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胜千言:律师,你真的懂可视化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图胜千言:律师,你真的懂可视化吗?
作者:北京步睿律师事务所邢頔潇实习律师
可视化在很多行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说经典的苹果发布会keynote演示,是许多keynote老手学习、模仿的典范;再比如一度爆火的沙漠骆驼改编歌曲《释放自我》中唱到的,“干活的累死累活,有成果那又如何,到头来干不过写PPT的。
”虽说是新东方员工的吐槽,但足以说明PPT的应用程度了。
法律行业在这方面显得稍有落后。
近些年随着律师规模不断扩大,年轻律师占比越来越多,法律行业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在不断加大,这让律师们加快了追赶时代步伐,在案件中运用了更多的“技术手段”。
一、诉讼可视化的作用
诉讼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可视化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把事实理清楚,增加信息传递的效率、降低信息传递的异化。
对律所合伙人而言,在办案过程中,有的时候没有时间看卷宗,但他需要在短时间内和团队成员讨论案子,这时候就可以通过诉讼可
视化图表使自己快速了解案件。
对执业律师而言,一个案件周期很长,第一次开庭过了很久要重新开庭,他们可以通过诉讼可视化图表快速重新熟悉案情。
对法官而言,有时到了开庭那天法官都没有时间看案卷,在庭上刚看第一遍很难理解案情,尤其是复杂案件,这时候如果律师已经整理好了事实可视化图表,法官看一张图可以理解全部案情,相信他还是很乐意的。
二、诉讼可视化之前的事
诉讼可视化的实质,就是以图形呈现案件事实。
在画图之前,必须反复阅读全部案卷资料,吃透事实,才能使得“观众”更好地理解我们做出的可视化图表。
通过画图倒逼律师们仔细阅读案件材料,带着画图的目标去看案件材料,在画图过程中要核查案件事实,这在客观上使得律师不知不觉在案件上投入了更多研究的时间,自然对案件事实或者法律关系就更加地熟悉、理解。
三、诉讼可视化的种类
诉讼可视化大致可以分为几个类型:
1、时间图:
某案件部分时间图
2、事实图:
步睿所某次内部培训作业
3、数据图:
《诉讼可视化》:股权变动过程
律师在案件办理的过程中,通常应用较多的是事实图和时间图,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可视化图表都是案件事实图。
律师需要根据案件类型选择不同的方式表达,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比如说事实复杂的案件,法官更希望律师能够提供一张客观、真实的反映案件事实的图表,而不是律师对本案各方之间法律关系进行预判的图表。
四、可视化工具
关于可视化工具,网上有很多软件可供使用,但以下几个软件值得推荐:
1、keynote(苹果电脑)
keynote
PPT的苹果版,功能大致一样,但是界面比较简洁,灵活度高,可以用来画各种图、做演讲提示、甚至用来当做PS修图。
2、process on
process on
可以进行在线编辑,登录即可不需要安装软件,自动保存。
process on流程的图形模板做的很详细,不需要自己画;还有它的画板可以无限延伸,所以笔者一般使用process on用来画流程图以及比较“长”的图。
3、xmind和幕布
xmind
这两个工具都是用来做思维导图的,xmind不用多说,是制作思维导图软件中的“元老”。
幕布
幕布相比较xmind更适合做会议记录,也可以将你做的“会议记录”,转换成思维导图。
五、可视化制作(keynote/PPT)
其实制作可视化图很简单,所有的可视化图超不过这几种元素:文字:文字不宜过多,但也不能没有,如何简要又清楚的描述就要靠自身的积累了。
图形:可视化图的关键部分,最开始是方框、圆圈,之后你会发现,你能用现有形状拼凑出一个新世界。
线条:更多的用于连接文字或图形,关系图、时间轴必不可少哦。
表格:需要对比或进行数据表达时使用。
学习画图都有一个过程,最开始从系统默认开始,慢慢改变字体大小、图形颜色、线条方向等等,熟能生巧。
六、构图及审美
所有的诉讼可视化都是为了案件服务的,首先需要的是确定画图的目的。
目的确定好,案件了解清楚,相信各位脑海中就会有一个模糊的构思了,这时我们需要的是将你的想法画在纸上,没错,是纸上。
我们可以从案件“关键人物”开始画起,一点点延伸,确定整体框架后再正式画图。
有人可能就会说了:我并没有什么模糊的构思,我是一点构思都没有。
没有关系,构思不是硬想出来的,多看一看其他人做的可视化作品,process on的网站上就有很多,良莠不齐,分析鉴赏它们,可以提供很多灵感。
多看一些他人做的优秀可视化图,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七、改改改改改
一张可视化图不改个几遍,一定不是最好的,好图都是改出来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我们的“观众”仅看这张图,不需要我们加以解说,就能知道这幅图的含义是什么。
有时候我们是很难改自己的图的,这时候就要请同事来提提建议,告诉我们他哪里看不懂。
然后我们再
针对他看不懂的地方进行修改,或者干脆再换一种画图的方式。
八、最后的话
诉讼可视化是一种工具,我们从学习、使用它,到利用它来达到服务案件办理的目的,需要漫长的时间,一步步积累。
但同时,我们也不需要神话可视化,因为不是所有的案件都需要画可视化图表,有些东西是可视化图表代替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