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
2013年的中考已经结束,考试成绩有喜有忧。

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较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是现在每一位初三英语教师都在认真思索、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在我个人看来,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有两种理解:从大的方面讲,是指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整合能力和交流能力的综合运用,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的高素质。

从小的、狭隘的角度讲,其实就是学生的应用考试能力。

作为一名普通的初中英语教师,研究和探讨的应该是如何提高学生英语的应试和做题技巧,以便使英语成为学生中考的得分工具,而不是他们的短板。

提到应试能力,大家的观念往往还是“听说读写”。

以我的理解,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基本功”学习。

学习英语的四大基本功是:语音、词汇(指单词记忆法和具体运用)、语法和语言风格。

1 语音的学习
不必要求专门学习音标、语音和语调。

可以放心的告诉学生,中国1957年推广使用的汉字注音拉丁化,和英语的音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英语的“音素”共48个,其中元音20个,辅音28个。

大部分的发音和汉语拼音类似。

比如音标的辅音字母的发音与因素基本可以一一对应,但是5个原音字母以及字母组合的发音就不是唯一的。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自己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就算英语单词发音出现些微的错误,只要便于记忆,我们也应该给予鼓励。

2 词汇的学习
在先前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使用配套的英语词汇书。

有些班级专门抽出每节课的前10分钟学习、记忆课本词汇。

它集中了全部的考纲词汇,并进行了相应的拓展,十分有利于学生的词汇学习。

唯一的不足是脱离了实际运用环境,在学生的记忆过程中过于机械化,容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感。

我比较倾向于区教育局教科研室提倡的英语“海量阅读”。

从过去的一学期到现在,几乎每节课的前7~10分钟,我都会在学生现有的材料中,精选出一篇阅读文章。

在他们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板书其中的重要考纲词汇,并提示他们注意这些词汇在文章中的实际运用。

在训练阅读能力的同时,深化词汇的拓展、记忆和理解。

同时对阅读的文章进行进一步挖掘,有时要求学生自己设计这篇文章的设问和选项;有时帮助并提示在某些段落,如何挖空使之成为包含5~10个选项的完形填空;有时询问怎么才能巧妙设题,使之成为包含3~5个问题的阅读表达;有时提醒他们哪些词汇、短语或句子能用于遣词造句。

对于文章中出现的考纲之外的词汇,要求学生进行合理猜测。

如果无法进行猜测,就把它所在的句子去掉或模糊理解。

我经常灌输给学生这样一个观点:一篇阅读文章,只要理解通
篇的六七成,做题的正确率就可以超过80%。

为了培养学生的正确理解和阅读方法,我会每隔一段时间,通讲一篇阅读文章。

在通讲的过程中,避开考纲之外的词汇,以学生的词汇量进行解读,使他们慢慢形成较为正确的理解能力,找出英语句型结构和汉语语言习惯的内在联系。

因为阅读,你在读的是整篇文章,而不是一两个句子,你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意思。

一两句的不理解,不能成为考试做题的最大障碍。

3 语法的学习
我的做法是,针对每一种语法现象,提纲挈领,以最浓缩的总结,给予他们这一语法的记忆纲要,不要任何的例句和例题。

同时摒弃抽象的语法定义,换位思考后从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语言去归纳总结。

记忆好这些干巴巴的纲要之后,精选历年与此相关的中考试题,把实际例题与他们记忆的语法规则纲要进行对比,再深入进行讲解。

因为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二者的语法区别很大。

英语学习中出现的许多错误,往往是由于汉语语法习惯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对英语语法的学习产生了种种干扰。

要排除这种干扰,最好的方法是经常对比英语与汉语语法的异同。

告诉学生们,两种语言尽管有差异,但是语法还是相通的。

4 语言风格的解读
语言风格其实就是英语的语言习惯。

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的差异,让我们对于英语的理解产生困难的感觉。

过去我们常说一个词—“语感”,并且知道培养语感是学习外语的一个重要内容,可语感究竟是什么,却没人清楚,因此我们只好糊里糊涂培养语感,在漫无目标的听说读写中模模糊糊地寻找语感。

我给语感下了一个大体的定义:语感是一个人对一种语言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规律的认知程度和掌握程度,就英语来说,就是对英语基本功的认知程度和掌握程度。

有了基本功的认识,我们就可以清清楚楚地描述出语感是什么,目标明确地去培养语感,就可以更快更好地培养语感,产生掌握语言的感觉。

而学英语,就应该靠我们自己去发现这些基本功,将它们从听说读写的学习中剥离出来,并且首先认真扎实地学好这些基本功,清清楚楚地学会语感,为听说读写铺平道路,然后再去听说读写,这样分两步来学英语,就可以取得加大的突破,很容易就可以学会英语。

5 情感教育的作用
情感教育应该始终贯穿于我们的整个英语教学过程。

学生是一种情感“动物”。

“亲其师信其道”不是没有道理。

但其中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不能过于疏远,也不能过于亲近。

我一直坚持着以下几种做法:
5.1 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甚至变相的贬低其他学科也无不可。

英语不仅是中考重要的得分工具和敲门砖,也是他们在以后的求学和求职中,不可脱离和放弃的重要工具。

在初中阶段的各门学科中,也只有英语会从始至终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5.2 每节课,并不是充分利用每一分钟进行英语知识的灌输,而会经常提到一些中西方文化、历史、地理、政治的小常识,调节课堂气氛,甚至有时开开学生的玩笑。

不仅仅要熟悉英语的教学,还要更多的涉及各方面的知识,不用精通,皮毛即可。

要让学生信其师,首先你的知识结构和层次以及对事物的本质认识要高于学生,这是不可回避的大前提。

5.3 不占用学生的休息和学习时间。

每节课,不打上课铃不进教室,打了下课铃不拖堂。

下课后有问题不在教室内讲解,一般在教室外走廊和过道大厅进行讲解;学生有过错不会让其去办公室接受批评;不把学生拉到办公室检查和落实他们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检查和落实只在课堂或教室外进行,并且时间是自己的45分钟。

这样学生的态度会及其恭敬并对老师及其理解。

对他们的批评和教育(甚至敲打和责骂)便简单易行,效果明显,不会有任何逆反心理。

5.4 在自习时间,多与学生进行个体交流。

不要单纯的讲成绩、讲学习、讲习惯。

先从生活入手,理解他们的生活观和世界观,解除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困惑。

解惑为主,不硬性灌输学习理念。

因为这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而不要暴风骤雨。

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会被渐渐影响和吸引,逐渐对英语的学习产生兴趣并能持之以恒。

以上的总结,只是我个人所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最好的教学方法一定要适合自己的性格,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事半功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