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18高三上·安平期中) 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
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
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 . 一定属于吸热反应
B . 一定属于可逆反应
C . 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 . 一定属于分解反应
2. (2分) (2017高一下·南充期末)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符合题意)()
A . 2H2O(g)=2H2(g)+O2(g) △H=-483.6kJ/mol(△H 代表反应热)
B . C(s)+O2(g)=CO2(g)(△H=+393.5kJ/mol(△H代表反应热)
C . 2HNO3(aq)+Ba(OH)2(aq)=2NaNO3(aq)+2H2O(l)△H=+114.6kJ/mol(△H代表反应热)
D . HCl(aq)+NaOH(aq)=NaCl(aq)+H2O(l) △H=-57.3kJ/mol(△H代表中和热)
3. (2分) (2015高二下·芜湖期中)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2SO2+O2⇌2SO3三氧化硫的反应,己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数据是:SO2、O2、SO3的浓度分别是0.2mol/L,0.1mol/L,0.2mol/L,当达到平衡时可能数据是和()
A . SO2 0.4mol/L
B . SO2 0.25mol/L
C . SO2 和SO3均为0.15mol/L
D . O2 0.2mol/L
4. (2分) (2016高一下·福建期末) 对于反应A+3B=2C+2D来说,下列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 v(A)=0.15 mol•(L•s)﹣1
B . v(B)=0.6 mol•(L•s)﹣1
C . v(C)=0.4 mol•(L•s)﹣1
D . v(D)=0.45 mol•(L•s)﹣1
5. (2分)(2017·金华模拟) 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反应A:4HCl+O2 2Cl2+2H2O
已知:I.反应A中,4molHCl被氧化,放出115.6kJ热量.
II.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反应A的△H>﹣115.6kJ•mol﹣1
B . H2O中H﹣O键比HCl中H﹣Cl键弱
C . 由II中的数据判断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氧元素强
D . 断开1molH﹣O键与断开1molH﹣Cl键所需能量相差31.9kJ
6. (2分) (2016高二上·洛阳期中) 2SO2(g)+O2(g)⇌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催化剂V2O3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B . 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 .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 . 在t1、t2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c1、c2 ,则时间间隔t1~t2内,SO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v=
7. (2分) (2018高二下·盐城期末)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 甲苯的结构简式:C7H8
B . 钢铁吸氧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式:O2+2H2O+4e-=4OH-
C . 碳酸的电离方程式:H2CO3 = H+ + HCO3-
D . Na2S溶液中S2-水解的离子方程式:S2-+2H2O H2S +2OH-
8. (2分) (2016高二上·湖北期中) 在甲烧杯中放入盐酸,乙烧杯中放入某一元酸HA,两种溶液的体积和pH都相等,向两烧杯中同时加入质量不等的锌粒,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则下列事实或叙述能说明一元酸HA是弱酸的是()
A . 两烧杯中参加反应的锌粒等量
B . 反应开始时产生H2的速率相等
C . 反应开始后乙烧杯中的c(H+)始终比甲烧杯中的c(H+)大
D . 甲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一定比乙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大
9. (2分)一定条件下,在密闭恒容容器中,能表示反应A(g)+2B(g)⇌2C(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①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②A、B、C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C,同时生成2nmolB
⑤v正(A)=v逆(C)
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A . ①②⑦
B . ②④⑥
C . ②③⑦
D . ③④⑤
10. (2分)下列变化中,一定不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的是()
A . 干冰气化
B . 金属冶炼
C . 炸药爆炸
D . 食物腐败
11. (2分) (2018高二上·慈溪期中) 一真空密闭容器中盛有1 mol PCl5 ,加热到200℃时发生反应:PCl5(g
)PCl3(g)+Cl2(g),反应达到平衡时PCl5的分解率为M%,若在同一温度和同样容器中最初投入的是2mol PCl5 ,反应达到平衡时PCl5的分解率为N%。
M与N的关系是()
A . M>N
B . M<N
C . M=N
D . 无法确定
12. (2分)(2017·四川模拟) 在一隔热系统中,向20.00mL 0.01000mol•L﹣1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00mol.L﹣1的NaOH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若a点溶液呈酸性,则a点有:c(CH3COO﹣)>c(Na+)>c(CH3COOH)
B . 从b到c:逐渐增大
C . 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
D . b点有0.01000mol•L﹣1+c(H+)=c(Na)+﹣c(CH3COOH)+c(OH﹣)
13. (2分) (2017高二上·新疆期末)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 pH=1的NaHSO4溶液:c(H+)=c(SO42﹣)+c(OH﹣)
B . 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c(Ag+)>c(Cl﹣)=c(I﹣)
C . CO2的水溶液:c(H+)>c(HCO3﹣)=2c(CO32﹣)
D . 含等物质的量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3c(Na+)=2[c(HC2O4﹣)+c(C2O42﹣)+c(H2C2O4)]
14. (2分) (2016高二上·青海期中)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3C(g)达到平衡时,测得C(A)为0.5mol/L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容积增大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测得C(A)为0.3mol/L,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 混合气体密度一定减小
B . 平衡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 化学计量数:m+n<3
D . 物质C的体积分数减小了
15. (2分) (2016高三上·德州期末)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 . 图l所示,反应:X(g)+2Y(g)═3Z(g),b的压强一定比a大
B . 图2表示合成氨反应,温度T1和T2对应的平衡常数为K1、K2 ,则:T1<T2 , K1>K2
C . 图3表明,该温度下,加入FeCl3不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
D . 图4所示,用水稀释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I表示盐酸,Ⅱ表示醋酸,且溶液导电性:c>b>a
16. (2分) (2018高二上·广安期末) 室温下,柠檬水溶液的pH 是3,则其中由水电离出的c(H+)是()
A . 1×10-11 mol·L-1
B . 1×10-3 mol·L-1
C . 1×10-7mol·L-1
D . 0.1 mol·L-1
17. (2分) (2016高二上·琼海期中) 在NH3•H2O⇌NH4++OH﹣形成的平衡中,要使NH3•H2O的电离程度及[OH ﹣]都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A . 通入HCl
B . 加少量NaOH固体
C . 加水
D . 升温
18. (2分) (2018高二上·北京期中) 下列有关“电离平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电解质在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分子的浓度和离子的浓度相等
B . 电离平衡时,由于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
C . 电离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就会发生移动
D . 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后,各种离子的浓度相等
19. (2分)已知NaHSO4在水中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2,对于该溶液,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该温度高于25℃
B . c(H+)=c(OH﹣)+c(SO42﹣)
C . 水电离出来的c(H+)=1×10﹣10mol•L﹣1
D . 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12的NaOH溶液可使反应后的溶液恰好是中性
20. (2分) (2016高二上·洛阳期中) 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 . 再加入10mL 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
C . 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D . 溶液中不变
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35分)
21. (7分)(2018·榆林模拟)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金属钒及其化合物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被誉为“合金维生素”。
已知钒的原子序数为23,回答下列问题:
(1)钒被认为是一种稀土元素,广泛分散于各种矿物中,钾钒铀矿中的钒原子最外层已达到8 电子稳定结构,其化学式为K2H6U2V2O15(其中钒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若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五氧化二钒是工业制造中的常用催化剂,如工业制硫酸中就利用五氧化二钒作催化剂。
从含钒废催化剂中回收钒,传统的技术是“氧化焙烧法”,其具体流程为:
其中焙烧是将食盐和钒铅矿在空气中焙烧,这时矿石中所含的V2O5就转化为NaVO3,然后用水从烧结块中浸出NaVO3,再用稀硫酸酸化就得到V2O5的水合物,经过煅烧就可得到V2O5。
①配料在焙烧前磨碎的目的是________。
②写出焙烧过程中V2O5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测定钒含量的方法是先把钒转化成V2O5,V2O5在酸性溶液里转变成VO,再用盐酸、硫酸亚铁、草酸等测定钒。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VO2++H2C2O4=VO++2CO2+H2O。
若反应消耗0.9 g 草酸,参加反应的钒元素质量是________g。
(4)以V2O5为催化剂,使SO2转化为SO3的反应如下:2SO2(g)+O2(g) 2SO3(g)。
某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2.0mol SO2和1.0mol O2置于10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MP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等于________。
②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________K(B)(填“>”、“<”或“=”)。
22. (12分) (2016高二上·临淄期末) 已知:25℃时,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
(1)25℃时,取10mL 0.1mol/L醋酸溶液测得其pH=3.
①将上述(1)溶液加水稀释至1000mL,溶液pH数值范围为________,溶液中 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或“不能确定”).
②25℃时,0.1mol/L氨水(NH3•H2O溶液)的pH=________.用pH试纸测定该氨水pH的操作方法为________.
③氨水(NH3•H2O溶液)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b=________,25℃时,氨水电离平衡常数约为________.
(2)25℃时,现向10mL0.1mol/L氨水中滴加相同浓度的CH3COOH溶液,在滴加过程中 ________(填序号).
a.始终减小b.始终增大c.先减小再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当加入CH3COOH溶液体积为10mL时,混合溶液的pH________7(填“>”“=”“<”).
(3)某温度下,向V1mL0.1mol/L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醋酸溶液,溶液中pOH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已知:pOH=﹣lgc(OH﹣).
①图中M,Q,N三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②若Q点时滴加醋酸溶液体积为V2 mL,则V1________V2(填“>”“=”“<”).
③若在曲线上某一点W时加入醋酸的体积为V1 mL,则W点应位于图中曲线上Q点的________(填“上方”“下方”),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23. (9分) (2017高三上·杭锦后旗开学考) 清洁能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可减少污染解决雾霾问题,其中甲醇、甲烷是优质的清洁燃料,可制作燃料电池。
(1)Ⅰ、一定条件下用CO和H2合成CH3OH:CO(g)+2H2 (g) CH3OH(g)△H=﹣105kJ•mol﹣1.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CO和4mol H2,测得不同温度下容器内的压强(P:kPa)随时间(min)的变化关系如右图中Ⅰ、Ⅱ、Ⅲ曲线所示:
Ⅱ和Ⅰ相比,改变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
(2)反应Ⅰ在6min时达到平衡,在此条件下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时v(CH3OH)=________.
(3)反应Ⅱ在2min时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Ⅱ)=________.
(4)比较反应Ⅰ的温度(T1)和反应Ⅲ的温度(T3)的高低:T1________T3(填“>”“<”“=”),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5)Ⅱ、甲烷和甲醇可以做燃料电池,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回答下列问题:
甲醇燃料电池(简称DMFC)由于结构简单、能量转化率高、对环境无污染,可作为常规能源的替代品而越来越受到关注。
DMFC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
通入a气体的电极是原电池的________极(填“正”或“负”),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6)某研究小组将两个甲烷燃料电池串联后作为电源,进行饱和氯化钠溶液电解实验,如图所示U形管中氯化钠溶液的体积为800ml。
闭合K后,若每个电池甲烷用量均为0.224L(标况),且反应完全,则理论上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为________(法拉第常数F=9.65×104C/mol),若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电解后溶液混合均匀,电解后U 形管中溶液的pH为________。
24. (7分) (2018高二上·邯郸期中) 温州某学生用0.1000mol/L 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B.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C.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0”刻度以上2~3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
D.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E.用酸式滴定管取稀盐酸20.00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酚酞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G.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完成以下填空:
(1)操作F中应该选择图中 ________;滴定管(填标号)。
(2)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________。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滴定终点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________;.若指示剂改为甲基橙则颜色的变化是 ________。
(3)滴定结果如表所示:
滴定中误差较大的是第 ________;次实验,造成这种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__。
A.碱式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2~3次
B.滴定开始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终点读数时未发现气泡
C.滴定开始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没有气泡,在滴定终点读数时发现尖嘴部分有气泡
D.达到滴定终点时,仰视溶液凹液面最低点读数
E.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摇荡得太剧烈,以致有些液滴飞溅出来
(4)该盐酸的浓度为________mol/L。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答案:略
16-1、
17-1、
18-1、
19-1、
20-1、
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35分) 21-1、
21-2、
21-3、
21-4、
22-1、答案:略
22-2、
22-3、
23-1、
23-2、
23-3、
23-4、23-5、23-6、24-1、24-2、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