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22 记承天寺夜游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语文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22 记承天寺夜游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请你用楷体把下面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解析:根据新课标的规定,初中学生要学会书写楷体字。
学生在练字的时候比较注意运用楷书的方法书写,但平时写字时很少用楷体来书写,本题就是帮助大家逐步养成用楷体书写的习惯。
答案:略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欣然
..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
(3)相与
..步于中庭()
(4)怀民亦未寝.()
解析:解释词语的含义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句子的意思,更好地理解全文的内容。
参考答案:(1)高兴的样子
(2)想到……的人
(3)一同、共同
(4)睡觉
3.填空。
苏轼,字子瞻,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
他是一位文学成就卓著的作家,他的散文风格独具,与其父___________、其弟___________同列“___________八大家”之中,世称“三苏”。
其词开一代豪放派词风,你读过他的词有___________。
他的书法也独树一帜,居“苏米黄蔡”四大家之列,“米黄蔡”三人的名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苏轼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本题正是希望通过一定的提示,填出应该记忆的内容,对这位了不起的人物有准确的认识。
同时设计了与中国文化常识相关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答案:东坡居士宋苏洵苏辙唐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米芾黄庭坚蔡襄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选出下列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解析:A项中的停顿应放在连词与动宾短语之间,为“遂/至承天寺”;B项正确答案是“相与/步于中庭”,停顿放在主谓之间;C项正确停顿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表示“少”了什么,动宾之间。
掌握好停顿是帮助大家理解、掌握文章内容的重要方法。
答案:D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相与步于.中庭()
(3)盖.竹柏影也()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解析:本题主要涉及对虚词的解释。
对虚词的理解,可以使大家顺畅地朗读、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层次,确切地理解文意。
参考答案:(1)于是
(2)在
(3)表示推测
(4)只我
3.作者起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作者一同夜游的是___________,文中记叙了他俩__________________ 的情景。
解析:本题可以帮助大家梳理文章的内容与结构。
参考答案:解衣欲睡,月色入户张怀民寺中散步,共赏月景
4.“月色入户”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解析:表面看是要求翻译句子,实际是要求学生体会作者所用的写法。
这里的“入户”是作者赋予了月光以人的情感,尽力表现月光的美好,就像是懂得人的心理。
参考答案:月光从窗户进入房间拟人
快乐时光
课堂小幽默一则
课堂上,老师与学生正在做《月亮的心愿》的课堂练习。
在“读一读,想一想”一题中:鱼儿爱大海,鱼儿有一个蓝色的心愿。
鸟儿爱树林,鸟儿有一个绿色的心愿。
蜜蜂爱花朵,蜜蜂有一个红色的心愿。
小朋友爱月亮,小朋友有一个银色的心愿。
你有什么心愿,是什么颜色的?
某生:我的心愿是当大老板。
师:你的心愿很远大,那么它是什么颜色的呢?
生:是黑色的。
师想:难道这么小的孩子也知道老板是攒黑心钱的?
但老师还是好奇地问:为什么?
生:因为大老板总是穿黑衣服的。
老师惊讶无比。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文中“念无与为乐者”中“念”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通过找结果,体会作者交代叙事写景的缘由。
有了这个“念”才有了夜游,才见了美丽的景色。
这也是作者借景抒情的原因。
参考答案: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描绘了一个___________的美妙境界。
解析:文中没有直接写月,但月又无处不在,这里一定要注意“月光”和“月色”的区别。
“月色入户”并没有写出光,而且题干中强调的是运用“描写”的语句,凭借这两点,才能够正确回答本题。
参考答案:庭下……竹柏影也空灵澄澈、宛似仙境
3.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哪两句?
解析:第一个句子中有了“欣然”,比较容易找到,但第二个句子要结合文学常识,通过对作者的了解,才能够找到。
参考答案:(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解析:本题是强调整体感知的,所以答题中涉及的情感要求完整、全面。
参考答案:表达的心境是复杂的,有贬谪的悲凉,有人生的感慨,有自嘲自慰,有赏月的欣喜等。
5.文章结尾处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解析:本题的设计与上一题非常相近,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根据题干回答问题的习惯。
注意题干要求回答的是“文章结尾”,而不是全文。
参考答案: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等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近腊月下,夜登华子冈,辋水①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者②,携手赋诗,步仄迳③,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鯈④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⑤,麦陇朝雊⑥。
斯之不远,傥⑦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有删节)注:①辋(wǎnɡ)水:车轮状的湖水。
②曩(nǎnɡ)者:从前。
③仄(zè)迳:狭窄的小路。
④鯈(tiáo):一种条状的鱼。
⑤皋(ɡǎo):水边的高地。
⑥雊(ɡòu):雉鸡叫。
⑦傥(tǎnɡ):同“倘”,假使,如果。
6.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1)当待春中
..()
(2)白鸥矫翼
..()
(3)斯.之不远()
(4)从.我游乎()
解析:试着运用课内知识来认识、理解新的文章。
参考答案:(1)春天里
(2)强壮的羽翼
(3)这样的时间
(4)跟随
7.翻译下列句子。
(1)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2)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解析:巩固直译的方法,拓展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
参考答案:(1)寒冷的山间那远处的火光,在山林处忽隐忽现。
(2)村落那夜间舂米的声音,又同稀疏的钟声相间。
8.简析王维游华子冈的思想感情。
解析:要结合课内对唐代诗人王维的了解,来体会本诗的含意。
参考答案:作者游华子冈虽然是在深冬寒夜,却描绘了众多的景物,而且这些景物动静相映,音响和谐,极具活力,并引起作者对更加美好的春天的憧憬。
因此,可以推断王维当时是充满激情而富于朝气的。
深层探究
9.如何理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含意?
解析:通过这一问题加深对课文主题及写作目的的探究和理解。
参考答案: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赏月的“闲人”罢了。
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中考链接
10.(四川资阳中考)温家宝总理在去年“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巧妙引用毛泽东同志的诗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抒发了他的雄心壮志。
由此,我们想到了唐代诗人杜甫在《望岳》中写到的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
请写出来。
解析:这类题目要注意准确,若有错字、别字、漏字、添字,该题均不得分。
参考答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