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M代加工质量控制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袋装原料 适用于白砂糖大批量 入货之原料 每批数量 取样数
箱装或桶装原料 适用于原浆等 每批数量 取样数
小包装 适用于色素、香精等添加剂。 每批数量 取样数
6
3400-611-1203-0001F
≤20 吨 21~100 吨 >100 吨
3
≤20 件
2 (3 件以下全 数取) 3
≤10 件
2
5
21~100 件
1.2.3 可能影响使用时感官质量及表现的改变; 1.2.4 引入辐射成分情况; 1.2.5 包装的显著改变; 1.4 包装要求: 1.4.1 所有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其溶剂残留、蒸发残渣、脱色试验、细菌指标等 项目需符合国家标准对该包装材料特定卫生项目之规定及我司要求。 1.4.2 内包装袋、桶、罐等容器必须密闭,不得渗漏及损坏; 1.4.3 外包装必须坚固完好,并保持整洁,干燥; 1.4.4 包装标签必须不易脱落,并便于识别; 1.4.5 进口原料必须加贴中文标示,不得伪造、篡改原包装标示内容; 1.5 运输要求: 1.5.1 检查运输工具及货物有否异味、不洁、虫害、污染、损坏,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情况, 全部拒收或部分拒收,包括: (1)运输工具外表有泥桨、污垢、水、油迹或大量的昆虫痕迹,货物可能被污染。 (2)运输工具是未正确遮盖的敞开式卡车;有明显损伤的拖车或货车车厢,货物可能在运 输过程中受到污染。 (3)异味表明原料可能已腐烂或与有毒有害溶剂、石化产品、非食品级化学品一起运送, 吸收了有害味道。 (4)食品内包装材料不符合国家规定卫生要求。 (5)内包装袋、桶、罐等容器必须密闭,不得渗漏及损坏。密封破坏表明货物可能已被污 染。 1.6标注要求满足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及其它法规规定: 1.6.1国产原料的标注项目包含:品名、净含量或数量、制造商和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经 销商与制造商非同一厂商时,必须同时标示制造商和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 期和保质期(或保存期)、联系方式、国家要求标注QS认证标志的原料需有QS标志, 如白砂糖等。统一公司提供的脱标原料的经销商和制造商信息以代码标示。 1.6.2进口原料的标注项目包含:品名、净含量或数量、配料表、制造商和经销商的名称 和地址 (按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7718) 规定必须注明原产国、 地区区名 (即产地) , 以及国内合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 期(或保存期):进口原料之制造日期应以原制造商所标示的日期为准。 1.6.3其它标注内容:食品的配料表或原料、质量等级(产品标准中已明确其等级的)、产
备注:连线瓶每4小时为一批,抽样检测一次。
c:瓶盖 抽样方式及数量 从 每 批 产品 任意3 箱中共抽取40只 d:标签 感官检测量 40只塑盖 全部进行感 官检测 物性规格检测量 取20只进行物 性规格检测 备注 如检测有不合格时, 扩大抽 样量 (以两倍的量抽样进行测 试) , 结果以扩大抽样量判定。
2
3400-611-1203-0001F
第一章:原物料质量控制
一、原物料要求概述: 以下为原物料要求要点概述,原物料的详细要求详见制程标准或原物料验收标准。 1.处理水: 用于配制产品的水,必须符合统一公司水质标准的要求。 且每半年送外委托进行检验, 结果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2006) 。 2.糖: 质量必须符合统一公司的糖的验收标准,作净化处理。 浊度要求:要求 10%糖液浊度≤6NTU(检测方法同现行茶饮料浊度检测方法,检测糖液浊 度前不用过滤且检测时糖液的温度应保持在 25±3℃)。 3.茶叶 所有入货之茶叶原料必须符合我司验收标准要求。 3.1 入厂验收 3.1.1 由我司调拨之茶叶原料需明确 1)该批原料已经统一公司验收合格; 2)原料供应商、制造商、生产日期、包装均符合我司要求; 3.1.2 直接由供应商入货之茶叶原料需明确 1)原料供应商、制造商、生产日期、包装均符合我司要求; 2)入厂验收合格; 以下情况下,茶叶不得验收入厂并需知会我司处理 a、茶叶微生物检测不合格; b、茶叶风味与标准样存在明显差异; 以下情况下,直接将该批原料退货处理 a、供应商及制造商不符合 b、生产日期过期 c、与化工原料混装或被化工类物质污染 4. 茶粉 必须依验收标准要求之方法与相同日期之标准风味对照样对比品评无差异, 方能判定感官风 味符合要求; 5. 纸箱 1)纸箱外观,国家强制要求之标识内容与标样不符不得验收入厂; 2)标准样必须经我司业务、品保单位签字确认;
5
3400-611-1203-0001F
品标准、储存条件(依验收规格标准书规定实施,未作特殊规定者以常温贮存)、 使用方法、生产批号、特殊标注内容:(如辐照食品、转基因) 1.6.4有关原料(如添加剂)标示的其它管理规定参照相关国家标准或法规执行。 1.7原料允收期限的规定: 1.7.1保质(存)期小于18个月(含)的国产原料,其允收期限为自制造日期起,不超过保 质(存)期之三分之一的时间长度。 1.7.2保质(存)期大于18个月(不含)的国产原料,其允收期限为自制造日期起,不超过 保质(存)期一半的时间长度。 1.7.3国产香精类允收期限为自制造日期起,不超过保质(存)期之三分之二的时间长度。 1.7.4所有进口原料之允收期限规定为自制造日期起,不超过保质(存)期之三分之二的时 间长度。 1.7.5浓缩果蔬汁、白砂糖等季产年销原料,允收期限为14个月,执行本条至少应满足以 下条件:使用单位须确保在保质期内能使用完,方可允收。 1.7.6不设定允收期限及其它允许例外的情况:产品国标或行标中已明确规定保质期或保 存期在18个月以上的食品,可免除保质期或保存期的标注,(如白砂糖),但此类 原料若标注保质期或保存期必须是18个月以上的具体期限。 1.8 原物料取样: 1.8.1 原物料入仓时,如一种原物料有不同生产日期,为便于取样及遵循“先生产先使用” 的原则,需将该批原物料按不同生产日期分开存放,收集原物料品名、供应商名称、 入货日期、批量及该批原物料的生产日期等信息,通知品保验收。 1.8.2 每批原物料不能超过两个生产日期,大宗原料-白砂糖除外。 1.8.3 品保单位接到通知单后,依下表的入货批量确定取样数量,一批原物料中有不同生 产日期的,不同生产日期均需取到(每个生产日期的取样件数不限制,取样总数不 低于下表要求) ;不同生产日期的原物料不可混装。
月 发布)
1
3400-611-1203-0001F
Table of Contents
内容提要
第一章:原物料质量控制 1、原物料要求概述 2、原物料验收 3、配料管理 第二章:热灌注系统关键控制点 1、标准工艺流程 2、工艺要求 3、质量控管要项 第三章:品质控管要求 1、PET 饮料管制规格 2、PET 饮料管制办法 第四章: 生产品质管理 1、灌装前准备工作确认 2、灌装时质量控制 3、CIP/SIP 管制要求 第五章:成品出厂品质管理 1、成品品质控管规格 2、成品抽样及检测要求 第六章:不合格品的控制与异常处理 1、不合格品控制流程 2、异常处理 第七章 OEM 产品的库存/出库品质管理 1、OEM 产品的库存 2、OEM 产品出库管理 第八章 包装标识 第九章 产品的安全与卫生管理 1、 有害化合物的管理办法 2、 产品的运输安全 第十章 制程检测方法 第十一章 原物料验收规格及方法
7
3400-611-1203-0001F
抽样方式及数量 每批抽取三至五 箱, 各一米左右
感官检测量 全部进行 感官检测
物性规格检测量 取2处进行物性 规格检测
备注 如检测有不合格时, 扩大抽 样量 (以两倍的量抽样进行测 试) , 结果以扩大抽样量判定。
1.8.5 原料的取样方法因种类而异,应避免随意性和人为选择性采样。 (1)微生物检测样:按无菌操作要求取样,原料包装必须完整未开封,取样匙、样品 容器须经过灭菌,避免与外包装材料接触。 (2)袋装原料用取样拔刺沿对角线插入包的另一端取得样品。 (3)桶装及纸箱包装的半固体(预先搅拌均匀)或固体原料,可用取样勺或手伸入内 包装袋中采取有代表性的部分。 (4)对有分层现象或包装内容物可能存在不均匀现象的液体样品,取样前应先摇匀, 用不锈钢长杆取样器,插入包装容器中取样。 (5)原料的色泽、流动性、风味有明显差异时,应分别取样。 (6)取样后易变质的原料,如原汁等,于外箱贴上取样标签,检验合格后通知生产优 先领用。 1.8.6 样品的制备: (1)一批原料生产日期相同时,样品经充分混合后作为待检样; (2)一批原料有多个生产日期时,需在样品上标示出不同生产日期及样品代号; (3)样品需依原料验收规格分别做感观品评及理化项目的检测; 1.8.7 样品的保存: (1)品封存于样品袋中,易吸潮的原料需在除用样品袋封装外,再装进密封罐中贮存。 (2)液体香精香料需保留 3 批的样品,不同批号的留样针对色泽进行比较。 1.8.8 样品的检验: (1)由统一各厂直接配送的原物料,可直接使用。其它原物料由代工厂质量保证部依 我司验收标准予以判定。 (2)风味及外观依统一公司提供之标样验收,并有记录,检验的原始记录需经主管签核 确认。 (3)验收规格及方法采用统一公司发行的标准或认可的方法(以附件提供) (4)单个样品不合格,整批判定为不合格,不可以平均值计算。 (5)符合统一公司原物料验收标准允收/扣款范围时,可以接收,否则判定为退货,当出 现扣款或退货时,须及时通知统一公司。
《OEM 质量手册》第 1 版更改一览表(
文件页码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属条款 / / / / / / / / / / / / / / / / / / / / /

变动处 / / / / / / / / / / / / / / / / / / / / /
11~50 件
3 每增加 50 件加 验1包
7
101 件以上
5
51 件以上
1.8.4 包装材料取样数量依其相应之验收标准。总结如下: a:纸箱 供货 数量 抽样数 量 抽样 方式 感官 检测量 物性规格检测量 备注
<500
5
500~3200
8
>3200 b:空瓶 类别
13
3个进行尺寸、 抗 (边)压检测,2 个进行耐折、破 裂检验 5个进行尺寸、 抗 随机在各 全部感官检 (边)压检测,3 不同捆中 测 个进行耐折、破 抽取 裂检验 5个进行尺寸、 抗 (边)压检测,5 个进行耐折、破 裂检验
3
3400-611-1203-0001F
6.瓶子\塑盖\标签 1)外观标识部分与标样无差异,否则不得验收入厂 2)入厂验收需符合我司验收标准要求 7.配料检查:我司提供之小料部分 PE 袋必须以封口机封口,否则拒收; 二、原物料验收: 1.总则 1.1标准依据: 1)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 2)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1 3)食品中污染物的限量标准--------GB2762 4)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GB2763 5)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等其它相关国家标准。 1.2 原物料安全性要求: 1.2.1 所有到货必须确认所提供的产品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款和其他相关的法规 设计。 1.2.2 添加剂、加工助剂、抽提溶剂及污染物(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 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都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 要求。 1.2.3 原料必须采用非转基因原料生产; 1.2.4 其余要求: 1)部分人工成分及致病菌要求如下: 人工防腐剂 人工色素 人工甜味剂 致病菌 不得检出或添加任何种类的人工防腐剂 不得检出或添加任何种类的人工色素 不得检出或添加任何种类的人工甜味剂 不得检出 人工抗氧化剂 不得检出或添加任何种类的人工抗氧化剂
3400-611-1203-0001F
OEM 质量手册
Ready-to-drink Co-manufacturing PET 即饮饮料委托加工
---茶饮料
First issue date::


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合肥统一企业有限公司
(极机密文件,注意保管)
核准人签署:
日期:


3400-611-1203-0001F
人工合成香料 不得检出或添加任何种类的人工合成香料 1.3 原物料标准基于供应商当前的生产方法。原物料特性及生产方法的显著改变须事先得 到统一公司的书面认可,这些改变包括但不限于: 1.2.1 部分或全部转移生产线到其他公司或地点; 1.2.2 影响原料过敏源特性的改变;

3400-611-1203-0001F
如检测有不合格 时,扩大抽样量 (以两倍的量抽 样,并进行测 试),结果以扩 大抽样量判定。
每批抽 样方式 及数量 不同模 号各2只
感官检 测量 全部感 官检测
物性规格检测量
备注
连线瓶
一半空瓶重量、尺寸和 如检测有不合格时, 抗压检测,另一半进行容 扩大抽样量(以两倍的 量、耐热性和跌落实验检 量抽样进行测试),结 测 果以扩大抽样量判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