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反思
教学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教学难点:初一新生对于原始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的的概念及生产、生活与原始艺术的关系等可能难以理解。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距今时间:
地点:
生产工具:
河姆渡原始居民原始农业:
生产原始畜牧业:
原始手工业:
生活状况:
距今时间:
地点:
生产工具:
原始农业:
半坡原始居民生产原始畜牧业:
原始手工业:
生活状况:
二、构建知识框架
距今时间:约七千年
地点:长江流域
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耜
河姆渡原始居民原始农业:最早种植水稻
生产原始畜牧业:饲养家畜
原始手工业:制陶、乐器、玉器
定居生活
生活状况挖掘水井
干栏式房屋
距今时间:约五六千年
地点:黄河流域
生产工具:磨制石器普及、耒耜耕地、石刀收割
原始农业:最早种植粟
半坡原始居民原始畜牧业:饲养猪狗
生产原始手工业:彩陶、纺线、织布、制衣
定居生活
生活状况半地穴式房屋
食物种类丰富
三、教师总结
1、从以上史实我们可以看出来,河姆渡和半坡原始的生产和生活比山顶洞人有极大进步,他们已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农业和畜牧业已经出现并成为重要的社会生产部门。

河姆渡和半坡遗址出土的水稻和粟等遗物,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经开始了定居生活,并且学会了建造房屋。

之所以他们房屋的建筑样式不同,主要是根据我国南北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所决定的。

3、文字雏形在半坡原始居民出现
板书设计:
距今时间坐落地点生产工具原始农业畜牧业生活状况
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涉及了我国南北长江和黄河流域的两个典型母系氏族阶段,再现了当时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远古时期是非常陌生并且难于理解的。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适当的补充一些资料,再配以一些生动的图片加以注释和说明,应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从上课的过程和课后反馈来看,确实达到了预期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采取了先学后教、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即先展示主题脉络,让学生自己阅读书籍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后完成知识框架的构建,实际效果也非常明显。

本节课在教学中还侧重于分析、比较。

一是以河姆渡居民和人、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作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河姆渡原始居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磨制石器的普遍使用,原始农业的出现,房屋的建造等;二是把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南北方原始农耕生活的异同点,进而认识到我国原始农耕文化是南北方共同发展,共同构成了远古中华农业文明的基础。

这节课的问题设计总体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能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