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患病因素及成鳅捕捞方法大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泥鳅患病因素及成鳅捕捞方法大全
泥鳅患病因素
泥鳅疾病的发生与本身的抵抗力、病原体的致病力以及环境条件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环境因素的影响。
泥鳅长期生活在水体中,水体环境的变化,不但直接影响泥鳅的生长发育,而且会影响病原体的生长繁衍。
一、外界因素外界因素较为复杂,例如环境的改变、气候的突然变化、池子水质的恶化、饲养管理技术跟不上、放养密度不适当、搭配养殖品种不合理、捕捞操作不细致、泥鳅体表损伤等因素,都会导致泥鳅发病。
二、鳅体本身因素健康活跃的鳅种,本身抗病力强,相对来说不易患上疾病或很少患病;反之,体质瘦弱、抗病能力差,甚至不爱吃食的,往往容易感染上疾病。
三、病原体的因素在投放泥鳅种苗时,如果不注意体表和泥鳅养殖池的消毒和清理,池内就生存有致病性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敌害生物等,加之放养的鳅种苗未经消毒处理,或者使用了带有病菌、寄生虫的渔具,把病原体直接带入池中生长繁衍等,这些有害生物将会侵人鳅体导致其患病。
成鳅捕捞方法
成鳅11月开始捕捞,原则是宜早不宜晚,以防天气突变,成鳅钻入泥土中不易捕捞。
一、食饵诱捕
把猪牛骨头、炒米糠、蚕蛹与腐植土等混合装入麻袋、地笼或其它鱼笼中,傍晚沉入池底,翌日太阳出来之前再取,一夜时间可捕捞大量泥鳅。
经过多次捕捞约可捕到池中8O%的泥鳅。
二、冲水法捕捞
在泥鳅养殖池中放置多重地笼,在出水口外系好张网。
夜间排水,同时不断注入水,泥鳅钻入地笼或者顺水流进入张网内。
经过多次捕捞约可捕到池中90%的泥鳅。
三、干塘法捕扮
排干池水,使泥鳅集中到集鱼坑内再用网捕。
或在泥鳅钻入池土后,将池底划若干小块,挖排水沟,使泥鳅集中到排水沟内捕捞。
四、其它捕捞方法
可利用手抄网、鳅箱等工具捕捉;也可使用茶枯等健康药物捕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