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与无理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有理数与无理数
实数通常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两类。
这两类数的性质,对于九年义务教育
阶段的初中学生来说,知道得较少。
本文试图对初中数学中关于有理数和无理
数的知识作一个梳理和拓展,以此帮助初中读者加深对实数的认识。
关于有理数,我们知道得较多,其特征有:
1、由于实数实际上就是小数,因此有理数是指那些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m
2、每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即,其中m和n都是整数,且
n
n≠0。
利用这一特征很容易证明:任意两个有理数进行加、减、乘、除(除数
不为0)四则运算所得的结果仍是有理数。
我们不加证明地给出关于有理数的一条结论:
m
当有理数的分母n能分解质因数为2α×5β(其中α、β为自然数)n
m
时,有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否则,化为无限循环小数。
(关于有理数与小n
数的互化问题,有兴趣的同学请可阅读相关书籍,不再赘述)
2无理数是指那些无限不循环小数。
大家熟悉的无理数很多,、e、π等
等都是。
与有理数相比,无理数不具备那样好的性质。
譬如,两个无理数的四
2
则运算结果不一定是无理数,象π-π=0,=1。
2
根据有理数和无理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得到如下两条性质,它们在处
理与有理数无理数有关的问题时,起着基本的作用:
1、任何有理数≠任何无理数;
2、设是a有理数,b是无理数,则a+b,a-b,a·b(a≠0),a/b(a≠0)
都是无理数。
下面着重介绍实数无理性的判定方法。
在现行初中数学范围内所遇到的无理数主要有这样几种类型:与开方运算2311
有关,如,;与对数值有关,如log23;与三角函数值有关,如cos20°,sin1°;此外还有象e(自然对数的底)、π(圆周率)这样的特殊值。
判定实数无理性的方法很多,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采用反证法的技巧。
原因有二:第一、无理数的概念通常以“不是有理数的实数称为无理数”
这一否定方式给出的;第二、当反设要判定的实数α不是无理数时,由有理数
m
和无理数的关系,α就是有理数,故α=(n≠0),于是就得到一个具体的
n
等式,这为我们导出矛盾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工具。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常见的初
等方法,主要适用于前三类无理数的判定。
一、利用整数的性质
整数特别是整数的奇偶性在判定实数的无理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1 求证:是无理数。
6证明:反证法。
设是有理数,则=
(为既约分数)。
将两边平66n m n m 方并整理,得6n 2=m 2, (1)由于6n 2是偶数,因此m 2是偶数,从而m 是偶数,设m=2k ,代入(1)式,得6n 2=4k 2, (2)化简得3n 2=2k 2。
同理3n 2也是偶数,而3是奇数,所以n 是偶数。
这与原假设为既约分数矛盾。
故是无理数。
n m 6请证明:+是无理数。
23二、利用算术基本定理算术基本定理是数论中的重要定理,它不仅在数论而且在其它数学问题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有时它也被称作整数的唯一分解定理,内容如下:对于任意的自然数N (N ≠0,1),它总可以唯一地分解成一些质数相乘的形式。
即N=p 1p 2…p s ,其中p 1、p 2、…、p s 都是质数,并且p 1≤p 2≤…≤p s 。
例2 求证:是无理数。
2证明:反证法。
设是有理数,则= (其中m 和n 都是自然数)。
22n m 将两边平方并整理,得2n 2=m 2。
(1)由于m 和n 都是自然数,则根据算术基本定理,它们都可以分解为质数的乘积,设m=p 1p 2…p s ,n=q 1q 2…q t
其中每一个p 和q 都是质数。
代入(1)式,得
2(q 1q 2…q t )2=(p 1p 2…p s )2, (2)由于2也是质数,故(2)式的左右两边均是一些质数的乘积,并且结果都是自然数,既然相等,那么左右两边质数个数应该相同。
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2)式左边共有2t+1个质数,而右边却是2s 个质数,奇数不可能等偶数。
说明我们假设是有理数是错误的。
故是无理数。
22从以上的证明过程可以发现,2的作用就在于它是一个质数,这样可以推想:对于任意的质数p ,p 都是无理数。
与根式有关的无理数还有很多,基本上都有可以利用算术基本定理解决。
下面的两个问题更具有一般性。
问题1 若n ,N 均是自然数(n ≠0,1),而且不是整数,则是无n N n N 理数。
问题2 幂函数y=(n >1的自然数),当x 取无理数时,y 值必为无理n x 数;而仅当x 表成既约正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均是整数的n 次完全乘方数时,y 值才是有理数。
请证明:是无理数。
10例3 求证:log 221是无理数。
证明:反证法。
设log 221是有理数,即log 221= (其中m 和n 都是自然n m 数)。
由对数定义,得
=21,n m
2两边n 次方,得2m =21n ,由于21=3·7,则2m =3n ·7n 。
显然这个等式是不能成立的,因为2,3,7都是质数,这样等式左右两边出现的质因数不相同,这与算术基本定理矛盾。
故log 221是无理数。
关于对数值的无理性有以下结果:设a ,b 均为正整数,并且其中之一包含的某个质因数不为另一个所包含,则log a b 是无理数。
三、利用整系数方程有理根的性质
在一元多项式方程的理论中,有一个关于整系数一元方程是否有有理根的重要定理,即
设一元k 次方程为
n 0x k +n 1x k-1+…+n k-1x+n k =0 (*)其中n 0,n 1,…n k-1,n k 均是整数,这样的方程称为整系数方程。
如果 n
m (n ≠0)是方程(*)的一个有理数根,则
(1)m 一定是n k 的约数;
(2)n 一定是n 0的约数。
在利用这个定理判定实数α的无理性时,需有以下三个步骤:
(1)构造一个整系数多项式方程,使得α是它的根;
(2)求出n 0和n k 的所有因数,只有它们的组合才能是方程的有理根;
(3)检验这些组合是否为方程的根,于是或者方程没有有理数根,而α是方程的根,故α为无理数;或者方程有有理数根,但经比较这些有理根都与α不相等,从而α为无理数。
例4 求证:cos20°是无理数。
证明:讨论三角函数值的无理性时,三角函数公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注意到余弦函数的三倍角公式,即cos3θ=4cos 3θ-3cos θ,将θ=20°代入公式,有
cos60°=4cos 320°-3cos20°,由于cos60°=,则有2
1=4cos 320°-3cos20°,整理,得218cos 320°-6cos20°-1=0, (1)
这说明cos20°是整系数方程8x 3-6x-1=0的根。
由定理方程(1)若有有理根,则m 一定是-1的因数,n 是8的因数,从而只可能是±1,±,±n m n m 21,±,逐一检验可知,它们均不满足方程(1),故方程(1)只可能有无理4181根,即cos20°是无理数。
请证明:-是无理数。
323四、利用“有理数不等于无理数”这一基本性质例5 设m 和n 是两个正有理数,并且和都是无理数。
求证:+
m n m 是无理数。
n 证明:首先我们知道有
(+)(-)=m -n (1)m n m n 和(+)+(-)=2 (2)m n m n m 设+是有理数。
则由(1)式,得m n -=,由于+是有理数,m -n 也是有理数,则根m n n
m n
m +-m n 据有理数的性质,-也必是有理数;进一步由(2)式,得m n (+)+(-)=2是有理数,这显然与已知是无理m n m n m m 数矛盾。
故+是无理数。
m n 由以上证明可以看出:+和-的有理性无理性是相同的。
作m n m n 为特例有+和-都是无理数。
2323一般地,请证明:++…+(n 是大于1的自然数)是无理数。
23n 例6 求证:若有有理数a ,b ,c 使得a+b +c =0 (1)23
成立,则a=b=c=0。
证明:反证法。
分情况讨论如下:i)a ,b ,c 中只有一个不为0。
当a ≠0,b=c=0时,有a=0,矛盾;
当b ≠0,a=c=0时,有b =0,矛盾;2当c ≠0,a=b=0时,有c =0,矛盾。
3ii)a ,b ,c 中恰有两个不为0。
当a=0,b ,c ≠0时,有有理数=-,易证-是无理数,矛盾;b c 3232当b=0,a ,c ≠0时,有有理数=-,矛盾;c a 3当c=0,a ,b ≠0时,有有理数=-,矛盾。
b a 2iii)a ,b ,c 全不为0。
那么(1)式可变形为
a+b =-c (2)23将(2)式两边平方,得
(a+b )2=(-c )2,23整理为a 2+2ab+2b 2=3c 2,2将用a ,b ,c 表示,有2= (3)2ab b a c 2232
22--(3)式左边是一个无理数;由于a ,b ,c 均为不为0的有理数,从而右边是一个有理数,出现“无理数=有理数”的情形,矛盾。
综上述,待证结论正确。
作为结束,我们再给出一个是无理数的例子。
例7 求证:无限小数A=0.101001000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1)是无理数。
证明:反证法。
若A 是有理数,则它必是无限循环小数。
设其循环节的长度为t ,显然t ≠1。
一方面,根据A 的构造,102t+1一定出现在A 的某一位置上,即在A 中有一个包含2t+1个0的片断,而在这个片断中至少包含一个循环节。
而另一方面,A 的循环节内不可能每个数字都是0。
此矛盾说明A 是一个无理数。
一般地,可证明:无限小数 (a ,b ,c 为数字,
b c c b c c bcb a A c
s c s 个个121.++=b ≠c ,s 为大于0的自然数,相邻两个b 之间c 的个数逐次加s)是无理数。
请证明:无限小数B=0.12345678910111213…(小数部分由相继的正整数组成)是无理数。
最后请论证sin1°也是无理数。