完全性骨折
稳定骨折
不稳定骨折
连续性部 分中断
连续性完 全中断
2018年 17.30%
中国——人口老龄化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 果显示:
2015年中国失能、半失能的60岁及以上人口已 达4063万人,约占老年人口的18.5%。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中约20%需要康复护理。 到 2020年我国需康复治疗的老年患者数将超过
5000万。
坐标轴标题
信息延续
管理延续
关系延续
卧床患者开展延伸护理的意义
身体活动能力减弱 自我护理能力降低 易发生多种并发症 居家护理知识缺乏
呼吸 循环 泌尿 系统 系统 系统 皮肤
延伸护理服务的形式及内容
(一)建立跨专业延伸护理团队
➢ 成员: 医生、专科护士等
Key Worker
➢ 护士:服务患者、组织协调
➢ 建立护理专科工作室 (北京市、四川省)
3. 屈曲-牵拉型:是潜在性不稳定型骨折。脊柱前柱部分因 受压缩力而损伤,中柱、后柱同时因牵拉的张力损伤。
4. Chance骨折:椎体水平状撕裂性损伤,脊椎不稳定。 5. 不稳定性爆破型:脊柱前柱、中柱、后柱同时损伤。可出
现创伤后脊柱后突和进行性神经症状。
6. 脊柱骨折-脱位:损伤较严重,伴有脊髓损伤,预后差。
• 俯卧位法
分步进行①俯卧位于床上双上肢向后伸,抬头,胸部离开床面。②两腿伸直向上抬起 离开床面,可两腿左右交替抬起,同时后伸抬高。③头、颈、胸及双下肢同时抬起, 双上肢后伸,仅使腹部着床,身体呈弓状,似飞燕点水。此方法难度加大,伤后5—6 周训练此法。
腰背肌锻炼
康复健康教育
1. 饮食 2.注意事项 3.注意劳动保护和交通安全,预防 骨折的发生。 4. 心理调节 5.教会正确的康复锻炼方法 6.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指导病 人学会自理;防止感染和烫伤
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
康复护理措施
康复护理
呼吸功能 训练
关节活动 度训练
肌力训练
恢复日常 生活活动 能力及工 作能力
物理及综 合治疗
呼吸系统
• 坐位 • 呼吸肌训练 • 咳嗽训练 • 胸部拍打 • 体位引流 • 理体位及体位的变换 • 颈椎骨折 • 胸腰椎骨折 • 合并脊髓损伤的脊椎 • 腰背肌训练
旋转肩关节
上肢
双臂上举
肩外展 上举
上肢
肩上举 外展 内旋
上肢
肩关节环转
腕背伸
上肢
腕掌屈 腕关节背伸 抗阻力
下肢
屈膝
健康教育
• 饮食 • 康复过程遵行循序渐进原则 • 石膏固定 • 夹板固定 • 牵引 • 心理调节 • 复查
2.脊柱骨折
脊柱骨折概述
• 支撑躯体的重要支柱 • 分前、中、后三柱, 中柱和后柱包裹了脊髓和马
㈠ 救治原则
复位 固定 功能锻炼
(二)骨折病人的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观察 2、合并损伤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3、局部症状 4、体位观察
21 2019/11/28
(四一、)骨护折理措病施人的护理与康复
1、生命体征监测 2、体位管理
脊柱骨折 四肢骨折 神经损伤 3、基础护理
入院进行,利于浅表创伤皮肤观察 4、术前、术中、术后护理 5、骨科引流管管理
➢4.骨骼本身有病变
骨折主要功能障碍
• 局部关节疼痛、肿胀、或功能受限 • 关节粘连僵硬 • 肌肉萎缩 • 肢体负重能力下降
评估
• 全身及局部情况 • 关节活动度测定 • 徒手肌力检查 • 肢体长度和周径测量 • 步态分析 •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 影像检查
康复护理
• 骨折初期 • 骨折中期 • 骨折后期
11 2019/11/28
(二)骨折的临床表现
全身 症状
休克
体温 异常
多见于开放性骨折、多发性骨折、骨盆 骨折、股骨干的骨折。因伤后大量出血、 剧烈的疼痛、合并伤等导致病人休克。
骨折后病人体温一般正常。可因大量 内出血及软组织损伤后的反应体温略
升高,但不超过38℃。
12 2019/11/28
局部症状
尾神经 • 中柱损伤,碎骨片和髓核组织可突入椎管的前半
部而损伤脊髓 • 颈椎骨折-脱位合并有脊髓损伤 • 胸腰椎是脊柱中最长、活动多,负载重的部位 • 多数由间接暴力引起,少数因直接暴力所致
胸、腰椎骨折的分类
1. 单纯性楔形压缩性骨折:脊柱仍然保持稳定,系脊柱前柱 损伤。
2. 稳定性爆破型:脊柱前柱、中柱损伤,破碎的椎体与椎间 盘会突出于椎管前方,损伤脊髓而产生神经症状。
• 术后体位
是指手术后将患肢放置在能最大程度的 达到手术疗效的位置。
(三)早期康复
肿胀消退
早期康复
防止关节粘 连僵硬
促进骨折愈 合过程
减少肌肉萎 缩
(四)骨折的康复护理 • 四肢骨折
• 脊柱骨折
• 骨盆骨折
1.四肢骨折
➢1.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被部分或完全破坏。
概述
➢2.直接或间接暴力
➢3.肌肉突然的猛力收缩或过度疲劳
⑴ 切口引流 ⑵ 关节腔引流管
22
2019/11/28
6、护理并发症预防 压疮、肺炎、泌尿系感染、便秘、深静脉血栓形成等预
防。
7、健康教育 根据疾病不同进行
8、骨折康复指导 关节、 肌肉功能练习
9、进行康复知识教育,强调康复训练的意义和作用,并指 导进行康复技能训练,增强病人对功能恢复的信心。
23 2019/11/28
一般症状
骨折专有体征
疼痛和压 痛
局部肿胀 和瘀斑
功能障碍
畸形
反常活动
骨擦音和 骨擦感
局部症状
1、 一般症状 ①疼痛和压痛 ②局部肿胀和瘀斑
局部软组织损伤后毛细血管破裂出血,组织水肿可导 致肢体局部肿胀。受伤后1—2天,血红蛋白分解,皮下瘀
斑变为青紫色或黄色。 ③功能障碍
由于骨折后肢体的支撑和运动功能丧失所致。
思考
• 医疗卫生管理部门 • 医院管理者 • 医生 • 护士:延伸护理 • 其他:
延伸护理
将住院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或家庭
医院 确保患者在不同健康照顾场所之间转移
社区
或不同层次健康照顾机构之间转移时,
所接受的健康服务具有协调性和连续性
家庭
延伸护理
目的
减少非计划性再入院 改善患者健康结局 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
谢谢聆听!
(二)骨折病人的体位与功能位
• 体位
是指人的身体位置和姿势,应用在临床上是指 根据治疗、护理及康复的需要,所采取并能保持 的身体姿势和位置。
• 功能位
是指使肢体持续保持在相应的功能姿势,即使 发生挛缩,引起的障碍也相对较少,仍存留一定 的功能。
• 骨折后病人体位
随骨折部位不同而不同,急救过程搬运体 位非常重要,将直接影响病人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