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钝角和锐角的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数学钝角和锐角的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P38~3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战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3、使学生通过看、说、摆、画、互问、互答、互评等活动形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会提出问题并运用一定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评价意识。
4、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能辨认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理解锐角和钝角的特征,并能正确画角。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尺、活动角。
学具:活动角、尺、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建立概念
找直角的姐姐和直角的妹妹。
出示有锐角、钝角、直角的漂亮房子。
师:这座漂亮房子是角的家。
今天我们去角的家里作客。
你们看!话外音:嘿!小朋友,我是直角娃娃。
你们还认识我吗?
A:你能在房子的平面中找出直角吗?根据学生说电脑操作演示。
说说生活中哪里有直角。
(温故而知新,为学习新知做好充分准备)
B:看,直角的姐姐和直角的妹妹也热情地迎接我们来了。
仔细观察,找找哪里的角是直角的姐姐,哪里的角是直角的妹妹。
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直角娃娃的生活情境,在感情上贴近儿童,并让学生的在想和说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到有两种角,一种比直角大,一种比直角小)
C:集体汇报。
屋顶上的角是直角的姐姐,你为什么说它是直角的姐姐?
屋檐上的角是直角的妹妹。
你为什么认为它是直角的妹妹?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把它们都找出来了,其实,直角的姐姐和直角的妹妹也有自己非常好听的名字。
直角的姐姐叫钝角,直角的妹妹叫锐角。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锐角和钝角。
(板书课题,标出拼音并齐读)。
操作实践,综合内化
做角
1、老师用活动角做一个角,请学生判断。
2、师:用桌上的纸片、活动角或你身边的任何东西做出三种角。
要求:小组合作,由小组长安排,一个做直角,一个做锐角,一个做钝角。
待会儿向组长汇报。
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快又多。
小组展示汇报。
全班展示。
2、判断角:我会认!P39练习第二题。
抢答。
并问学生是怎么看出来的?强调*开的比直角大还是比直角小。
比较这些角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归纳: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你有什么好办法吗?或者说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最后一个角是什么角呢?究竟谁说的对呢?像这个角,不能用眼睛很快看出来,我们可以怎么办?这是什么角?为什么?用三角板的直角帮助判断要注意什么?
(从简单到复杂,从直观到操作,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生探究出量角的方法。
)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努力让学生在亲身初中中进行自主探索。
课堂教学中,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如找角、画角、折角、剪角、评角、应用角、创造角等,使学生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不是停留在机械的理解和记忆之上,而是经历了一个亲身体验和
不断反思的认识过程,在做数学的活动中,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要改变传统的传授接受模式为探索发现的学习模式。
因此,在学习中很多知识我都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去感悟。
如让学生给角进行分类这个环节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个意图,先让学生动手分类,再经过小组合作、积极主动地思考分类的理由,学生自己不知不觉地就找到了要找的答案,表现出了很强的求知欲,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到后来的亲自动手实践量一量的活动中更进一步的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去验证,同学们都积极地去参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