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四书观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常谈四书观后感
篇一经典常谈四书观后感
最近看了《经典常谈四书》,哎呀,这可真是让我感触颇多!
说起来,这“四书”可真是大名鼎鼎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以前就老听说,可真正深入了解还是这次。
读《大学》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起来
容易做起来难呐!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想有一番大作为,可真正能做到
的又有几个呢?我觉得自己可能就属于那种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
总想着干大事,却常常在一些小事上栽跟头。
再看《中庸》,“中不偏,庸不易”,这道理简单,可要一直保持平衡,不偏不倚,那得多难啊!我有时候情绪一上来,啥都不管不顾了,哪里还能想到中庸之道呢?也许这就是我还需要修炼的地方。
《论语》就更不用说了,孔子的那些话,句句都像是敲在我心坎上。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就经常偷懒,学了就扔一边,也不复习,能学好才怪呢!还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有时候还真没做到,
光想着自己,没考虑别人的感受。
《孟子》里的“仁政”思想,我觉得特别好。
可现实中呢?到处都是
竞争,哪有那么多仁政啊?难道是我太悲观了?
总之,读了这“四书”,我是又佩服又迷茫。
佩服古人的智慧,迷茫
自己该怎么去践行这些道理。
可能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吧,让你在思考
中不断成长。
你们说呢?
篇二经典常谈四书观后感
嘿,朋友们!我刚看完《经典常谈四书》,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
一开始,我觉得这四书就是一堆老掉牙的东西,能有啥用?不就是
古人在那唠唠叨叨讲大道理嘛!可真正读进去了,我才发现,自己简
直就是个大傻帽!
你说《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我以前哪懂这个呀!我就知道整
天瞎玩,对身边的事物一点都不上心,还怎么去“致知”呢?也许我该
好好改改自己这马大哈的毛病了。
《中庸》里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可太考验人了!我这脾气,一上来就像火山爆发,哪里还能“中节”啊?我觉得自己可能一辈子都达不到这种境界了,难道我就这样放弃吗?
《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以前总觉得自己最牛,谁
也瞧不上。
现在想想,我真是夜郎自大!身边那么多人有优点,我却
看不见,这不是瞎了眼吗?
《孟子》提到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可不就是在安乐窝里待
久了,都快变成懒虫了吗?万一哪天遇到困难,我还不得哭爹喊娘啊?
哎呀呀,这四书真是把我批得体无完肤!可我又觉得,这就像是给我开了一副良药,虽然苦,但能治病。
你们觉得呢?
篇三经典常谈四书观后感
各位,我看完《经典常谈四书》后,整个人都不好了!为啥?因为我发现自己之前活得太糊涂啦!
先说说《大学》,那里面说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我以前哪把修身当回事儿啊!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这不是浪费生命吗?我也许该给自己定个修身计划,可我能坚持下来吗?
《中庸》讲的“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我咋感觉自己老是偏离正道呢?一会儿想干这个,一会儿想干那个,没有个坚定的方向。
难道我这辈子就这样浑浑噩噩过去了?
《论语》里“吾日三省吾身”,我别说三省了,一省都没有!我总是觉得自己没错,都是别人的错。
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还有《孟子》里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一遇到点诱惑就投降,一遇到点困难就退缩,这算什么好汉?
这四书就像四面镜子,把我的缺点照得清清楚楚。
我是又羞愧又着急,我能改变自己吗?我觉得很难,但又不想放弃,你们能给我点鼓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