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诗歌鉴赏汇编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清 〔此当作明,出题人有误〕·王象巽?游曲 江?〕
【答案】 B、E
第二十一页,共60页。
③ 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 “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 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 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 春景的喜爱。〔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 生隐居山林之情〕
第二页,共60页。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 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答: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 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 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 的气氛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 层暗淡的暮色。
第三页,共60页。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 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注】①微生高: 春秋时鲁国人。②醯〔xī〕:醋。
第十一页,共60页。
23.答案:择友
24答案:
第一问:醋是小物,有就说有,无就说无,微生高 应据实相告。而他却向邻居求讨,以应求者,用 意委曲,并非正直之人,因此孔子认为微生高不 直。
第二问:孔子的评价是正确的,为人处世要实事求是, 要正直。其目的在教诲弟子养成君子品格,于细微事 不可不谨。
• 要点二: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
第二十二页,共60页。
【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双调·蟾宫曲 自乐
[元]孙周 卿
草团标①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 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
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 惊散林鸦。山色元 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选自?太平乐府?)
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 寓对 友人品性的赞颂。第二首诗的结句, 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 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 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 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
第八页,共60页。
21.这两首诗都以______来写愁。〔2分〕 答案:猿声
第九页,共60页。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5分〕
[答案] 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 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第一首以“那 堪〞唱叹抒情诗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 “不自然〞,愁在人心。
答: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 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 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 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 犹豫不决,落子缓慢。
第四页,共60页。
含[山阅新店读课梦下标觉面卷作两2首][诗唐,]韦完庄成8-9题。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第二十八页,共60页。
【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分〕
桃夭〔?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 硕大的样子。 ③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 子。
第六页,共60页。
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 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答案】虽然两首诗都写到“灯前〞,但 是,这两处“灯前〞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 是不同的。韦诗的 “灯前〞透露出诗人 的孤独与无奈。郭诗的“灯前笑说〞描写 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术、 愉快交谈的生活情象,从而引出了下文渔 人笑说的内容,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 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
〔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 合全词分析。〔4分〕
【答案】残阳即将落去,责怨人们催促的太 早。该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 的写出了斜阳不愿离去而责怨人催促的情 绪,词人以残阳来暗喻自己,抒发了作者 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的缠绵之情。全 词虽没有一句言离别,却以景衬情的手法、 以含蓄蕴藉的语言将景和情表达的韵味十 足。
[注]①草团标:屋。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 第二十三页,共60页。
(1)本曲每句都有“山〞字,在内容表达上有 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
强调了“山〞在作者生活中无处不在; 突出了作者的生活充满自然情趣;作者山 居生活的自乐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意思对即可。)
第二十四页,共60页。
(2)“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 (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 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 析。(3分)
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 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 ①杪:树梢。
第二十六页,共60页。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 样的送别场景?〔3分〕
【答案】江水渺茫,扁舟远去,愁云惨 淡低垂,帆船在飘荡中越来越远。作 者采用了以景衬情的手法,淋漓尽致 的表现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缠绵婉恻 的情景。
第二十七页,共60页。
第十四页,共60页。
(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 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情?〔4分〕
【解析】此题考查“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 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携归画栋修花口 〞即修补房梁上斑驳的花朵,“落花〞说明是春末。 前四句写燕子惜花故衔花,实那么寄托了作者惜花伤 春之情。后四句通过写“乌衣巷〞的衰落,“王谢〞 家族的没落以此抒发痛惜衰败之感。
第十二页,共60页。
【重庆卷】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答复以下问题(7分〕
商调·黄莺儿·赠燕 [清]张漸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 画栋修花口。珠帘半城,乌衣半掺,最难 消王謝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 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 故称。
第十三页,共60页。
(1)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
〔2〕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 “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3分〕
第三十三页,共60页。
1.【答案】乘兴而往——怅惘不遇—
欣赏叹慕。
2. 【答案】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
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
第三十四页,共60页。
〔3〕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 分〕
【答案】 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
①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 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 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 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 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第十八页,共60页。
【北京卷】
1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①—③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1】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 好禁【2】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 小乌巾。
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 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2】禁: 消瘦。
第十九页,共60页。
[注]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 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
第十六页,共60页。
8.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 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例如】“番腾妆束闹苏堤〞,人们在苏堤上装束鲜艳, 翻腾热闹,想要留住春天,表达了留春之意;“凌波 寸不移〞写观景的女子看到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 地上沾了泥,无法移步,表达了伤春之情;“三三两 两叫船儿〞,写雨后春去,人们也纷纷叫船归家,表 现了对春归的黯然心伤和无可奈何。
宿渔家 [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 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 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
生平不详。
第五页,共60页。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 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现自己 的感情。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 〞“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诗的第二联 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这 “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诗人将离家的苦 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 和失意之情。末句再用“山月斜〞映衬自己的“惆 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参加,使诗人的感伤 表露无遗。
第十页,共60页。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
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 之。〞〔?论语·公冶长?〕 23.第一那么材料主要表达了孔子的_____观。〔1分〕 24.孔子为什么说微生高不直?对孔子这种评价,你怎 么看?〔4分〕
【答案】〔2〕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 上彩绘的花朵。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
第十五页,共60页。
【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阮郎归 西湖春暮 [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①妆束闹 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②寸不移。三三两两叫 船儿,人归春也归。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语言和表达技 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携归画栋修花 口〞“千般诉说〞等是拟人。“王謝堂前〞, 即王导和谢安,“乌衣巷〞,原是三国东吴禁 军的驻地,后东晋王谢再此居住,繁华一时, 终归衰落,与“花落〞“衔花〞等实写对照, 既是用典又是虚写。
【答案】〔1〕拟人,用典,虚实结合。
第七页,共60页。
[浙江卷]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
〔宋〕徐照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
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答案】C
第二十页,共60页。
② 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以下诗句寓 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 〔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宋·张炎?高阳台?〕
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 〔元·虞集?题南野亭?〕
D.大进士?〕
【答案】 (第一问)孙曲中“惊〞的起因是云朵掠过山林
(或:扫地发出声响);王诗中“惊〞的起因是 月亮升起,月光照射过来。 (第二问)反衬出山间的幽静。(意思对即可。)
第二十五页,共60页。
【广东卷】
〔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 〔7分〕 望江怨 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云清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诗歌鉴赏汇编解析
第一页,共60页。
[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题。 阮 郎 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 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第三十一页,共60页。
【江苏卷】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第三十二页,共60页。
〔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 的变化过程。〔3分〕
第十七页,共60页。
9.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 的角度作简要赏析。〔4分〕
【例如】“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 渐稀〞写清明寒食时的鲜花凋谢的暮 春总体景色,人们闹苏堤总写游苏堤 的人,是“面〞;花在雨中褪色,柳 絮落在地上沾了泥,这些都是暮春中 的一个个细节场面,是点。女子驻足 不行,人们陆续叫船回家,也是点。 点面结合,描写了苏堤的春暮之景。
第二十九页,共60页。
〔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

的形式。〔2分〕
【答案】重章叠句
第三十页,共60页。
〔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6分〕
【答案】 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
渲染,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 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 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 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 睦、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 意趣盎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