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差异及其教学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差异及其教学对策
◎张晓县
引言
在全球化的今天,英语的学习与教学在各级教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

特别是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材不仅是传递语言知识的载体,更是文化交流和理解的桥梁。

这种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需求使得教材中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然而,目前的中职英语教材和教学方法在处理文化差异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文化内容的缺乏,教学方法的单一,教师的文化教育能力的不足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职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差异及其教学对策。

通过分析文化差异的表现,揭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教学对策,旨在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也为中职英语教材的改革提供参考。

1.文化差异及其在中职英语教材中的体现1.1文化差异的概念
(1)文化差异的定义
文化差异可以定义为文化中的各种元素,如价值观,信仰,行为规范,艺术,科技,法律,道德,习俗,风俗和语言等,这些元素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会有显著的不同。

文化差异是由于社区,社会,地理,历史和教育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并可能影响个人和群体的行为和交流。

(2)文化差异的类型
文化差异的类型通常可以根据Hofstede文化维度理论(由Geert Hofstede提出)来分类,包括权力距离(即社会等级制度的接受程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即个人与群体的关系),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即社会角色的性别分化),不确定性规避(即社会对未知和混乱的忍受程度),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即社会对时间和未来的看法),以及奢侈与节俭(即社会对生活方式和消费的态度)。

了解这些文化差异的类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教授中职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

1.2中职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差异
(1)具体案例分析
在当前大多数中职英语教材中,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广泛,涵盖了各种文化元素,如节日、风俗习惯、价值观和历史背景等。

例如,许多教材在介绍英语国家的节日如圣诞节和感恩节时,往往只是单纯地传递相关的词汇和表达,而忽视了这些节日背后的文化含义和历史背景。

此外,有些教材在处理中西餐饮文化的差异时,往往只是简单地列举各种食物和餐具的英文名称,而没有深入探讨两种餐饮文化的差异和特点。

(2)文化差异的影响
中职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差异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由于教材中的文化差异教学不足,学生往往对目标语言文化有一种不完整甚至是误解的认识,这不利于他们形成全面和深入的文化理解。

其次,由于教材中对本土文化的忽视,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可能会对自己的母语文化产生疏离感,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文化认同感。

最后,由于教材中文化内容的单一和无趣,学生可能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厌倦感,这无疑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2.中职英语教材中文化差异的教学问题
2.1教学中的问题和挑战
(1)对文化差异理解不足的问题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对文化差异理解不足的问题。

许多教师和学生对文化差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误以为英语教学只是语法、词汇和句型的学习,而忽视了文化背景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对于文化差异的理解仅停留在浅层次的风俗习惯、节日庆典等表面现象上,对于深层次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文化元素的理解则相对薄弱。

这种对文化差异理解不足的问题,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实际交际中出现误解或者冲突,阻碍了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2)对文化差异教学方法的缺乏
当前,许多中职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过于依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忽视了交际教学法的重要性。

他们在教学中主要注重词汇和语法的教学,缺乏有效的跨文化教学策略和方法,使得学生在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无法有效地了解和理解目标语言文化,也难以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对于文化差异的教学,教师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还需要掌握相应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文化差异,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2.2案例分析
(1)具体的教学问题案例
以“西方节日”为例,这是一个在中国中职英语教材中经常出现的主题。

然而,教材中常常将西方节日描绘得十分详细,而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则涉及较少。

这就使得在介绍西方节日时,学生们无法充分理解并感受到其中的文化差异,更无法把握中西文化的区别和联系。

(2)对案例的分析和解读
这种偏向西方文化的教材内容设计,不仅可能导致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忽视,而且可能对其产生误导,误认为西方文化是高于中国文化的。

这样的教材设计,无疑是对
165
中西文化教学的一种失衡。

对此,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教材设计和教学方式,以实现文化教学的平衡和全面性,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此案例中,教材的编写者应更多地注重文化的比较性教学,如在介绍西方节日的同时,也可以对应地介绍中国的节日,让学生在比较和对比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两种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强调文化差异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化讨论,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教学对策和建议
3.1教学对策
(1)提升教师的文化意识
对于中职英语教师来说,提升文化意识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教学效果。

文化意识不仅包括对外国文化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对本国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自豪感。

教师的文化自信将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帮助他们在学习外语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自己的文化。

为此,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参加专业研讨会和培训课程等方式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

此外,学校也应鼓励教师进行海外研修,以便他们有更直接、更深入的对外文化的理解和体验。

(2)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

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侧重语言知识的教授,而忽略了文化差异的教学,这并不能满足新时代中职英语教学的需求。

因此,教师需要运用更具活力和实效性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交际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等,以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模拟实际生活中的跨文化交际场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技能。

3.2具体的教学实践和案例
(1)实践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设计并实施了一个名为“文化桥梁”的项目。

这个项目旨在通过使学生参与到真实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中,增进他们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邀请了一位英国教师,通过网络视频,与我们的学生进行在线交流。

同时,我们的学生也需要准备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资料,通过英语介绍给英国教师。

此外,学生还需要提前准备一些关于英国文化的问题,以进一步了解和学习英国文化。

(2)教学案例的分享和讨论
我们在课堂上分享了一次有趣的教学案例。

这个案例是关于一位学生在“文化桥梁”项目中的经历。

这位学生在向英国教师介绍中国的春节文化时,发现英国教师对中国的鞭炮传统感到惊讶,因为在英国,人们在庆祝重要节日时并不放鞭炮。

这位学生立即抓住了这个机会,详细解释了中国放鞭炮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含义,使英国教师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讨论这个案例时,我们强调了学生主动参与交流,积极解释本土文化,并敏锐地捕捉和学习他国文化的重要性。

我们也鼓励其他学生在未来的跨文化交流中,模仿这位学生的做法,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教学对策和建议
4.1建议和展望
(1)对未来教学的建议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更加注重本地文化的输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欣赏自己的文化,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其他文化。

这需要教师不仅具备丰富的英语知识,而且需要有扎实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和技能,以便他们能够在教学中提供恰当的文化背景信息和语境,并鼓励学生以开放的态度和视角看待世界。

在教材设计上,建议对现有的教材进行审查和改进,加入更多的跨文化元素和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可能包括在教材中加入比较文化的话题,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社会习俗和行为规范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文化差异。

教学方法上,应推广更多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模拟交际等,以便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实际情境中实践英语和跨文化交际技能。

(2)研究的限制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主要基于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虽然提供了一些关于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的理解和教学对策,但仍有一些限制。

首先,本研究主要基于教师的观察和经验,可能存在主观性和偏见。

其次,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本研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实证研究,因此可能无法全面和深入地了解问题。

对于未来的研究,建议进行更多的实证研究,以验证本研究的观察和建议。

此外,也可以进一步探讨其他影响中职英语教学的因素,如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政策、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等。

此外,对于如何有效地在教材中融入文化差异教学,以及如何评价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话题。

5.结论
5.1研究的主要发现和观察
本研究揭示了中职英语教材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以及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我们观察到,虽然教材中包含了多元的文化内容,但这些内容往往被忽视或者处理不当,导致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接纳程度不足。

此外,我们还发现,许多教师对文化差异的教学存在误解或者不足,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5.2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揭示了中职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差异,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教学对策和建议。

通过提升教师的文化意识,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文化差异带来的教学问题。

而且,本研究还强调了对本土文化的重视,认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认识和尊重自己的文化,同时也欣赏和接纳其他文化。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以及构建和谐的多元文化社会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简介:
张晓县(1979.10-),男,汉,江苏苏州人,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中职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