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最新时事政治—均衡价格理论的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图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某商品的供求量(Q)价格(P)变化的情况。
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E为某商品的均衡价格。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情况中会使均衡价格E向E1变动的是()
①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增加
②居民收入预期不确定
③某商品未来预期价格上涨
④某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上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题文)2018年国家将侧重补贴购买高性能、高水平的新能源汽车用户。
假设在汽车生产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8年生产的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均衡价格E,与生产纯电动汽车企业相比,会向E′方向移动。
下面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曲线图是
A.
B.
C.
D.
3.如图函数图像描述的是某商品在半年中的价格走势,根据该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商品很可能处于卖方市场
②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③该商品的互为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生产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4.价格变化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根据这一经济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高档轿车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小
B.食盐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
C.品牌服饰价格大幅度下降会带来需求量迅速增加
D.家庭煤气价格上升会使煤气需求量大幅度减少
5.甲商品是M国进口商品,乙商品是M国本土商品,且二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2018年7月6日起,M国将甲商品的关税由10%提高到25%。
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举措带来的影响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A.甲商品价格不变一甲商品需求减少一乙商品需求增加
B.甲商品价格上涨一乙商品价格下跌一乙商品需求增加
C.甲商品价格不变一乙商品价格下跌一乙商品需求增加
D.甲商品价格上涨一甲商品需求减少一乙商品需求增加
6.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某商品的需求曲线出现了从如图到如图的变化。
对这一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①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可能增加
②该商品由高档耐用品变为生活必需品
③该商品的互补品需求量可能增加
④该商品由生活必需品变为高档耐用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非洲猪瘟对人不致病,不是人畜共患病。
但猪感染后,发病率和病死率可高达100%。
某地发现出现非洲猪瘟的疫情后,相关部门禁止生猪和猪肉的调入和调出,这对相关肉类的影响可能有
①牛肉的价格可能会上涨
②鸡肉的需求量可能会增加
③羊肉的价格可能会下跌
④大白菜的价格会上涨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8.近些年,国内油价屡次上调,由于油价偏高,对天然气、酒精以及各类新能源的需求激增,相关能源企业纷纷加大了开发的力度。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
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遵循价值规律的调节
②价格变动影响需求,促使消费者减少购买
③替代商品间,一方价格与另一方需求量同向变动
④互补商品间,一方价格与另一方需求量反向变动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下列情况可能导致曲线由D1向D2移动的有
①该商品是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补贴提高
②该商品是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提高
③该商品是新能源汽车,生产供不应求
④该商品是传统燃油车,汽油价格上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互补和替代是常见的相关商品类型。
从下图所示(甲商品价格是自变量)的关系中可以推出的恰当结论是
①在a曲线这种关系下,甲和乙很可能是互补品
②在a曲线这种关系下,甲和乙很可能是替代品
③在b曲线这种关系下,甲和乙很可能是互补品
④在b曲线这种关系下,甲和乙很可能是替代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1.我国汽车销售情况(部分数据)如下图所示:
下列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新能源汽车销量暴涨是其他类型汽车销量下降的根本原因
②新能源汽车与其他类型汽车存在替代关系
③汽车产业的生产要素投入可能向新能源车企转移
④销量变动是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2.甲与乙是互补商品。
甲商品价格大幅下降,其他条件不变,则乙的需求量变动图示(D1是变动前的需求量,D2是变动后的需求量)是
A.
B.
C.
D.
13.哈利十五六岁的时候负责在马戏场内叫卖小食品。
有一天,哈利突发奇想:向每一位买票的观众赠送一包花生,借以吸引观众。
观众进场后,哈利就开始叫卖起饮料来,而绝大多数观众在吃完花生之后觉得口渴都会买上一瓶饮料。
这样一场马戏下来,营业额比平常增加了十几倍。
哈利的这种做法
A.其实质是打折促销,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量
B.采取的是薄利多销策略,适当让利于消费者
C.利用了互补商品之间的关系,刺激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D.是一种利用广告促销的手段,利用了人们的好奇心理
14.受疫情影响,蔬菜等部分农产品市场价格持续处在相对高位运行。
有专家指出,积极推进农产品供给和流通环节的复工复产,是实现蔬菜价格稳定的最有效手段,下列图示(S 表示供给曲线,D表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该专家观点的是()
A. B. C.D.
15.预计到2025年中国10%到20%的乘用车销售量将来自纯电动、混合动力和其他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之所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因为
①居民收入的提高为中等收入的群体购买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可能
②新能源汽车作为耗油车的互补品,其推广应用得到了国家的扶持
③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消费符合低碳主导型的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
④新能源汽车低廉的价格和良好的性能符合人们求实的消费心理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16.某超市经理发现,购买婴儿尿布的爸爸们在购买完尿布后通常还会买啤酒,如果啤酒货架离婴童用品太远,有些人就懒得购买啤酒了。
超市经理要求将啤酒放在尿布货架边上,啤酒销量果然大增。
这一做法
①是对互补品关联性的巧妙利用
②把握了顾客求异心理的消费偏好
③利用消费心理来引导消费行为
④提高了营销目标针对性、有效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7.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我国新能源汽车具备了长续航、大空间、高智能、高安全的特点,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10%至20%的乘用车销量将来自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其他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之所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可能的原因是
()
①作为耗油车的互补品,功能更先进,设施更齐全
②居民收入提高是电动汽车得以普及决定性因素
③新能源汽车质量的提升,更好地满足了消费需求
④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者实施了更多的优惠政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8.2020年7月1日起,S省规定47类共152个规格型号的免疫、抗肿瘤和血液系统等统一定价药品补充剂型规格执行最高零售限价,14种单独定价药品补充规格同时执行最高零售限价。
下图反映了甲药品当前的市场供求状况(当前价格为P0)。
在此政策影响下,政府对甲药品进行最高价格限制,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若最高限价为P1,则限价对甲药品供求不产生影响
②若最高限价为P1,则甲药品价格上涨,导致供过于求
③若最高限价为P2,则甲药品价格下降,出现市场短缺
④若最高限价为P2,则甲药品的生产企业会普遍亏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9.2020年的春节最难忘的记忆符号是口罩。
当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口罩等防控物资供应处于紧张状态,出现了“一罩难求”的现状。
为了保持口罩平价销售,某国政府对口罩价格进行了必要的市场干预。
假如口罩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如图所示,口罩的限制价格和需求数量分别为
A.P1,Q2B.P1,Q4C.P2,Q1D.P2,Q3
20.2020年4月,财政部、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与图像对应正确的是(图中S、D分别表示供给和需求曲线,E 表示均衡价格)()
A.①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消费者对传统能源汽车需求变化
B.②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传统能源汽车的生产变化情况
C.③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增加,传统能源汽车均衡价格的变化情况
D.④表示随着新能源汽乍市场占有率上升,传统能源汽车的市场变化情况
21.下图反映的是某种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关系,E点为供需价格平衡状态。
不考虑其他因素,可推断出下列结论
A.当价格处于P0时,该商品生产者既不赚钱也不亏本
B.当价格处于P2时,生产者亏本,应实行最低保护价政策
C.当价格由P0向P2变化时,该商品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D.当价格由P0向P1变化时,该商品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减少
22.如图体现T商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对图示价格变动原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租购同权,导致商品房价格上涨(a)
②消费淡季来临,母鸡产蛋量增加(b)
③其替代品因技术进步,价格下降(c)
④由于涨价预期,某商品供给增加(d)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3.下图表示M商品的价格与供给曲线(S)、需求曲线(D)的关系。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M商品的价格由P1向P2变动时,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会减少
B.M商品的供给由Q1向Q4变动时,其替代商品需求量会增加
C.M商品的价格由P1向P2变动时,其需求量会增加Q2Q3
D.M商品的价格由P2向P1变动时,其供给量会增加Q1Q0
2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读均衡价格曲线图,图中P为价格,Q为数量,E为市场均衡点,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应设置在P2点,以保障粮食安全
②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应设置在P1点,有利于增加种植户收益
③当粮食价格处于P2时,宜对种植户进行补贴,以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④当粮食价格处于P1时,宜设置限制收购价格,以维护粮食生产的利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5.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与乙是替代商品
B.甲与乙是互补商品
C.甲商品价格下降会使乙商品价格上涨
D.甲乙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详解】
①③:根据题中图示供给曲线没有发生变化,需求曲线右平移,即需求增加,会使均衡价格E向E1变动,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增加,商品的需求会增加,某商品未来预期价格上涨,则当前该商品的需求会增加,①③符合题意。
②:根据题中图示供给曲线没有发生变化,需求曲线右平移,即需求增加,会使均衡价格E向E1变动,居民收入预期不确定,人们会减少商品的需求,②说法错误。
④:根据题中图示供给曲线没有发生变化,需求曲线右平移,即需求增加,会使均衡价格E向E1变动,某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上涨,则该商品的需求量会下降,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
全面理解和把握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需求法则(同一商品):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
如图:
(2)需求变动曲线(同一商品):在相同价格水平下,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动,从而导致需求量变动,需求曲线向左或向右平移。
如国家对家电下乡产品实行财政补贴,从而导致家电需求量增多,需求曲线右移。
如图:
(3)需求弹性曲线(不同商品):一般情况下,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小(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需求弹性大)。
(4)需求相关论(相关商品):相关商品价格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需求量
商品关系价格
本商品相关商品
上升减少增加
互为替代品
下降增加减少
上升减少减少
互补商品
下降增加增加
2.C
解析:C
【解析】本题是坐标轴类试题,要明确变量之间的关系。
2018年国家将侧重补贴购买高性能、高水平的新能源汽车用户。
这说明购买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补贴在减少,所以需求会减少,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而汽车生产未改变,所以供给没有发生变化,价格会下降,C 适合题意。
【点睛】曲线类型试题解题思路
经济曲线尽管形式新颖、灵活,但其考查的基本观点却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
基本理论知识是解读经济学曲线的基本支撑元素,基础知识愈深厚,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所以,要特别重视对理论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经济学曲线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变通”、“整合”、“创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延伸,在“旧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知”。
3.C
解析:C
【解析】
由图可知,价格持续上升,该商品可能供不应求,处于卖方市场,故①正确。
该商品的互补产品会有所减少,故②正确。
该商品的替代产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故③错误。
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生产,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选A。
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中高档轿车需求量属于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其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故A错误;食盐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其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小,故B错误;品牌服饰属于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其价格大幅度下降往往会带来其需求量的迅速增加,故C符合题意;家庭煤气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其价格上升不会使煤气需求量大幅度减少,故D错误。
故选C。
5.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M国将甲商品的关税由10%提高到25%,甲商品在M国的价格将上涨,M国居民对甲商品的需求量将减少,而对本国的替代商品乙商品的需求量将增加,D项正确。
A、B、C项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D。
6.C
解析:C
【详解】
图1是高档耐用品曲线,图2是生活必需品曲线。
①不合题意,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价格下降,替代品需求量可能减少。
②符合题意,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某商品的需求曲线出现了从如图1到如图2的变化,说明该商品由以往的高档耐用品变为生活必需品。
③符合题意,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价格下降,对互补品的需求可能增加。
④表述错误,是由高档耐用品变为生活必需品。
故选C。
【点睛】
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表现在: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一样的。
生活必需品反应较小(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反应较大(需求弹性大)。
3、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与其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甲商品的价格与乙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呈“替正互反”的关系)。
若甲商品和乙商品为相关商品,甲商品的价格与乙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呈“替正互反”关系。
7.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某地发现出现非洲猪瘟的疫情后,相关部门禁止生猪和猪肉的调入和调出,这对相关肉类会产生影响,其替代品牛肉、鸡肉等需求量可能会增加,价格可能会上涨,①②项符合题意;羊肉与猪肉是替代品,非洲猪瘟的疫情会使得猪肉需求量减少,羊肉的需求量增加,价格可能会上涨,③项说法错误;大白菜与猪肉既非替代品,也非互补品,非洲猪瘟疫情的出现与大白菜价格的涨落没有直接关系,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点睛】
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有何影响?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动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既定商品的需求量不仅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对于相互替代的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为替代品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对于互补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8.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由于油价偏高,对天然气、酒精以及各类新能源的需求激增,相关能源企业纷纷加大了开发的力度。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替代商品间,一方价格与另一方需求量同向变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遵循价值规律的调节,价格高,有利可图,可扩大生产,①③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价格变动对于生产经营的影响,不体现对于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影响,②项与题意不符;石油与天然气、酒精等是互为替代品,不是互为补充品,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点睛】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有何影响?
①调节产量。
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
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9.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本题是坐标轴类试题,要明确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曲线由D1向D2移动意味着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某种条件的出现,商品的需求减少。
该商品是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补贴提高,新能源汽车需求增加,其替代品传统燃油车需求减少,①适合题意;该商品是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提高,新能源汽车需求增加,②错误;该商品是新能源汽车,生产供不应求,价格上升,需求减少,本题是价格不变需求减少,③不合
题意;该商品是传统燃油车,汽油价格上涨,汽油需求减少,其互补品燃油汽车需求减少,④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
曲线类型试题解题思路
经济曲线尽管形式新颖、灵活,但其考查的基本观点却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
基本理论知识是解读经济学曲线的基本支撑元素,基础知识愈深厚,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所以,要特别重视对理论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经济学曲线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变通”、“整合”、“创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延伸,在“旧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知”。
10.D
解析:D
【解析】
【详解】
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同时也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图中a曲线这种关系表明,如果甲商品价格下降,则乙商品的需求增加,可见,甲和乙很可能是互补品,故①正确,②错误;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
图中b曲线这种关系表明,如果甲商品价格下降,则乙商品的需求减少,可见,甲和乙很可能是替代品,故④正确,③错误。
故选D。
1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从图表中我国汽车销售情况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与其他类型汽车存在替代关系,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增加,汽车产业的生产要素投入可能向新能源车企转移,②③项符合题意;新能源汽车销量暴涨是其他类型汽车销量下降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①项说法错误;销量变动是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说法绝对,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12.A
解析:A
【解析】
当甲商品价格大幅下降时,甲的需求量会增加,由于甲与乙是互补商品。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乙的需求量会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A项符合题意要求;价格与需求是反
向关系,B项图示与题意不符;C项反映的是乙商品价格下跌,需求扩大,与题意“其他条件不变”不相符合;价格与需求是反向关系,D项图示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点睛】既定商品的需求量不仅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对于相互替代的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为替代品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对于互补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13.C
解析:C
【详解】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互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材料内容利用了互补战略,不涉及打折促销和薄利多销策略,AB不符合题意;向每一位买票的观众赠送一包花生,借以吸引观众,观众进场后,哈利就开始叫卖起饮料来,而绝大多数观众在吃完花生之后觉得口渴都会买上一瓶饮料,这样一场马戏下来,营业额比平常增加了十几倍,哈利的这种做法利用了互补商品之间的关系,刺激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C符合题意;材料内容不涉及广告促销手段,也不涉及人们的好奇心理,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价格上升,需求下降,价格下降,需求上升。
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①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②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③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小,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较大。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
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14.C
解析:C
【详解】
受疫情影响,蔬菜等部分农产品市场价格持续处在相对高位运行。
有专家指出,积极推进农产品供给和流通环节的复工复产,是实现蔬菜价格回落的最有效手段。
说明供给增加,市场均衡价格下降。
A:A图示表示供给不变,需求增加,价格上涨,故A不选。
B:B图示表示供给不变,需求减少,价格下降,故B不选。
C:C图示表示供给增加,价格下降,故C入选。
D:D图示表示需求不变,供给减少,价格上涨,故D不选。
故本题选C。
15.A
解析: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